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御史中丞眾 朝代:西漢

人物簡介

全漢文·卷五十六
眾,史不著其姓,哀帝初為御史中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文宗宮女,善琵琶。因忤旨被縊殺投于河中,為梁厚本所救,納為室。中丞自言其琵琶在南趙家修理,號大忽雷、小忽雷,厚本購得之。值良辰美景酒酣,中丞不覺高彈數曲,為文宗知之,宣召問其故,乃赦厚本罪,任從匹偶,并加賞賜。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見鄭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8—815 【介紹】: 唐河南緱氏人,祖籍并州文水。字伯蒼。武平一孫。曾祖武載德,為武則天族弟。德宗建中四年進士。歷官比部員外郎、左司郎中、御史中丞。憲宗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戶部事。封臨淮郡公,出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儉己寬民,比三年,上下完實。八年,還朝秉政,力主削藩。十年,裴度用兵淮西討吳元濟,王承宗請赦元濟,元衡叱之。未幾,被李師道所遣刺客刺死。有《臨淮詩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8—815 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德宗建中四年(783)登進士第。歷監(jiān)察御史、華原縣令、比部員外郎、右司郎中、御史中丞。憲宗元和二年(807)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封臨淮郡公。旋出為西川節(jié)度使。八年復入相。因力主削藩,遭藩鎮(zhèn)忌恨,十年六月早朝,為淄青藩帥李師道遣刺客殺害。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其詩藻思綺麗,琢句精妙。張為《詩人主客圖》奉為“瑰奇美麗主”。魏泰以為“武元衡律詩勝古詩,五字句又勝七字”(《臨漢隱居詩話》)?!?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2首。
唐詩匯評
武元衡(758-815),字伯蒼,河南緱氏(今河南洛陽東南)人。建中四年(783),登進士第。累辟使府。貞元中,歷監(jiān)察御史、華原令、比部員外郎。貞元末,遷御史中丞。永貞中,貶右庶子,復為御史中丞。元和二年正月,自戶部侍郎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十月,授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八年,復征為相。十年六月,因力主對藩鎮(zhèn)用兵,被藩鎮(zhèn)遣刺客殺害。元衡工五言詩,當世流傳,往往被于管弦。有《武元衡集》十卷,己佚。《全唐詩》存詩二卷。
黃鶴樓志·人物篇
武元衡(758~815) 唐代官員、詩人。字伯蒼,唐代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人,武則天玄侄孫。建中四年(783)進士,歷官御史中丞、戶部侍郎、門下平章事、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八年復為宰相。后遇刺身亡,贈司徒,謚忠憫?!?a target='_blank'>全唐詩》錄其詩197首,有《臨淮集》《武元衡集》。所作七律《送田三端公還鄂州》,“鄂州雜詩碑”錄存。
全唐詩補逸
武元衡字伯蒼,河南緱氏人。憲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為盜所害,年五十八。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一
元衡字伯蒼。河南緱氏人。舉進士。德宗朝遷御史中丞。元和二年由戶部侍郎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吏部尚書。充劍南節(jié)度使。封臨淮郡公。八年復知政事。王承宗上疏請赦吳元濟。使人白事中書。元衡叱其悖慢。承宗怒。使盜害之。贈司徒。謚忠憫。

作品評論

詩人主客圖
瑰奇美麗主:武元衡。
舊唐書本傳
元衡工五言詩,好事者傳之,往往被于管弦。
歲寒堂詩話
武元衡律詩勝古詩。
唐才子傳
元衡詩,雖時見雕鐫,不動機構,要非高斫之所深忌。
