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行李  拼音:xíng lǐ
1.行人、使者?!蹲髠鳌Y夜辍罚骸溉羯徉嵰詾闁|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jié)h。蔡琰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兮欲罷彈?!?br />2.出門時所攜帶的行裝?!陡;萑珪?。卷一。筮仕部。治裝》:「行李百物求備?!埂度辶滞馐贰返谖寤兀骸笒話孕欣睿涣餆熥呒钡绞〕侨チ??!挂沧鳌感芯摺埂ⅰ感衅鳌?。
《漢語大詞典》:行理
(1).使人。即受命出使者。左傳·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無月不至?!?杜預(yù) 注:“行理,使人通聘問者?!?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國語·周語中》:“敵國賓至,關(guān)尹以告,行理以節(jié)逆之?!?韋昭 注:“行理,小行人也?!?章炳麟 《官制索隱》:“行人之官,某名曰使,亦或借理為之,《周語》云:‘行理以節(jié)逆之’是也。亦或借李為之,《左氏》云:‘行李之往來’是也?!眳⒁姟?行李 ”。
(2).行道踐理。管子·正第:“能服信政,此謂正紀(jì)。能服日新,此謂行理?!?span id="bosch7c" class="book">《四游記·猴王得仙賜姓》:“猴王道:‘你是行理君子,但望你指教我神仙去處。卻好去拜訪?!?/div>
《國語辭典》:行腳(行腳)  拼音:xíng jiǎo
1.僧侶為尋師求法而云游四方。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二。玉格》:「此桃去此十馀里,道路危險,貧道偶行腳見之,覺異,因掇數(shù)枚?!固?。杜牧 大夢上人自廬峰回詩:「行腳尋常到寺稀,一枝藜杖一禪衣?!?br />2.走路?!端螘?。卷八十一。顧覬之傳》:「在家每夜常于床上行腳,家竊異之,而莫曉其意?!?/div>
《國語辭典》:行腳僧(行腳僧)  拼音:xíng jiǎo sēng
云游四方尋師求法的出家人。宋。陸游 雙流旅舍詩三首之一:「開門拂榻便酣寢,我是江南行腳僧。」《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穿了黑衣,做個行腳僧打扮,辭了親屬出家訪道?!?/div>
《漢語大詞典》:長公(長公)
(1).古人多以“長公”為字,為行次居長之意。漢書·夏侯勝傳:“ 夏侯勝 字 長公 ?!?span id="amtbhod" class="book">《漢書·韓延壽傳》:“ 韓延壽 字 長公 ?!?br />(2). 宋 蘇軾 為 蘇洵 長子,其詩文渾涵光芒,雄視百代,當(dāng)時尊之為“長公”。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東坡五》:“《復(fù)齋漫録》云:‘當(dāng)時以 東坡 為 長公 , 子由 ( 蘇轍 )為 少公 。’” 宋 張耒 《贈李德載》詩:“ 長公 波濤萬頃海, 少公 峭拔千尋麓?!?明 焦竑 《李氏〈焚書〉序》:“ 宋 元豐 間,禁 長公 之筆墨,家藏墨妙,抄割殆盡。”
《國語辭典》:行伍  拼音:háng wǔ
軍隊的行列,古代以五人為伍,二十五人為行。亦泛稱軍隊?!妒酚洝>戆硕?。田單列傳》:「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與士卒分功,妻妾編于行伍之閒,盡散飲食饗士?!?jié)h。賈誼過秦論〉:「躡足行伍之閒,俛起阡陌之中。」
《漢語大詞典》:帳殿(帳殿)
古代帝王出行,休息時以帳幕為行宮,稱帳殿。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序》:“止立行宮,裁舒帳殿。” 倪璠 注:“帳殿,天子行幸所在以帳為殿也?!?唐 杜甫 《得家書》詩:“二毛趨帳殿,一命侍鸞輿。” 仇兆鰲 注引唐六典:“尚舍奉御,凡大駕行幸,預(yù)設(shè)三部帳幕,皆烏氈為表,朱綾為覆,下有紫帷方坐、金銅行牀,覆以簾,其行置排城以為蔽捍?!?span id="tt7gouy" class="book">《明史·胡廣傳》:“帝北征,與 楊榮 、 金幼孜 從,數(shù)召對帳殿,或至夜分?!?清 唐孫華 《進(jìn)呈御覽詩一百韻》:“云霄開帳殿,虹蜺涌長城?!?/div>
《漢語大詞典》:五五
(1).禮記·三年問:“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五五相乘為二十五, 漢 時因用以代稱三年之喪。隸釋·漢堂邑令費(fèi)鳳碑:“菲五五,縗杖其未除。”隸釋·漢巴郡太守樊敏碑:“遭離母憂,五五斷仁?!?br />(2).二十五。鹖冠子·度萬:“五音六律稽從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為歲式。” 陸佃 注:“五五,五其音之五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王朗傳》:“老臣慺慺,愿國家同祚於 軒轅 之五五,而未及 周文 之二五,用為伊邑。”此謂 黃帝 有子二十五人。
(3).以五為行列。《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四·艷歌何嘗行》:“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十十五五,羅列成行。” 南朝 梁 江淹 《學(xué)梁王兔園賦》:“上飛 衡 陽 ,下宿 沅 漢 ,十十五五忽合而復(fù)散?!?span id="gejr7co" class="book">《晉書·天文志中》:“凡降人氣,如人十十五五,皆叉手低頭;又云,如人叉手相向?!?br />(4).謂以五人為伍,猶如古代軍隊編制。魏書·高佑傳:“設(shè)禁賊之方,令五五相保,若盜發(fā)則連其坐,初雖似煩碎,后風(fēng)化大行,寇盜止息。”
