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二王”,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二王
全韻上平十五首 其十四 太宗克明錦州乾隆戊戌 清 · 弘歷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制詩四集卷四十七
松山破明兵,錦州心已寒(兵錦太宗既于松山大破明州將吏軍民無不股慄。
叛去祖大壽先是天聰五年八月困計太宗統(tǒng)兵大凌河掘壕筑壘為久九月明兵四萬自錦州來援風縱太宗與諸貝勒騎兵進擊卻走大風敵乘火勢甚熾將逼我陣天匆雨反風遂大破之生擒監(jiān)軍道張春十月城中糧絕明總兵祖大壽因舉城降夜至御營輸款十一月朔大壽錦州大壽歸復萌叛志與我兵相拒),屈支力實殫。
自知不能守,欲降人言(葉)
二王正詞斥,弗降??豈難。
大壽率眾,叩首軍前(葉三大軍自崇德六年三月更番圍困錦州七年月已一載明援兵盡絕城內(nèi)糧盡饑民相食祖大壽戰(zhàn)守計窮又聞松山已失乃遣人鄭親王濟爾哈朗郡王多爾袞軍前乞降王據(jù)入告越數(shù)日大壽復遣三人二王營中可許盟誓印文否如有即歸順二王云爾欲降則降不降則已我圍困城旦夕可有何顧慮而與爾盟誓乎遂羈其來使二遣一人歸諭之大壽懼乃率眾官詣軍前叩首降)。
松山獲承疇,及錦州眾官。
俱解至盛京薙發(fā)衣冠初我兵克松山城明總督洪承疇巡撫邱民仰兵道張斗總兵王廷臣曹變蛟祖大樂游擊大名大成總兵白廣思之于白良弼等至是克錦州總兵副將守備等官降者復二十馀員洪承疇大樂先已解送盛京及得祖大壽等亦令送往并令薙發(fā)本朝衣冠籍其俘降人眾八千馀)。
乘機寧遠,開基一統(tǒng)寬。
明乃求講和降敕嚴且端諸王既得錦州乃議取寧遠之策若欲太宗聞之諭諸王寧遠之人歸順必索城中大員為質(zhì)命我兵嚴城門然后可入復因武英郡王阿濟格寧遠大路益兵以助其軍惟時明國遣總兵二員錦衣衛(wèi)一員職方司官一員諸王軍前欲求講和而所赍之書乃云諭兵部尚書陳新甲諸王聞道太宗察其言不實和不降敕答之陳述本朝威德斥其求實之故)。
總由天眷隆,遂致王業(y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