《唐詩品》
伯蒼詞鋒艷發(fā),如青萍出匣,所向輒利;意度鮮華,如芳蘭獨秀,采思綿綿。五言長調,當時竟稱絕藝。其在元和諸子,自權相而下,豐美孤高,此當獨步。
《藝苑卮言》
權德輿、武元衡、馬戴、劉滄五言,宵鐵中錚錚者。
唐音癸簽
武相宦達后工詩,雖致理未綿,時復露鮮華之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79—847 【介紹】: 唐安定鶉觚人,字思黯。德宗貞元進士。憲宗元和三年,因對策條指失政,為李吉甫所斥,久不得敘用。至穆宗時累官戶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時,官武昌軍節(jié)度使。文宗大和四年還朝,拜兵部尚書同平章事。與李宗閔相結,排斥李德裕等,史稱“牛李黨爭”。后出為淮南、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武宗即位,李德裕為相,僧孺被貶居散地。宣宗立,還為太子少師。卒謚文簡。有《玄怪錄》。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80—848 字思黯,排行二,郡望安定(今甘肅涇川北),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15歲至長安習業(yè)。德宗貞元十九年(803)韋執(zhí)誼命劉禹錫、柳宗元至樊鄉(xiāng)造訪,由是知名。二十一年登進士第。憲宗元和三年(808)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因條指失政,為宰相李吉甫所忌,授伊闕尉。后牛僧孺與李宗閔朋黨相結,排斥李吉甫之子李德裕,史稱“牛李黨爭”。穆宗長慶元年(821)拜戶部侍郎,次年以本官同平章事,敬宗即位,加中書侍郎,封奇章郡公,后歷武昌節(jié)度使、太子少師等職。武宗會昌四年(844)貶循州長史,卒于洛陽,謚文貞。生平見杜牧《牛僧孺墓志銘》及《舊唐書》、《新唐書》本傳。著有傳奇集《玄怪錄》?!?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首,殘句9?!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1首,殘句2。
唐詩匯評
牛僧孺(780-848),字思黯,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貞元二十一年登進士第,元和三年(808)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對策第一,授伊闕尉。以對策直言時政,久不調。后除河南尉,遷監(jiān)察御史,歷禮部、考功員外郎、庫部郎中知制誥、御史中丞、戶部侍郎。長慶三年拜相。寶歷初,出為武昌軍節(jié)度使。大和四年,復相;六年,出鎮(zhèn)淮南。開成二年,為東都留守,征拜左仆射,復出鎮(zhèn)襄州,累進司徒。會昌中,李德裕用事,罷為太子少師,復留守東都。三貶為循州長史。宣宗即位,量移衡、汝二州長史,復遷太子少師。卒。僧孺與令狐楚、李宗閔交厚,史稱“牛黨”,與李德裕黨交惡,史稱“牛李黨爭”。著有《玄怪錄》(一作《幽怪錄》)十卷,今存炙本?!?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四首。
黃鶴樓志·人物篇
牛僧孺(779~847) 唐代官員、學者。字思黯。安定鶉觚(今甘肅靈臺)人,或作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貞元二十一年(805)進士。累官戶部侍郎、武昌軍(今湖北武昌)節(jié)度使、淮南節(jié)度使、東都留守、山南東道(今湖北襄樊襄陽)節(jié)度使、戶部尚書,穆宗至武宗時曾四次出任宰相。是歷史上著名的“牛李黨爭”中的牛黨領袖。曾撰《玄怪錄》傳奇十卷,魯迅論曰:“造傳奇之文,薈萃于一集者,唐代多有,而煊赫者莫如牛僧孺之《玄怪錄》?!迸I嬖诤比温毩辏H有政聲。曾耗時五年改建鄂州城垣,使黃鶴樓成為了獨立的景觀建筑。蛇山上有“奇章亭”,即為紀念卒后被追封為奇章郡公的牛僧孺而建。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二
僧孺字思黯。隋仆射奇章公宏之裔。第進士。元和初登賢良方正制科。長慶三年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敬宗立。加中書侍郎銀青光祿大夫。封奇章郡公。罷為武昌節(jié)度使。文宗立。復以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加門下侍郎。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召拜左仆射。武宗朝進太子太傅。貶循州長史。宣宗立。還為太子少師。卒年六十九。贈太尉。謚曰文簡。

