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132,分76頁顯示  上一頁  38  39  40  41  42  44  45  46  47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丁仲圭
丁子齊
丁子章
丁子昭
丁謂(謂之、公言 晉國公 )
丁遜
丁顧言
丁雋(景賢 別稱 丁三傳 )
丁渭
丁慎修
丁諫
丁度(公雅 文簡 )
丁誦
丁寶臣(元珍 世稱 循吏 )
丁永孫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6—1037 【介紹】: 宋蘇州長洲人,字謂之,后更字公言。太宗淳化三年進(jìn)士。為大理評事、通判饒州,遷尚書工部員外郎、三司使。真宗大中祥符年間以戶部侍郎參知政事,歷任工、刑、兵、吏四部尚書,進(jìn)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晉國公。機(jī)敏有智謀,憸狡過人,善揣摩人意。喜為詩,通曉圖畫、博弈、音律。真宗朝營建宮觀,偽造祥異,多發(fā)于謂與王欽若。仁宗即位,因其前后欺罔、與內(nèi)侍雷允恭交通、擅遷真宗陵寢,貶崖州司戶參軍,徙雷州、道州。明道年中授秘書監(jiān)致仕,卒于光州。
全宋詩
丁謂(九六六~一○三七),字謂之,后更字公言,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進(jìn)士,為饒州通判。真宗咸平初除三司戶部判官,權(quán)三司使。大中祥符初因阿諛真宗封禪,拜三司使。五年(一○一二),進(jìn)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后出知升州。天禧三年(一○一九)以吏部尚書復(fù)參知政事。四年,為樞密使,遷平章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九六)。乾興元年(一○二二)封晉國公。仁宗即位,為山陵使,獲罪貶崖州司戶參軍。明道中以秘書監(jiān)致仕。景祐四年卒(同上書卷一二○),年七十二。有《丁謂集》八卷、《虎丘集》五十卷、《刀筆集》二卷、《青衿集》三卷、《知命集》一卷(《宋史·藝文志》),均佚?!?a target='_blank'>東都事略》卷四九、《宋史》卷二八三有傳?!《≈^詩,今從《西昆酬唱集》(《四部叢刊》本)、影印《詩淵》等書錄得一百二十五首,編為二卷。
全宋文·卷二○八
丁謂(九六六——一○三七),字謂之,更字公言,蘇州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少與孫何齊名,時(shí)號「孫、丁」。淳化三年,登進(jìn)士甲科,通判饒州。歷福建路、峽路轉(zhuǎn)運(yùn)使,入權(quán)三司鹽鐵副使,擢知制誥,判吏部流內(nèi)銓。景德元年,知鄆州兼齊、濮等州安撫使。二年五月,拜三司使,參知政事。大中祥符九年,知升州。天禧三年,以吏部尚書復(fù)參知政事,除樞密使,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罷知河南府。乾興元年,封晉國公。真宗朝,營造宮觀、奏祥異之事,多謂與王欽若發(fā)之。仁宗立,進(jìn)司徒兼侍中。尋以潛結(jié)內(nèi)侍、女道士,貶崖州司戶參軍。明道中,授秘書監(jiān)致仕。景祐四年卒于光州,年七十二。謂工文善詩,著有集八卷、《大中祥符奉祀記》五十卷、《大中祥符迎奉圣像記》二十卷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三有傳。
丁遜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景德四年(1007)任福建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
丁顧言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咸平三年(1000)任明州知州。天禧元年(1017)任臺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潭州醴陵人,字景賢。習(xí)《春秋》,時(shí)稱丁三傳。五世同居,家無閑言。真宗大中祥符年間,詔旌其門曰義和坊。
丁渭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六年(1013)任亳州知州。
丁慎修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五
丁慎修,大中祥符間為屯田員外郎。天圣五年知祥符縣事,轉(zhuǎn)屯田郎中。見《宋會(huì)要輯稿》禮一四之二五、職官六四之二九、刑法四之七一。
丁諫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天禧四年(1020)任福建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0—1053 【介紹】: 宋開封祥符人,字公雅。真宗大中祥符中登服勤詞學(xué)科。為大理評事、通判通州。仁宗朝歷知太常禮院、知審刑院、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職。后解政罷為觀文殿學(xué)士。卒謚文簡。性淳質(zhì),不為威儀。喜論事,曾上《王鳳論》于章獻(xiàn)太后,以戒外戚。精通文字訓(xùn)詁學(xué),與李淑等刊修《韻略》,改稱《禮部韻略》。又依例刊修《廣韻》,成《集韻》??刀觊g與曾公亮等編纂《武經(jīng)總要》。所著有《邇英圣覽》、《龜鑒精義》、《編年總錄》等。
全宋文·卷三九五
丁度(九九○——一○五三),字公雅,其先恩州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后徙居祥符(今河南開封)。大中祥符中登服勤詞學(xué)科,為大理評事、通判通州,改太子中允、直集賢院。仁宗立,入知制誥,遷翰林學(xué)士,進(jìn)承旨、端明殿學(xué)士。慶歷六年,自樞密副使擢參知政事,復(fù)改觀文殿學(xué)士,歷刑、兵二部侍郎,遷尚書右丞?;实v五年正月卒于京師,年六十四。度好學(xué),敏于為文,嘗奉詔編《續(xù)通典》、《文苑英華》;著《邇英圣覽》十卷、《龜鑒精義》三卷、《慶歷兵錄》五卷、《編年總錄》八卷、《大唐史略》一百卷、詩論制誥奏議碑頌七十卷等;又刊定《武經(jīng)總要》、《唐書》紀(jì)志、《集韻》。見孫抃《丁文簡公度崇儒之碑》(《名臣碑傳琬琰集》上集卷三),《宋史》卷二九二本傳。

人物簡介

簡介
寶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任漳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0—1067 【介紹】: 宋常州晉陵人,字元珍。與兄丁宗臣俱以文知名,時(shí)號二丁。仁宗景祐元年進(jìn)士。以太子中允知剡縣。遷太常博士知諸暨縣,除弊興利,越人稱為循吏。官至秘閣校理、同知太常禮院。英宗每論人物必稱之。尤與歐陽修友善。
全宋詩
丁寶臣(一○一○~一○六七),字元珍,晉陵(今江蘇常州)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進(jìn)士。為峽州判官,遷知剡溪縣、端州?;实v四年(一○五二),儂智高陷城,坐是貶黃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七二)。改知諸暨縣。英宗即位,為秘閣校理,同知太常禮院。出通判永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八,有文集四十卷,已佚。事見《歐陽文忠公集》卷二五《丁君墓表》、《臨川集》卷九一《丁君墓志銘》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九三二
丁寶臣(一○一○——一○六七),字元珍,晉陵(今江蘇常州)人。景祐元年舉進(jìn)士及第,為峽州軍事判官,歷淮南節(jié)度掌書記、杭州觀察判官,遷太子中允、知剡縣,再遷太常博士、知端州。英宗即位,以尚書屯田員外郎任秘閣校理、同知太常禮院,再遷司封員外郎。治平四年四月卒,年五十八。有文集四十卷。參見王安石《司封員外郎秘閣校理丁君墓志銘》(《臨川文集》卷九一),歐陽修《集賢校理丁君墓表》(《歐陽文忠公集》卷二五),《嘉泰會(huì)稽志》卷三,《咸淳毗陵志》卷一七。
丁永孫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皇祐五年(1053)任杭州知州兼安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