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達(dá)義(達(dá)義)
(1).明白道理;使明白道理。禮記·禮運(yùn):“先王能修禮以達(dá)義,體信以達(dá)順?!?三國 魏 曹植 《禹妻贊》:“ 禹 娶 涂山 ,土功是急。惟 啟 之生,過門不入。 女嬌 達(dá)義,勛庸是執(zhí)?!?br />(2).通理;公認(rèn)的義理。《韓詩外傳》卷四:“不恤乎公道達(dá)義,偷合茍同以之持祿養(yǎng)交者,是謂國賊也?!?span id="foppdi8"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孫權(quán)傳》“討不從命”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李術(shù) 兇惡,輕犯 漢 制,殘害州司,肆其無道,宜速誅滅,以懲丑類。今欲討之,進(jìn)為國朝掃除鯨鯢,退為舉將報(bào)塞怨讐,此天下達(dá)義?!?/div>
《國語辭典》:晻昧  拼音:ǎn mèi
1.形容幽暗不明?!稘h書。卷九。元帝紀(jì)》:「然而陰陽未調(diào),三光晻昧?!?br />2.曖昧、不光明?!稘h書。卷六六。楊敞傳》:「惲宰相子,少顯朝廷,一朝〔以〕晻昧語言見廢,內(nèi)懷不服?!?br />3.隱藏埋沒?!稘h書。卷三○。藝文志》:「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shù)晻昧,故論其書,以序方技為四種?!?/div>
《漢語大詞典》:幽宗
猶玄宗。指佛道的深?yuàn)W義理。 晉 慧遠(yuǎn) 《沙門不敬王者論·體極不兼應(yīng)》:“夫幽宗曠邈,神道精微,可以理尋,難以事詰?!?南朝 梁簡文帝 《和蕭東陽祀七里廟》:“萬里實(shí)幽宗,三神亦天搆?!?/div>
《漢語大詞典》:義法(義法)
(1).舊指合乎某種道義標(biāo)準(zhǔn)的法律。荀子·王霸:“所以為布陳於國家刑法者,則舉義法也?!?漢 劉向 新序·雜事三:“若先王( 燕昭王 )之報(bào)怨雪丑,夷萬乘之 齊 ,收八百年之積,及其棄羣臣之日,餘令詔后嗣之義法。執(zhí)政任事,循法令,順庶孽,施及萌隸,皆可以教后世?!?br />(2).義理法則。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 孔子 ﹞論史記舊聞,興于 魯 而次春秋,上記 隱 ,下至 哀 之獲麟,約其辭文,去其煩重,以制義法,王道備,人事浹?!?br />(3). 桐城 派古文家亦以稱著文應(yīng)遵循的準(zhǔn)則。 清 方苞 《書〈貨殖傳〉后》:“春秋制義法,自 太史公 發(fā)之,而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 劉師培 《論近世文學(xué)之變遷》:“其墨守 桐城 文派者,亦囿於義法,未能神明變化?!?/div>
《漢語大詞典》:隱義(隱義)
(1).暗藏旨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徵圣:“或簡言以達(dá)旨,或博文以該情,或明理以立體,或隱義以藏用?!?br />(2).深?yuàn)W的義理。 唐 韓愈 《進(jìn)士策問》之十一:“將亦有深辭隱義,不可曉邪?” 清 章學(xué)誠 《書灤志后》:“州縣之志,出於一手,撰述非有前人隱義,待己闡明。”
《漢語大詞典》:談義(談義)
《漢語大詞典》:奧理
深?yuàn)W的義理。 清 鈕琇 觚賸·蛟橋幻遇:“或稽往牘,或與晰奧理,酬答泉流,雖贍博者莫能難之?!?/div>
《漢語大詞典》:鉤沈(鉤沈)
亦作“鉤沉”。 謂搜集與發(fā)掘資料、義理等。一些輯佚書常以“鉤沉”為書名,如《五經(jīng)鉤沉》、《古小說鉤沉》等。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持素畢:“比類從容,尺寸本病,人事治數(shù),頗著其略,鉤沉拾遺,與鬼臾區(qū)積考十世,天元冊(cè)文,太古文章,并奇作也?!?林景行 《齋中讀書》詩之二:“鉤沉?xí)r未能,汲短每見絀?!?/div>
《國語辭典》:觀念(觀念)  拼音:guān niàn
1.由外界感受而來對(duì)事物的心象。
2.重現(xiàn)人心的過去印象。
3.由認(rèn)知作用而來的意識(shí),如感覺、知覺、幻覺、想像、概念等。
《漢語大詞典》:樹義(樹義)
立義;闡發(fā)義理。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贊:“揄揚(yáng)以發(fā)藻,汪洋以樹義。”陳書·袁憲傳:“居數(shù)日, 君正 ( 袁君正 )遣門下客 岑文豪 與 憲 候 弘正 ( 周弘正 ),會(huì) 弘正 將登講坐,弟子畢集,乃延 憲 入室,授之麈尾,令 憲 樹義。”
《漢語大詞典》:豎義(豎義)
立義;闡明義理。南史·袁憲傳:“會(huì) 弘正 將升講坐,弟子畢集,乃延 憲 入室,授以麈尾,令 憲 豎義?!?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義解四·慧遠(yuǎn):“但聞法集鐘聲,不問旦夕,覆講豎義,皆入堂伏聽?!?清 申涵光 《與朱錫鬯書》:“近嘗把玩 宋 儒語録,聊以檢點(diǎn)身心,為晚年寡過之計(jì),非敢標(biāo)理學(xué)之名,聚徒豎義,如昔人角立門戶為也?!?/div>
《漢語大詞典》:體理(體理)
(1).指文章的內(nèi)容、義理。 晉 皇甫謐 《〈三都賦〉序》:“賦也者,所以因物造端,敷弘體理,欲人不能加也?!?唐 高彥休 唐闕史·楊敬之:“始閲其人,眉宇清朗。次與之語,詞氣安詳。終閲其文,體理精奧?!?br />(2).猶體格。 宋 范仲淹 《與朱氏書》:“得兒子書,知體理爽和?!?/div>
《漢語大詞典》:玄詮(玄詮)
深?yuàn)W的義理。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但曉理會(huì)玄詮,也曾透明佛證。”
《漢語大詞典》:義關(guān)(義關(guān))
謂通向義理的門戶。 唐 皎然 《寄報(bào)德寺從上人》詩:“七葉翻章句,時(shí)時(shí)啟義關(guān)?!?/div>
分類:義理門戶
《漢語大詞典》:義象(義象)
《易經(jīng)》的義理爻象。
分類:義理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