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列傳下〉~392~
上乃下詔,深陳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賦三十助邊用,是重困老弱孤獨(dú)也。而今又請遣卒田輪臺?!苏哔E師敗,軍士死略離散,悲痛常在朕心。」……贊曰:孝武之世,圖制匈奴,患其兼從西國,結(jié)黨南羌,乃表河西,列四郡,開玉門,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單于失援,由是遠(yuǎn)遁,而幕南無王庭?!O(shè)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及賂遺贈送,萬里相奉,師旅之費(fèi),不可勝計。至于用度不足,乃榷酒酤,筦鹽鐵,鑄白金,造皮幣,算至車船,租及六畜。民力屈,財用竭,因之以兇年,寇盜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繡杖斧,斷斬于郡國,然后勝之。是以末年遂棄輪臺之地,而下哀痛之詔,豈非仁圣之所悔哉!

例句

忽聞哀痛詔,又下圣明朝。 杜甫 收京三首

典故   
荊山玉
     
三刖
 
卞和泣
    
卞和玉
  
卞和三獻(xiàn)
 
卞和刖
 
和氏玉
 
荊山璆
 
玉三獻(xiàn)
  
和氏淚
 
痛玉
   
卞和恥
  
楚山玉
 
楚王珍
  
抱玉淚
 
悲玉石
 
和氏愆
 
三獻(xiàn)荊山
 
白璧三年淚
 
白璧疑冤楚
 
抱石疑非
 
抱玉卞和
 
璧悲三獻(xiàn)
 
卞玉
 
卞子抱玉
 
楚家玉
 
楚人隨玉
 
楚山迷璧
 
楚山囚玉
 
和氏寶
  
荊山待價
 
泣楚玉
 
泣血人
 
灑淚成血
  
三獻(xiàn)三刖
 
為玉泣
 
誤卞和
  
獻(xiàn)玉和
 
再獻(xiàn)甘滅趾
 
證玉臣
 
足刖已過三
 
白璧冤楚
 
謗玉
    
卞和不斲
 
卞和脛
 
卞山璞
 
卞疑
   
和氏三獻(xiàn)
 
和氏獻(xiàn)玉
   
荊人美璞
 
良璞悲
 
獻(xiàn)玉招刑
 
刖人哭
 
賊奇璞

相關(guān)人物
卞和


《韓非子》卷四〈和氏〉~238~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xiàn)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xiàn)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qū)氂穸}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span>

簡釋

卞和:指知音。唐李涉《送顏覺赴舉》:“居然一片荊山工,可怕無人是卞和?!?/p>

卞泣:指懷才不遇,或指蒙冤。唐杜甫《舟中出江陵南浦寄鄭少尹》:“濫竊商歌聽,時憂卞泣誅。”

和氏玉:詠玉。唐錢起《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獨(dú)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例句

其兄因獻(xiàn)璞,再刖不履地。卞和名永永,與寶不相墜。勸爾出門行,行難莫行易。 元稹 出門行

圭璧無卞和,甘與頑石列。 元稹 諭寶二首

堅貞與和璧,利用歸干將。 劉商 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連城猶隱石,唯有卞和知。 劉商 殷秀才求詩

莫將和氏淚,滴著老萊衣。 劉得仁 送友人下第歸覲

泣連三獻(xiàn)玉,瘡懼再傷弓。 劉長卿 落第贈楊侍御兼拜員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陽

頃游靈臺下,頻棄荊山玉。 劉長卿 贈別于群投筆赴安西

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劉駕 下第后屏居長安書懷寄太原從事

越歐百煉時,楚卞三泣地。二寶無人識,千齒皆棄置。 呂溫 古興

再刖未甘何處說,但垂雙淚出咸秦。 姚鵠 隨州獻(xiàn)李侍御二首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歸。 孟郊 古興

哲人臥病日,賤子泣玉年。 孟郊 哭秘書包大監(jiān)

行吟楚山玉,義淚沾衣巾。 孟郊 答姚怤見寄

因悲楚左右,謗玉不知珉。 孟郊 答盧虔故園見寄

況當(dāng)圣明主,豈乏證玉臣。 孟郊 送孟寂赴舉

應(yīng)憐泣楚玉,棄置如塵泥。 孟郊 鴉路溪行呈陸中丞

定知和氏璧,遙掩玉輪輝。 宋之問 送趙司馬赴蜀州

忽對荊山璧,委照越吟人。 庾抱 臥痾喜霽開扉望月簡宮

只應(yīng)抱璞非良玉,豈得年年不至公。 張喬 自誚

似璧悲三獻(xiàn),疑珠怯再投。 張子容 璧池望秋月

自將荊璞比,不與鄭環(huán)同。 張惟儉 賦得西戎獻(xiàn)白玉環(huán)

和玉悲無已,長沙宦不成。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紹之制許歸侍

貞堅自有分,不亂和氏璧。 戴叔倫 孤石

所痛無罪者,明時屢遭刖。 曹鄴 下第寄知己

荊璞且深藏,珉石方如雪。 李咸用 覽友生古風(fēng)

