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三科
(1).三品;三等。 漢 班固 《白虎通·壽命》:“命有三科以記驗,有壽命以保度,有遭命以遇暴,有隨命以應(yīng)行?!?span id="z5mewoq" class="book">《漢書·孔光傳》:“是博士選三科,高為尚書,次為刺史,其不通政事,以久次補諸侯太傅?!?br />(2).三個科段,三個段落。參見“ 三科九旨 ”。
(3).三次科考。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此人胸藏錦綉,腹隱珠璣,奈時運不通,三科不第?!?br />元 雜劇用語。表示某種動作重復(fù)多次。
《漢語大詞典》:三科九旨
漢 代《公羊》學(xué)家謂春秋書法有三科九旨。即于三段中寓九種旨意。有 何休 、 宋衷 二說。《公羊傳·隱公元年》“ 隱公 第一” 唐 徐彥 疏:“問曰:‘春秋説云:春秋設(shè)三科九旨,其義如何?’答曰:‘ 何氏 ( 何休 )之意以為三科九旨,正是一物。若揔言之,謂之三科,科者,段也;若析而言之,謂之九旨,旨者,意也,言三個科段之內(nèi),有此九種之意。故 何氏 作《文謚例》云:三科九旨者,新 周 、故 宋 ,以春秋當(dāng)新王,此一科三旨也。又云: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二科六旨也。又內(nèi)其國而外諸夏,內(nèi)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瘑栐唬骸?宋氏 ( 宋衷 )之注春秋説,三科者:一曰張三世,二曰存三統(tǒng),三曰異外內(nèi),是三科也;九旨者,一曰時,二曰月,三曰日,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曰譏,八曰貶,九曰絶?!卑矗喝乐?夏 、 殷 、 周 ,三統(tǒng)指 夏 為人統(tǒng), 殷 為地統(tǒng), 周 為天統(tǒng);時、日、月,指記述的詳略;王、天王、天子,指稱謂的遠(yuǎn)近親疏:譏、貶、絕,指書法的輕重。
《漢語大詞典》:十三科
(1). 宋 元 明 時中醫(yī)分科。 宋 代分大方脈、小方脈、風(fēng)、眼、瘡腫兼折瘍、產(chǎn)、口齒兼咽喉、針兼灸、金鏃兼書禁十三科; 元 代分大方脈、小方脈、雜醫(yī)、風(fēng)、產(chǎn)、眼、口齒、咽喉、正骨、金瘡腫、針灸、祝由、禁十三科; 明 代則分大方脈、小方脈、婦人、瘡瘍、針灸、眼、口齒、接骨、傷寒、咽喉、金鏃、按摩、祝由十三科。參閱元史·選舉志、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醫(yī)科、明史·職官志三。
(2). 元 明 時畫有十三科,即佛菩薩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剛鬼神羅漢圣僧、風(fēng)云龍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騾走獸、人間動用、界畫樓臺,一切傍生、耕種機織、雕青嵌綠。參閱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畫家十三科。
(3). 元 明 時裱褙字畫有十三科。 明 陶宗儀 輟耕錄·裱背十三科:“世人但知醫(yī)有十三科,畫有十三科,殊不知裱背亦有十三科。一、織造綾錦絹帛,一、染練上件,一、抄造紙札,一、染製上件顏色,一、餬料麥麪,一、餬藥礬蠟,一、界尺裁版桿帖,一、軸頭,一、餬刷,一、鉸練,一、絛,一、經(jīng)帶,一、裁刀。數(shù)內(nèi)闕其一,則不能成全畫矣?!?/div>
《分類字錦》:三科募士
后漢書·虞詡傳》:為朝歌長,及到官,設(shè)令三科以募求壯士,自掾吏以下,各舉所知,其攻劫者為上,傷人偷盜者次之,帶喪服而不事家業(yè)為下。收得百余人。詡為饗會,悉貰其罪,使入賊中,誘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殺賊數(shù)百人。
分類:能政
《漢語大詞典》:三科九旨
