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541,分437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典故
水擊三千里(又作:三千擊浪 擊水三千里)
三五少年時
三冬愛日
安世三篋(又作:收三篋)
三韭(又作:庾郎三韭 ...)
海上三山(又作:三島 ...)
三墳
包茅三脊
三刖(又作:三獻玉 ...)
三害(又作:周處除三害)
白發(fā)三千丈(又作:三千丈發(fā))
三復白圭
三車
百日至三公(又作:白衣三公)
三千粉黛
典故  
負青天
 
九萬鵬
  
九萬扶搖
 
北溟魚
 
九萬風
 
凌風翔
  
北溟鯤
   
南鵬
  
海鵬
 
鯤鵬變化
    
鵬翅
 
垂天鵬
 
大鵬飛
  
九萬摶
  
九霄鵬
  
扶搖力
 
摶風翼
 
化鯤
 
鯤化鵬
 
水擊三千里
 
三千擊浪
 
天池鵬
 
九萬摶風
 
鯤鵬化
  
鵬化
 
摩天翼
 
鯤鵬萬里
 
天池翼
  
變化鯤鵬
 
垂天鵬翼
 
大鵬擊水
 
擊水三千里
 
鳩鵬
 
九鯤
 
鯤鵬游
 
凌云翅
   
九萬鵬風
 
躡扶搖
 
適南海
 
天南翼
  
圖南羽翮
  
摶溟
 
北溟翼
 
蔽天鵬
 
沖天鵬翅
 
反溟極
 
奮北溟
 
化北魚
 
鯨鵬游
 
鳩鵬自樂
 
九萬欲摶空
 
九萬云霄路
 
鯤移鵬徙
  
溟翼
 
溟魚一息化天津
 
南溟風浪
  
噴浪溟鯤
 
鵬北海
 
如云長翮
 
騰鯤
 
摶垂翼
  
摶風起北溟
 
北極羈羽
  
海鳥遠天地
 
海遠到天池
 
化鵬
 
擊浪天地
 
九萬風鵬
 
鯤魚化鵬
  
南溟垂翼
  
鵬飛
   
鵬興
  
鵬遠天池
  
著鯤
 
壯志南溟

相關(guān)人物
莊子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2~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烏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挂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簡釋

九萬欲摶空:喻指志向或前程遠大。唐李隆基《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p>


例句

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李隆基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

北闕馳心極,南圖尚旅游。 于良史 冬日野望寄李贊府

鵬化四溟歸碧落,鶴棲三島接青霞。 伊璠 及第后寄梁燭處士

大鵬矯翼翻云衢,嵩峰霽后凌天孤。 劉商 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

大鵬六月有閑意,仙鶴千年無躁容。 劉禹錫 和仆射牛相公見示長句

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滄溟。 劉禹錫 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

璧從全趙去,鵬自北溟摶。 劉長卿 瓜洲驛奉錢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復憲臺充賀蘭大夫留后使之嶺南時侍御先在淮南幕府

水理漩洑,鵬風翱翔。 司空圖 詩品委曲

仰笑鹍鵬輩,委身拂天波。 孟郊 立德新居

尚激摶溟勢,期君借北風。 崔涂 喜友人及第

漸飏摶扶勢,應從橐龠功。 張聿 景風扇物

躡履三千皆后學,摶風九萬即前程。 方干 寄于少監(jiān)

覆載我徒爭會得,大鵬飛尚未知寬。 李咸用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鶯遷猶待銷冰日,鵬起還思動海風。 李咸用 冬日喜逢吳價

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 李咸用 投所知

茫茫九萬鵬,百雉且為樂。 李咸用 空城雀

天池遼闊誰相待,日日虛乘九萬風。 李商隱 東下三旬苦于風土馬上戲作

浩蕩天池路,翱翔欲化鵬。 李商隱 洞庭魚

隼擊須當要,鵬摶莫問程。 李商隱 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

三山巨鰲涌,萬里大鵬飛。 李嶠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 李白 上李邕

遐想魚鵬化,開襟九萬風。 李群玉 登蒲澗寺后二巖三首

才力似風鵬,誰能算升斗。 李群玉 贈方處士兼以寫別

一朝南溟飛,彩翮不可親。 李群玉 送蕭綰之桂林

曾向黃河望沖激,大鵬飛起雪風吹。 李郢 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斷冰偶成長句

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李隆基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

五云高太甲,六月曠摶扶。 杜甫 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以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

南圖回羽翮,北極捧星辰。 杜甫 奉送嚴公入朝十韻

正翮摶風超紫塞,立冬幾夜宿陽臺。 杜甫 見王監(jiān)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請余賦詩

鶱騰坐可致,九萬起于斯。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歸來權(quán)可取,九萬一朝摶。 杜甫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一魚吃了終無愧,鯤化為鵬也不難。 柳棠 答楊尚書

定知羽翼難隨鳳,卻喜波濤未化鯤。 楊萊兒 和趙光遠題壁

搏鵬作臘巨鰲鲙,伸舒軼出元氣外。 權(quán)德輿 大言

方期全擁腫,豈望躡扶搖。 權(quán)德輿 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部長并同鐘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書所懷且敘所知

莫言向北千行雁,別有圖南六月鵬。 權(quán)德輿 李十韶州寄途中絕句使者取報修書之際口號酬贈

從此圖南路,青云步武間。 權(quán)德輿 送宇文文府赴行在

小鳥搶榆枋,大鵬激三千。 權(quán)德輿 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樓感懷

昔陪鹓鷺后,今望鹍鵬飛。 沈佺期 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

一朝鵬舉,萬里鸞翔。 海順 三不為篇

鵬鹍誠未憶,誰謂凌風翔。 溫庭筠 寓懷

驥蹄初躡景,鵬翅欲摶扶。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

海運同鹍化,風帆若鳥飛。 獨孤及 送虞秀才擢第歸長沙

儻得隨鯤化,終能戾太虛。 王公亮 魚上冰

龍臥人寧識,鵬摶鴳豈知。 盧綸 奉和戶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諸公并見示

去去圖南遠,微才幸不忘。 盧象 贈張均員外

鯤海已知勞鶴使,螢窗不那夢霓旌。 羅鄴 獻池州庾員外

誰謂天池翼,相期宅畔吟。 羊士諤 乾元初嚴黃門自京兆少尹乃賦詩十四韻刻于石壁

九萬摶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風塵。 袁皓 及第后作

豈不見大鵬點翼蓋十洲,是何之物鳴啾啾。 貫休 偶作五首

在鳥終為鳳,為魚須化鯤。 邵謁 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

螢光起腐草,云翼騰沉鯤。 錢起 初黃綬赴藍田縣作

龍攄回地軸,鯤化想天池。 錢起 巨魚縱大壑

圖南不可御,惆悵守薄暮。 錢起 送李大夫赴廣州

北極有羈羽,南溟有沉鱗。川源浩浩隔,影響兩無因。風云十朝會,變化成一身。 韓愈 北極贈李觀

海有吞舟鯨,鄧有垂天鵬。荀非鱗羽大,蕩薄不可能。 韓愈 海水

收績開史牒,翰飛逐溟鵬。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

沖天鵬翅闊,報國劍铓寒。 韓愈 送汴州監(jiān)軍俱文珍

未展從東駿,空戢圖南翼。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南圖終鎩翮,北上遽催轅。 駱賓王 早秋出塞寄東臺詳正學士

我留安豹隱,君去學鵬摶。 駱賓王 秋日送侯四得彈字

心期南溟萬里外,出山幾遇光陰改。 鮑溶 玉山謠奉送王隱者

莫下蓬山不回首,東風猶待重摶扶。 黃滔 酬楊學士

來年遂鵬化,一舉上瀛洲。 齊己 送劉秀才往東洛

典故 
三五少年時
 
老婆年少
 
阿婆憶年時


《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
薛監(jiān)晚年厄于宦途,嘗策羸赴朝,值新進士榜下,綴行而出。時進士團所由輩數(shù)十人,見逢行李蕭條,前導曰:「回避新郎君!」逢囅然,因遣一介語之曰:「報道莫貧相,阿婆三五少年時,也曾東涂西抹來?!?/span>
典故 
三冬愛日
 
愛景掛扶桑
 
相關(guān)人物
賈季
 
趙衰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九上〈文公·傳七年〉~38~
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晉。趙宣子使因賈季問酆舒。且讓之。酆舒問于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箷x·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簡釋

趙日:喻冬天的太陽。清阮葵生、嚴長明《集陸耳山新居聯(lián)句》:“寒避莊噫沖,暖迎趙日曬。

典故
安世三篋
 
收三篋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張安世(字子孺)


《漢書》卷五十九《張湯傳》附《張安世傳》
「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為郎。用善書給事尚書,精力于職,休沐未嘗出。上行幸河東,嘗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之,具作其事。后購求得書,以相校無所遺失。上奇其材,擢為尚書令,遷光祿大夫?!?/span>

例句

應奉五行,安世三篋。 李瀚 蒙求

漢使收三篋,周詩采百篇。 李端 送耿拾遺湋使江南括圖書

典故
庾郎貧
  
庾郎鮭菜
 
庾郎三韭
 
庾郎三九
 
庾郎韭
 
庾郎菜
 
案無鮭
 
生計似庾郎
 
盤供三韭


《南齊書》卷三十四〈庾杲之列傳〉~65~
杲之少而貞立,學涉文義。起家奉朝請,巴陵王征西參軍。郢州舉秀才,除晉熙王鎮(zhèn)西外兵參軍,世祖征虜府功曹,尚書駕部郎。清貧自業(yè),食唯有韭菹、瀹韭、生韭雜菜,或戲之曰:「誰謂庾郎貧,食鮭常有二十七種。」言三九也。仍為世祖撫軍中軍記室,遷員外散騎常侍,正員郎,遷中書郎,領(lǐng)荊、湘二州中正。轉(zhuǎn)尚書左丞,常侍、領(lǐng)中正如故。

簡釋

庾郎貧:指生活清貧。金元好問《追錄田詩二首》之一:“相馬自甘齊客瘦,食鮭誰顧庾郎薄?!?/p>

典故
蓬萊島
 
海上山
 
瀛島
 
海上三山
  
海中山
 
入海求
 
蓬萊宮殿
        
蓬萊仙館
   
蓬萊銀闕
 
員嶠波翻
      

《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369~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則方士言之不可勝數(shù)。始皇自以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風為解,曰未能至,望見之焉。其明年,始皇復游海上,至瑯邪,過恒山,從上黨歸。后三年,游碣石,考入海方士,從上郡歸。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會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藥。不得,還至沙丘崩。
《拾遺記》卷一《高辛》
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
《列子集釋》卷五〈湯問篇〉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閒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shù)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圣毒之,訴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極,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shù)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shù)焉。于是岱輿員嶠二山流于北極,沈于大海,仙圣之播遷者巨億計。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阨,侵小龍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農(nóng)時,其國人猶數(shù)十丈。……」