既同和氏璧,終有玉人知。 李咸用 贈來鵬

荊山有玉猶在璞,未遇良工虛擲鵲。 李咸用 送人

卻羨卞和雙刖足,一生無復(fù)沒階趨。 李商隱 任弘農(nóng)尉獻(xiàn)州刺史乞假還京

徒為卞和識,不遇楚王珍。 李嶠

知君分如此,贈逾荊山璧。 李德裕 重憶山居六首羅浮山

居然一片荊山玉,可怕無人是卞和。 李涉 送顏覺赴舉

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xiàn)君。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十六

本是楚家玉,還來荊山中。 李白 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

荊人泣美玉,魯叟悲匏瓜。 李白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

抱石恥獻(xiàn)玉,沈泉笑探珠。 李白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徒有獻(xiàn)芹心,終流泣玉啼。 李白 贈范金卿二首

大國本多士,荊岑無遺璧。 李益 華陰東泉同張?zhí)幨吭劜芈蓭熂婧喛h內(nèi)同官因寄齊中書

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李頻 下第后屏居長安書懷寄張侍御

曉澗青青桂色孤,楚人隨玉上天衢。 杜牧 押兵甲發(fā)谷口寄諸公

但尋陶令集,休獻(xiàn)楚王珍。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子既屈一鳴,余固宜三刖。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

濫竊商歌聽,時憂卞泣誅。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此時泣玉情雖異,他日銜環(huán)事亦同。 楊知至 復(fù)落后呈同年

荊玉收難盡,齊竽喜暫閑。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

莫將和氏淚,滴著老萊衣。 殷遙 送友人下第歸省

山中荊璞誰知玉,海底驪龍不見珠。 牟融 寄周韶州

結(jié)綠處燕石,卞和不必知。 獨(dú)孤及 送陳兼應(yīng)辟兼寄高適賈至

哀哀獻(xiàn)玉人,楚國同悲辛。泣盡繼以血,何由辨其真。 王昌齡 為張僓贈閻使臣

三獻(xiàn)寢不報,遲遲空手回。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 盧僎 途中口號

荊山璞在終應(yīng)識,楚國人知不是狂。 竇庠 酬謝韋卿二十五兄俯贈輒敢書情

價輕猶有二,足刖已過三。 羅隱 寄洪正師

顧我昔年悲玉石,憐君今日蘊(yùn)風(fēng)雷。 羅隱 送章碣赴舉

荊璞獻(xiàn)多還得售,桂堂恩在敢輕回。 翁承贊 喜弟承檢登科

荊山產(chǎn)美玉,石石皆堅貞。未必盡有玉,玉且問石生。 聶夷中 客有追嘆后時者作詩勉之

荊人獻(xiàn)始遇,良匠琢初成。 葉季良 賦得琢玉成器

投珠恐見疑,抱玉但垂泣。 薛據(jù) 古興

蕓香誤比荊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薛濤 贈韋校書

明年徵拜入,荊玉不藏諸。 蘇颋 錢荊州崔司馬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門依舊是龍門。 許棠 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東歸萬里慚張翰,西上四年羞卞和。 許渾 長安歲暮

知將刖足恨,去擊李膺門。 貫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

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xiàn)玉。 賈島 古意

同聲慚卞玉,謬此托韋金。 鄭愔 同韋舍人早朝

荊玉終無玷,隨珠忽已彈。 鄭愔 貶降至汝州廣城驛

獨(dú)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錢起 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

不嗟荊寶退,能喜彩衣還。 錢起 送安都秀才北還

勿信玉工言,徒悲荊國人。 陳子昂 觀荊玉篇

白璧疑冤楚,烏裘似入秦。 陳子昂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

獻(xiàn)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空。 陸暢 下第后病中

窮通應(yīng)計一時間,今日甘從刖足還。 雍陶 再下第將歸荊楚上白舍人

眾寶歸和氏,吹噓多俊人。 韋應(yīng)物 寄令狐侍郎

卞和試三獻(xiàn),期子在秋砧。 韓愈 孟生詩

譬如黃金盤,照耀荊璞真。 韓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涂中見寄

衣?lián)]京洛塵,完璞伴歸人。 顧況 送友失意南歸

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 駱賓王 疇昔篇

典故   
學(xué)捧心
 
施顰
 
心常捧
   
捧心釣餌
 
長顰難效
  
東鄰效顰
  
效頻客
 
效頻眉
 
效痛

相關(guān)人物
孔子
 
師金
 
西施
 
顏回


《莊子集釋》卷五下〈外篇·天運(yùn)〉~5~
孔子西游于衛(wèi)。顏淵問師金曰:「以夫子之行為奚如?」師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窮哉!」顏淵曰:「何也?」師金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將復(fù)取而盛以篋衍,巾以文繡,游居寢臥其下,彼不得夢,必且數(shù)瞇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陳芻狗,聚弟子游居寢臥其下。故伐樹于宋,削?于衛(wèi),窮于商周,是非其夢邪?圍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死生相與鄰,是非其瞇邪?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陸,則沒世不行尋常。古今非水陸與?周、魯非舟車與?今蘄行周于魯,是猶推舟于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無方之傳,應(yīng)物而不窮者也。且子獨(dú)不見夫桔槔者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其猶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故禮義法度者,應(yīng)時而變者也。今取?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齧挽裂,盡去而后慊。觀古今之異,猶?狙之異乎周公也。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窮哉!」唐·成玄英疏:「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極妍麗,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體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是以閭里見之,彌加愛重。鄰里丑人,見而學(xué)之,不病強(qiáng)嚬,倍增其陋,故富者惡之而不出,貧人棄之而遠(yuǎn)走。舍己效物,其義例然。削?伐樹,皆學(xué)嚬之過也?!?/span>
《莊子集釋》卷五下〈外篇·天運(yùn)〉~55~
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窮哉!

