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省寺
古代朝廷“省”、“寺”兩類官署的并稱。亦泛指中央政府官署。 唐 杜甫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詩:“高歌卿相宅,文翰飛省寺?!?唐 元稹 《告贈皇祖祖妣文》:“始兵部賜第於 靖安里 ,下及 天寳 ,五世其居,冕昪駢比,羅列省寺?!?span id="2oqkm2q"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朝廷闢西苑,廣御池,而尚書無廳事,郎曹無本局,九寺、三監(jiān)寓天街之兩廊,禮部試士或就 武成王廟 ,是豈太平之制度邪!望別修省寺,用列職官。”
《漢語大詞典》:省臺(省臺)
朝廷諸省和御史臺的并稱。亦泛指中央政府。 唐 孟郊 《秋懷》詩:“人心不及水,一直去不迴……一直不知疲,唯聞至省臺?!?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四》:“今日省臺議論甚深且苛,幾束縛任事之臣無可一措其手?!?/div>
《國語辭典》:行省  拼音:xíng shěng
中國古代的一級行政區(qū)劃單位,可簡稱為「省」。
《國語辭典》:行臺(行臺)  拼音:xíng tái
1.大吏出巡時所駐的地方。明。徐渭《雌木蘭》第二出:「只因省親心急,不得到行臺親謝?!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一八回:「其時城內早經預備,把個總督行臺,做了欽差行轅。」也作「行轅」。
2.臨時搭建的戲臺?!都t樓夢》第八五回:「就在賈母正廳前,搭起行臺。」
3.職官名。指置于外州的尚書省。本專主軍事,后始兼理民事,唐廢。元有行御史臺,監(jiān)臨諸省。也稱為「行治」。
《國語辭典》:首相  拼音:shǒu xiàng
內閣制度國家的行政首長。也稱為「內閣總理」。
《漢語大詞典》:省吏
指 唐 宋 時在中央政府及三館任職的官吏。新唐書·裴坦傳:“ 坦 見 休 ( 裴休 ),重愧謝, 休 勃然曰:‘此 令狐丞相 之舉, 休 何力?’顧左右索肩輿亟出,省吏眙駭,以為 唐 興無有此辱,人為 坦 羞之。”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館職??噘罕。羧耸冲X甚厚。 周子充 作正字時,嘗戲曰:‘豈所謂省官不如省吏耶?’都下舊謂館職為省官,故云?!?/div>
《國語辭典》:頭廳(頭廳)  拼音:tóu tīng
宰相或大官。宋。劉克莊 漢宮秋。吉語西來詞:「吉語西來,已袞歸行闕,冊拜頭廳?!挂卜Q為「頭廳相」。
《漢語大詞典》:臺所(臺所)
指中央政府機構。南齊書·王儉傳:“詔衛(wèi)軍文武及臺所兵仗可悉停待葬?!?/div>
《漢語大詞典》:臺吏(臺吏)
古指中央政府機構的屬官。晉書·戴洋傳:“﹝ 戴洋 ﹞好道術,妙解占候卜數(shù), 吳 末為臺吏,知 吳 將亡,託病不仕?!?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謂內司爭田伐木詞訟,皆臺吏受賄以強察官之判,所以上罔圣聽。”宋史·李昉傳:“二年陪祀南郊,禮畢,入賀,因拜舞仆地,臺吏掖之以出?!?/div>
《國語辭典》:內轉(內轉)  拼音:nèi zhuǎn
1.由地方官吏內遷調任為京官?!稌x書。卷八八。孝友傳。李密傳》:「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br />2.聲韻學名詞。在等韻圖上,沒有獨立的二等韻母的韻攝,稱為「內轉」。包括通、止、遇、果、宕、曾、流、深八攝,共六十七韻。
《漢語大詞典》:朝使
(1).朝廷派出的使者。 唐 王梵志 《朝使來相過》詩:“朝使來相過,設食因盃酌?!?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盧師山》:“一朝魃鬼走平川,萬姓嗷嗷朝使宣。誰為吾民解倒懸,童子應命登法筵。”
(2).方國向中央政府朝賀的使者。 唐 張籍 《送新羅使》詩:“萬里為朝使,離家今幾年?”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元旦大朝會:“如朝使入朝辭,賜宴餞行,仍賜馬匹銀帛,禮物甚盛?!?/div>
《漢語大詞典》:五省
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 晉 、 南朝 宋 、 齊 、 梁 、 陳 及 北魏 設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秘書省、集書省,并稱“五省”。 隋 以殿內省(一說內侍省)、尚書省、門下省、內史省、秘書省為五省。參閱通典·職官一
《漢語大詞典》:大案
(1). 清 代各省行政長官向中央政府同時列名保舉一大批下屬晉級,稱為大案。《老殘游記》第四回:“老兄可以捐個同知,今年隨摺一個過班,明年春間大案,又是一個過班,秋天引見,就可得 濟東泰武臨道 ?!?br />(2).指重大案件。如:近年來抓緊審理經濟領域中的大案、要案,依法判處了一些貪污盜竊分子。
《國語辭典》:總理(總理)  拼音:zǒng lǐ
1.總管掌理。清。昆岡《大清會典事例。卷一八一。戶部。庫藏》:「雍正元年,特命王公大臣總理三庫,鑄給印信?!?br />2.國父孫中山先生創(chuàng)立的同盟會,及后來改組的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時期,都被推舉為總理。逝世后永存此名,成為黨員對他的專稱與尊稱。
3.內閣制國家的行政首長。也稱為「內閣總理」。
《漢語大詞典》:五權(五權)
(1).謂治軍治國應權衡之五事。荀子·議兵:“無欲將而惡廢,無急勝而忘敗,無威內而輕外,無見其利而不顧其害,凡慮事欲孰而用財欲泰。夫是之謂五權。”逸周書·五權:“五權:一曰地,地以權民;二曰物,物以權官;三曰鄙,鄙以權庶;四曰刑,刑以權常;五曰食,食以權爵?!?br />(2).五種重量單位。漢書·律歷志上:“權者,銖、兩、斤、鈞、石也……五權之制,以義立之,以物鈞之?!?span id="yimoyy2" class="book">《隋書·律歷志上》:“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五權謹矣?!?br />(3).指 民國 時中央政府的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監(jiān)察權。 孫中山 《五權憲法》:“五權憲法,分立法、司法、行政、彈劾、考試五權,各個獨立?!?/div>
《國語辭典》:署長(署長)  拼音:shǔ zhǎng
中央政府組織中,以署為單位名稱的最高首長。如:「衛(wèi)生署署長」、「環(huán)保署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