作品評論

唐摭言
奇章公始舉進士,致琴書于灞浐間,先以所業(yè)謁韓文公、皇甫員外……二公披卷,卷首有《說樂》一章,未閱其詞,遽曰:“斯高文,且以拍板為什么?”對曰:“謂之樂句?!倍囝櫞笙苍唬骸八垢呶谋匾?!”……復誨之曰;“某日可游青龍寺,薄暮而歸。”二公其口聯鑣至彼,因署其門曰:“韓愈、皇甫湜同謁幾官前輩,不遇?!币钊?,輦轂名士,咸往觀焉,奇章之名由是赫然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87—850 【介紹】: 唐趙郡人,字文饒。李棲筠孫、李吉甫子。幼有壯志,苦心力學,不喜科試。既冠,卓犖有大節(jié)。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學士,禁中書詔,大手筆多詔德裕草之。尋轉考功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敬宗時出為浙西觀察使。文宗即位,加檢校禮部尚書,召為兵部侍郎。武宗時由淮南節(jié)度使入相,弭藩鎮(zhèn)之禍,決策制勝,威權獨重。德裕為李黨首領,牛僧孺、李宗閔為首之牛黨深銜之,宣宗立,為牛黨所構,貶崖州司戶卒。追贈尚書左仆射、太子少保、衛(wèi)國公。好著書為文,雖位極臺輔,讀書不輟。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87—850 字文饒,排行九,趙郡(今河北趙縣)人。牛李黨爭時之李黨首領。早年以蔭補校書郎,歷幕職。穆宗即位,擢翰林學士。后歷任浙西、義成、西川諸鎮(zhèn),政績頗著。文宗大和七年(833)召入拜相,封贊皇縣伯。武宗會昌年間再度任相,因功封衛(wèi)國公。宣宗大中初遭牛黨打擊,迭貶至崖州司戶,大中三年十二月卒于任。后人因稱“李贊皇”、“李衛(wèi)公”、“李崖州”。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今人傅璇琮《李德裕年譜》頗為詳備。著有《會昌一品集》凡34卷,以四部叢刊本為通行,其中別集10卷為詩賦雜文。又著筆記小說《次柳氏舊聞》等。今人傅璇琮、周建國有《李德裕文集校箋》?!?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9首,斷句18。
唐詩匯評
李德格(787-850?)字文饒,趙郡(今河北趙縣)人。宰相李吉甫之子。元和初,以萌補校書郎,避嫌,求出為方鎮(zhèn)從事。十四年,入朝除監(jiān)察御史。穆宗即位,擢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出為浙西觀察使。大和中,召為兵部侍郎,旋出為義成節(jié)度使,移鎮(zhèn)西川。入為兵部尚書。七年拜相,復出為浙西節(jié)度使,貶袁州長史。開成中,由滁州刺史遷太子賓客分司。再領浙西。又移鎮(zhèn)淮南。武宗即位,拜相,屢進太尉,封衛(wèi)國公。宣宗即位,出為荊南節(jié)度使,改東都留守,貶潮州司馬,再貶崖州司戶。卒。德裕仕歷六朝,出將入相,有政聲于時。善詩文。有《會昌一品集》二十卷,今存。其他著述,大多散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一卷。
詞學圖錄
李德裕(787--850) 字文饒。贊皇人,宰相李吉甫子。少好學,以父蔭補校書郎,累任要職。多著作,存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等,《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六
德裕字文饒。趙郡人。宰相吉甫子。文宗朝拜兵部尚書。以本官同平章事。封贊皇伯。為中書侍郎集賢殿大學士。罷為興元節(jié)度使。徙鎮(zhèn)海軍。武宗立。召授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兼左仆射。守司徒。進太尉。封衛(wèi)國公。宣宗立。以太子少保分司東都。再貶潮州司馬。又貶崖州司馬。卒年六十三。

作品評論

唐摭言
李太尉德裕頗為寒酸開路。及謫官去,或有詩曰:“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
臨漢隱居詩話
李德裕、武元衡律詩勝古詩,五字句又勝七字。
石洲詩話
李贊皇(德裕)詩亦軼倫,雖不敵香山,亦權、武二相之匹也。