簡釋

丑女效顰:指丑陋而強(qiáng)學(xué)美好之人。唐李白《古風(fēng)五十九首》之三十五:“丑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p>

捧心:喻指仿效弄巧成拙,或喻美女病態(tài)。唐”柳宗元《重贈二首》之二:“世世悠悠不識真,姜芽盡是捧心人?!?/p>


例句

翻慚效顰者,卻笑從人遲。 于濆 擬古意

丑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 李白 古風(fēng)之三十五

自古有秀色,西施與東鄰。蛾眉不可妒,況乃效其顰。 李白 效古二首之二

西施宜笑復(fù)宜顰,丑女效之徒累身。 李白 玉壺吟

長裙錦帶還留客,廣額青蛾亦效嚬。 王翰 觀蠻童為伎之作

惜哉效顰客,心想勞嬋娟。 錢起 詔許昌崔明府拜補(bǔ)闕

枉道嫌偷藥,推誠鄙效顰。 韓偓 無題之二

典故
三太息
 
痛哭書
 
賈生慟
 
賈誼上書
 
賈生哭
  
賈誼哭
 
泣長沙
 
漢庭哭
 
賈生垂涕
 
傷時哭
 
少年太息
 
時事堪痛哭
 
太傅涕空揮
 
賈傅長沙哭
 
賈生垂淚
 
賈誼陳策

相關(guān)人物
賈誼

參考典故
賈誼


《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列傳〉~2265~
贊曰:劉向稱「賈誼言三代與秦治亂之意,其論甚美,通達(dá)國體,雖古之伊、管未能遠(yuǎn)過也。使時見用,功化必盛。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棺酚^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風(fēng)俗,誼之所陳略施行矣。
《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列傳〉
是時,匈奴彊,侵邊。天下初定,制度疏闊。諸侯王僭儗,地過古制,淮南、濟(jì)北王皆為逆誅。誼數(shù)上疏陳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進(jìn)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dú)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jì),胡可謂治!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數(shù)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也,進(jìn)計者猶曰「毋為」,可為長太息者此也?!舴蚪?jīng)制不定,是猶度江河亡維楫,中流而遇風(fēng)波,船必覆矣??蔀殚L太息者此也?!藚柫異u行禮誼之所致也,主上何喪焉!此之不為,而顧彼之久行,故曰可為長太息者此也。唐·顏師古注曰:「誼上疏言可為長太息者六,今此至三而止,蓋史家直取其要切者耳。故下贊云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傳?!?/span>

例句

堪恨賈生曾慟哭,不緣清景為憂時。 唐彥謙 八月十六日夜月

勞收賈生淚,強(qiáng)起屈平身。 孟郊 羅氏花下奉招陳侍御

唯是賈生先慟哭,不堪天意重陰云。 張祜 丁巳年仲冬月江上作

未作仲宣詩,先流賈生涕。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權(quán)顧二侯

空馀賈生淚,相顧共凄然 李白 金陵送張十一再游東吳

去國哀王粲,傷時哭賈生。 杜甫 久客

載感賈生慟,復(fù)聞樂毅書。 杜甫 別張十三建封

賈誼昔流慟,匡衡常引經(jīng)。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永負(fù)漢庭哭,遙憐湘水魂。 杜甫 建都十二韻

設(shè)險猶可存,當(dāng)無賈生哭。 楊炯 廣溪峽

賈誼上書曾伏闕,仲舒陳策欲匡時。 牟融 寄示平友人

曾聞賈誼陳奇策,肯學(xué)揚(yáng)雄賦解嘲。 牟融 題趙支

賈誼哭時事,阮籍哭路歧。唐生今亦哭,異代同其悲。 白居易 寄唐生

南陵暫掌仇香印,北闕終行賈誼書。 賈島 送友人之南陵

典故  
黃龍指
 
醉黃龍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飛列傳〉~390~
先是,紹興五年,飛遣梁興等布德意,招結(jié)兩河豪杰,山砦韋銓、孫謀等歛兵固堡,以待王師,李通、胡清、李寶、李興、張恩、孫琪等舉眾來歸。金人動息,山川險要,一時皆得其實。盡磁、相、開德、澤、潞、晉、絳、汾、隰之境,皆期日興兵,與官軍會。其所揭旗以「岳」為號,父老百姓爭挽車牽牛,載糗糧以饋義軍,頂盆焚香迎候者,充滿道路。自燕以南,金號令不行,兀朮欲簽軍以抗飛,河北無一人從者。乃嘆曰:「自我起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之挫??!菇饚洖趿晁贾\素號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諭之曰:「毋輕動,俟岳家軍來即降?!菇鸾y(tǒng)制王鎮(zhèn)、統(tǒng)領(lǐng)崔慶、將官李覬崔虎華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衛(wèi)龍虎大王下忔查千戶高勇之屬,皆密受飛旗榜,自北方來降。金將軍韓常欲以五萬眾內(nèi)附。飛大喜,語其下曰:「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典故
李侯痛飲

