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中風走

相關人物
彭寵
 
朱浮


《后漢書》卷三十三〈朱馮虞鄭周列傳·朱浮〉~40~
方今天下適定,海內愿安,士無賢不肖,皆樂立名于世。而伯通獨中風狂走,自捐盛時,內聽驕婦之失計,外信讒邪之諛言。
《尚書·周書·武成》
式商容閭。孔氏曰:式其閭巷以禮賢

例句

窮迫挫曩懷,常如中風走。 杜甫 上水遣懷

《國語辭典》:中風(中風)  拼音:zhòng fēng
腦中風的簡稱。
《漢語大詞典》:中風狂走(中風狂走)
謂舉止放縱,如患瘋癲。后漢書·朱浮傳:“而 伯通 中風狂走,自捐盛時?!?清 錢謙益 《答徐巨源書》:“大言不慚,中風狂走。”
《國語辭典》:大腦出血性中風(大腦出血性中風)  拼音:dà nǎo chū xiě xìng zhòng fēng
病名。因高血壓導致大腦內出血的位置,最常發(fā)生在基底核、視丘、小腦及橋腦,有時出血會進入腦室,造成昏迷、癱瘓,甚至死亡。
《國語辭典》:腦中風(腦中風)  拼音:nǎo zhòng fēng
腦出血與腦梗塞的統(tǒng)稱。
分類:梗塞
《漢語大詞典》:感風(感風)
(1).謂中風。新唐書·李德裕傳:“帝暴感風,害語言?!?br />(2). 宋 代太學諸生請假外宿,例以“感風”為辭。參見“ 感風簿 ”。
《漢語大詞典》:感風簿(感風簿)
宋 代太學諸生請假外宿的登記簿。例以“感風”為名,故稱。 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十:“ 沈存中 云:‘館閣每夜輪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則虛其夜,謂之豁宿……名下書腸肚不安,免宿。’故館閣宿歷,相傳謂之‘害肚歷’。余為太學諸生請假出宿,前廊置一簿,書云‘感風’,則‘害肚歷’,可對‘感風簿’?!?/div>
《國語辭典》:風?。L?。 ?span id="22c2qy2" class='label'>拼音:fēng bìng
1.風痹、半身不遂等病癥。元。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今尉遲又有風病舉發(fā),動止不得。」也作「風疾」。
2.精神病?!端疂G傳》第三九回:「這人來時不見有風病,敢只是近日舉發(fā)此癥?!?/div>
《國語辭典》:卒中  拼音:cù zhòng
腦出血的別稱。
《漢語大詞典》:風患(風患)
(1).指中風。北史·元孚傳:“﹝ 孚 ﹞后遇風患,手足不隨,口不能言,乃左手畫地作牢,乞解所任。”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宗室書》:“風患彌留,半體枯廢?!?br />(2).指神經錯亂,精神失常。《前漢書平話》卷中:“我兒有風患,不在宅內,往於東莊上去也?!?
《國語辭典》:痰氣(痰氣)  拼音:tán qì
天津方言。指過分愛乾凈而使人感到厭惡。
《漢語大詞典》:寒中
中醫(yī)指邪在脾胃而為里寒的病癥。多因脾胃虛寒,邪從寒化,或由勞倦內傷轉變而成。有脘腹疼痛,腸鳴泄瀉等癥狀。《素問·金匱真言論》:“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王冰 注:“土主於中,是為倉廩,糟粕水穀,故為洞泄、寒中也?!?高士宗 直解:“洞泄,脾虛也;寒中,脊虛也?!眳㈤?span id="0ki2wcs" class="book">《靈樞經·五邪》及《內外傷辨惑論》
中醫(yī)類中風類型之一。由于暴中寒邪所致。有身強直,口噤不語,四肢戰(zhàn)搖,猝然眩暈,身無汗等癥狀。
《漢語大詞典》:重風(重風)
病名。中風。《水滸傳》第一回:“﹝ 洪太尉 ﹞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div>
分類:病名中風
《漢語大詞典》:偏風(偏風)
病名。中風,半身不遂。《素問·風論》:“風中五藏六府之俞,亦為藏府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span id="waqw2cs" class="book">《魏書·張彝傳》:“見代還 洛 ,猶停廢數年,因得偏風,手腳不便?!眳⒁姟?偏枯 ”。
《國語辭典》:偏枯  拼音:piān kū
1.中醫(yī)上指半身偏廢無用的病。也稱為「半身不遂」。
2.比喻利益分配不均,或文化失調。
《國語辭典》:風障(風障)  拼音:fēng zhàng
用竹子、高粱稈或塑膠等材料編成的屏障,設在農田或菜畦旁邊,用來擋風,保護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