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三宮(三宮)  拼音:sān gōng
1.明堂、辟雍、靈臺。《文選。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
2.諸侯的后宮?!抖Y記。祭義》:「卜三宮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于蠶室?!?br />3.天子、太后、皇后?!稘h書。卷八六。王嘉傳》:「或物好,特賜其工,自貢獻(xiàn)宗廟三宮,猶不至此?!固?。顏師古。注:「三宮,天子、太后、皇后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雍
亦稱“ 三雍宮 ”。 漢 時(shí)對辟雍、明堂、靈臺的總稱。漢書·河間獻(xiàn)王傳:“ 武帝 時(shí), 獻(xiàn)王 來朝,獻(xiàn)雅樂,對三雍宮及詔策所問三十餘事?!?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辟雍、明堂、靈臺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后漢書·儒林傳上:“ 中元 元年,初建三雍。 明帝 即位,親行其禮?!?唐 張繼 《河間獻(xiàn)王墓》詩:“頻求千古書連帙,獨(dú)對三雍策幾篇。” 清 唐孫華 《國學(xué)進(jìn)士題名碑》詩:“肇建三雍陳禮樂,宮懸考擊聞鳴鼉?!?/div>
《國語辭典》:頭發(fā)(頭髮)  拼音:tóu fǎ
頭上的毛發(fā)?!都t樓夢》第四二回:「過來,我替你把頭發(fā)攏一攏?!埂段拿餍∈贰返谌呕兀骸杆念^發(fā),雖然已剪去十分中八分,卻有一條假辮子可以罩上,叫人家看不出來的。」也稱為「頭毛」。
《國語辭典》:玉鉉(玉鉉)  拼音:yù xuàn
本指玉制的舉鼎工具。語本《易經(jīng)。鼎卦。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购蟊扔魃硖幐呶?。晉。張華〈祖道征西〉詩:「內(nèi)任玉鉉,外惟鷹揚(yáng)?!?/div>
《漢語大詞典》:垂耳
(1).兩耳下垂。形容馴服的樣子。 漢 枚乘 《七發(fā)》:“飛鳥聞之,翕翼而不能去;野獸聞之,垂耳而不能行?!?唐 張九齡 《酬王六霽后書懷見示》詩:“作驥君垂耳,為魚我曝鰓?!?宋 秦觀 《秋夜病起懷端叔作詩寄之》:“彊顏入規(guī)模,垂耳受覊鞚。”
(2).下垂到耳。后漢書·東夷傳·三韓:“唯重瓔珠,以綴衣為飾,乃縣頸垂耳。” 宋 蘇軾 《章質(zhì)夫寄惠崔徽真》詩:“玉釵半脫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br />(3).垂掛耳狀之物。謂腐木上長木耳等菌類。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lián)句》:“木腐或垂耳,草珠競駢睛?!?/div>
《漢語大詞典》:金鉉(金鉉)
(1).舉鼎具。貫穿鼎上兩耳的橫桿。金屬制,用以提鼎。易·鼎:“鼎黃耳,金鉉,利貞。” 朱熹 本義:“金,堅(jiān)剛之物;鉉,貫耳以舉鼎者?!?br />(2).比喻三公之類重臣。 南朝 梁 任昉 《丞相長沙宣武王碑》:“玉映 藍(lán)田 ,金鉉之望已集?!?唐 劉禹錫 《為淮南杜相公佑修讓同平章事表》:“至於銀青貴服,金鉉重名?!?宋 范仲淹 《酬李光化見寄》詩之一:“遠(yuǎn)護(hù)玉關(guān)猶竭力,入陪金鉉敢周身?!?/div>
《漢語大詞典》:三耳
(1).傳說 隋 董慎 被冥府追為右曹從事,召 常州 秀才 張審?fù)?掌書記。 慎 令為判,申天府。有黃衫人持天符云,所申不當(dāng)。 慎 怒,以方寸肉塞其耳。 審?fù)?再判之,后有天符來云,甚允當(dāng)。 慎 喜,命左右割去耳肉,令一小兒擘為耳,安于額上,曰:“塞君一耳,與君三耳,可乎?”后 審?fù)?復(fù)活,覺額癢,涌出一耳,尤聰。時(shí)人笑曰:“天有九頭鳥,地有三耳秀才?!焙蠹匆源藶榈?,謂人聰明穎悟,異于往常。 宋 蘇軾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須防額癢出三耳,莫放筆端風(fēng)雨快?!眳㈤?施元之 注 蘇 詩引 宋 張君房 《脞說》。
(2).謂兩耳之外別有一耳,主聽。為 先秦 名家詭辯論題之一。孔叢子·公孫龍:“ 公孫龍 言臧之三耳甚辨析?!?/div>