相關(guān)人物
杜甫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四〈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案:李白集有尋魯城北范居士詩?!?/span>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攜手月同行】。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入門高興發(fā),侍立小童清。落景聞寒杵,屯云對古城。向來吟橘頌,誰欲討莼羹【誰與討莼羹】【惟欲討莼羹】【惟與討莼羹】。不愿論簪笏,悠悠滄海情。

例句

歌舞平陽第,園亭沁水林。 李適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yīng)制

典故
子敬琴
  
嘆人琴
 
琴聲斷
 
人琴痛
  
歿后知音少
 
琴殘子敬床
 
痛絕人琴
 
子敬亡
 
子敬遺琴
 
子敬與琴亡
 
靈床琴弦斷
 
碎琴哭靈床

相關(guān)人物
王徽之(字子猷)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傷逝〉~645~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diào),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挂驊Q絕良久,月馀亦卒。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王徽之〉~204~
后為黃門侍郎,棄官東歸,與獻(xiàn)之俱病篤。時有術(shù)人云:「人命應(yīng)終,而有生人樂代者,則死者可生?!够罩^曰:「吾才位不如弟,請以馀年代之?!剐g(shù)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馀,得以足亡者耳。今君與弟算俱盡,何代也!」未幾,獻(xiàn)之卒,徽之奔喪不哭,直上靈?坐,取獻(xiàn)之琴彈之,久而不調(diào),嘆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頓絕。先有背疾,遂潰裂,月馀亦卒。子楨之。

簡釋

人琴兩亡:指悼念親友。唐陳子昂《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人琴遂兩亡,白云失處所?!?/p>


例句

相如只謝病,子敬忽云亡。 張九齡 故徐州刺史贈吏部侍郎蘇公挽歌詞三首

徒聞子敬遺琴在,不見相如駟馬歸。 戴叔倫 吊暢當(dāng)

碧窗月落琴聲斷,華表云深鶴夢長。 戴叔倫 哭朱放

季江留被在,子敬與琴亡。 竇蒙 題弟暨述書賦后

變化竟無常,人琴遂兩亡。 陳子昂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

典故
痛飲讀離騷
 
細(xì)讀離騷還痛飲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任誕〉~764~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典故
孝伯痛飲

