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723,分315頁顯示  上一頁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呂延之
鄭炅之(桂清 )
渾釋之( 寧朔郡王 )
古之奇
獨孤及(至之 世稱 獨孤常州 行第 十四 )
柳潤之
王允之
楊岫之
陸長源(泳之 行第 十二 )
僧代?。?span id="hfxf9z4" class='charType'> 陳 不顯、不顯矣 毒龍為之 )
梁肅(敬之、寬中 )
歸登(沖之 長沙縣男、長洲縣男 憲 )
李則之
李夷簡(易之 行第 十一 )
雍裕之
呂延之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河中人。歷任戶部員外郎、郎中。肅宗乾元元年,任明州刺史。二年,遷浙江東道節(jié)度使。丁憂去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字桂清。初任河陰尉。歷官倉部、吏部員外郎。肅宗乾元元年,為吳郡太守兼采訪使,又兼浙西節(jié)度使。上元元年,為宣歙觀察使。劉展亂時,棄城奔尋陽。代宗初,任郴州刺史,卒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皋蘭州人,先世屬鐵勒族渾部。世為本州都督。少有武藝。從朔方軍,積戰(zhàn)功,累遷至開府儀同三司、試太常卿,封寧朔郡王。代宗廣德中與吐番戰(zhàn),沒于靈武,年四十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代宗寶應(yīng)二年登進士第。嘗為安西幕府書記。與李端友善。工詩。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84? 代宗寶應(yīng)二年(763)登進士第。大歷三年(768)任涇原節(jié)度使馬璘掌書記。十一年璘卒,之奇仍留涇幕,歷佐節(jié)度使段秀實、李懷光、朱泚、孟皞、姚令言。德宗建中四年(783)姚令言率師至京,之奇亦在軍中。朱泚反,之奇受偽官,為泚掌文翰。興元元年(784)泚敗,之奇約于七月伏誅。事跡散見李端《送古之奇赴涇州幕》、《唐詩紀事》卷二八、《唐才子傳》卷三。之奇工詩,與李端交善。辛文房稱其“工古調(diào),足幽閑淡泊之思,婉而成章”(《唐才子傳》卷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唐詩匯評
古之奇,生卒年里貫均未祥。寶應(yīng)二年(763)登進士第。大歷中,曾為涇州馬燧辟置幕府,李端有詩送之。建中四年,朱泚反,偽授兵部詩外郎,后不知所終?!?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之奇。寶應(yīng)中進士。馬燧辟置幕府。后污朱泚偽命。為兵部員外郎。

作品評論

唐才子傳
工古調(diào),足幽閑淡泊之思,婉而成章。得名藝圃,不泛然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5—777 【介紹】: 唐河南洛陽人,字至之。玄宗天寶末舉洞曉玄經(jīng)科。補華陰尉。代宗時以左拾遺召,改太常博士,遷禮部員外郎,歷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課加檢校司封郎中。徙常州,卒,謚憲。世稱獨孤常州。性孝友,喜鑒拔后進,為文彰明善惡,長于論議,與李華、蕭穎士等齊名。有《毗陵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25—777 字至之,排行十四。洛陽(今屬河南)人。玄宗天寶十三載(754)中洞曉玄經(jīng)科,授華陰尉。肅宗至德中避地越州,歷佐浙東節(jié)度、江淮都統(tǒng)幕。代宗廣德元年(763)征為左拾遺,累遷太常博士,禮部、吏部二員外郎。大歷三年(768)出為濠州判史,五年改舒州刺史,八年遷常州刺史。十二年四月卒,謚憲。生平詳見崔祐甫《常州刺史獨孤公神道碑》、梁肅《常州刺史獨孤公行狀》、《新唐書》本傳。今人趙望秦有《獨孤及年譜》。及有文名,與蕭穎士、李華、賈至等先后倡導(dǎo)古文,為唐代古文運動先驅(qū)。又工詩,其論詩主緣情綺靡說。今存《毗陵集》20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4首。
