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林一新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林一新(1513年—?),字震起,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民籍。福建鄉(xiāng)試第十一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一百名,登第二甲第五十九名進士。授戶部主事,后升任戶部員外郎、江西按察使司僉事,關押拷打犯法的嚴嵩家僮,被升為云南參議,四十年正月因涉巡撫游居敬案,下御史問。后降任湖廣僉事,隆慶二年(1568年)七月升貴州右參議,十月升江西副使。六年七月調(diào)任云南副使,萬歷二年(1574年)正月升右參政,六月升四川按察使,三年正月升云南右布政使。因不依附張居正,被彈劾年老,令致仕辭職歸鄉(xiāng)。

人物簡介

維基
林一新(1515年—?),字躋夫,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軍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福建鄉(xiāng)試第四十七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聯(lián)捷丁未科會試第九十五名,登第二甲第七十名進士。官至山西僉事。
吳一新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吳一新,直隸徽州府歙縣人。同進士出身。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任永明縣知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52—1900 【介紹】: 清浙江義烏人,字蓉生,號鼎甫。光緒二年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法越事起,屢次上書主戰(zhàn)。因劾李蓮英,降職,乞歸。主講廣雅書院。學通宋漢,以致用為歸。有《無邪堂答問》、《漢書管見》、《佩弦齋詩文雜著》。
維基
朱一新(1846年—1894年),字蓉生,號鼎甫。浙江義烏毛店鎮(zhèn)朱店人。清朝官員、學者,進士出身。朱一新生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一月初五。同治七年(1868年)朱一新就讀于金華麗正書院。同治八年,他在杭州西湖孤山詁經(jīng)精舍肄業(yè),在該精舍曾師從俞樾。同治九年(1870年)參加鄉(xiāng)試,中舉人,到北京捐資任職內(nèi)閣中書舍人,著《漢書管見》,編纂《京師坊巷志》。光緒二年(1876年)恩科,朱一新中進士,殿試二甲,朝考一等,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三年散館,改列一等,升翰林院編修。光緒十一年(1885年)秋,朱一新被簡放湖北鄉(xiāng)試副考官,回京后受慈禧太后破例召見。光緒十一年冬,任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光緒十二年因上《豫防宦寺流弊疏》而遭貶為六部主事候補,遂以母病為由請準回鄉(xiāng)。回鄉(xiāng)后,受兩廣總督張之洞邀請,任廣東肇慶端溪書院主講,遂于光緒十三年(1887年)到達廣東,次年到達肇慶。光緒十五年(1889年),朱一新移任廣州廣雅書院山長。光緒十六年(1890年),康有為移居廣州后,朱一新與其有過學術(shù)討論。朱一新在學術(shù)上主張漢、宋兼并。光緒二十年朱一新去世。其遺著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秋由其胞弟朱懷新主持編纂刻印,成分訂16冊之《拙盦叢稿》。光緒二十三年十二月,廣東學政惲彥彬奏請將朱一新宣付史館立傳,并賞卿銜。光緒二十四年十二月,禮部議奏照定章加五品銜,獲得批準。宣統(tǒng)元年六月,兩廣總督張人駿奏請恢復朱一新原職原銜,取消之前的降調(diào)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