相關(guān)人物
王恭


《世說新語》下卷上《任誕》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例句

劉惔傾釀,孝伯痛飲。 李瀚 蒙求

《國語辭典》:痛飲(痛飲)  拼音:tòng yǐn
盡情的喝酒?!度龂萘x》第八回:「孩兒央及將軍痛飲幾杯。吾一家全靠著將軍哩。」《儒林外史》第四○回:「蕭云仙坐在中間,拔劍割肉,大碗斟酒,歡呼笑樂,痛飲一天。」
《國語辭典》:痛哭  拼音:tòng kū
極為傷心的大哭。《三國演義》第三回:「崔毅引貢見帝,君臣痛哭?!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父兮桎梏亡身,女兮街衢痛哭?!挂沧鳌笐Q哭」。
《國語辭典》:痛哭流涕  拼音:tòng kū liú tì
語本《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剐稳莘浅1础亩鳒I。宋。楊萬里〈胡公行狀〉:「此膝一屈不可復(fù)振,……可為痛器流涕長太息者矣?!挂沧鳌笐Q哭流涕」。
《國語辭典》:痛心  拼音:tòng xīn
哀傷、悲痛到了極點(diǎn)。《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彼二子之遐舉,誰不為之痛心哉!」《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傳下。劉蕡傳》:「故臣所以為陛下發(fā)憤扼腕,痛心泣血爾。」
《國語辭典》:哀痛  拼音:āi tòng
哀傷悲痛?!抖Y記。三年問》:「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哀痛未盡,思慕未忘?!埂度龂萘x》第六八回:「孫權(quán)知陳武已亡,董襲又沉江而死,哀痛至切。」
《國語辭典》:痛惜  拼音:tòng xí
悲痛惋惜?!逗鬂h書。卷七三。劉虞傳》:「虞以恩厚得眾,懷被北州,百姓流舊,莫不痛惜焉。」三國魏。曹丕與吳質(zhì)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div>
《漢語大詞典》:疾痛
(1).疾病痛苦。尹文子·大道下:“今萬民之望人君……蓋欲料長幼,平賦斂,時其饑寒,省其疾痛,賞罰不濫,使役以時?!?span id="wxhvat5" class="book">《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宋 曾鞏 《尚書都官員外郎陳君墓志銘》:“其為民去害興利,若疾痛嗜欲在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xiàn)一·司徒公歷仕錄:“聞予病,書來,若疾痛之在其身。” 章炳麟 《文學(xué)總略》:“身有疾痛,聞幼眇之音,則感慨隨之矣?!?br />(2).疼痛。《孟子·告子上》:“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則不遠(yuǎn) 秦 楚 之路,為指之不若人也。”《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夫七尺之形,心知憂愁勞苦,膚知疾痛寒暑,人情一也。” 清 譚嗣同 《以太說》:“疾痛疴癢,一觸即知?!?/div>
《漢語大詞典》:哀痛詔(哀痛詔)
封建帝王因災(zāi)害頻至、民不聊生、內(nèi)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詔書。漢書·西域傳贊:“﹝ 武帝 ﹞末年遂棄 輪臺 之地,而下哀痛之詔,豈非仁圣之所悔哉!” 前蜀 韋莊 《贈薛秀才》詩:“但聞哀痛詔,未睹凱旋歌?!?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一引 清 蔣琦齡 《中興十二策》:“不幸而運(yùn)值中否,災(zāi)害并至,則必下哀痛之詔,追悔既往,深自刻責(zé),期與天下更始。”
《國語辭典》:三獻(xiàn)(三獻(xiàn))  拼音:sān xiàn
古代舉行祭典時,初次獻(xiàn)酒為初獻(xiàn),再次獻(xiàn)酒為亞獻(xiàn),第三次獻(xiàn)酒為終獻(xiàn),合稱為「三獻(xiàn)」?!独m(xù)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中二千石?!检胫抡迫I(xiàn)?!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嘎暑I(lǐng)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xiàn)、八拜。」也稱為「三享」。
《漢語大詞典》:三獻(xiàn)玉(三獻(xiàn)玉)
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獻(xiàn)之 厲王 ,王以為誑,刖其左足;復(fù)獻(xiàn) 武王 ,又刖其右足;后獻(xiàn) 文王 ,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 和氏 璧。事見《韓非子·和氏》。后用為懷才難遇知音的典實。 唐 劉長卿 《落第贈楊侍御赴范陽》詩:“泣連三獻(xiàn)玉,瘡懼再傷弓?!?唐 賈島 《古意》詩:“眼中兩行淚,曾弔三獻(xiàn)玉?!?宋 曾鞏 《送程殿丞還朝》詩:“自重肯悲三獻(xiàn)玉,不欺常慎四知金?!?/div>
分類:卞和璞玉
《國語辭典》:刖足  拼音:yuè zú
一種古代的刑罰??车舴溉说哪_。為肉刑之一。《三國演義》第九回:「倘得黥首刖足,使續(xù)成漢史,以贖其辜,邕之幸也?!?/div>
分類:斷足肉刑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xiàn)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卞泣
卞和 之泣。 卞和 得玉璞以獻(xiàn) 楚王 , 楚王 以為詐,砍其雙腳, 卞和 抱其璞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后指因蒙受冤屈或不遇知己而痛苦悲傷。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詩:“濫竊商歌聽,時憂 卞 泣誅?!眳⒁姟?卞和 ”。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xiàn)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卞璞