唐詩匯評
獨孤及(725一777),字至之,洛陽(今屬河南)人。天寶中,客游梁、宋,與高適、賈至、陳兼為友。十三載(754),應(yīng)道舉,對策高第,授華陰尉。安史亂起,南奔。上元初為左金吾兵曹,充江淮都統(tǒng)李峘掌書記。征為右拾遺,歷太常博士、禮吏二部員外郎。大歷中,出為濠、舒二州刺史,治績加檢校司封郎中,賜金紫。九年,徙常州刺史,卒。及與李華、蕭穎士齊名,提倡古文,獎掖后進,梁肅、朱巨川、崔元翰等皆出其門,天下謂之文伯。有《毗陵集》二十卷,今存?!?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二卷。
全唐詩補逸
獨孤及字至之,洛陽人。大歷十二年卒,年五十三。補詩二首。
全唐文·卷三百八十四
及字至之。河南洛陽人。天寶末以道舉高第。補華陰尉。代宗立。以左拾遺召。遷禮部員外郎。歷濠舒二州刺史。加檢校司封郎中。徙常州刺史。卒年五十三。謚曰憲。著有毗陵集。

作品評論

崔祐甫《獨孤公神道碑》
公之文章,大抵以立憲誡世、褒賢遏惡為用,故論議最長。其或列于碑頌,流于詠歌,峻如嵩華,威如江河,清如秋風過物,邈不可逮。
梁肅《常州刺史獨孤及集后序》
其文寬而簡,直而婉,辯而不華,博厚而高明,論人無虛美,比事為實錄,天下凜然,復(fù)睹兩漢之遺風?!溻庞浳飻⑹?,一篇一詠,足以追縱往烈,裁正狂簡。
權(quán)德輿《唐故常州刺史獨孤及謚議》
獨孤及剛方直清,根于性術(shù)。其修身蒞官,確手處中,立言遣辭,有古風格。辯論裁正,昭德塞違,浚波瀾而去流蕩,得菁華而無枝葉。
皇甫澄《諭業(yè)》
獨孤尚書之文,如危峰絕壁,穿倚霄漢,長松怪石,傾倒溪壑,然而略無和暢,雅德者避之。
唐才子傳
及性孝友,喜鑒拔。為文必彰明善惡,長于議論。工詩,格調(diào)高古,風塵迥絕,得大名當時。
唐詩歸
鐘云:少不喜此君詩,其全集近八十首,冗累處甚不好看,故所選止此。然其高處已似元道州矣,以此知詩之難看者,不當便棄之也。使此君止傳此數(shù)詩,則亦盛唐好手、惟讀其全集,故反生厭:
《唐律消夏錄》
獨孤至之詩筆俱高,中唐時亦一大家。
柳潤之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九
潤之。代宗時擢書判拔萃科。
王允之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代宗大歷間在世。善寫貌,畫跡類孟仲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代宗大歷中,以工畫鬼神著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99 【介紹】: 唐蘇州吳人,字泳之。陸馀慶孫。始在薛嵩幕府,常從容規(guī)切。歷建、信二州刺史。韓滉兼領(lǐng)江淮轉(zhuǎn)運使時,充副使。入遷都官郎中,改萬年令,出為汝州刺史。德宗貞元十二年,授宣武軍行軍司馬,決斷汴州政事。尋知留后事,遇軍亂被害。工詩,與孟郊交厚。有《唐春秋》、《辨疑志》。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20 字泳之,排行十二,蘇州吳(今江蘇蘇州)人。安史之亂中陷河北賊中。代宗廣德元年至大歷八年(763—773)間為昭義節(jié)度使薛嵩從事。德宗建中初任建州刺史,改信州刺史。貞元二年(786)任江淮轉(zhuǎn)運副使,罷為都官郎中,改萬年令。五年任汝州刺史,十二年任宣武軍行軍司馬。十五年二月知留后事,為亂軍所殺。生平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長源工詩文,善書。與孟郊唱酬,甚密。《全唐詩》存詩3首,斷句4句。
全唐文·卷五百十