邊歸讜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8—964 【介紹】: 宋幽州薊人,字安正。少以儒學名。歷仕后晉、后漢、后周。亮直敢言,后周世宗時官至御史中丞。宋初遷刑部尚書,致仕。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一
歸讜字安正。幽州薊人。仕晉。累遷右散騎常侍。漢初歷禮部刑部二侍郎。周廣順初遷兵部戶部二侍郎。擢尚書右丞樞密直學士。轉左丞。尋為御史中丞。入宋。乾德二年卒。
滕中正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8—991 【介紹】: 宋青州北海人,字普光。后周時累官河南府判官、檢校戶部員外郎。宋太祖乾隆五年以侯陟薦,入為殿中侍御史。太宗時遷考功員外郎,授四川東路轉運使。累官權御史中丞,出知河南府。官終判留司御史臺。性峻刻,連鞫大獄,時議以為深文。權中丞時,振舉綱憲,人謂稱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8或909—971 【介紹】: 宋洛陽人,字永齡。后唐時為右補闕,后晉時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學士,加知制誥。后漢授駕部郎中,后周時曾以禮部侍郎知貢舉,遷工部侍郎。入宋,拜御史中丞,兼判吏部銓,為臺丞十二年,有清操。
全宋文·卷一二
劉溫叟(九○九—九七一),字永齡,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后唐清泰中為右補闕,后晉開運中充翰林學士。契丹入汴,溫叟北遷,脫歸,從漢祖南下,授駕部郎中。周初拜左諫議大夫。入宋官至御史中丞,兼判吏部銓。開寶四年卒,年六十三。溫叟清介,精賞鑒,立朝有德望,太祖深重之。《宋史》卷二六二有傳。
劉保勛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5—986 【介紹】: 宋河南人,字修業(yè)。劉處讓子。少好騎射,又頗能詩。十許歲隨父署后唐新德軍衙內都校。仕后周至工部員外郎。太宗雍熙中累官權御史中丞兼勾當差遣院。曹彬等受命征幽州,保勛以本官知幽州行府事,宋兵敗,濟拒馬河,其馬陷淖中,與子利涉俱死。
辛仲甫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7—1000 【介紹】: 宋汾州孝義人,字之翰。后周時,仕至觀察判官。宋初,為平盧軍節(jié)度判官,改鄆、齊觀察判官,多雪民冤。乾德中歷知光州、彭州,救水災,平兵亂。太宗太平興國初遷起居舍人,奉使契丹,不辱朝命。使還,知成都府,政尚寬簡。雍熙二年,拜給事中、參知政事。淳化二年罷知陳州。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謚康節(jié)。
全宋文·卷四九
辛仲甫(九二七——一○○○),字之翰,汾州孝義(今山西孝義)人。少好學,及長,能吏事。周廣順中,為郭崇掌書記。入宋,為平盧軍節(jié)度判官。雍熙二年,拜給事中、參知政事。端拱中進戶部侍郎,淳化中以太子少保致仕。真宗即位,加太子少傅。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贈太子太保?!?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0—990 【介紹】: 宋青州人,字希粲。后漢乾祐進士。仕后周,為淄州團練判官。宋太祖擢授太子中允。歷知北海軍、荊南轉運事。帝征南唐,供給無缺。太宗即位,除兵部郎中,歷西川、廣南轉運使,以才干稱。官至給事中。
全宋詩
許仲宣(九三○~九九○),字希粲,青州(今屬山東)人。后漢乾祐間進士。后周顯德初為濟陰主簿,淄州團練判官。入宋,太祖擢授知北海軍。開寶九年(九七六)知永興軍。太宗繼位,遷兵部郎中,授西川轉運使。太平興國六年(九八一),遷吏部郎中,八年,為左諫議大夫。雍熙四年(九八七),出知廣州,移知江陵府,俄改河南府。端拱中,遷給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7—1008 【介紹】: 宋宋州楚丘人,字天錫。太宗太平興國三年進士。歷通判銀州。京師開金明池,以獻詩擢右拾遺。知廣州,不能以廉自守。至道二年,由御史中丞參知政事,居位無所建明。真宗即位,加戶部侍郎。坐交結王繼恩,貶忠武軍節(jié)度。
全宋文·卷六○