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 漢 焦贛 《易林·漸之萃》:“西行求玉,冀得卞璞?!?/div>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國語辭典》:完璧歸趙(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藺相如奉使秦國,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識破秦國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比喻物歸原主。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一五出:「再休思重會蘭房,那虜騎如云不可當(dāng)。便得個完璧歸趙也?!挂沧鳌笟w趙」、「原璧歸趙」。
《漢語大詞典》:和玉
(1). 卞和 之玉。喻稀世之寶。后漢書·劉陶傳:“就使當(dāng)今沙礫化為南金,瓦石變?yōu)?和 玉,使百姓渴無所飲,饑無所食……猶不能以保蕭墻之內(nèi)也?!?李賢 注:“ 和 玉, 卞和 之玉也?!?br />(2). 卞和 之玉。喻不為世重的賢才。 唐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詩:“ 和 玉悲無已, 長沙 宦不成?!眳⒁姟?和氏璧 ”。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國語辭典》:和璧  拼音:hé bì
楚人卞和所得的璞玉。參見「和氏璧」條?!段倪x。曹丕。與鐘大理書》:「和璧入秦,相如抗節(jié)?!?/div>
分類:和璧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漢語大詞典》:完璞
完好的璞玉。比喻美好的操守。 唐 顧況 《送友失意南歸》詩:“衣?lián)] 京洛 塵,完璞伴歸人?!?清 羅有高 《鄧先生墓表》:“近百年來,高風(fēng)寥邈矣,而先生獨(dú)奮發(fā)於陳編蠹簡之中,成之以勇邁不回之氣,佐之以堅苦廉毅之操,內(nèi)外完璞,挺為偉人?!?/div>
《漢語大詞典》:懷玉(懷玉)
(1).謂懷抱仁德。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南朝 梁 蕭統(tǒng) 《〈陶淵明集〉序》:“或懷玉而謁帝,或披裘而負(fù)薪?!?唐 駱賓王 《鏤雞子》詩:“誰知懷玉者,含響未吟晨。”
(2).猶懷璧。 明 李東陽 《邯鄲賈》詩:“ 長安 寳氣橫九州,賈兒身貴封為侯;匹夫懷玉尚不可,何怪貪兒死奇貨?!眳⒁姟?懷璧 ”。
分類:懷抱仁德
《漢語大詞典》:懷璧(懷璧)
左傳·桓公十年:“ 周 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杜預(yù) 注:“人利其璧,以璧為罪?!币蛞浴皯谚怠北扔鞫嘭斦械溁驊巡旁饧?。三國志·魏志·華歆傳:“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單車遠(yuǎn)行,將以懷璧為罪,愿賓客為之計?!?唐 李華 《詠史詩》之四:“得罪因懷璧,防身輒控弦?!?清 姚鼐 《錢舜舉〈蕭翼賺蘭亭圖〉》詩:“語卿且勿諫,懷璧不可居?!?/div>
分類:招禍懷才
《漢語大詞典》:抱玉
(1).見“ 抱璞 ”。
(2).謂懷抱德才,深藏不露。語本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三國 魏 嵇康 《古意》詩:“安得反初服,抱玉寶六奇。” 南朝 梁 鐘嶸 詩品總論:“抱玉者聯(lián)肩,握珠者踵武?!?/div>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傳戰(zhàn)國楚人卞和獻(xiàn)玉璞于楚厲王,因玉工視以為石而非玉,故王以為和欺己,乃斷其左足。楚武王時,和再獻(xiàn)之,又以為石,乃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是為和氏之璧。見《韓非子。和氏》。后比喻懷才不遇?!稌x書。卷七○。應(yīng)詹傳》:「而泓抱璞荊山,未剖和璧。若蒙銓召,付以列曹,必能協(xié)隆鼎味,緝熙庶績者也?!?br />2.戰(zhàn)國齊宣王欲任用顏斶,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挂姟稇?zhàn)國策。齊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質(zhì)樸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祿誘惑。漢。蔡邕釋誨〉:「仆不能參跡于若人,故抱璞而優(yōu)游?!?/div>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傳戰(zhàn)國楚人卞和獻(xiàn)玉璞于楚厲王,因玉工視以為石而非玉,故王以為和欺己,乃斷其左足。楚武王時,和再獻(xiàn)之,又以為石,乃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是為和氏之璧。見《韓非子。和氏》。后比喻懷才不遇?!稌x書。卷七○。應(yīng)詹傳》:「而泓抱璞荊山,未剖和璧。若蒙銓召,付以列曹,必能協(xié)隆鼎味,緝熙庶績者也?!?br />2.戰(zhàn)國齊宣王欲任用顏斶,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質(zhì)樸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祿誘惑。漢。蔡邕釋誨〉:「仆不能參跡于若人,故抱璞而優(yōu)游?!?/div>
《漢語大詞典》:楚卞
指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 唐 呂溫 《古興》詩:“ 越歐 百鍊時, 楚 卞 三泣地。二寳無人識,千齡皆棄置?!眳⒁姟?楚玉 ”。
分類:卞和
《漢語大詞典》:楚玉
指 楚國 寶玉 和氏 璧。亦用以比喻才能、才華。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摧落》:“姓字難教題甲榜,聲名甚日滿皇都?空懷 楚 玉,浪泣鮫珠。”
《漢語大詞典》:楚璞
指 楚 人 卞和 獻(xiàn)給 楚王 的玉璞。比喻珍品或英才。 宋 梅堯臣 《度支蘇才翁挽詞》詩之二:“盛世雖多士,唯公與眾殊。高才飛健鶻,逸句吐明珠。未入 周 官采,爭持 楚 璞模?!?明 高啟 《感舊酬宋軍咨見寄》詩:“知音竟為誰,四海嗟惸惸。 齊 竽不解奏, 楚 璞何由呈?” 章炳麟 《西歸留別中東諸君子》詩:“球府集蒼蠅,一滴緇 楚 璞?!?/div>
《漢語大詞典》:楚璧
即 和氏 璧。 明 何景明 《贈張合之秀才》詩之二:“ 卞生 懷 楚 璧, 郭隗 待 燕 金?!眳⒁姟?和氏璧 ”。
分類:和氏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xiàn),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漢語大詞典》:泣玉
