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死等  拼音:sǐ děng
堅(jiān)持等候,不肯離去。如:「你再死等下去,也不會有結(jié)果的?!?/div>
《國語辭典》:不著家  拼音:bù zhuó jiā
不肯待在家里。《醒世恒言。卷一四。鬧樊樓多情周勝仙》:「范二郎閒時(shí)不著家,從下了定,便不出門?!?/div>
《國語辭典》:心腹事  拼音:xīn fù shì
隱藏在心中而不肯輕易告訴別人的事?!度龂萘x》第四七回:「吾想與你乃舊日弟兄,特來吐心腹事,何言相欺也?」
《漢語大詞典》:不做美
不肯成全他人好事。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二折:“誰想那不做美的 梅香 ,將那小姐催逼將去也?!?span id="txn2ljp"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鳳生 被那不做美的 竇大 竇二 不由分説拉去吃了半夜的酒。” 冰心 《往事(二)》六:“她在槳聲里,似吟似嘆的說:‘月呵!怎么不做美呵!’她很輕巧的又笑了,我也報(bào)她一笑。”
《漢語大詞典》:陵競(陵競)
(1).爭競,不肯相讓。南史·庾蓽傳:“鄉(xiāng)人 樂藹 有干用,素與 蓽 不平,互相陵競。”北史·袁翻傳:“及 翻 兄弟官顯,與 濟(jì) ( 袁濟(jì) )子 洸 演 遂各陵競, 洸 等乃經(jīng)公府,以相排斥。”
(2).欺罔主上,躁于進(jìn)身。明史·陳龍正傳:“給事中 黃云師 劾其學(xué)非而博,言偽而辯,又以進(jìn)墾荒議為陵競?!?br />(3).戒懼貌。小心謹(jǐn)慎貌。《宋書·夷蠻傳·天竺迦毗黎國》:“苦節(jié)以要厲精之譽(yù),護(hù)法以展陵競之情,悲矣。”
《漢語大詞典》:無乾凈(無乾浄)
亦作“無干凈”。不肯罷休;沒有了結(jié)。 元高文秀《黑旋風(fēng)》第一折:“我和你待擺手去橫行,管教他抹著我的無乾浄?!?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端詳可憎,好煞人也無乾浄?!?元 無名氏 《藍(lán)采和》第二折:“喒告去來到官司呵,和你敢無干浄。”
《漢語大詞典》:語剌剌(語剌剌)
形容語言兇狠不肯饒人。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一折:“他那里尖著舌語剌剌,我這里掩著面笑呵呵?!?/div>
《漢語大詞典》:高狷
高潔正直,不肯同流合污。 明 高啟 《贈楊榮陽》詩:“ 楊君 產(chǎn)其邦,材拔性高狷。”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七:“ 永之 高狷自好,時(shí)有悋聲?!?/div>
《漢語大詞典》:讓事(讓事)
(1).謂謙讓不肯為盟會之主。左傳·桓公二年:“特相會,往來稱地,讓事也?!?楊伯峻 注:“相會必有主人,單獨(dú)二人相會,則莫肯為主,兩人相讓,故云讓事?!?br />(2).推辭職掌之事。管子·大匡:“持宗廟社稷者,不讓事,不廣閒?!?/div>
《漢語大詞典》:拗木枕
猶強(qiáng)項(xiàng)。比喻性格倔強(qiáng)而不肯低頭。 宋 王讜 唐語林·方正:“又曰:‘不為此拗木枕錯失,不合更在坐矣?!帜菊碚撸渍剰?qiáng)項(xiàng)也。”
《漢語大詞典》:背戰(zhàn)(背戰(zhàn))
謂不肯作戰(zhàn)。《三國志·吳志·孫晧傳》“委質(zhì)請命,惟垂信納,以濟(jì)元元”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得 陶濬 表云 武昌 以西,并復(fù)不守。不守者,非糧不足,非城不固,兵將背戰(zhàn)耳?!?/div>
《漢語大詞典》:毛蟲祖(毛蟲祖)
指老虎。 宋 蘇軾 《起伏龍行》詩:“何年白竹千鈞弩,射殺南山雪毛虎。至今顱骨帶霜牙,尚作四海毛蟲祖?!?清 錢謙益 《題畫二首為傅石君·射虎圖》:“南山白額毛蟲祖,掉尾磨牙踞林莽?!眹苋瞬豢媳苜t毫,狡獸輕禽敢余侮?
分類:老虎不肯
《國語辭典》:扛頭(扛頭)  拼音:káng tóu
北平方言。比喻自抬身價(jià),不肯屈就人意。也作「扛臉兒」。
《國語辭典》:鷸蚌相持,漁人得利(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rén dé lì
戰(zhàn)國時(shí),趙欲伐燕,蘇代說趙惠王,以鷸蚌相爭持,漁翁得利的比喻,力勸趙王三思后行,以免強(qiáng)秦坐收漁利。典出《戰(zhàn)國策。燕策二》。后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抖膛陌阁@奇》卷一○:「自古說:『鷸蚌相持,漁人得利』。到收場想一想,總是被沒相干的人得了去」《明史。卷三二四。外國列傳五。占城列傳》:「如必驅(qū)兵苦戰(zhàn),勝負(fù)不可知,而鷸蚌相持,漁人得利,他日悔之,不亦晚乎?!挂沧鳌笣O人得利」、「漁人之利」、「漁翁得利」、「漁翁之利」、「鷸蚌相爭,漁人獲利」。
分類:不肯
《漢語大詞典》:造惡不悛(造惡不悛)
作惡事而不肯悔改。 明 劉基 《春秋明經(jīng)·公會齊侯伐萊公至自伐萊大旱》:“ 宣公 造惡不悛,而流毒於其國若是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