長源字泳之。吳人。歷汝州剌史。貞元十二年檢校禮部尚書。為宣武軍行軍司馬。以峻法繩下。節(jié)度使董晉卒。長源知留后。為兵士所殺。贈尚書左仆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03 【介紹】: 唐僧。臺州天臺人,俗姓陳。因其曾發(fā)大愿,盡一報代眾生之病,故本名不顯。幼出家于臺州國清寺。登戒后,歷游觀方。初至洛陽,次河陽,立道場為民救旱。代宗大歷元年,結(jié)茅居霍山,頗有異跡。后住晉州大梵寺。又數(shù)開施食道場以救饑。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天臺陳氏子。七歲喪父。哀毀過禮。服除白母。求出家。母意難之。即斷一指示所志。遂趨國清寺落發(fā)登具。以其每欲以己代眾生病苦也。故名。久之游方抵淩郊。時河陽方苦旱。病適至因按經(jīng)法。繪八龍王立道場以禱。果大霔千里沾足。先是其地夏則風雹暴作。苗稼偃拔。雉堞皆頹弛。識者以為毒龍使然。病為持密語禳之。自爾無患。民立祠肖貌祀焉。大歷元年。登太行入霍山。結(jié)茅深??以遁?;蛴斜I其所蓄者。欲遽去。而二虎據(jù)路口。會病從他處歸。盜扣頭陳悔。病慰喻之斥虎使去。盜顧乞留服役左右終其身。中山廟尤靈異。昔神堯初起義師。嘗沮陰雨。迷道于此。而神陰助有功跡。及即位詔鐫石像列祀典。病至是念其以殺食晉絳間。于是造庭對像語。使從己受佛戒。像忽頷首若許者。旁顧神婦像略不動。病則毀撤之曰。何物頑礦能為眾生害。如此。百姓以告太守。太守怒系之。嘉泉寺門戶扃鐍嚴甚。旬浹啟視病則兀爾禪寂自若。眾聞而坌至?;驌繇嘁猿銎涠?。太守遣邀之弗聽。使再往。約曰。如必弗來者。則斷其頭來。病謾斬一指付使者。太守感動竟躬詣以謝。仍徙病大梵寺且營浮圖。以葬指節(jié)。由爾檀信向慕而施幣山積。有忌者賂貧女。以鴆酒進曰。妾夫善釀。今茲其釀?wù)\加美。幸和尚小酌。以種福田。經(jīng)云佛不違眾生愿。惟和尚慈悲病。曰汝非佛耶。貧女喜盡以情告。病笑釂曰。吾所坐地當裂。徐視之。果裂。其毒氣之酷可想見。今俗以酒供養(yǎng)始此。歲饑必募糧設(shè)會。以飽餓者凡八設(shè)會。而燕趙賴之。貞元十四年七月八日。別眾跏趺。如入禪定。弟子疑其不滅。列香華供養(yǎng)如常時。閱一歲膚肉覺堅縮。而后加之漆布以圖永久。武宗時舁匿廢陶灶中。風雨莫之庇。尋出異草盤結(jié)覆頂上。宣宗復(fù)教。作亭徙置之。嘉泉指節(jié)歷百齡不壞。筋肉爪甲愈益光潤如黃金色。 唐沙門。史亡其名。隱居興元褒城之中梁山言行直率。不為世俗規(guī)矩所制。飲酒啖肉自若。其儕輩舉非之。然以齒臘之。長。獲紀綱寺職。而議論設(shè)施。咸當人亦因以畏服焉共尊為上座。少年后生。間有效其所為者。上座聞而駭曰。未得凈心地。何敢爾。吾弟當以折伏之。一日戒庖者。剩治餅餤邀眾游冢墓間。獨地坐掇枯骼腐胔。鋪餅餤裹食之。如鮮美雋永物。眾環(huán)視噦嘔不能已。上座顧謂眾曰。汝等能食此否。能食此則庶幾可以食肉也。及柳公仲郢。鎮(zhèn)興元時躬詣禮敬。年八九十乃卒。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六 興福篇第九之一
釋代病者。臺州天臺人也。姓陳氏。以其嘗發(fā)大愿盡一報代眾生之病。致本名不顯矣。誕育之辰祥光充室。鄰里異焉。七歲喪父。哀毀幾于滅性。白母求出家母才艱阻遂斷一指。親黨敦勸。偏親乃送于國清寺。因戒法登滿誓志觀方。初止今東京。次于河陽。為民救旱。按經(jīng)繢八龍王。立道場啟祝畢投諸河。舉眾咸睹畫像沈躍不定。斯須云起膚寸雷雨大作。千里告足。自此歸心者眾。先是三城間多暴風雹。動傷苗稼雉堞。號為毒龍為之也。代病為誦密語。后經(jīng)歲序都亡是患。盟津民立堂宇若生祠焉。大歷元年。登太行游霍山。乃深入幽邃結(jié)茅而居。有盜其盂食。俄見二虎據(jù)路。會逢代病。盜叩頭陳悔。慰諭畢因摩挲虎頭。如是累伏猛獸。其盜本樵子。愿依附為苦行焉。其中山神廟晉絳之間傳其肸蚃。代病入廟勸其受歸戒。絕烹燀牲牢。其神石像屢屢隨勸領(lǐng)首。顧其神婦略無俞答之狀。遂剃神之發(fā)毀撤神婦。鄉(xiāng)人怪之聞白州邑。太守怒之曰。此唐高祖初起至此。久困陰雨其神見形示路以迎義師。厥后礱石為像。薦饗無虧。此之髡師無狀敢爾。俾系閉于嘉泉寺扃鍵且嚴。至二十日啟關(guān)寂然禪定。