《韓非子·和氏》:“ 楚 人 和氏 得玉璞 楚山 中,奉而獻(xiàn)之 厲王 , 厲王 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 和 為誑而刖其左足。及 厲王 薨, 武王 即位, 和 又奉其璞而獻(xiàn)之 武王 。 武王 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跤忠?和 為誑而刖其右足。 武王 薨, 文王 即位, 和 乃抱其璞而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焙笠浴捌瘛敝敢驊巡挪挥龆?。 唐 駱賓王 《疇昔篇》:“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宋 王禹偁 《商州進(jìn)士張齊說將赴春闈》詩:“明年得意歸來日,不見麻衣泣玉斑?!?/div>
《漢語大詞典》:獻(xiàn)楚(獻(xiàn)楚)
指 春秋 時 卞和 向 楚王 獻(xiàn)璞玉反遭刑之事。比喻懷才不遇,投效無門。 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彈冠空被笑,獻(xiàn) 楚 自多傷?!?唐 元稹 《獻(xiàn)滎陽公主五十韻》:“會將連獻(xiàn) 楚 ,深恥謬游 燕 。”參見“ 獻(xiàn)玉 ”。
《漢語大詞典》:獻(xiàn)玉(獻(xiàn)玉)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得寶玉,先后獻(xiàn)給 楚 厲王 、 武王 ,都被認(rèn)為欺詐,被截去雙腳。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荊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因以“獻(xiàn)玉”為典,謂向君主或朝廷獻(xiàn)才智。 唐 陸暢 《下第后病中》詩:“獻(xiàn)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金。” 金 元好問 《寄答飛卿》詩:“古來獻(xiàn)玉猶難售,此日聞《韶》本不圖。”
《漢語大詞典》:獻(xiàn)玉(獻(xiàn)玉)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得寶玉,先后獻(xiàn)給 楚 厲王 、 武王 ,都被認(rèn)為欺詐,被截去雙腳。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荊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因以“獻(xiàn)玉”為典,謂向君主或朝廷獻(xiàn)才智。 唐 陸暢 《下第后病中》詩:“獻(xiàn)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金?!?金 元好問 《寄答飛卿》詩:“古來獻(xiàn)玉猶難售,此日聞《韶》本不圖?!?/div>
《漢語大詞典》:獻(xiàn)璞(獻(xiàn)璞)
猶獻(xiàn)玉。 唐 韋渠牟 《贈竇五判官》詩:“美玉自矜頻獻(xiàn)璞,真金難與細(xì)披沙。” 元 馬臻 《述懷五十韻》:“獻(xiàn)璞悲 和 泣,辭金憶 震 賢?!?明 李東陽 《青溪聞體齋古潭之說有詩見嘲次韻以解》:“登龍卻恨通家晚,獻(xiàn)璞翻為識者羞?!眳⒁姟?獻(xiàn)玉 ”、“ 獻(xiàn)楚 ”。
分類:獻(xiàn)玉
《漢語大詞典》:荊人
(1). 楚 人,南人。春秋·莊公二十三年:“公至自 齊 , 荊 人來聘?!?span id="b7wnre5" class="book">《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 荊 人風(fēng)靡, 交 益 景從?!?br />(2).對人稱己妻的謙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區(qū)區(qū)拙技,負(fù)此良琴,若得荊人一奏,當(dāng)有一兩聲可聽者。”《顏氏家藏尺牘》卷二引 清 王士祜 書:“弟去歲以荊人抱病,屏跡半載?!?/div>
《漢語大詞典》:荊和
(1).指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 漢 劉向 《九嘆·惜賢》:“ 晉 申生 之離殃兮, 荊 和氏 之泣血?!?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故瓊瑤俟 荊和 而顯連城之價,烏號須 逢門 而著陷堅之功?!?唐 黃滔 《以不貪為寶賦》:“縱饒 秦氏 ,當(dāng)時曾欺 趙 地;爭奈 楚君 ,昔日薦刖 荊和 。” 明 高叔嗣 《古歌》:“ 荊和 當(dāng)路泣,良璞為誰明?”參見“ 卞和 ”。
(2).指和氏璧。《楚辭·劉向〈九嘆·怨思〉》:“筐澤瀉以豹鞹兮,破 荊和 以繼筑。” 王逸 注:“破 和氏 之璧以繼筑杵而舂,敗玉寶而失其好也?!?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玉異色而均美,是以 晉棘 、 荊和 ,等價連城。”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xiàn)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荊寶(荊寶)
即和氏璧。亦用以喻美好資質(zhì)。《文選·潘岳〈楊仲武誄〉》:“春蘭擢莖,方茂其華; 荊 寶挺璞,將剖於 和 。” 李善 注:“言德業(yè)之美類於蘭玉?!?南朝 宋 劉義恭 《游子移》詩:“ 三河 游蕩子,麗顏邁 荊 寶。” 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fēng)告示》:“爾諸生沐浴圣化,景行前修,諒當(dāng)人握 隋 琛,家懷 荊 寶?!?/div>
《漢語大詞典》:荊玉
(1). 荊山 之玉。即和氏璧。 晉 盧諶 《覽古》詩:“連城既偽往, 荊 玉亦真還。” 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xiàn), 冀 群當(dāng)一空?!?br />(2).喻美質(zhì)賢才。藝文類聚卷四七引 晉 孫綽 《賀司空修(循)像贊》:“質(zhì)與 荊 玉參貞,鑒與南金等照。” 唐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見贈,其年停貢舉》詩:“ 荊 玉收難盡, 齊 竽喜暫閒。”
《國語辭典》:荊璞(荊璞)  拼音:jīng pú
楚國荊山的玉璞,即和氏璧。參見「荊山之玉」條?!段倪x。盧諶。贈劉琨詩》:「承侔卞和,質(zhì)非荊璞。」后用以比喻資質(zhì)美好。也稱為「荊璧」、「荊玉」。
《漢語大詞典》:荊璧