例句

愁想蓬瀛歸去路,難窺舊苑碧桃春。 上元夫人 留別

蓬萊徑是曾到來,方丈豈唯方一丈。 任華 寄李白

鵬化四溟歸碧落,鶴棲三島接青霞。 伊璠 及第后寄梁燭處士

巡回數(shù)尺間,如見小蓬瀛。 元結(jié) 窊尊詩

他年免似驪山鬼,信有蓬萊不可尋。 劉威 感寓

道帔輕裾三島云,綠髯長占鏡中春。 劉威 贈道者

三山來往尋常事,不省曾驚市井人。 劉得仁 贈道人

滿庭芳草坐成恨,迢遰蓬萊入夢頻。 劉滄 代友人悼姬

華表鶴聲天外迥,蓬萊仙界海門通。 劉滄 宿題天壇觀

三山仙路寄遙情,刷羽揚翹欲上征。 劉禹錫 吐綬鳥詞

三山碧海不歸去,且向人間呈羽儀。 劉禹錫 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三山不見海沈沈,豈有仙蹤更可尋。 劉禹錫 懷妓

如今三山上,名字在真籍。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

一院春草長,三山歸路迷。 劉禹錫 鶴嘆二首

兩曜無停馭,蓬壺應有墓。 劉駕 效陶

海上應無三島路,人間惟有一聲歌。 司空圖 南北史感遇十首

萬里云無侶,三山鶴不籠。 司空圖 寄鄭仁規(guī)

卻賴風波阻三島,老臣猶得戀明時。 司空圖 攜仙箓九首

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 司空圖 步虛

鰲冠三山安海浪,龍盤九鼎鎮(zhèn)皇都。 司空圖 淮西

曾聞劫火到蓬壺,縮盡鰲頭海亦枯。 司空圖 狂題十八首之十八

石自蓬山得,泉經(jīng)太液來。 司空曙 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

安得蓬丘侶,提攜采瑤英。 司馬札 山中冕興寄裴侍御

玉洞秋有花,蓬山夜無鬼。 司馬札 贈王道士

今日與君無吝惜,功成只此是蓬瀛。 呂巖 七言

云鬢雙明骨更輕,自言尋鶴到蓬瀛。 呂巖 七言

萬里寧辭遠,三山詎憶歸。 呂溫 賦得失群鶴

欲識蓬萊今便是,更于何處學忘機。 周樸 桐柏觀

故人吏為隱,懷此若蓬瀛。 姚系 送陸渾主簿趙宗儒之任

兼秩恩歸第一流,時尋仙路向瀛洲。 姚合 和高諫議蒙兼賓客時入翰苑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 姚合 贈王尊師

何須問方士,此處即瀛洲。 孔德紹 南隱游泉山

海鯨始生尾,試擺蓬壺渦。 孟郊 喜符郎詩有天縱

一直亦有巧,不肯至蓬萊。 孟郊 秋懷

蓬萊浮蕩漾,非道相從難。 孟郊 送無懷道士游春山水

但看北邙山,個是蓬萊島。 寒山 詩三百三首

大君當御宇,何必去蓬瀛。 徐敞 賦得金莖露

從此枕中唯有夢,夢魂何處訪三山。 曹唐 送劉尊師祗闕庭三首

既舍三山侶,來馀五斗糧。 曹鄴 奉命齊州推事畢寄本府尚書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險盡平。 曹鄴 寄嵩陽道人

賴識丹元君,時來語蓬島。 曹鄴 登岳陽樓有懷寄座主相公

不知流水潛催老,未悟三山也是塵。 李咸用 喻道

大波相拍流水鳴,蓬山鳥獸多奇形。 李咸用 水仙操

三島路遙身汨沒,九天風急羽差池。 李咸用 秋夕書懷寄所知

海上呼三島,齋中戲五禽。 李商隱 寄華岳孫逸人

三山誠迥視,九州揚一塵。 李商隱 戊辰會靜中出貽同志二十韻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 無題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李商隱 無題四首之一

鸞鳳戲三島,神仙居十洲。 李商隱 牡丹

三星自轉(zhuǎn)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 李商隱 當句有對

飛來碧海畔,遂與三山隔。 李德裕 羅浮山

從此幾遷為計相,蓬萊三刻奏東巡。 李洞 贈長安畢郎中

金烏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點蓬萊光。安期先生不可見,蓬萊目極滄海長。 李涉 寄河陽從事楊潛

未必蓬萊有仙藥,能向鼎中云漠漠。 李涉 春山三朅來

將作乘槎去不還,便尋云海住三山。 李涉 逢舊二首

蓬萊有梯不可躡,向?;仡^淚盈睫。 李端 雜歌呈鄭錫司空文明

不知今夜越臺上,望見瀛洲方丈無。 李群玉 中秋寄南海梁侍御

宵分憑檻望,應合見蓬萊。 李群玉 中秋越臺看月

清海蓬壺遠,秋風碧落深。 李群玉 失鶴

數(shù)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

送云歸蓬壺,望鶴滅秋碧。 李群玉 將游羅浮登廣陵楞伽臺別羽客

江上青蓮宮,人間蓬萊島。 李群玉 法華微上人盛話金山境勝舊游在目吟成此篇

蓬萊道士飛霞履,清遠仙人寄好詩。 李群玉 送隱者歸羅浮

待看春榜來江外,名占蓬萊第幾仙。 李頻 即席送許曹南省兄

今來海上升高望,不到蓬萊不是仙。 杜牧 偶題

曾向蓬萊宮里行,北軒闌檻最留情。 杜牧 寄題甘露寺北軒

蓬萊頂上斡海水,水盡到底看???。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

閬風玄圃與蓬壺,中有高堂天下無。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之十

蓬萊如可到,衰白問群仙。 杜甫 游子

詩盡人間興,兼須入海求。 杜甫 西閣二首

蓬萊織女回云車,指點虛無是征路。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九華山叟驚凡骨,同到蓬萊豈偶然。 杜荀鶴 依韻次同年張曙先輩見寄之什

未歸蓬島上,猶隱國門前。 杜荀鶴 懷紫閣隱者

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蓬萊羽客如相訪,不是偷桃一小兒。 柳宗元 摘櫻桃贈元居士時在望仙亭南樓與朱道士同處

弱植不盈尺,遠意駐蓬瀛。 柳宗元 新植海石榴

為說蓬瀛路,云濤幾處連。 楊憑 長安春夜宿開元觀

三山載群仙,峨峨咸浪中。 楊洵美 答李昌期

不與蓬瀛異,迢迢遠玉除。 武元衡 題故蔡國公主九華觀上池院

曾在蓬壺伴眾仙,文章枝葉五云邊。 沈亞之 題海榴樹呈八叔大人

芳草迷三島,澄波似五湖。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

雞鳴犬吠三山近,草靜云和一徑斜。 牟融 天臺

閬苑云深孤鶴迥,蓬萊天近一身遙。 牟融 送羽衣之京

超遙蓬萊峰,想像金臺存。 獨孤及 觀海

遙信蓬萊宮,不死世世有。 王季友 滑中贈崔高士瑾

若許隨師去塵網(wǎng),愿陪鸞鶴向三山。 王起 贈毛仙翁

云濤煙浪最深處,人傳中有三神山。 白居易 海漫漫

背云視層崖,別是登蓬壺。 皎然 奉陪鄭使君諤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觀卻望湖水

風高一葉飛魚背,潮凈三山出海心。 章孝標 送金可紀歸新羅

千山壘土望三山,云鶴無蹤羽衛(wèi)還。 羅鄴 望仙

翅弱未知三島路,舌頑虛掉五侯門。 羅隱 臨川投穆中丞

歸飛未得東風力,魂斷三山九萬程。 翁洮

歲晏訪蓬瀛,真游非外獎。 薛據(jù) 西陵口觀海

蓬瀛乍接神仙侶,江海回思耕釣人。 袁皓 及第后作

簪星曳月下蓬壺,曾見東皋種白榆。 褚載 贈道士

已住城中寺,難歸海上山。 許棠 贈棲白上人

聞有三山未知處,茂陵松柏滿西風。 許渾 學仙二首

三山未有偷桃計,四海初傳問菊名。 許渾 聞釋子棲玄欲奉道因寄

三山歲歲有人去,唯恐海風生白波。 許渾 長安歲暮

無話瀛洲路,多年別少君。 賈島 過楊道士居

曠如臨渤澥,窅疑造瀛洲。 賈至 巴陵早秋寄荊州崔司馬吏部閰功曹舍人

遙知到郡滄波晏,三島離離一望中。 趙嘏 淮信賀滕邁臺州

窗戶動搖三島樹,琴尊安穩(wěn)五湖船。 趙嘏 答友人

六宮攀不住,三島去相招。 鄭畋 題緱山王子晉廟

妙主蓬壺籍,忠為社稷臣。 鄭谷 故少師從翁隱巖別墅亂后榛蕪感舊愴懷遂有追記

已入瀛洲遠,誰言仙路長。 錢起 夕游覆釜山道士觀因登玄元廟

長吟想風馭,恍若升蓬瀛。 錢起 臥疾答劉道士

何必三山待鸞鶴,年年此地是瀛洲。 雍裕之 曲江池上

瑩澈通三島,巖梧積萬層。 韋莊 漁塘十六韻

三島路岐空有月,十洲花木不知霜。 韋莊 王道者

自吟自泣無人會,腸斷蓬山第一流。 韓偓 思錄舊詩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

人歸三島路,日過八花磚。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

合充鳳食留三島,誰許鶯偷過五湖。 韓偓 湖南絕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見惠感事傷懷因成四韻

渺?三島浪,平遠一樓春。 韓偓 無題

使君下馬愛瀛洲,簡貴將求物外游。 韓翃 送夏侯侍郎

因?qū)q月離三島,閑貯風煙在一壺。 高蟾 送張道士

越嶺寒輕物象殊,海城臺閣似蓬壺。 鮑溶 寄福州從事殷堯藩

為問蓬萊近消息,海波平靜好東游。 鮑溶 得儲道士書

一朵蓬萊在世間,梵王宮闕翠云間。 鮑溶 望江中金山寺

自從青鳥不堪使,更得蓬萊消息無。 鮑溶 望麻姑山

典故  

《春秋左傳·昭公十二年》
「左史倚相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晉·杜預注:「皆古書名?!?/span>

例句

職已為書記,官曾校典墳。 朱慶余 送韋校書佐靈州幕

畫壁惟泉石,經(jīng)窗半典墳。 李昌符 寄棲白上人

如何孤窆里,猶自讀三墳。 陸龜蒙 次幽獨君韻

豈但標八索,殆將包兩儀。 陸龜蒙 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至于千字提獎之重蔑有稱實再抒鄙懷用伸酬謝

