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5詞典 5分類詞匯 10
《國語辭典》:不處(不處)  拼音:bù chǔ
1.不居、不置身。《論語。里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谷龂?。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夫見機(jī)而作,不處兇危,上圣之明也。」
2.不停歇?!秾O子。軍爭》:「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箷x。陸機(jī)〈塘上行〉:「四節(jié)逝不處,華繁難久鮮?!?/div>
《國語辭典》:不居  拼音:bù jū
1.不居住?!段倪x。揚(yáng)雄。長楊賦》:「大廈不居,木器無文?!?br />2.不占有?!段倪x。班固。幽通賦》:「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惡而不避?!埂段倪x。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體道而不居,見善如不及?!?br />3.不停留。《文選。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shí)節(jié)如流。」
《國語辭典》:逃名  拼音:táo míng
不追求世俗的聲名。如:「那位作家逃名避世,隱居鄉(xiāng)野,專心寫作。」《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法真》:「法真名可得聞,身難得而見,逃名而名我隨,避名而名我追,可謂百世之師者矣!」《舊唐書。卷一九二。隱逸列傳。序》:「皇甫謐、陶淵明慢世逃名,放情肆志?!?/div>
《國語辭典》:在野  拼音:zài yě
本為不在朝廷擔(dān)任官職,后借指不作官而閒居、不當(dāng)政?!稌?jīng)。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埂洞笏涡瓦z事。元集》:「明四目,達(dá)四聰,末梢頭賢人在位,小人在野,朝綱自治?!?/div>
《國語辭典》:三寶(三寶)  拼音:sān bǎo
1.三種寶貴的事物?!独献印返诹哒拢骸肝矣腥龑殻侄V?,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六韜。卷一。文韜。六守》:「太公曰:『大農(nóng)、大工、大商,謂之三寶。』」
2.佛教以佛陀是佛寶,佛的教法是法寶,出家團(tuán)體為僧寶,此三者能令人止惡、行善、離苦、得樂,極為尊貴,故稱為「三寶」。《賢劫經(jīng)》卷一:「敬三寶本決眾疑網(wǎng),奉行慇勤而不休廢?!鼓铣骸M蹒囤は橛?。陳秀遠(yuǎn)》:「少奉三寶,年過耳順,篤業(yè)不衰?!?/div>
《國語辭典》:賓師(賓師)  拼音:bīn shī
1.不居官職而地位尊貴的人?!吨熳诱Z類。卷五四。孟子。公孫丑下》:「問:『孟子賓師之禮如何?』曰:『當(dāng)時(shí)有所謂客卿者是也?!弧?br />2.動(dòng)物名。一種鳥?!短接[。卷九二八。羽族部。眾鳥》引《臨海異物志》曰:「賓師形大如鴝鵒,毛正黑色?!?/div>
《漢語大詞典》:避居
(1).謂移居以避禍害。 宋 陳繹 《邵古墓銘》:“戎難,避居 上谷 ,又徙 中山 ?!?span id="wszzxko" class="book">《明史·奸臣傳·阮大鋮》:“流寇偪 皖 , 大鋮 避居 南京 ?!?豐子愷 《告緣緣堂在天之靈》:“我在 南沉浜 鄉(xiāng)間已經(jīng)避居九天了。九天之中,敵機(jī)常常來襲?!?br />(2).避開不居。《魏書·肅宗紀(jì)》:“朕威德不能遐被,經(jīng)略無以及遠(yuǎn),俾令蒼生罹此涂炭,何以茍安黃屋,無愧黔黎。今便避居正殿,蔬餐素服?!眳⒁姟?避正殿 ”。
《漢語大詞典》:避正殿
古代國家有災(zāi)異急難之事,帝王避離正殿,表示自我貶責(zé),以期消災(zāi)彌難。史記·吳王濞列傳:“今 卬 等又重逆無道,燒宗廟,鹵御物,朕甚痛之。朕素服避正殿,將軍其勸士大夫擊反虜?!?span id="ra91rjn" class="book">《后漢書·鍾離意傳》:“ 永平 三年夏旱,而大起北宮, 意 詣闕免冠上疏曰:‘伏見陛下以天時(shí)小旱,憂念元元,降避正殿,躬自克責(zé),而比日密云,遂無大潤,豈政有未得應(yīng)天心者邪?’”新唐書·姚璹傳:“ 證圣 初,加秋官尚書。明堂火,后欲避正殿,應(yīng)天變?!?宋 沈括 夢溪筆談·藝文二:“ 熙寧 六年,有司言日當(dāng)蝕四月朔,上為徹膳,避正殿?!币喾Q“ 避正堂 ”、“ 避正寢 ”。漢書·五行志下之下:“太史曰:‘在此月也,日過分而未至,三辰有災(zāi),百官降物,君不舉,避移時(shí)’……降物,素服也;不舉,去樂也,避移時(shí),避正堂,須時(shí)移災(zāi)復(fù)也?!?span id="1zgrhm4"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三》:“ 隋 制,諸岳崩瀆竭,天子素服,避正寢,撤膳三日。”《宋史·文苑傳四·蘇舜欽》:“陛下當(dāng)降服、減膳、避正寢,責(zé)躬罪己,下哀痛之詔,罷非業(yè)之作,拯失職之民?!?宋 劉攽 《為馮參政久旱待罪表》:“陛下憂勤民瘼,寅畏天明,避正寢而不居,貶常珍而弗御。”
《漢語大詞典》:黜殯(黜殯)
在內(nèi)室殯斂,不居正堂。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黜殯之請(qǐng),至誠懇惻。”
《國語辭典》:不在地主  拼音:bù zài dì zhǔ
不居住于土地所在地區(qū)的土地所有權(quán)人。
《漢語大詞典》:身在江湖,心存魏闕(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呂氏春秋·審為:“ 中山公子牟 謂 詹子 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后以“身在江湖,心存魏闕”指雖不居官,仍關(guān)懷朝政。《中國現(xiàn)在記》第一回:“他此時(shí)雖然是已經(jīng)罣誤,然而一言一動(dòng),仍不失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闕’的思想。” 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而 施君 云倘要描寫宮殿之類,文選就有用,忽然為描寫 漢 晉 宮殿著想,真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闕’了?!币嘧鳌?身在江湖,心懸魏闕 ”、“ 身在林泉,心懷魏闕 ”。《封神演義》第八回:“我老臣雖是身在林泉,心懷魏闕,豈知平地風(fēng)波,生此異事?!?span id="a2szgn4"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十一回:“總是老先生身在江湖,心懸魏闕,故爾憂愁抑鬱,現(xiàn)出此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