《漢語大詞典》:一割
本指切割一次,后即用為行使一次或負(fù)責(zé)一次之詞。語本后漢書·班超傳:“昔 魏絳 列國大夫,尚能和輯諸戎,況臣奉大 漢 之威,而無鈆刀一割之用乎?”《文選·左思<詠史>詩》:“鈆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呂延濟(jì) 注:“以鈆為刀,只可一割不可再用,言愿當(dāng)一割之任,奮策於敵國也。”梁書·孔休源傳:“臣以庸鄙,曲荷恩遇,方揣丹誠,効其一割。”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贈處》:“陸則破駟,水則殲蛟,能忘一割之司,久作雙函之秘?!?/div>
《漢語大詞典》:持缽(持鉢)
(1).佛教語。托缽。 南朝 梁 沈約 《述僧設(shè)會論》:“至?xí)r持鉢往福眾生?!?唐 吳融 《金陵遇悟空上人》詩:“東閣無人事渺茫,老僧持鉢過 丹陽 ?!?br />(2).引申為行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三僧:“愿得一茅菴,足供大士像,旁可坐臥誦經(jīng),足跡不出門,而免持鉢之苦?!?/div>
《國語辭典》:旌門(旌門)  拼音:jīng mén
1.古代帝王出巡,在所住的帳幕前樹立旗幟為門,稱為「旌門」。周禮。天官。掌舍:「為帷宮,設(shè)旌門。」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旌門洞立,延帷接?xùn)??!?br />2.舊時朝廷為忠孝節(jié)義的人樹立牌坊,或頒賜匾額,懸掛門上,以示表彰,稱為「旌門」。唐。韓愈 鄠?cè)藢?/a>:「茍有合孝之道,又不當(dāng)旌門,蓋生人之所宜為,曷足為異乎?」
《漢語大詞典》:行五
古代軍隊編制五人為伍,二十五人為行。五同“ 伍 ”。亦泛指軍隊的基層建制。《淮南子·兵略訓(xùn)》:“正行五,連什伯,明鼓旗,此尉之官也?!眳⒁姟?行伍 ”。
《國語辭典》:行伍  拼音:háng wǔ
軍隊的行列,古代以五人為伍,二十五人為行。亦泛稱軍隊?!妒酚?。卷八二。田單列傳》:「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與士卒分功,妻妾編于行伍之閒,盡散飲食饗士?!?jié)h。賈誼過秦論〉:「躡足行伍之閒,俛起阡陌之中。」
《漢語大詞典》:雨暮
指男女歡會之時。用 巫山 神女朝為行云,暮為行雨之典。 宋 柳永 《西江月》詞:“好夢狂隨飛絮,閒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云朝。又是韶光過了?!?宋 黃庭堅 《晝夜樂》詞:“其奈寃家無定據(jù),約云朝、又還雨暮。”
《漢語大詞典》:屺岵
《詩·魏風(fēng)·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詩·序謂為行役者思念父母之作。后因以“屺岵”代指父母。 唐 顏惟貞 《蕭思亮墓志》:“未及庭闈之養(yǎng),遂纏屺岵之悲?!?元 揭傒斯 《陟亭記》:“朝暉夕景,長云廣霧,明滅變化不可殫紀(jì),宜乎孝子慈孫于此興屺岵之悲而無窮也。”《花月痕》第五回:“天寒歲暮,游子鄉(xiāng)關(guān)之感,風(fēng)人屺岵之思,麕至沓來。”
《漢語大詞典》:刺奸(刺姦)
督察奸吏。后為行使此種職責(zé)的官名。 漢 王莽 始設(shè), 東漢 、 魏 、 晉 因之。其權(quán)限有別。漢書·王莽傳下:“ 莽 大怒,免 常 官。置執(zhí)法左右刺姦。選用能吏 侯霸 等分督六尉、六隊,如 漢 刺史?!?span id="4hajbpj" class="book">《后漢書·祭遵傳》:“ 光武 乃貰之,以為刺姦將軍?!?span id="o0msabp" class="book">《南史·宋南郡王義宣傳》:“將士逃盡,唯餘 慆 及五妾兩黃門而已…… 超人 遣故車一乘,載送刺姦?!?span id="5djeicy" class="book">《資治通鑒·魏文帝黃初元年》:“王貶 植 ( 曹植 )為 安鄉(xiāng)侯 ,誅右刺姦掾 沛國 丁儀 及弟黃門侍郎 廙 并其男口,皆 植 之黨也?!?/div>
《漢語大詞典》:腐毫
漢 司馬相如 作賦“控引天地,錯綜古今,忽然如睡,煥然而興,幾百日而后成”。見西京雜記卷二。后遂以為行文遲巧、筆毫為枯之典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 相如 含筆而腐毫, 揚(yáng)雄 輟翰而驚夢?!?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二:“坐有 相如 ,寧當(dāng)罰酒,不免腐毫?!?清 梅曾亮 《〈柏枧山房詩集〉自序》:“此則腐毫之 相如 ,卑於掃門之 魏勃 ; 陳王 之八斗,賤於 正平 之一剌?!?/div>
《漢語大詞典》:行錫(行錫)
僧人出行時率以錫杖自隨,因稱僧人行走為行錫。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靈徹上人:“﹝ 靈徹上人 ﹞初居 嵩陽 蘭若,后來住 匡廬 東林寺 。如 天目 、 四明 、 棲霞 ,及 衡 湘 諸名山,行錫幾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