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火爇
 
燎須
 
李績須
 
粥爐燎須

相關(guān)人物
李績


《新唐書》卷九十三〈李績列傳〉~382~
性友愛,其姊病,嘗自為粥而燎其須。姊戒止。答曰:「姊多疾,而績且老,唯欲數(shù)進(jìn)粥,尚幾何?」
典故

《毛詩正義》卷十一之一〈小雅·鴻雁之什·庭燎〉~375~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之光。」?jié)h·毛氏傳:「庭燎,大燭。」東漢·鄭玄箋:「于庭設(shè)大燭,使諸侯早來朝?!?/span>
《周禮》卷三十六〈司烜氏〉~550~
凡邦之大事,共墳燭庭燎。

例句

早衣對庭燎,躬化勤意誠。 李適 重陽日賜宴曲江亭賦六韻詩用清字

典故
庭有燎


《毛詩正義》卷十一之一〈小雅·鴻雁之什·庭燎〉~375~
夜如何其?夜鄉(xiāng)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觀其旂。唐·孔穎達(dá)疏:「庭燎者,樹之于庭,燎之為明,是燭之大者?!?/span>
《國語辭典》:燎原  拼音:liào yuán
火燒原野。比喻禍亂勢強(qiáng),難以阻遏?!稌x書。卷七一。列傳。孫惠》:「猛獸吞狐,泰山壓卵,因風(fēng)燎原,未足方也?!?/div>
《國語辭典》:庭燎  拼音:tíng liào
1.一種古代禮祀的照明用具。鐵制叉桿,上束綁松柴,遇國君行祭,則燃點(diǎn)照明?!稘h書。卷六四下。王褒傳》:「齊桓設(shè)庭燎之禮,故有匡合之功。」《文選。張衡。東京賦》:「夏正三朝,庭燎晢晢。」
2.《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庭燎,美宣五也?!够蛞詾樵佋绯?。首章二句為:「夜如何其?夜未央。」
《漢語大詞典》:燎火
(1).延燒著的火。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燎火及室,不奔走灌注,而揖讓盤旋,吾未見其焚之自息也?!?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文》:“拯橫浦於 碣石 ,撲燎火於 崑岑 ?!?唐 杜牧 《賴師貞除懷州長史等制》:“湖外饑人相聚為寇,蕩覆鄉(xiāng)縣,勢如燎火?!?br />(2).篝火。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遠(yuǎn)望湖邊上一片大大小小炙肉的燎火。”
分類:延燒
《漢語大詞典》:燎火
火炬。漢書·敘傳下:“炎炎燎火,亦允不陽?!?唐 元稹 《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燎火宵燼,銘旌曉翻?!?宋 陸游 《壬子除夕》詩:“前村后村燎火明,東家西家爆竹聲?!?/div>
分類:火炬
《漢語大詞典》:火燎
燈燭;火炬。宋史·儀衛(wèi)志五:“香凳一,火燎一,小輿一。” 冰心 《往事二》三:“朵朵的火燎和生寒的鐵甲,會繚亂了靜冷的月光?!?/div>
分類:燈燭火炬
《國語辭典》:燔燎  拼音:fán liào
燒柴以祭天?!吨芏Y。春官。大宗伯》漢。鄭玄。注:「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煙,所以報(bào)陽也?!?jié)h。馬第伯 封禪儀記:「日高二丈所,燔燎煙,正北鄉(xiāng),禮畢,百官各以次上。」
《韻府拾遺 微韻》:燎衣
蘇軾秋陽賦夜違濕而五遷晝燎衣而三易
《漢語大詞典》:柴燎
(1).古代祭祀之一。燒柴祭天。文選·潘岳〈閑居賦〉:“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義。” 李善 注:“爾雅曰:‘祭天曰燔柴。’ 郭璞 曰:‘既祭,積薪燒之?!?span id="uisu46n" class="book">《梁書·范云傳》:“ 天監(jiān) 元年, 高祖 受禪,柴燎於南郊, 云 以侍中參乘?!?宋 曾鞏 《賀熙寧十年南郊禮畢大赦表》:“是以蕭光之烈,奏於宗祊;柴燎之蒸,焜於郊兆?!?br />(2).指祭天用的柴。 明 張居正 《太狩記》:“朝諸侯,燔柴燎,享上帝。”
《漢語大詞典》:焚燎
焚燒。詩·大雅·云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 漢 鄭玄 箋:“草木燋枯,如見焚燎。”《后漢書·應(yīng)劭傳》:“逆臣 董卓 ,蕩覆王室,典憲焚燎,靡有孑遺?!?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跋》:“高亭大榭,煙火焚燎,化而為灰燼。”
分類:焚燒
《漢語大詞典》:原燎
(1).原野上大火延燒。 三國 魏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云散原燎,罔有孑遺?!?晉 左思 《魏都賦》:“巢焚原燎,變?yōu)殪袪a?!?br />(2).指大火。 唐 歐陽詹 《懷忠賦》:“彼炎炎之原燎,信撲之而不滅?!?/div>
《國語辭典》:燎毛  拼音:liǎo máo
燃燒羽毛。比喻事情極為容易?!妒酚?。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夫以鴻毛燎于爐炭之上,必?zé)o事矣。」《西游記》第三五回:「一落這火中,豈不真如燎毛之易?」也作「燎發(fā)」。
《漢語大詞典》:燎煙(燎煙)
謂燒為煙燼。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王粲》:“ 伊 洛 既燎煙, 函 崤 沒無像?!?br />燔燎祭天的煙縷。《東觀漢記·丁鴻傳》:“柴祭之日,白氣上升,與燎煙合?!?宋 蘇轍 《郊祀慶成》詩:“薦潔求陰燧,馳誠寄燎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