典故
罷貢包茅
 
包茅三脊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二〈僖公·傳四年〉~20~
傳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師進。次于陘。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師退。次于召陵。齊侯陳諸侯師之。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谷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齊侯曰。以此眾戰(zhàn)。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晉·杜預注:「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以酒為縮酒。」
《管子·輕重丁·菁茅謀》~94~
桓公曰:「天子之養(yǎng)不足,號令賦于天下,則不信諸侯,為此有道乎?」管子對曰:「江淮之閒,有一茅而三脊,母至其本,名之曰菁茅,請使天子之吏環(huán)封而守之。夫天子則封于太山,禪于梁父。號令天下諸侯曰:『諸從天子封于太山禪于梁父者,必抱菁茅一束以為禪籍,不如令者,不得從天子』,天下諸侯載其黃金爭秩而走,江淮之菁茅,坐長而十倍其賈,一束而百金。故天子三日即位。天下之金四流而歸周若流水,故周天子七年不求賀獻者,菁茅之謀也?!?/span>
典故   
荊山玉
     
三刖
 
卞和泣
    
卞和玉
  
卞和三獻
 
卞和刖
 
和氏玉
 
荊山璆
 
玉三獻
  
和氏淚
 
痛玉
   
卞和恥
  
楚山玉
 
楚王珍
  
抱玉淚
 
悲玉石
 
和氏愆
 
三獻荊山
 
白璧三年淚
 
白璧疑冤楚
 
抱石疑非
 
抱玉卞和
 
璧悲三獻
 
卞玉
 
卞子抱玉
 
楚家玉
 
楚人隨玉
 
楚山迷璧
 
楚山囚玉
 
和氏寶
  
荊山待價
 
泣楚玉
 
泣血人
 
灑淚成血
  
三獻三刖
 
為玉泣
 
誤卞和
  
獻玉和
 
再獻甘滅趾
 
證玉臣
 
足刖已過三
 
白璧冤楚
 
謗玉
    
卞和不斲
 
卞和脛
 
卞山璞
 
卞疑
   
和氏三獻
 
和氏獻玉
   
荊人美璞
 
良璞悲
 
獻玉招刑
 
刖人哭
 
賊奇璞

相關(guān)人物
卞和


《韓非子》卷四〈和氏〉~238~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煌跻院蜑檎N,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qū)氂穸}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煌跄耸褂袢死砥滂倍脤氀?,遂命曰:『和氏之璧?!?/span>

簡釋

卞和:指知音。唐李涉《送顏覺赴舉》:“居然一片荊山工,可怕無人是卞和。”

卞泣:指懷才不遇,或指蒙冤。唐杜甫《舟中出江陵南浦寄鄭少尹》:“濫竊商歌聽,時憂卞泣誅?!?/p>

和氏玉:詠玉。唐錢起《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獨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例句

其兄因獻璞,再刖不履地。卞和名永永,與寶不相墜。勸爾出門行,行難莫行易。 元稹 出門行

圭璧無卞和,甘與頑石列。 元稹 諭寶二首

堅貞與和璧,利用歸干將。 劉商 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連城猶隱石,唯有卞和知。 劉商 殷秀才求詩

莫將和氏淚,滴著老萊衣。 劉得仁 送友人下第歸覲

泣連三獻玉,瘡懼再傷弓。 劉長卿 落第贈楊侍御兼拜員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陽

頃游靈臺下,頻棄荊山玉。 劉長卿 贈別于群投筆赴安西

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劉駕 下第后屏居長安書懷寄太原從事

越歐百煉時,楚卞三泣地。二寶無人識,千齒皆棄置。 呂溫 古興

再刖未甘何處說,但垂雙淚出咸秦。 姚鵠 隨州獻李侍御二首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歸。 孟郊 古興

哲人臥病日,賤子泣玉年。 孟郊 哭秘書包大監(jiān)

行吟楚山玉,義淚沾衣巾。 孟郊 答姚怤見寄

因悲楚左右,謗玉不知珉。 孟郊 答盧虔故園見寄

況當圣明主,豈乏證玉臣。 孟郊 送孟寂赴舉

應憐泣楚玉,棄置如塵泥。 孟郊 鴉路溪行呈陸中丞

定知和氏璧,遙掩玉輪輝。 宋之問 送趙司馬赴蜀州

忽對荊山璧,委照越吟人。 庾抱 臥痾喜霽開扉望月簡宮

只應抱璞非良玉,豈得年年不至公。 張喬 自誚

似璧悲三獻,疑珠怯再投。 張子容 璧池望秋月

自將荊璞比,不與鄭環(huán)同。 張惟儉 賦得西戎獻白玉環(huán)

和玉悲無已,長沙宦不成。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紹之制許歸侍

貞堅自有分,不亂和氏璧。 戴叔倫 孤石

所痛無罪者,明時屢遭刖。 曹鄴 下第寄知己

荊璞且深藏,珉石方如雪。 李咸用 覽友生古風

既同和氏璧,終有玉人知。 李咸用 贈來鵬

荊山有玉猶在璞,未遇良工虛擲鵲。 李咸用 送人

卻羨卞和雙刖足,一生無復沒階趨。 李商隱 任弘農(nóng)尉獻州刺史乞假還京

徒為卞和識,不遇楚王珍。 李嶠

知君分如此,贈逾荊山璧。 李德裕 重憶山居六首羅浮山

居然一片荊山玉,可怕無人是卞和。 李涉 送顏覺赴舉

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 李白 古風之三十六

本是楚家玉,還來荊山中。 李白 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

荊人泣美玉,魯叟悲匏瓜。 李白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

抱石恥獻玉,沈泉笑探珠。 李白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徒有獻芹心,終流泣玉啼。 李白 贈范金卿二首

大國本多士,荊岑無遺璧。 李益 華陰東泉同張?zhí)幨吭劜芈蓭熂婧喛h內(nèi)同官因寄齊中書

刖足豈一生,良工隔千里。 李頻 下第后屏居長安書懷寄張侍御

曉澗青青桂色孤,楚人隨玉上天衢。 杜牧 押兵甲發(fā)谷口寄諸公

但尋陶令集,休獻楚王珍。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子既屈一鳴,余固宜三刖。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

濫竊商歌聽,時憂卞泣誅。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此時泣玉情雖異,他日銜環(huán)事亦同。 楊知至 復落后呈同年

荊玉收難盡,齊竽喜暫閑。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

莫將和氏淚,滴著老萊衣。 殷遙 送友人下第歸省

山中荊璞誰知玉,海底驪龍不見珠。 牟融 寄周韶州

結(jié)綠處燕石,卞和不必知。 獨孤及 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

哀哀獻玉人,楚國同悲辛。泣盡繼以血,何由辨其真。 王昌齡 為張僓贈閻使臣

三獻寢不報,遲遲空手回。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 盧僎 途中口號

荊山璞在終應識,楚國人知不是狂。 竇庠 酬謝韋卿二十五兄俯贈輒敢書情

價輕猶有二,足刖已過三。 羅隱 寄洪正師

顧我昔年悲玉石,憐君今日蘊風雷。 羅隱 送章碣赴舉

荊璞獻多還得售,桂堂恩在敢輕回。 翁承贊 喜弟承檢登科

荊山產(chǎn)美玉,石石皆堅貞。未必盡有玉,玉且問石生。 聶夷中 客有追嘆后時者作詩勉之

荊人獻始遇,良匠琢初成。 葉季良 賦得琢玉成器

投珠恐見疑,抱玉但垂泣。 薛據(jù) 古興

蕓香誤比荊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薛濤 贈韋校書

明年徵拜入,荊玉不藏諸。 蘇颋 錢荊州崔司馬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門依舊是龍門。 許棠 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東歸萬里慚張翰,西上四年羞卞和。 許渾 長安歲暮

知將刖足恨,去擊李膺門。 貫休 送友生入越投知己

眼中兩行淚,曾吊三獻玉。 賈島 古意

同聲慚卞玉,謬此托韋金。 鄭愔 同韋舍人早朝

荊玉終無玷,隨珠忽已彈。 鄭愔 貶降至汝州廣城驛

獨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錢起 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

不嗟荊寶退,能喜彩衣還。 錢起 送安都秀才北還

勿信玉工言,徒悲荊國人。 陳子昂 觀荊玉篇

白璧疑冤楚,烏裘似入秦。 陳子昂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贈

獻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空。 陸暢 下第后病中

窮通應計一時間,今日甘從刖足還。 雍陶 再下第將歸荊楚上白舍人

眾寶歸和氏,吹噓多俊人。 韋應物 寄令狐侍郎

卞和試三獻,期子在秋砧。 韓愈 孟生詩

譬如黃金盤,照耀荊璞真。 韓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涂中見寄

衣?lián)]京洛塵,完璞伴歸人。 顧況 送友失意南歸

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 駱賓王 疇昔篇

典故 
南山虎
  
射殺白額虎
 
除白額
 
江中斬蛟
 
斬龍子
 
周處除三害
 
周處刀
 
不經(jīng)異興里
 
挾劍長橋
  
周處殺蛟
 
周侯斬蛟

相關(guān)人物
周處


《晉書》卷五十八〈周處列傳〉~569~
周處字子隱,義興陽羨人也。父魴,吳鄱陽太守。處少孤,未弱冠,膂力絕人,好馳騁田獵,不脩細行,縱情肆欲,州曲患之。處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何苦而不樂耶?」父老嘆曰:「三害未除,何樂之有!」處曰:「何謂也?」答曰:「南山白額猛獸,長橋下蛟,并子為三矣?!固幵唬骸溉舸藶榛?,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則一郡之大慶,非徒去害而已。」處乃入山射殺猛獸,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數(shù)十里,而處與之俱,經(jīng)三日三夜,人謂死,皆相慶賀。處果殺蛟而反,聞鄉(xiāng)里相慶,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yún)菍ざ?。時機不在,見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將無及?!乖圃唬骸腹湃速F朝聞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處遂勵志好學,有文思,志存義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仕吳為東觀左丞。孫皓末,為無難督。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自新〉~627~
周處年少時,兇彊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蛘f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馀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shù)十里,處與之俱。經(jīng)三日三夜,鄉(xiāng)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骨搴釉唬骸腹湃速F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簡釋

周處殺蛟:指英勇過人。為民除害。馬君武《從軍行》:“周處殺三蛟,項籍力扛鼎。”


例句

況是無三害,弦歌初政成。 張祜 晚次荊溪館呈崔明府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yún)翘稊佚堊印?李賀 春坊正字劍子歌

誰看挾劍赴長橋,誰看浸發(fā)題春竹。 李賀 聽穎師琴歌

周處長橋役,侯調(diào)短弄哀。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

射殺中山白額虎,肯數(shù)鄴下黃須兒。 王維 老將行

溪畔維舟問戴星,此中三害有圖經(jīng)。 羅隱 夜泊義興戲呈邑宰

典故
白發(fā)三千丈
 
白發(fā)千丈
 
愁千丈
 
三千丈發(fā)