《國語辭典》:方鼎  拼音:fāng dǐng
方形的鼎。鼎的原始用途為炊具,古時(shí)餐具不齊全,飯菜煮熟了就著鼎吃,所以也用為盛食器。后來又常用鼎祭祀死者,作為祭器,以及用為宗廟中和朝會歃盟大典時(shí)的禮器。到了周代,鼎又有象徵國家權(quán)力的作用,視為傳國重器。天子多以鼎賞記功臣的勛業(yè),也常有人鑄鼎銘述祖先的德善、傳給子孫。鼎多為體圓、腹大、三足與兩耳的容器,也有四足的方鼎。
《國語辭典》:黈纊(黈纊)  拼音:tǒu kuàng
黃綿。舊時(shí)加于冕的兩旁,使耳朵不妄聽不義的言語?!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埂段倪x。張衡。東京賦》:「夫君人者,黈纊塞耳,車中不內(nèi)顧?!?/div>
《漢語大詞典》:鼎耳
(1).鼎上兩耳。《易·鼎》:“九三,鼎耳革,其行塞?!?span id="1msxv3x" class="book">《國語·晉語四》:“ 鄭 人以 詹 予 晉 , 晉 人將烹之……乃就烹,據(jù)鼎耳而疾號。” 唐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寶氣浮鼎耳,神光生劍脊?!?br />(2).《書序》:“ 高宗 祭 成湯 ,有飛雉升鼎耳而雊?!?孔穎達(dá) 疏:“ 高宗 祭其太祖 成湯 於肜祭之日,有飛雉來升祭之鼎而雊鳴,其臣 祖己 以為王有失德而致此祥,遂以道義訓(xùn)王,勸王改脩德政?!焙笠浴岸Χ睘閯裢跣薜抡牡涔?。 宋 蘇軾 《東坡志林》卷三:“野鳥無故數(shù)入宮,此正災(zāi)異。使 魏徵 在,必以 高宗 鼎耳之祥諫也。 遂良 ( 褚遂良 )不知此,捨鼎耳而取陳寶,非忠臣也?!眳⒁姟?鼎雉 ”。
《漢語大詞典》:鼎雉
書·高宗肜日:“ 高宗 肜日,越有雊雉。 祖己 曰:‘惟先格王,正厥事?!?孔穎達(dá) 疏:“ 高宗 既祭 成湯 ,肜祭之日,於是有雊鳴之雉在於鼎耳,此及怪異之事,賢臣 祖己 見其事而私自言曰:‘惟先世至道之王遭遇變異,則正其事而異自消也。’”后因以“鼎雉”指災(zāi)異的征象。《后漢書·劉陶傳》:“故 武丁 得 傅説 ,以消鼎雉之災(zāi), 周宣 用 申 甫 ,以濟(jì) 夷厲 之荒。”三國志·吳志·賀邵傳:“昔 高宗 脩己以消鼎雉之異, 宋景 崇德以退熒惑之變?!?明 鄭若庸 《玉玦記·接望》:“追思寄食真如夢,喜充鼎雉膏成用,念不得糟糠婦同,空懷愧祿千鐘?!?/div>
《國語辭典》:耳房  拼音:ěr fáng
正房兩旁的小屋。《水滸傳》第五回:「胡亂教師父在外面耳房中歇一宵。夜間如若外面熱鬧,不可出來窺望?!埂都t樓夢》第三回:「王夫人時(shí)常居坐宴息,亦不在這正室,只在東邊的三間耳房內(nèi)。」
《漢語大詞典》:鼗耳
鞉鼓的旁耳。鞉如鼓而小,有兩耳。持其柄而搖之,則兩耳還自擊。 清 趙翼 《同北墅漱田觀西洋樂器》詩:“鞉耳柄獨(dú)搖,笙舌炭先炙?!?/div>
分類:鼗鼓兩耳
《漢語大詞典》:壯乳(壯乳)
粗大的鞋耳。乳,草鞋上穿繩子的兩耳。 元 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細(xì)端詳……帶著個(gè)高一尺和頂子齊眉的氈帽,穿一對連底兒重十斤壯乳的麻鞋?!?/div>
《國語辭典》:扇風(fēng)耳朵(扇風(fēng)耳朵)  拼音:shān fēng ěr duo
人的兩耳輪傾向前方者。
《國語辭典》:人工蝸牛(人工蝸牛)  拼音:rén gōng guā niú
一種幫助兩耳全聾的病人重獲聽力的電子裝置。分成耳內(nèi)及耳外裝置兩大部分,耳內(nèi)裝置包括內(nèi)感應(yīng)圈及兩條電極線,耳外裝置包括麥克風(fēng)、外感應(yīng)圈及刺激器。先由外耳道上的麥克風(fēng)接受聲音,刺激器將聲音變?yōu)殡娏?,送到感?yīng)圈,再經(jīng)電極刺激聽覺神經(jīng)。
《漢語大詞典》:耳三漏
亦作“ 耳參漏 ”。 謂兩耳各有三孔。舊傳為圣人的異相。《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 禹 耳參漏,是謂大通。” 高誘 注:“參,三;漏,穴也?!?span id="8cq773d" class="book">《尚書帝命驗(yàn)》:“ 禹 身長九尺有六,虎鼻河目,駢齒鳥啄,耳三漏?!?晉 葛洪 神仙傳·老子:“﹝ 老子 ﹞耳有三漏,足蹈二五,手把十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