李昌齡(九三七——一○○八),字天钖,宋州楚丘(今山東曹縣東南)人。太平興國三年進士,歷判合州、銀州。擢右拾遺、直史館。后為淮南轉運使,知廣州。還,擢禮部郎中,為樞密直學士。遷右諫議大夫,充戶部使。淳化三年改度支使,拜御史中丞。至道二年,以本官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坐交結王繼恩貶。后以秘書監(jiān)致仕。大中祥符元年卒,年七十二?!?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4或943—998 【介紹】: 宋應天府下邑人,徙齊州章丘,字直臣。太祖開寶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禁巫覡,教民以醫(yī)藥,稍變風俗;又奏殺不法宦官,由此知名。太宗時歷監(jiān)察御史兼總南路,移京西轉運使,后任戶部、度支、鹽鐵等使。因擅減茶價致虧,貶官,知廣州。復徙廣南東、西路都轉運使、同知樞密院事等。真宗即位,改御史中丞,恨失政柄,肆情彈擊,人多譏之。
全宋文·卷一○四
李惟清(九四三——九九八),字直臣,下邑(今安徽碭山境)人,其父仲行徙家章丘(今山東章丘)。開寶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遷大理寺丞。太宗朝歷荊湖北路轉運判官、轉運使,徙京西,入判度支,復出為京東轉運使。遷度支使、鹽鐵使。后出知廣州,徙廣南東、西路轉運使,召拜給事中,同知樞密院事。咸平元年卒,年五十六?!?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1010 【介紹】: 宋真定人,字永圖。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累官御史中丞。慕范滂為人,獻《澄清略》,議復尚書省、慎公舉、懲貪吏、省冗官。至道三年,拜參知政事。后罷知揚州,移河南府,官終禮部尚書。卒謚惠獻。
全宋詩
王化基(九四四~一○一○),字永圖,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進士,為大理評事,通判常州。入為著作郎、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淳化中,遷工部侍郎。至道三年(九九七),拜參知政事。真宗咸平四年(一○○一),知揚州,移知河南府,進禮部尚書。大中祥符三年卒,年六十七?!?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六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四
王化基(九四四——一○一○),字永圖,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太平興國二年舉進士,歷判常州、知嵐州,改淮南節(jié)度判官,入為著作郎,遷右拾遺,命知制誥,以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淳化中,拜中丞,知京朝官考課。至道三年,超拜參知政事。咸平四年罷知揚州,移河南府。大中祥符三年卒,年六十七。贈右仆射,謚惠獻?!?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1021 【介紹】: 宋汾州人,字希阮,號中陵子。太祖開寶八年進士第一。通判河州。太宗遣武德卒潛察遠方事,嗣宗械送京師,太宗怒削其秩。至道中官至淮南轉運使、江浙荊湖發(fā)運使。真宗咸平中,以漕運稱職,就拜太常少卿,復充三司戶部使,改鹽鐵使,建言裁節(jié)冗食。拜御史中丞。歷事三朝,輕險好進,所至以嚴明御下,尤傲狠,務以丑言凌挫群類,曾深詆參知政事馮拯、知制誥王曾。任樞密副使,與使寇準不協(xié)。官終靜難軍節(jié)度。卒謚景莊。有《中陵子》。
全宋詩
王嗣宗(九四四~一○二一),字希阮,汾州(今山西汾陽)人。太祖開寶八年(九七五)進士。補秦州司寇參軍。歷諸路轉運使,累遷御史中丞。真宗大中祥符六(一○一三),授樞密副使。八年,求罷,知許州(《隆平集》卷一○)。以檢校太尉致仕。天禧五年卒,年七十八。謚景莊。有《中陵子》三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全宋文·卷一○四
王嗣宗(九四四——一○二一),字希阮,汾州(治今山西汾陽)人。開寶八年中進士甲科,補秦州司寇參軍。太宗朝屢司漕運,歷河北、京西、河東、淮南等路轉運使,江浙、荊湖發(fā)運使。真宗咸平四年,為左諫議大夫,知通進、銀臺司,兼門下封駁事,出知并州,兼并代部署,召拜御史中丞。大中祥符六年,任樞密副使、檢校太保,出知許州,移知河南府。天禧初致仕,五年卒,年七十八。著有《中陵子》三十卷。《宋史》卷二八七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