《全唐詩》卷二百六十七〈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span>
典故
白圭無玷
 
相關(guān)人物
南容


《論語·先進》
「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jié)h·孔安國注:「孔曰《詩》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荒先葑x詩至此,三反覆之。是其心慎言也。」

例句

既哀黃鳥興,還復白圭詩。 朱灣 詠玉

但看洗雪出圜扉,始信白圭無玷缺。 程長文 獄中書情上使君

一諾黃金信,三復白圭心。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典故 

《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三《譬喻品》
長者告諸子,言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游戲,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來。

例句

師誦此經(jīng)經(jīng)一句,句句白牛親動步,白牛之步疾如風。 修雅 聞誦法華經(jīng)歌

三車在門外,載你免飄蓬。 寒山 詩三百三首

門外有三車,迎之不肯出。 寒山 詩三百三首

門外不須催五馬,林中且聽演三車。 岑參 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

萬乘游仙宗有道,三車引路本無塵。 廣宣 安國寺隨駕幸興唐觀應制

真僧法號號僧伽,有時與我論三車。 李白 僧伽歌

指喻三車覺,開迷五陰纏。 李紳 題法華寺五言二十韻

昔事堪惆悵,談玄愛白牛。 貫休 和韋相公話婺州陳事

持經(jīng)功力能如是,任駕白牛安穩(wěn)行。 齊己 贈念法華經(jīng)僧

此經(jīng)真體即毗盧,雪嶺白牛君識無。 齊己 贈念法華經(jīng)僧

典故
百日屢遷
 
百日至三公
 
白衣三公


《三國志》卷十〈魏書·荀彧傳〉~307~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張璠《漢紀》曰:「淑博學有高行,與李固、李膺同志友善,拔李昭于小吏,友黃叔度于幼童,以賢良方正徵,對策譏切梁氏,出補朗陵侯相,卒官。八子:儉、緄、靖、燾、詵、爽、肅、?。音敷。爽字慈明,幼好學,年十二,通《春秋》、《論語注疏》,耽思經(jīng)典,不應徵命,積十數(shù)年。董卓秉政,復徵爽,爽欲遁去,吏持之急。詔下郡,即拜平原相。行至苑陵,又追拜光祿勛。視事三日,策拜司空。爽起自布衣,九十五日而至三公。淑舊居西豪里,縣令苑康曰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署其里為高陽里。靖字叔慈,亦有至德,名幾亞爽,隱居終身?!?/span>
典故 
梧桐雨
 