傾城咸往觀禮?;蚵曧嗍嫘於?。太守急召之不來。以至約令斷頭。代病斬一指以付使者。太守感之。躬就迎請。移置大梵寺。別營磚浮圖以藏其指節(jié)矣。由是檀信駢肩躡踵。有窴毒于酒者。賄貧女往施之。代病已知。貧女紿之曰。妾家醞覺美。酌施和尚求福。況以佛不逆眾生愿。代病曰。汝亦是佛。然貧女懼反飲具以情告。代病執(zhí)杯啜之。俄爾酒氣及兩脛足地為之墳裂。聞?wù)唧@怪。以酒供養(yǎng)自茲始也。汾隰西河人有疾。止給與凈水飲之必瘳。凡屬薦饑必募糧設(shè)食。后于趙州救斯荒歉。作施食道場前后八會。遐邇賴之道感多類。以貞元十九年秋七月八日奄然跏趺示滅。四眾初謂如嘉泉寺之禪定歟。香華供養(yǎng)。至于隔歲膚肉漸堅。方知永逝。遂漆布繢畫之。武宗廢塔像無巨細皆毀除?;蜃h之移入陶灶中。既而生瑞草一本。其狀亭亭若蓋。盤錯縈紆庇其風雨而有馀也。宣宗即位佛事中興。綱紏比丘造小亭。移真形窴于此。先于嘉泉寺斷指節(jié)。已過百齡筋肉甲爪光潤且如金色。或?qū)俦锍窍葜竿?。后有赍出逃難。事息歸還。亦陰福其逋亡者。至今平陽人崇信焉。
神僧傳·卷第八
釋代病者。天臺人也。姓陳氏。誕育之辰祥光滿室。鄰里驚異。七歲喪父哀毀幾于滅性。白母求出家。母才艱阻。遂斷一指。親黨敦勸偏親。乃送于國清寺。因戒法登滿。誓志觀方。初止東京。次于河陽為民救旱。按經(jīng)繢八龍王立道場。啟祝畢投諸河。舉眾咸睹畫像沈躍不定。斯須云起膚寸。雷雨大作千里告足。自此歸心者眾。先是三城間多暴風雹。動傷苗稼雉堞。號稱毒龍為害。代病為誦密語。后經(jīng)歲序都無是患。共立堂宇若生祠焉。大歷元年登太行游霍山。乃深入幽邃結(jié)茅而居。有盜其盂食。俄見二虎據(jù)路。會逢代病。盜叩頭陳悔。慰諭畢因摩挲虎頭。如是累伏猛獸。其中山神廟晉絳之間傳其[月*(夸-大+八)]蚃。代病入廟勸其受歸戒。絕烹燀(音闡)牲牢。其神石像屢屢隨勸頷首聽命。由是檀信駢肩躡踵。有寘毒于酒者。賄貧女往施之。代病已知。貧女給曰。妾家醞覺美。酌施和尚求福。況以佛不逆眾生愿。代病曰。汝亦是佛。然貧女。懼反飲具以情告。代病執(zhí)杯啜之。俄爾酒氣及兩脛足。地為之僨(音奮)烈聞?wù)唧@怪。以酒供養(yǎng)自茲始也。汾隰西河人有疾。只給與凈水。飲之必瘳。貞元中奄然跏趺示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3—793 【介紹】: 唐安定人,世居陸渾,字敬之,一字寬中。梁毗五世孫。德宗建中元年,登文辭清麗科。授太子校書郎。復(fù)受薦為右拾遺,以母老不赴。貞元中,召為監(jiān)察御史,轉(zhuǎn)右補闕、翰林學士、太子諸王侍讀、史館修撰。師事獨孤及,為文尚古樸。獎掖后進,曾薦韓愈、歐陽詹等登第。有集。
全唐文·卷五百十七
肅字敬之。一字寬中。世居陸渾。建中初中文辭清麗科。擢太子校書郎。累轉(zhuǎn)右補闕翰林學士皇太子諸王侍讀。卒年四十一。贈禮部郎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4—820 【介紹】: 唐吳人,字沖之。歸崇敬子。代宗大歷時舉孝廉高第。德宗貞元初策賢良為右拾遺。以直諫聞。順宗初拜給事中,遷工部侍郎。憲宗時累官工部尚書,封長沙縣男。有文學,工草隸。卒謚憲。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4—820 字沖之,蘇州吳(今江蘇吳縣)人。代宗大歷七年(772)舉孝廉高第。德宗貞元初(785)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右拾遺。累遷至工部侍郎。憲宗元和六年(811)受詔與孟簡等同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加右散騎常侍,轉(zhuǎn)兵部侍郎,兼判國子祭酒。十四年遷工部尚書,累封長洲縣男,卒謚憲。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工草隸,筆法甚古,不近俗。有文名,權(quán)德輿稱其“詞學精實,晦而不耀。”(《起居舍人舉人自代狀》)《全唐詩》存詩1首。
