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88,分18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顧之
盡之
高之
西之
宜之
三之
履之
之字
假之
藝之
工之
離之
鼓之
反之
備之
《韻府拾遺 支韻》:顧之(顧之)
蜀志諸葛亮傳:徐庶見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韻府拾遺 支韻》:盡之(盡之)
左傳:漢陽諸姬,楚實盡之。
分類:盡之
《駢字類編》:高之(高之)
淮南子:伯成子高辭為諸侯而耕,天下高之。
分類:高之
《駢字類編》:西之
唐 駱賓王 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北走非通趙,西之似化胡。
分類:西之
《駢字類編》:宜之
詩: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又:左之左之,無不宜之。
分類:宜之
《駢字類編》:三之
宋書歷志:見一辰下。
《駢字類編》:履之
史記留侯世家見履我下。
《漢語大詞典》:之字
即之字路。 唐 劉昭禹 《送人游九疑》逸句:“漆燈尋黑洞,之字上危峯?!?/div>
分類:之字逸句
《漢語大詞典》:假之
假若。荀子·正名:“假之有人而欲南、無多,而惡北、無寡,豈為夫南者之不可盡也,離南行而北走也哉!”荀子·性惡:“假之人有弟兄資財而分者,且順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則兄弟相拂奪矣。” 王引之 經(jīng)傳釋詞卷九:“之,猶‘若’也……荀子·正名篇曰:‘假之有人欲南而惡北?!?span id="tnqtzmi" class="book">《性惡》篇曰:‘假之有弟兄資財而分者?!僦灾^‘假若’也。”戰(zhàn)國策·魏策四:“假之得幸,庸必為我用乎?”
分類:假若
《韻府拾遺 支韻》:藝之(藝之)
詩:藝之荏菽,荏菽旆旆。
分類:藝之
《韻府拾遺 支韻》:工之
魏志蔣濟傳:左右忠正遠慮,未必賢于大臣,至于便辟取合,或能工之。
分類:工之
《韻府拾遺 支韻》:離之(離之)
詩:魚網(wǎng)之設,鴻則離之。
分類:離之
《駢字類編》:鼓之
易系辭: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孟子: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左傅: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翙請見,戰(zhàn)則請從。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卿云:歌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分類:鼓之
《漢語大詞典》:反之
(1).重復,再來一遍。《論語·述而》:“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何晏 集解:“樂其善故使重歌而自和之?!?br />(2).與此相反。 宋 曾鞏 《上歐陽舍人書》:“今欲通策之,責人之所必不能也;茍然,則學者必不精,而得人必濫。欲反之,則莫若使之人占一經(jīng)也。”
(3).返回初始狀態(tài)。 明 張居正 《雜著》:“開國之初,庶事草創(chuàng),大抵皆多質少文。凡制禮作樂鋪張繁盛之事,皆在國之中世。當其時,人以為太平盛美,而不知衰亂之萌,肇於此矣。 夏 商 皆然,不獨 周 也。圣人知其然,恒不待其盛而亟反之?!?br />(4).從相反的方面說。 艾青 《〈詩選〉自序》:“形象思維的活動,在于使所有滯重的物質長上翅膀;反之,也可以使流動的物質凝固起來?!?張?zhí)煲?《皮帶》:“凡是希求著的,結果是達不到;反之,沒想到的事倒會意外地來臨的?!?/div>
《駢字類編》:備之(備之)
左傳:士季曰:備之善。谷梁傅:為見天子之禁故備之也。
分類: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