三千粉黛
 
花帶雨
 
百媚生
  
玉容寂寞
  
憑肩私語
 
梧桐秋雨
 
梧桐疏雨
 
歌長恨
 
帶雨梨花
 
驚破霓裳
  
云??M紆
 
梨花一枝春帶雨
 
梨花枝上雨
 
天長地久有時盡
 
洪都方士
 
梨花春帶雨
 
太液芙蓉未央柳
 
動地鼙鼓
 
海上仙山縹緲
 
金釵信
 
睡髻偏
 
一枝春雨
 
春雨帶梨花
 
恩澤初承
 
分釵半夜
 
合金鈿
 
回頭一笑千嬌媚
 
回廊私語
 
盟釵一股
 
綿綿此恨無盡期
 
一笑無顏色
 
粉淚梨花
 
股釵還一半
 
鈿盒偷傳

相關(guān)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全唐詩》卷四百三十五〈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仨恍Π倜纳?,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青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金步搖【云鬢花冠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芙蓉帳里暖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承歡侍寢無閒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漢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盡日君王聽不足】。漁陽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馀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六軍不發(fā)知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ㄢ毼責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回首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棧紆登劍閣【云棧棧回登劍閣】。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目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水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馬嵬坡下塵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桃李花開夜【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宮葉滿階紅不掃【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秋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舊枕故衾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臨邛方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思【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恩】,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排云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慌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樓殿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中有一人字玉真】【中有一人名玉妃】,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金闕兩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九華帳下夢魂驚】。攬衣推枕起裴回,珠箔銀屏邐迤開【珠箔銀鉤邐迤開】【珠箔銀鉤迤邐開】【珠箔銀屏迤邐開】。云鬢半偏新睡覺【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含情凝涕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仡^下望人寰處【回頭下問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空持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此恨綿綿無盡期】。
《漢語大詞典》:南圖(南圖)
謂南飛,南征。比喻抱負遠大。語出莊子·逍遙游:“﹝鵬﹞背負青天……而后乃今將圖南?!?唐 高適 《東平路作》詩之一:“南圖適不就,東走豈吾心?” 唐 杜甫 《奉送嚴公入朝十韻》:“南圖廻羽翮,北極捧星辰?!?明 何景明 《樊少南字說》:“ 何子 曰:‘鵬, 莊生 所稱南圖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南溟
見“ 南冥 ”。
《漢語大詞典》:南冥
亦作“ 南溟 ”。 南方大海。莊子·逍遙游:“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唐 杜甫 《宿白沙驛》:“隨波無限月,的的近南溟?!?康有為 《住香港半月日本總理大臣招游》詩:“獨運南溟指白日,黿鼉吹浪渡滄洲?!?/div>
分類:南方大海
《國語辭典》:圖南(圖南)  拼音:tú nán
大鵬背負青天,上凌霄漢,飛往遙遠的南冥。語出《莊子。逍遙游》:「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购蟊扔髦鞠蚝颓巴镜倪h大。唐。杜甫 泊岳陽城下詩:「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漢語大詞典》:圖南翼(圖南翼)
比喻志向遠大。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未展從東駿,空戢圖南翼。”參見“ 圖南 ”。
《國語辭典》:圖南(圖南)  拼音:tú nán
大鵬背負青天,上凌霄漢,飛往遙遠的南冥。語出《莊子。逍遙游》:「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购蟊扔髦鞠蚝颓巴镜倪h大。唐。杜甫 泊岳陽城下詩:「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div>
《漢語大詞典》:垂天
(1).掛在天邊;懸掛天空。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若云垂天旁?!?三國 魏 曹丕 《丹霞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br />(2).猶蔽天,籠罩天空。文選·揚雄〈羽獵賦〉:“其餘荷垂天之罼,張竟壄之罘?!?劉良 注:“言罼之大,如垂天之四邊也?!?宋 姜夔 《漢宮春·次韻稼軒》詞:“云曰歸歟,縱垂天曳曳,終返 衡 廬 。”
(3).比喻壯志凌云。 唐 駱賓王 《上齊州張司馬啟》:“摶羊角以垂天,展驥足而騰景?!?唐 劉禹錫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獲方外之名因為詩以報洛中士君子兼見寄之什》:“垂天雖暫息,一舉出人寰?!?/div>
《漢語大詞典》:垂天翼
比喻凌云壯志。語本《莊子·逍遙游》。《南史·謝晦傳》:“偉哉橫海鱗,壯矣垂天翼?!?宋 蘇軾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海南未起垂天翼,澗底仍依徑寸庥?!眳⒁姟?垂天 ”。
《漢語大詞典》:垂天
(1).掛在天邊;懸掛天空。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若云垂天旁?!?三國 魏 曹丕 《丹霞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br />(2).猶蔽天,籠罩天空。文選·揚雄〈羽獵賦〉:“其餘荷垂天之罼,張竟壄之罘。” 劉良 注:“言罼之大,如垂天之四邊也?!?宋 姜夔 《漢宮春·次韻稼軒》詞:“云曰歸歟,縱垂天曳曳,終返 衡 廬 ?!?br />(3).比喻壯志凌云。 唐 駱賓王 《上齊州張司馬啟》:“摶羊角以垂天,展驥足而騰景?!?唐 劉禹錫 《和李相公以平泉新墅獲方外之名因為詩以報洛中士君子兼見寄之什》:“垂天雖暫息,一舉出人寰?!?/div>
《國語辭典》:大鵬(大鵬)  拼音:dà péng
傳說中最大的鳥,由鯤變化而成?!段倪x。左思。吳都賦》:「大鵬繽翻,翼若垂天?!?/div>
分類:大鵬大鳥
《漢語大詞典》:摶扶(摶扶)
猶摶風。 唐 杜甫 《大歷三年春有詩凡四十韻》:“五云高太甲,六月曠摶扶?!眳⒁姟?摶風 ”。
《國語辭典》:摶風(摶風)  拼音:tuán fēng
1.憑藉風力往上高飛。南朝梁。蕭綱〈阻歸賦〉:「躡九枝而耀景,總六翮而摶風?!?br />2.屋檐角端翹起的部分。《儀禮。士冠禮》:「夙興設(shè)洗直于東榮。」唐。賈公彥。疏:「榮,屋翼也者,即今之摶風?!?/div>
《國語辭典》:摶風(摶風)  拼音:tuán fēng
1.憑藉風力往上高飛。南朝梁。蕭綱〈阻歸賦〉:「躡九枝而耀景,總六翮而摶風?!?br />2.屋檐角端翹起的部分?!秲x禮。士冠禮》:「夙興設(shè)洗直于東榮?!固?。賈公彥。疏:「榮,屋翼也者,即今之摶風?!?/div>
《漢語大詞典》:摶鵬(摶鵬)
盤旋在高空的鵬鳥。喻有大志者。 唐 駱賓王 《上李少常啟》:“棲榆弱羽,徒仰摶鵬之高?!?唐 許渾 《姑熟官舍寄汝洛友人》詩:“安知北溟水,終日送摶鵬。” 明 張景《飛丸記·交投設(shè)械》:“你只道摶鵬曠野欲升天,今做了跛鱉深缸何處去?”參見“ 摶風 ”。
《國語辭典》:摶風(摶風)  拼音:tuán fēng
1.憑藉風力往上高飛。南朝梁。蕭綱〈阻歸賦〉:「躡九枝而耀景,總六翮而摶風。」
2.屋檐角端翹起的部分?!秲x禮。士冠禮》:「夙興設(shè)洗直于東榮?!固啤YZ公彥。疏:「榮,屋翼也者,即今之摶風?!?/div>
《漢語大詞典》:溟鵬(溟鵬)
北冥之鵬。語本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陸德明 釋文:“北冥,本亦作溟。”后遂以“溟鵬”指大鵬。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收績閒史牒,翰飛逐溟鵬。”
分類:大鵬
《國語辭典》:羊角風(羊角風)  拼音:yáng jiǎo fēng
1.癲癇的別名。參見「癲癇」條。
2.旋風。
《國語辭典》:羊角  拼音:yáng jiǎo
1.羊的角。
2.旋風。語出《莊子。逍遙游》:「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br />3.棗樹。南朝梁。簡文帝〈賦詠棗〉詩:「風搖羊角樹,日映雞心枝。」
4.復姓。如周代的羊角哀。
《漢語大詞典》:羊癇風(羊癎風)
癲癎的俗稱。亦稱“ 羊癲風 ”、“ 羊角風 ”。病發(fā)時,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聲似羊鳴,故名。
《國語辭典》:萬里鵬程(萬里鵬程)  拼音:wàn lǐ péng chéng
比喻前程遠大,不可限量。參見「鵬程萬里」條?!豆卤驹麟s劇。下西洋。頭折》:「全憑著帆槳依存,我則索萬里鵬程雪浪分?!?/div>
分類:前程遠大
《國語辭典》:鵬程萬里(鵬程萬里)  拼音:péng chéng wàn lǐ
大鵬一飛數(shù)千里。典出《莊子。逍遙游》。后比喻前程遠大,不可限量。明。楊珽《龍膏記》第九出:「莫嘆儒冠久誤身,鵬程萬里終當奮?!菇癯S米髋R別贈語。也作「萬里鵬程」、「萬里鵬翼」。
分類:前程遠大
《漢語大詞典》:云鵬(雲(yún)鵬)
(1).翱翔高空的大鵬。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猶焦螟之笑云鵬,朝菌之怪大椿?!?南朝 梁 張纘 《大言應令》詩:“罝羅微物,動落云鵬?!?唐 錢珝 《江行無題》詩之二四:“帆翅初張?zhí)?,云鵬怒翼同?!?br />(2).比喻奮發(fā)有為的人。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凈慧寺碑》:“燭龍韜景,避 堯 日於幽都;云鵬歛翼,候 虞 風於海宴?!?宋 蘇軾 《次韻郭功甫》之一:“九萬里風安稅駕,云鵬今悔不卑飛?!?趙樸初 《周總理挽詩》:“無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云鵬自風摶,蓬雀徒目送?!眳㈤?span id="bajwqxv" class="book">《莊子·逍遙游》。
《漢語大詞典》:青冥姿
能直上云天的風姿。喻身居高位。 唐 岑參 《虢中酬陜西甄判官見贈》:“夫子廊廟器,迥然青冥姿?!?/div>
《漢語大詞典》:風鵬
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后以“風鵬”比喻得時勢有作為的人。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時之來也,為云龍,為風鵬,勃然突然,陳力以出?!?唐 李群玉 《贈方處士兼以寫別》詩:“才力似風鵬,誰能算升斗。”
《漢語大詞典》:鯤化(鯤化)
謂鯤變化為鵬。比喻有遠大前途的發(fā)展變化。 唐 錢起 《巨魚縱大壑》詩:“龍攄回地軸,鯤化想天池。”參見“ 鯤鵬 ”。
《國語辭典》:鯤鵬(鯤鵬)  拼音:kūn péng
莊子所假托的大魚大鳥。見《莊子。逍遙游》。用以比喻至大之物。南朝梁。武帝〈孝思賦〉:「察蟭螟于蚊睫,觀鯤鵬于北溟?!?/div>
《漢語大詞典》:鯤海(鯤海)
臺灣 的別名。 清 丘逢甲 《送頌臣之臺灣》詩之一:“ 鯤海 三更夢,鷗天萬里春?!眳⒁姟?鯤洋 ”。
《漢語大詞典》:鯤洋(鯤洋)
臺灣的別名。 臺灣 有 七鯤身 海口,故名。 清 丘逢甲 《元夕無月》詩之二:“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 鯤洋 ?!?/div>
分類:???/a>
(1).代稱龍鳳。喻權(quán)貴。《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於是有弱冠王孫,綺紈公子,道不掛於通人,聲未遒於云閣,攀其鱗翼,丐其餘論?!?李周翰 注:“鱗,龍也;翼,鳳也?!?宋 王禹偁 《擬長孫無忌讓代襲刺史表》:“是以攀附鱗翼,際會風云?!?br />(2).翅膀。宋書·孫處蒯恩等傳論:“此諸將并起自豎夫,出於皁隸芻牧之下,徒以心一乎主,故能奮其鱗翼?!?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鱗翼俟風水,青云方阻脩。”