漢 代《公羊》學(xué)家謂春秋書法有三科九旨。即于三段中寓九種旨意。有 何休 、 宋衷 二說。《公羊傳·隱公元年》“ 隱公 第一” 唐 徐彥 疏:“問曰:‘春秋説云:春秋設(shè)三科九旨,其義如何?’答曰:‘ 何氏 ( 何休 )之意以為三科九旨,正是一物。若揔言之,謂之三科,科者,段也;若析而言之,謂之九旨,旨者,意也,言三個科段之內(nèi),有此九種之意。故 何氏 作《文謚例》云:三科九旨者,新 周 、故 宋 ,以春秋當(dāng)新王,此一科三旨也。又云: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二科六旨也。又內(nèi)其國而外諸夏,內(nèi)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瘑栐唬骸?宋氏 ( 宋衷 )之注春秋説,三科者:一曰張三世,二曰存三統(tǒng),三曰異外內(nèi),是三科也;九旨者,一曰時,二曰月,三曰日,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曰譏,八曰貶,九曰絶。’”按:三世指 夏 、 殷 、 周 ,三統(tǒng)指 夏 為人統(tǒng), 殷 為地統(tǒng), 周 為天統(tǒng);時、日、月,指記述的詳略;王、天王、天子,指稱謂的遠(yuǎn)近親疏:譏、貶、絕,指書法的輕重。
《國語辭典》:兩道三科(兩道三科)  拼音:liǎng dào sān kē
道,說話;科,動作。「兩道三科」指不停的說話和動作,即說三道四,花言巧語之意。元。關(guān)漢卿《魯齋郎》第四折:「不索你鬧鑊鐸,磕著頭禮拜我。誰聽你兩道三科,嚷似蜂窩,甜似蜜缽。我若是還了俗可未可。」
《國語辭典》:前輩(前輩)  拼音:qián bèi
1.稱年輩較尊或資歷較深的人。漢。孔融與曹公書論盛孝章〉:「今之少年,喜謗前輩。」《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這高老先生雖是一個前輩,卻全不做身分,最好頑耍,同眾位說說笑笑,并無顧忌?!?br />2.舊日翰林尊稱先入院的人?!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笍拇稳掌?,便去拜房師,拜座師,認(rèn)前輩,會同年。」
《國語辭典》:甲科  拼音:jiǎ kē
1.古代考試科目的名稱。漢代課士分甲乙丙三科,唐宋進(jìn)士分甲、乙科,甲科試題最難?!稘h書。卷八八。儒林傳。序》:「歲課甲科四十人為郎中?!固?。王建〈送薛蔓應(yīng)舉〉詩:「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br />2.明清以后通稱進(jìn)士為「甲科」?!抖膛陌阁@奇》卷四:「這段話文,乃是四川新都縣有一鄉(xiāng)宦,姓楊,是本朝甲科。」也稱為「甲榜」。
《漢語大詞典》:隨命(隨命)
古代三科運命說之一種。謂壽命久暫與其德行好壞相應(yīng)。 漢 班固 《白虎通·壽命》:“命有三科以記驗,有壽命以保度,有遭命以遇暴,有隨命以應(yīng)行……隨命者,隨行為命,若言怠棄三正,天用勦絶其命矣。”
《漢語大詞典》:聯(lián)捷(聯(lián)捷)
謂科舉考試中兩科或三科接連及第。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一·京闈冒籍:“其中 汪諧 者,次科即聯(lián)捷矣?!?span id="fy0vvcp" class="book">《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眾人叫:‘ 順卿兄 ,你倘聯(lián)捷,幸在彼地,見之何難?’”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次年鄉(xiāng)試,便高中了孝廉;轉(zhuǎn)年會試,又聯(lián)捷了進(jìn)士?!?魯迅 《吶喊·白光》:“雋了秀才,上省去鄉(xiāng)試,一徑聯(lián)捷上去?!?/div>
《國語辭典》:大挑  拼音:dà tiāo
清制,挑選三科以上會試不中的舉人,一等任知縣,二等任教職,稱為「大挑」。