即和氏璧。亦用以泛指美玉。 漢 荀悅 《漢紀(jì)·武帝紀(jì)六》:“立 神明 通天 之臺,造甲乙之帳,絡(luò)以 隋 珠 荊 璧?!?南朝 宋 謝惠連 《鞠歌行》:“南荊璧,萬金貲, 卞和 不斲與石離?!?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 荊 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
《國語辭典》:捧心  拼音:pěng xīn
雙手抱著胸口?!肚f子。天運(yùn)》:「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div>
《國語辭典》:捧心學(xué)(捧心學(xué))  拼音:pěng xīn xué
比喻胡亂模仿他人,以致弄巧反成拙。參見「東施效顰」條。宋。黃庭堅〈次前韻謝與迪惠所作竹五幅〉詩:「今代捧心學(xué),取笑如東施。」
《國語辭典》:捧心顰(捧心顰)  拼音:pěng xīn pín
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胸皺眉,更顯嬌美。典出《莊子。天運(yùn)》。后用以形容別具風(fēng)韻,或病困愁苦的樣子。宋。辛棄疾〈菩薩蠻。旌旗依舊〉詞:「旌旗依舊長亭路,尊前試點(diǎn)鶯花數(shù),何處捧心顰,人間別樣春?!挂沧鳌概跣腻?、「西子顰」、「苧蘿顰」。
《國語辭典》:效顰(效顰)  拼音:xiào pín
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條件,而盲目胡亂的模仿他人,以致效果很壞。參見「東施效顰」條。唐。王維西施詠〉:「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此市井里巷之謠,不足污君聽;然因流俗所尚,姑效顰耳?!?/div>
分類:效顰
《漢語大詞典》:效矉
莊子·天運(yùn):“故 西施 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后以“效矉”為不善摹仿,弄巧成拙的典故。 唐 李白 《效古詩》之一:“蛾眉不可妒,況乃效其矉?!?清 宋犖 《漫堂說詩》六:“初 唐 之《長安古意》、《帝京篇》,已屬陳言,無須效矉。”
《漢語大詞典》:東施(東施)
丑女名。相傳為美女 西施 的東鄰。后以泛稱丑女。 清 黃遵憲 《不忍池晚游詩》:“山色湖光一例奇,莫將 西子 笑 東施 ?!眳⒁姟?東施效顰 ”。
《國語辭典》:東施效顰(東施效顰)  拼音:dōng shī xiào pín
春秋越國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皺眉,同里丑女東施看見覺得十分美麗,于是摹仿西施捧心皺眉,然卻更見其丑,結(jié)果同里的人紛紛走避或閉門不出。典出《莊子。天運(yùn)》。后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條件,而盲目胡亂的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紅樓夢》第三○回:「寶玉心中想道:『難道這也是個癡丫頭,又像顰兒來葬花不成?』因又自嘆道:『若真也葬花,可謂東施效顰,不但不為新奇,且更可厭了!』」也作「東家效顰」、「丑女效顰」。
《國語辭典》:西子顰(西子顰)  拼音:xī zǐ pín
比喻別具風(fēng)姿或病困愁苦之態(tài)。參見「捧心顰」條。宋。蘇軾〈贈李兕彥威秀才〉詩:「窮途政似不龜手,與世羞為西子顰?!?/div>
《國語辭典》:丑女效顰(丑女效顰)  拼音:chǒu nǚ xiào pín
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條件,而盲目胡亂的模仿他人,以致效果很差。參見「東施效顰」條。唐。李白〈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三五:「丑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div>
《漢語大詞典》:賈生淚(賈生淚)
見“ 賈生涕 ”。
《漢語大詞典》:賈生涕(賈生涕)
漢文帝 時, 賈誼 曾上《治安策》陳政事,中有“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三”之句。后世遂以“賈生涕”表達(dá)憂國傷時的心情。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權(quán)顧二侯》詩:“未作 仲宣 詩,先流 賈生 涕?!?唐 孟郊 《羅氏花下奉招陳侍御》:“勞收 賈生 淚,強(qiáng)起 屈平 身?!?清 劉漢藜 《運(yùn)豆行》:“誰人肯下 賈生 淚,封書一奏圣人前。”
《國語辭典》:痛飲黃龍(痛飲黃龍)  拼音:tòng yǐn huáng lóng
岳飛抗金時,發(fā)誓要直接攻入敵人的巢穴,并暢飲慶賀。典出《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比喻克敵制勝的雄心壯志。如:「我們要痛飲黃龍,掃除外患?!?/div>
《漢語大詞典》:黃龍飲(黃龍飲)
見“ 黃龍痛飲 ”。
《漢語大詞典》:黃龍痛飲(黃龍痛飲)
宋 金 交戰(zhàn), 岳飛 曾說要直搗 黃龍府 ,與人痛飲。后遂以“黃龍痛飲”指徹底擊敗敵人,歡慶勝利。 龔振黃 《青島潮》第十五章:“是以都門學(xué)界,糾合學(xué)界同志,連絡(luò)全國人民, 黃龍 痛飲, 岳武穆 之是法;馬革裹尸, 漢 伏波 之未死。” 郁達(dá)夫 《祝中興俱樂部兩周年紀(jì)念》詩:“ 黃龍 痛飲須臾事,佇待南頒報捷辭?!?續(xù)范亭 《五百字詩》序:“ 黃龍 痛飲炮千鳴,好與先生祝壽考?!币嗍》Q“ 黃龍飲 ”。 清 黃遵憲 《香港感懷》之九:“指北 黃龍 飲,從西天馬來?!?馬駿聲 《醉題酒家壁》詩:“何年共遂 黃龍 飲,斫盡胡兒著偉勛?!眳⒁姟?黃龍 ”。
《國語辭典》:人琴俱亡  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
晉王獻(xiàn)之死,徽之拿他的琴來彈,久不成調(diào),遂有人琴俱亡之嘆。見《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后用作傷悼友人去世之辭。清。王鵬運(yùn)〈彊村詞序〉:「而人琴俱亡,賞音闃然。」也作「人琴俱杳」。
《漢語大詞典》:人琴兩亡(人琴兩亡)
見“ 人琴俱亡 ”。
《國語辭典》:人琴俱亡  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
晉王獻(xiàn)之死,徽之拿他的琴來彈,久不成調(diào),遂有人琴俱亡之嘆。見《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后用作傷悼友人去世之辭。清。王鵬運(yùn)〈彊村詞序〉:「而人琴俱亡,賞音闃然。」也作「人琴俱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