(3).魚雁。指書信。 宋 柳永 《傾杯》詞:“為憶芳容別后,水遙水遠,何計憑鱗翼?” 元 關(guān)漢卿 《古調(diào)石榴花·怨別》曲:“俺也自知,絶鱗翼,斷信息,幾時回?!?/div>
《國語辭典》:鳩居(鳩居)  拼音:jiū jū
自謙家屋的簡陋。
分類:自謙簡陋
《國語辭典》:鵬摶(鵬摶)  拼音:péng tuán
大鵬展翅奮力高飛。語本《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购蟊扔魅藠^發(fā)圖強。唐。李白〈獨漉篇〉:「為君一擊,鵬摶九天?!?/div>
《漢語大詞典》:鵬海(鵬海)
南冥;南海。鵬高舉九天,遠適南海,故稱。 宋 馮京 《謝鄂倅南宮城》詩:“嘗思鵬海隔飛翻,曾得天風送羽翰?!?宋 朱敦儒 《滿庭芳》詞:“鵬海風波,鶴巢云水,夢殘身寄塵寰?!?/div>
《漢語大詞典》:鵬翼(鵬翼)
(1).大鵬的翅膀。語本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文選·左思〈吳都賦〉》:“屠巴虵,出象骼;斬鵬翼,掩廣澤?!?李周翰 注:“鵬鳥其翼垂天,今斬之,固掩蔽廣澤也?!?唐 謝偃 《玉牒真記》:“曩者炎運將終,九城淪陷,於是披丹霄而軒鵬翼,駕元海而截鯨鱗?!?明 高啟 《登海昌城樓望?!?/a>詩:“安得擊水游,圖南附鵬翼。”
(2).借指鵬。比喻仕途顯達者。 唐
張說 《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落鵬翼于半霄,負天之力莫展;頓龍媒于局路,追風之勢斯畢?!?宋 蘇轍 《次韻劉貢父省上示同會》之一:“流落江湖東復西,歸來未洗足間泥。偶隨鵬翼培風上,時得衙香滿袖攜。”
《漢語大詞典》:鵬背(鵬背)
(1).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后以“鵬背”比喻已居或?qū)⒕痈呶坏娜恕?唐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龍泉憶去歲禊洛〉見示之作》:“鵬背負天龜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宋 李曾伯 《摸魚兒·送竇制干赴漕趁班》詞:“看精淬龍泉,厚培鵬背,自此要津去。”
(2).莊子·逍遙游:“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 太山 ?!焙笠颉谤i背”比喻高入云端的大山。 宋 蘇軾 《次韻孫職方蒼梧山》:“遠託鼇頭轉(zhuǎn)滄海,來依鵬背負青天。” 金 元好問 《游天壇雜詩》之七:“空翠霏煙海浪深,鼇頭鵬背半浮沉。不知腳底山多少,還盡平生未足心。”
《國語辭典》:鵬舉(鵬舉)  拼音:péng jǔ
大鵬舉翅高飛。比喻人奮發(fā)向上。南朝梁。何遜〈初發(fā)新林〉詩:「舟歸如海運,風積如鵬舉?!?/div>
《國語辭典》:鵬鯤(鵬鯤)  拼音:péng kūn
鵬鳥與鯤魚。語本《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贡扔髯畲蟮臇|西或英雄豪杰。唐。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悅〉詩:「溟海不振蕩,何由縱鵬鯤?!?/div>
《漢語大詞典》:鹍化
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焙蠓Q人升擢高第為鯤化。鯤,后訛為“鵾”。 唐 李商隱 《為滎陽公桂州署防御等官牒·盧韜》:“右件官,族茂 燕臺 ,譽高藩閫,未從鵾化,聊屈鸞棲。”
分類:高第
《漢語大詞典》:鹍鵬(鵾鵬)
(1).傳說中的大鳥名。語本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宾H,后訛為“鵾”。常以“鵾鵬”比喻才能卓異、志向高遠的人。 晉 葛洪 抱樸子·守塉:“鵾鵬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唐 孟郊 《立德新居》詩之三:“仰笑鵾鵬輩,委身拂天波?!?明 張居正 《贈國子馬生行》:“鵾鵬跛躄風塵中,驊騮伏櫪鹽車下?!?梁啟超 《飲冰室詩話》九二:“海外鵾鵬憶鷽鳩,蟪蛄朝菌各春秋?!?br />(2).指鯤和鵬。 唐 白居易 《禽蟲十二章》詩之二:“蛙跳蛾舞仰頭笑,焉用鵾鵬鱗羽多?!卑矗[指鵾言,羽指鵬言。鵾,當作“鯤”。
分類:大鳥鳥名
《國語辭典》:東涂西抹(東塗西抹)  拼音:dōng tú xī mǒ
1.從事寫作者的自謙語。宋。吳潛〈八聲甘州。任渠儂〉詞:「何事東涂西抹,空遣鬢毛稀。」
2.隨處亂寫亂畫。《精忠岳傳》第七○回:「本寺近日來了一個瘋僧,最喜東涂西抹,想必是他寫的?!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三七回:「我從前曾經(jīng)要學畫兩筆山水,東涂西抹的,鬧了多少時候,還學不會呢!」
《漢語大詞典》:畏日
(1).左傳·文公七年:“ 趙衰 ,冬日之日也; 趙盾 ,夏日之日也。” 杜預 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焙笠蚍Q夏天的太陽為“畏日”,意為炎熱可畏。 唐 杜甫 《過洞庭湖》詩:“破浪南風正,回檣畏日斜?!?宋 蘇軾 《春貼子詞·皇太妃閣》之四:“自有梧楸鄣畏日,仍欣麥黍報豐年。”
(2).怕犯日忌。古人迷信,認為某些年、月、日不宜做某種事情,稱為日忌。 唐 柳宗元 《三戒·永某氏之鼠》:“ 永 有某氏者,畏日,拘忌異甚?!?/div>
《漢語大詞典》:趙日(趙日)
左傳·文公七年有“ 趙衰 ,冬日之日也”的記載。后因以“趙日”比喻冬天的太陽。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錦帶書十二月啟·應鐘十月》:“胡風起截耳之凍,趙日興曝背之思?!?清 阮葵生 嚴長明 《集陸耳山新居聯(lián)句》:“寒避莊噫衝,暖迎趙日曬?!眳⒁姟?趙盾日 ”。
《漢語大詞典》:趙盾日(趙盾日)
左傳·文公七年:“ 酆舒 問於 賈季 曰:‘ 趙衰 、 趙盾 孰賢?’對曰:‘ 趙衰 ,冬日之日也; 趙盾 ,夏日之日也?!?杜預 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焙笠蛞浴摆w盾日”為夏天烈日之代稱。 宋 蘇軾 《次韻朱光庭喜雨》:“久苦 趙盾 日,欣逢 傅説 霖?!币嗍》Q“ 趙盾 ”。 宋 張耒 《仲夏》:“云間 趙盾 益可畏,淵底 武侯 方熟眠。”
分類:夏天烈日
《漢語大詞典》:三韭
南朝 齊 庾杲之 家貧,食唯韭菹、生韭,謂之三韭。見《南齊書·庾杲之傳》。后泛指蔬菜。 宋 黃庭堅 《大雷口阻風》詩:“孤村無十室,旅飯困三韭?!?元 方回 《喜劉元輝再至用前韻》之二:“未厭庖三韭,終難和八梅?!?清 趙翼 《八十自壽》詩:“自吃 庾郎 三韭飯,不嘗 樓護 五侯鯖?!?/div>
分類:家貧
《漢語大詞典》:三壺(三壺)
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方丈 、 蓬萊 、 瀛洲 的合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形如壺器。”
《國語辭典》:三山  拼音:sān shān
1.神話傳說中,東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參見「三神山」條。宋。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鰲。」
2.山名。位于南京市西南長江南岸。上有三座山峰,晉太康中王浚伐吳,自牛渚順流鼓棹,造三山,即此。
3.福州市的別名。參見「福州市」條。
《漢語大詞典》:三山骨
指驢馬后背近股外的骨骼。 元 馬致遠 《耍孩兒·借馬》套曲:“三山骨休使鞭來打,磚瓦上休教穩(wěn)著蹄?!?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一弄兒打扮的實難賽,大信袋滴溜著三山骨,硬布衫攔截斷十字街?!?/div>
《漢語大詞典》:三島(三島)
(1).指傳說中的 蓬萊 、 方丈 、 瀛洲 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唐 鄭畋 《題緱山王子晉廟》:“六宮攀不住,三島互相招?!?元 耶律楚材 《和百拙禪師》詩:“眠云臥月辭三島,鼓腹謳歌預四民。”《西游記》第十七回:“十洲三島還游戲,海角天涯轉(zhuǎn)一遭?!?br />(2).指 日本 。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詩:“詩思一帆??臻?,夢魂三島月玲瓏?!?/div>
《漢語大詞典》:五山
(1).五座山。指古代傳說中東海的仙山 岱輿 、 員嶠 、 方壺 、 瀛洲 、 蓬萊 。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州 、五曰 蓬萊 ?!?br />(2).五座山。指 華山 、 首山 、 太室 、 泰山 、 東萊 。史記·孝武本紀:“ 中國 華山 、 首山 、 太室 、 泰山 、 東萊 ,此五山 黃帝 之所常游,與神會。” 三國 魏 曹植 《吁嗟篇》:“飄飄周八澤,連翩歷五山。”
(3).五座山。指中岳 嵩山 、東岳 泰山 、西岳 華山 、南岳 衡山 、北岳 恒山 。后漢書·馮衍傳:“疆理九野,經(jīng)營五山。” 李賢 注:“五山即五岳也?!?唐 韓愈 《讀東方朔雜事》詩:“簸頓五山踣,流漂八維蹉。”
(4).五大佛寺。皆建于 南宋 。即 杭州 徑山 興盛萬壽寺 、 北山 景德靈隱寺 、 南山 凈慈報恩光孝寺 、 寧波 阿育王山 鄮峰廣利寺 、 太白山 天童景德寺 。
《漢語大詞典》:員嶠(員嶠)
神話中的仙山名。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楊伯峻 集釋:“《釋文》云:嶠,渠廟切,山鋭而高也?!?宋 沈遼 《陪客游山》詩:“峭嶺想 員嶠 ,橫溪勝 若耶 。”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詩之三:“何時出此圍,中宵夢 員嶠 。”
《國語辭典》:方丈  拼音:fāng zhàng
長寬各一丈的面積?!睹献印1M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
《國語辭典》:方丈  拼音:fāng zhàng
1.維摩詰所說經(jīng)說,維摩詰居士居住的臥室一丈見方,但容量無限,禪宗取其意,以方丈名住持所居之室?!段饔斡洝返诰呕兀骸改阏?zhèn)€要尋父母,可隨我到方丈里來?!?br />2.僧寺的住持?!毒劳ㄑ?。卷二八。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白娘子道:『一件,不要去方丈內(nèi)去;二件,不要與和尚說話;三件,去了就回。來得遲,我便來尋你也?!弧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嘶兀骸肛毶斈曜≡谀暇┨礁徍h甘露庵里的,后在京師報國寺做方丈。」
《漢語大詞典》:方丈洲
傳說 東海 中神山名。海內(nèi)十洲記·方丈洲:“ 方丈洲 在 東海 中心,西南東北岸正等。 方丈 方面各五千里,上專是羣龍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宮,三天司命所治之處。”
《國語辭典》:方壺(方壺)  拼音:fāng hú
1.腹圓口四方的壺。
2.神話傳說中的山名?!读凶?。湯問》:「渤海之東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三曰方壺?!埂段倪x。班固。西都賦》:「濫嬴洲與方壺,蓬萊起乎中央?!?/div>
《國語辭典》:方蓬  拼音:fāng péng
方壺及蓬萊的合稱,二者均為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唐。李白贈盧徵君昆弟〉詩:「水落海上清,鰲背睹方蓬?!骨?。朱彝尊萬年藤杖歌贈尤檢討〉詩:「人生快意亦已足,豈必入海求方蓬?!?/div>
《國語辭典》:瀛洲  拼音:yíng zhōu
傳說為東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島?!妒酚洝>砹?。秦始皇本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div>
《國語辭典》:登瀛洲  拼音:dēng yíng zhōu
瀛洲,古代傳說神仙居住的地方。初以登瀛洲比喻成仙。唐太宗時,立文學館,以十八學士入選,備受皇帝禮遇與敬重,各方欽羨不已,稱為「登瀛洲」。比喻平步青云,功名有成?!豆卤驹麟s劇。卓文君。第一折》:「恰便似芙蓉生在秋江上,幾時得墜鞭誤入平康巷,怎做得登瀛洲膝蓋兒軟,踏翰林腳步兒長。」
《漢語大詞典》:蓬丘
即 蓬萊山 。海內(nèi)十洲記·聚窟洲:“ 蓬丘 , 蓬萊山 是也?!?唐 李白 《悲清秋賦》:“吾將採藥於 蓬丘 ?!?清 黃叔威 《古詩》之七:“東海近幾席,彷彿是 蓬丘 ?!眳⒁姟?蓬萊山 ”。
分類:蓬萊山
《漢語大詞典》:蓬萊山(蓬萊山)
神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 蓬萊山 在海中。”后漢書·竇章傳:“是時學者稱 東觀 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萊山 ?!?李賢 注:“ 蓬萊 ,海中神山,為仙府,幽經(jīng)祕録并皆在焉?!?清 孫枝蔚 《壽汪生伯先生閔老夫人》詩:“何名 西王母 ,何處 蓬萊山 ?!?/div>
《國語辭典》:蓬壺(蓬壺)  拼音:péng hú
傳說海中仙山蓬萊,形如壺器,故稱為「蓬壺」。元。湯式〈天香引。望三山〉曲:「望三山遠似蓬壺,挨到如今,提起當初,檳榔蜜涎吐胭脂?!?/div>
《國語辭典》:蓬山  拼音:péng shān
蓬萊山,為神話傳說中的仙山。后指仙境。唐。李商隱 無題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漢語大詞典》:蓬萊山(蓬萊山)
神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 蓬萊山 在海中?!?span id="7xh2ehg" class="book">《后漢書·竇章傳》:“是時學者稱 東觀 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萊山 。” 李賢 注:“ 蓬萊 ,海中神山,為仙府,幽經(jīng)祕録并皆在焉?!?清 孫枝蔚 《壽汪生伯先生閔老夫人》詩:“何名 西王母 ,何處 蓬萊山 ?!?/div>
《國語辭典》:蓬萊(蓬萊)  拼音:péng lái
1.蓬蒿草萊。指草莽?!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邊讓傳》:「舉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萊?!?br />2.相傳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读凶?。湯問》:「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br />3.唐代宮殿。參見「蓬萊宮」條。