三科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三門,舊譯曰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三門皆為欲破凡夫?qū)嵨抑畧?zhí)而施設(shè)。為凡夫之迷執(zhí)有偏頗,迷于心偏重者,合色而為一,開心而為四,立五蘊。色蘊之一,色也,后之受想行識,心之差別也。次為迷于色偏重者開色而為十,合心而為二,立十二處。五根五境之十處,色也。意根法境之二處,心也。次為色心共迷者,開色而為十,開心而為八。立十八界。五根五境之十界,色也。意根與法境及六識之八界,心也。此次第即上中下之三根也。說見毗婆沙論七。法界次第上之上。密教以之配于胎藏界佛蓮金之三部。為迷于心法者,說五蘊,表金剛部之智。為迷于色法者,說十二處,表蓮華部之理(密教色屬于法理),為色心雙迷者,說十八界,表蓮金不二之佛部。見秘藏記鈔九。
【三藏法數(shù)】
(出婆沙論并阿毗達(dá)磨品類足論)
論云:若迷心不迷色,則合色開心,數(shù)為五蘊;若迷色不迷心,則合心開色,數(shù)為十二入;若心色俱迷,則心色各開,數(shù)為十八界。如此開合說者,為令眾生于所迷處,委細(xì)而觀,故有三科不同焉。
〔一、五蘊〕(亦名五陰。)蘊,積聚也。謂積聚色受想行識五法以成身也。如來為迷心偏重者,合眼耳鼻舌身五根,但名為色;開意之一根,為受想行識,令其細(xì)觀于心,是為合色開心,故說五蘊也。
〔二、十二入〕,入,涉入也。謂六根、六塵互相涉入也。如來為迷色偏重者,開色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聲香味觸合受想行識四種心法,但名為意。意之所對,唯一法塵。令其細(xì)觀于色,是為開色合心,故說為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三、十八界〕,界,即界限,亦隔別之義。謂此十八界,各有別體,義無混濫也。如來為色、心俱迷者,開為六根、六塵、六識,令其一一細(xì)觀,是為心、色俱開,故說為十八界也。(六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
三科揀境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天臺以為觀心之境,于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之三科中,舍入與界而取五陰。于五陰中舍色,受,想,行,之前四者而取第五識。于識中舍見行,發(fā)得二種能招報之心,而取正對外境所分別之心。為外觀之境。
蘊等三科相攝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蘊等三科開合不同,實乃相攝。
一、五蘊中色蘊之五根五境,即十二處中之十處,十八界中之十界。
二、五蘊中受想行三蘊,及色蘊中之無表色,與三種無為(三無為見后文),即十二處之法處,十八界之法界。
三、五蘊之識蘊,即十二處之意處,十八界中意界,及六識界之七界。
三科相攝,所以欲分說者,如偈言(愚根樂三故,說蘊處界三),謂愚有三種:或愚于色,或愚于心,或愚心色。又根有三種:謂或利、或中、或鈍,樂亦有三種:謂或樂略、或樂中、或樂廣。故分說三。
蘊等三科相攝
┌一、愚心…………合色開心為說五蘊
三種愚┤二、愚色…………合心開色為說十二處
└三、愚心色………開心開色為說十八界
蘊處界三科相攝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如論云:
一、色蘊即十處十界及法處法界一分。
二、識蘊即意處及七心界。
三、馀三蘊及色蘊一分,并諸無為,即法處法界。
(五蘊) ?。ㄊ耄 。ㄊ私纾?br />┌眼┐     ┌眼
│耳│     │耳
色─色───┬→┤鼻├─────┤鼻
│ │舌│     │舌
↓ └身┘     └身
┌│→─意───┬───意
┌受┐ ↑│ ┌色┐  ↓  ┌色
│想│ ││ │聲│  │  │聲
名┤ ├┐│├→┤香├─→↓→─┤香
│行┘│↑│ │味│  │  │味
└識→↓┘↓ └觸┘  │  └觸
無 為─┴→┴→─法──→↓→──法
│  ┌眼識
│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