李則之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隴西狄道人。李巨子。嗜學,年五十余,尚執(zhí)經(jīng)太學。德宗貞元初遷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后貶昭州司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6—822 【介紹】: 唐宗室。字易之。以宗室子補鄭丞。后棄官,擢進士第,中拔萃科,調(diào)藍田尉。憲宗元和時,累遷御史中丞,揭發(fā)京兆尹楊憑貪財,受賜金紫。歷任山南、劍南節(jié)度使、御史大夫、淮南節(jié)度使。穆宗立,請老,不準,官終檢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帥,分司東都。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7—823 字易之,排行十一,李唐宗室。德宗建中中以蔭補鄭丞,四年(783)棄官。貞元二年(786)登進士第,中拔萃科,累遷監(jiān)察御史。坐小累貶虔州司戶參軍。約順宗永貞元年(805)任饒州刺史,憲宗元和初累遷戶部侍郎判度支。六年(811)出任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八年移鎮(zhèn)劍南。十三年拜相,七月出鎮(zhèn)淮南。穆宗長慶二年(822)授檢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師分司東都,三年卒。生平見《新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四
夷簡字易之。鄭惠王元懿四世孫。以宗室子始補鄭丞。棄官去。擢進士。中拔萃科。元和時檢校禮部尚書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徙帥劍南西川。貞元十三年召為御史大夫。進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進太子少師分司東都。卒年六十七。贈太子太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成都人。數(shù)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代宗末至德宗初,曾至潞州謁澤潞節(jié)度使李抱真。工詩,長于絕句。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成都(今屬四川)人(明凌迪知《古今萬姓統(tǒng)譜》卷一),自稱“楚客”(《江上山》)。數(shù)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代宗永泰元年(765)曾至潞州謁李抱玉(韋應(yīng)物《餞雍聿〔按當作“?!薄持褐葜]李中丞》)。約卒于憲宗元和年間。生平詳見王安石《唐百家詩選》卷六注、《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唐詩紀事》卷五二、《唐才子傳》卷五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以《農(nóng)家望晴》詩最為傳誦。
唐詩匯評
雍格之,生年年不詳,蜀(今四川)人,一說楚人。貞元后,數(shù)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工詩,有《雍格之詩》一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一卷。

作品評論

唐才子傳
(裕之)有詩名……為樂府,極有情致。
吳禮部詩話
楊衡、雍裕之見《十賢集》中,往往皆律詩,蓋小才也。
升庵詩話
唐世蜀之詩人,陳子昂、李白、李馀、雍陶、裴廷裕、劉蛻、唐球、陳詠、岑倫、符載、雍裕之……若張蠙、韋莊、牛嶠、歐陽炯,皆他方流寓而老十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