4.縣名。參見「蓬萊縣」條。
《國語辭典》:蓬島(蓬島)  拼音:péng dǎo
神話傳說中的蓬萊仙島。元。揭傒斯 雨述詩三首之二:「共言海上列城好,地冷風清若蓬島。」
分類:蓬萊山
《國語辭典》:蓬萊(蓬萊)  拼音:péng lái
1.蓬蒿草萊。指草莽?!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邊讓傳》:「舉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萊?!?br />2.相傳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读凶?。湯問》:「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br />3.唐代宮殿。參見「蓬萊宮」條。
4.縣名。參見「蓬萊縣」條。
《國語辭典》:蓬瀛  拼音:péng yíng
神話傳說中的仙山蓬萊與瀛洲。后比喻人間仙境,多指游玩的地方。宋。秦觀滿庭芳。曉色云開〉詞:「漸酒空金榼,花困蓬瀛。」元。張養(yǎng)浩〈十二月兼堯民歌。從跳出功名火坑〉曲:「從跳出功名火坑,來到這花月蓬瀛?!?/div>
《國語辭典》:蓬萊(蓬萊)  拼音:péng lái
1.蓬蒿草萊。指草莽?!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邊讓傳》:「舉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萊?!?br />2.相傳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列子。湯問》:「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br />3.唐代宮殿。參見「蓬萊宮」條。
4.縣名。參見「蓬萊縣」條。
《國語辭典》:蓬萊仙島(蓬萊仙島)  拼音:péng lái xiān dǎo
古代傳說中東方海上的仙島。如:「有人以為傳說中的蓬萊仙島指的就是臺灣?!?/div>
《國語辭典》:三墳(三墳)  拼音:sān fén
傳說中上古時代的書籍。漢。孔安國〈書經(jīng)序〉:「伏羲、神農(nóng)、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鼓铣骸f(xié)《文心雕龍。原道》:「炎皞遺事,紀在三墳,而年世渺邈,聲釆靡追?!?/div>
《國語辭典》:八索  拼音:bā suǒ
上古帝王的遺書。漢??装矅?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尚書序〉:「《春秋左氏傳》曰:『楚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患粗^上世帝王遺書也?!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宗經(jīng)》:「皇世《三墳》,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歲歷綿曖,條流紛糅?!?/div>
《國語辭典》:典墳(典墳)  拼音:diǎn fén
三墳五典。引申為可資憑藉的經(jīng)典?!段倪x。陸機。文賦》:「佇中區(qū)以玄覽,頤情志于典墳?!固?。張祐 讀始興公傳詩:「亂首光雄算,朝綱在典墳?!?/div>
分類:文籍
《國語辭典》:三獻(三獻)  拼音:sān xiàn
古代舉行祭典時,初次獻酒為初獻,再次獻酒為亞獻,第三次獻酒為終獻,合稱為「三獻」?!独m(xù)漢書志。第二五。百官志二》:「光祿勛,卿一人,中二千石?!检胫抡迫I?!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嘎暑I(lǐng)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八拜。」也稱為「三享」。
《漢語大詞典》:三獻玉(三獻玉)
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獻之 厲王 ,王以為誑,刖其左足;復獻 武王 ,又刖其右足;后獻 文王 ,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 和氏 璧。事見《韓非子·和氏》。后用為懷才難遇知音的典實。 唐 劉長卿 《落第贈楊侍御赴范陽》詩:“泣連三獻玉,瘡懼再傷弓。” 唐 賈島 《古意》詩:“眼中兩行淚,曾弔三獻玉?!?宋 曾鞏 《送程殿丞還朝》詩:“自重肯悲三獻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分類:卞和璞玉
《國語辭典》:刖足  拼音:yuè zú
一種古代的刑罰。砍掉犯人的腳。為肉刑之一?!度龂萘x》第九回:「倘得黥首刖足,使續(xù)成漢史,以贖其辜,邕之幸也?!?/div>
分類:斷足肉刑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卞泣
卞和 之泣。 卞和 得玉璞以獻 楚王 , 楚王 以為詐,砍其雙腳, 卞和 抱其璞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后指因蒙受冤屈或不遇知己而痛苦悲傷。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詩:“濫竊商歌聽,時憂 卞 泣誅。”參見“ 卞和 ”。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卞璞
指和氏璧。亦泛指美玉。 漢 焦贛 《易林·漸之萃》:“西行求玉,冀得卞璞。”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國語辭典》:完璧歸趙(完璧歸趙)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藺相如奉使秦國,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識破秦國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后比喻物歸原主。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一五出:「再休思重會蘭房,那虜騎如云不可當。便得個完璧歸趙也?!挂沧鳌笟w趙」、「原璧歸趙」。
《漢語大詞典》:和玉
(1). 卞和 之玉。喻稀世之寶。后漢書·劉陶傳:“就使當今沙礫化為南金,瓦石變?yōu)?和 玉,使百姓渴無所飲,饑無所食……猶不能以保蕭墻之內(nèi)也。” 李賢 注:“ 和 玉, 卞和 之玉也?!?br />(2). 卞和 之玉。喻不為世重的賢才。 唐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詩:“ 和 玉悲無已, 長沙 宦不成?!眳⒁姟?和氏璧 ”。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國語辭典》:和璧  拼音:hé bì
楚人卞和所得的璞玉。參見「和氏璧」條?!段倪x。曹丕。與鐘大理書》:「和璧入秦,相如抗節(jié)。」
分類:和璧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漢語大詞典》:完璞
完好的璞玉。比喻美好的操守。 唐 顧況 《送友失意南歸》詩:“衣?lián)] 京洛 塵,完璞伴歸人?!?清 羅有高 《鄧先生墓表》:“近百年來,高風寥邈矣,而先生獨奮發(fā)於陳編蠹簡之中,成之以勇邁不回之氣,佐之以堅苦廉毅之操,內(nèi)外完璞,挺為偉人。”
《漢語大詞典》:懷玉(懷玉)
(1).謂懷抱仁德。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陶淵明集〉序》:“或懷玉而謁帝,或披裘而負薪?!?唐 駱賓王 《鏤雞子》詩:“誰知懷玉者,含響未吟晨。”
(2).猶懷璧。 明 李東陽 《邯鄲賈》詩:“ 長安 寳氣橫九州,賈兒身貴封為侯;匹夫懷玉尚不可,何怪貪兒死奇貨?!眳⒁姟?懷璧 ”。
分類:懷抱仁德
《漢語大詞典》:懷璧(懷璧)
左傳·桓公十年:“ 周 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杜預 注:“人利其璧,以璧為罪?!币蛞浴皯谚怠北扔鞫嘭斦械溁驊巡旁饧?。三國志·魏志·華歆傳:“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單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愿賓客為之計?!?唐 李華 《詠史詩》之四:“得罪因懷璧,防身輒控弦?!?清 姚鼐 《錢舜舉〈蕭翼賺蘭亭圖〉》詩:“語卿且勿諫,懷璧不可居?!?/div>
分類:招禍懷才
《漢語大詞典》:抱玉
(1).見“ 抱璞 ”。
(2).謂懷抱德才,深藏不露。語本老子:“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三國 魏 嵇康 《古意》詩:“安得反初服,抱玉寶六奇。” 南朝 梁 鐘嶸 詩品總論:“抱玉者聯(lián)肩,握珠者踵武?!?/div>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傳戰(zhàn)國楚人卞和獻玉璞于楚厲王,因玉工視以為石而非玉,故王以為和欺己,乃斷其左足。楚武王時,和再獻之,又以為石,乃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是為和氏之璧。見《韓非子。和氏》。后比喻懷才不遇?!稌x書。卷七○。應詹傳》:「而泓抱璞荊山,未剖和璧。若蒙銓召,付以列曹,必能協(xié)隆鼎味,緝熙庶績者也。」
2.戰(zhàn)國齊宣王欲任用顏斶,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見《戰(zhàn)國策。齊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質(zhì)樸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祿誘惑。漢。蔡邕釋誨〉:「仆不能參跡于若人,故抱璞而優(yōu)游。」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傳戰(zhàn)國楚人卞和獻玉璞于楚厲王,因玉工視以為石而非玉,故王以為和欺己,乃斷其左足。楚武王時,和再獻之,又以為石,乃斷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是為和氏之璧。見《韓非子。和氏》。后比喻懷才不遇?!稌x書。卷七○。應詹傳》:「而泓抱璞荊山,未剖和璧。若蒙銓召,付以列曹,必能協(xié)隆鼎味,緝熙庶績者也?!?br />2.戰(zhàn)國齊宣王欲任用顏斶,顏斶辭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挂姟稇?zhàn)國策。齊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質(zhì)樸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祿誘惑。漢。蔡邕釋誨〉:「仆不能參跡于若人,故抱璞而優(yōu)游?!?/div>
《漢語大詞典》:楚卞
指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 唐 呂溫 《古興》詩:“ 越歐 百鍊時, 楚 卞 三泣地。二寳無人識,千齡皆棄置?!眳⒁姟?楚玉 ”。
分類:卞和
《漢語大詞典》:楚玉
指 楚國 寶玉 和氏 璧。亦用以比喻才能、才華。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摧落》:“姓字難教題甲榜,聲名甚日滿皇都?空懷 楚 玉,浪泣鮫珠?!?/div>
《漢語大詞典》:楚璞
指 楚 人 卞和 獻給 楚王 的玉璞。比喻珍品或英才。 宋 梅堯臣 《度支蘇才翁挽詞》詩之二:“盛世雖多士,唯公與眾殊。高才飛健鶻,逸句吐明珠。未入 周 官采,爭持 楚 璞模?!?明 高啟 《感舊酬宋軍咨見寄》詩:“知音竟為誰,四海嗟惸惸。 齊 竽不解奏, 楚 璞何由呈?” 章炳麟 《西歸留別中東諸君子》詩:“球府集蒼蠅,一滴緇 楚 璞?!?/div>
《漢語大詞典》:楚璧
即 和氏 璧。 明 何景明 《贈張合之秀才》詩之二:“ 卞生 懷 楚 璧, 郭隗 待 燕 金?!眳⒁姟?和氏璧 ”。
分類:和氏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玉璞,獻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鑒定其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卞和撒謊欺騙,乃刖其左腳。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獻,仍視為石頭,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終得一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也稱為「和璧」。
《漢語大詞典》:泣玉
《韓非子·和氏》:“ 楚 人 和氏 得玉璞 楚山 中,奉而獻之 厲王 , 厲王 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 和 為誑而刖其左足。及 厲王 薨, 武王 即位, 和 又奉其璞而獻之 武王 。 武王 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跤忠?和 為誑而刖其右足。 武王 薨, 文王 即位, 和 乃抱其璞而哭于 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焙笠浴捌瘛敝敢驊巡挪挥龆?。 唐 駱賓王 《疇昔篇》:“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 宋 王禹偁 《商州進士張齊說將赴春闈》詩:“明年得意歸來日,不見麻衣泣玉斑?!?/div>
《漢語大詞典》:獻楚(獻楚)
指 春秋 時 卞和 向 楚王 獻璞玉反遭刑之事。比喻懷才不遇,投效無門。 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彈冠空被笑,獻 楚 自多傷?!?唐 元稹 《獻滎陽公主五十韻》:“會將連獻 楚 ,深恥謬游 燕 ?!眳⒁姟?獻玉 ”。
《漢語大詞典》:獻玉(獻玉)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得寶玉,先后獻給 楚 厲王 、 武王 ,都被認為欺詐,被截去雙腳。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荊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因以“獻玉”為典,謂向君主或朝廷獻才智。 唐 陸暢 《下第后病中》詩:“獻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金?!?金 元好問 《寄答飛卿》詩:“古來獻玉猶難售,此日聞《韶》本不圖。”
《漢語大詞典》:獻玉(獻玉)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得寶玉,先后獻給 楚 厲王 、 武王 ,都被認為欺詐,被截去雙腳。到 楚文王 即位, 和 抱玉璞哭于 荊山 下, 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因以“獻玉”為典,謂向君主或朝廷獻才智。 唐 陸暢 《下第后病中》詩:“獻玉頻年命未通,窮秋成病悟真金。” 金 元好問 《寄答飛卿》詩:“古來獻玉猶難售,此日聞《韶》本不圖?!?/div>
《漢語大詞典》:獻璞(獻璞)
猶獻玉。 唐 韋渠牟 《贈竇五判官》詩:“美玉自矜頻獻璞,真金難與細披沙。” 元 馬臻 《述懷五十韻》:“獻璞悲 和 泣,辭金憶 震 賢。” 明 李東陽 《青溪聞體齋古潭之說有詩見嘲次韻以解》:“登龍卻恨通家晚,獻璞翻為識者羞?!眳⒁姟?獻玉 ”、“ 獻楚 ”。
分類:獻玉
《漢語大詞典》:荊人
(1). 楚 人,南人。春秋·莊公二十三年:“公至自 齊 , 荊 人來聘?!?span id="xgjtr2d" class="book">《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zhàn),大破 荊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 荊 人風靡, 交 益 景從?!?br />(2).對人稱己妻的謙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局詐:“區(qū)區(qū)拙技,負此良琴,若得荊人一奏,當有一兩聲可聽者。”《顏氏家藏尺牘》卷二引 清 王士祜 書:“弟去歲以荊人抱病,屏跡半載。”
《漢語大詞典》:荊和
(1).指 春秋 時 楚 人 卞和 。 漢 劉向 《九嘆·惜賢》:“ 晉 申生 之離殃兮, 荊 和氏 之泣血。” 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故瓊瑤俟 荊和 而顯連城之價,烏號須 逢門 而著陷堅之功。” 唐 黃滔 《以不貪為寶賦》:“縱饒 秦氏 ,當時曾欺 趙 地;爭奈 楚君 ,昔日薦刖 荊和 ?!?明 高叔嗣 《古歌》:“ 荊和 當路泣,良璞為誰明?”參見“ 卞和 ”。
(2).指和氏璧。《楚辭·劉向〈九嘆·怨思〉》:“筐澤瀉以豹鞹兮,破 荊和 以繼筑?!?王逸 注:“破 和氏 之璧以繼筑杵而舂,敗玉寶而失其好也?!?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玉異色而均美,是以 晉棘 、 荊和 ,等價連城?!?/div>
《國語辭典》:卞和  拼音:biàn hé
人名。春秋楚人。于荊山得璞玉獻于楚王,兩次見疑,左右足遭刖,后楚王乃使玉人琢之,果得寶玉,遂命名為「和氏璧」。見《韓非子。和氏》。
《漢語大詞典》:荊寶(荊寶)
即和氏璧。亦用以喻美好資質(zhì)。《文選·潘岳〈楊仲武誄〉》:“春蘭擢莖,方茂其華; 荊 寶挺璞,將剖於 和 。” 李善 注:“言德業(yè)之美類於蘭玉?!?南朝 宋 劉義恭 《游子移》詩:“ 三河 游蕩子,麗顏邁 荊 寶?!?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爾諸生沐浴圣化,景行前修,諒當人握 隋 琛,家懷 荊 寶?!?/div>
《漢語大詞典》:荊玉
(1). 荊山 之玉。即和氏璧。 晉 盧諶 《覽古》詩:“連城既偽往, 荊 玉亦真還?!?明 何景明 《送石秀才下第還趙州》詩:“ 荊 玉已三獻, 冀 群當一空。”
(2).喻美質(zhì)賢才。藝文類聚卷四七引 晉 孫綽 《賀司空修(循)像贊》:“質(zhì)與 荊 玉參貞,鑒與南金等照?!?唐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見贈,其年停貢舉》詩:“ 荊 玉收難盡, 齊 竽喜暫閒?!?/div>
《國語辭典》:荊璞(荊璞)  拼音:jīng pú
楚國荊山的玉璞,即和氏璧。參見「荊山之玉」條?!段倪x。盧諶。贈劉琨詩》:「承侔卞和,質(zhì)非荊璞?!购笥靡员扔髻Y質(zhì)美好。也稱為「荊璧」、「荊玉」。
《漢語大詞典》:荊璧
即和氏璧。亦用以泛指美玉。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六》:“立 神明 通天 之臺,造甲乙之帳,絡(luò)以 隋 珠 荊 璧?!?南朝 宋 謝惠連 《鞠歌行》:“南荊璧,萬金貲, 卞和 不斲與石離?!?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 荊 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div>
《國語辭典》:三害  拼音:sān hài
1.晉代周處臂力過人,不修細行,縱情恣欲,眾人以他和南山虎、長橋蛟并稱為「三害」?!稌x書。卷五八。周處傳》:「處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何苦而不樂耶?』父老嘆曰:『三害未除,何樂之有!』處曰:『何謂也?』答曰:『南山白額猛獸,長橋下蛟,并子為三矣?!弧?br />2.泛稱三種禍害。
《國語辭典》:白額虎(白額虎)  拼音:bái é hǔ
傳說中極為兇猛的老虎,為周處所除三害之一。參見「周處」條。
分類:猛虎
《漢語大詞典》:長橋(長橋)
橋名。在 江蘇省 宜興市 ,建于 東漢 時,相傳為 晉 周處 斬蛟處,又名 蛟橋 。橋跨 荊溪 ,又名 荊溪橋 。晉書·周處傳:“ 南山 白額猛獸, 長橋 下蛟,并子為三矣?!?span id="d7tl74x" class="book">《初學記》卷七引 晉 祖臺之 《志怪》:“ 義興郡 溪渚 長橋 下,有蒼蛟吞噉人, 周處 執(zhí)劍橋側(cè),伺久之,遇出。于是懸自橋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數(shù)瘡,流血滿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唐 李賀 《聽穎師彈琴歌》:“誰看挾劍赴 長橋 ,誰看浸髮題春竹?!?唐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詩:“ 周處 長橋 役, 侯調(diào) 短弄哀?!?/div>
《國語辭典》:三復白圭(三復白圭)  拼音:sàn fù bái guī
反覆頌讀《詩經(jīng)。大雅。抑篇》白圭之玷那段。比喻說話謹慎。語出《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购侮碳庖自唬骸冈娫疲骸喊坠缰?,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荒先葑x詩至此,三反覆之,是其心慎言也?!?/div>
《漢語大詞典》:三車(三車)
(1).佛教語。喻三乘。謂以羊車喻聲聞乘(小乘),以鹿車喻緣覺乘(中乘),以牛車喻菩薩乘(大乘)。見《法華經(jīng)·譬喻品》。 南朝 宋 謝靈運 《緣覺聲聞合贊》:“誘以涅槃,救爾生老。肇元三車,翻乘一道。”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號號 僧伽 ,有時與我論三車?!?王琦 注:“三車,謂羊車、鹿車、牛車也……當是以三獸之力有大小,三車之所載有多寡,喻三乘諸賢圣道力之深淺耳?!?明 唐順之 《山行即事》詩:“相期 白社 里,共聽演三車?!?清 錢謙益 《仙壇唱和詩》之二:“《妙華》已悟三車法,臺教今為繼別宗。”參見“ 三乘 ”。
(2). 唐 窺基 博通釋典,嘗至 太原 傳法,以三車自隨,前車載釋典,中車自乘,后車載妓仆食饌。路遇一老父點化,頓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為法相宗大師。見 宋 贊寧 《唐京兆大慈恩寺窺基傳》。詩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贈》詩:“雙樹容聽法,三車肯載書?!?錢謙益 箋:“此詩正用 慈恩 事也。言如容我雙樹聽法,亦應許我如 慈恩 三車自隨,但我只辦用以載書耳?!?/div>
《國語辭典》:三乘  拼音:sān shèng
佛教用語。梵語tri-yāna的意譯。謂三種能使眾生獲得證悟,息滅煩惱的途徑。即從他人聽聞佛法而悟道的聲聞乘;自己觀察自然現(xiàn)象而悟道的獨覺乘,和以成佛為目標的佛乘。獨覺乘也稱為「緣覺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稱為「大乘」、「菩薩乘」?!洞蟪饲f嚴經(jīng)論》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埂段饔斡洝返诙兀骸该钛萑私蹋⑷f法全?!?/div>
《漢語大詞典》:三乘
(1).佛教語。一般指小乘(聲聞乘)、中乘(緣覺乘)和大乘(菩薩乘)。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亦泛指佛法。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俢六度。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乃可登佛境矣?!?span id="zz7kfx7" class="book">《西游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潘飛聲 《甘露寺》詩:“荒苔佛座參三乘,老樹僧房坐六朝?!?br />(2).道教語。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屬洞真部;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屬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屬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詳觀四輔?!?/div>
《漢語大詞典》:白牛
(1).白色的牛。 晉 王嘉 拾遺記·昆吾山:“ 越王 勾踐 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祠 昆吾 之神?!?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毛篇:“ 太原縣 北有 銀牛山 , 漢 建武 二十一年,有人騎白牛蹊人田,田父訶詰之。” 唐 司空圖 《涔陽渡》詩:“兩岸蘆花正蕭颯,渚煙深處白牛歸?!?br />(2).見“ 白牛車 ”。
分類:白色
《漢語大詞典》:白牛車(白牛車)
佛教語。比喻佛法中之大乘。《壇經(jīng)·機緣品》:“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唐 杜甫 《上兜率寺》詩:“白牛車遠近,且欲上慈航。” 仇兆鰲 注引《法華經(jīng)》:“有大白牛,肥重多力,形體殊好,以駕寳車?!卑矗?span id="wl7mp2w" class="book">《法華經(jīng)·譬喻品》:“牛車為大乘,即菩薩乘?!币嗍∽鳌?白牛 ”。 唐 修雅 《聞誦〈法華經(jīng)〉歌》:“師誦此經(jīng)經(jīng)一句,句句白牛親動步?!?前蜀 貫休 《和韋相公話婺州陳事》:“昔事堪惆悵,談玄愛白牛?!弊宰ⅲ骸?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0693'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法華經(jīng)》以白牛喻大乘?!?五代 齊己 《贈念〈法華經(jīng)〉僧》詩:“持經(jīng)功力能如是,任駕白牛安穩(wěn)行?!眳⒁姟?三車 ”。
《國語辭典》:梨花帶雨(梨花帶雨)  拼音:lí huā dài yǔ
形容美女的淚容,有如春天沾著雨的梨花。如:「看她哭得梨花帶雨的模樣,更惹人憐愛?!埂斗馍裱萘x》第四回:「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云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里嫦娥離玉闕?!?/div>
《漢語大詞典》:梨花雨
(1).梨花開放時節(jié)的雨水。 宋 孫光憲 《虞美人》詞:“紅窗寂寂無人語,暗淡梨花雨?!?元 虞集 《答錢翼之》詩:“閉門三月梨花雨,徧寫千林柿葉霜?!?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棉村麗句:“﹝ 棉村 ﹞《醒》云:‘重門夜靜梨花雨,孤館春寒柳絮風。’”
(2).形容女子泣下如雨的姿容。 宋 歐陽修 《漁家傲》詞:“三月芳菲看欲暮,胭脂淚灑梨花雨。” 宋 趙令畤 《商調(diào)蝶戀花》鼓詞:“彈到離愁凄咽處,絃腸俱斷梨花雨?!眳⒁姟?梨花帶雨 ”。
《國語辭典》:梨花帶雨(梨花帶雨)  拼音:lí huā dài yǔ
形容美女的淚容,有如春天沾著雨的梨花。如:「看她哭得梨花帶雨的模樣,更惹人憐愛?!埂斗馍裱萘x》第四回:「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云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里嫦娥離玉闕?!?/div>
《漢語大詞典》:鈿合金釵(鈿合金釵)
(1).鈿盒和金釵。相傳為 唐玄宗 與 楊貴妃 定情之信物。 唐 白居易 《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宋 柳永 《二郎神》詞:“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回廊影下。”
(2).泛指情人間之信物。 宋 王寀 《蝶戀花》詞:“紅粉闌干,有箇人相似。鈿合金釵誰與寄?!眳⒁姟?金釵鈿合 ”。
《漢語大詞典》:金釵鈿合(金釵鈿合)
金釵和鈿合。傳說中 唐玄宗 與 楊貴妃 定情的信物。 唐 陳鴻 《長恨歌傳》:“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div>
《漢語大詞典》:鴻都客(鴻都客)
神仙中人。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臨邛 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清 洪升 《長生殿·傳概》:“鴻都客引會 廣寒宮 ,織女星盟証 長生殿 ?!?徐朔方 校注:“鴻都客,神仙中人……鴻都,仙府?!?/div>
分類: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