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句因包含“三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田
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 其十 太宗建國大清征服朝鮮(乾隆戊戌) 清 · 弘歷
押詞韻第五部 出處:御制詩四集卷四十七
侵明收郡縣,安國育賢材。
南討朝鮮和,北伐蒙古徠。
更獲玉璽瑞,天意佑昭回。
俯允輿情敦,即位告郊臺。
建國曰大清,改元崇德開(天聰十年四月諸貝勒大臣外藩蒙古貝勒臺吉及滿洲蒙古漢人文武各官捧表上言國逆皇上承天眷佑應(yīng)運而興愛育群黎輯寧諸者以兵威之順者以德?lián)嶂?span id="aifc5jg" class='bold'>征服朝鮮混一蒙古更獲玉璽符命昭然請上尊號曰寬溫仁圣皇帝太宗初未允從臣工固請再三始廟筑俞所請乃于四月十一日祭告天地太壇于德盛門外曰即皇帝位建國號大清改元崇德)。
乃有朝鮮使,不拜志獨乖。
知為假守禮,激我戮其儕。
明諭赦弗誅,抉心驚色灰(諭群太宗既受尊號叩禮宣臣皆行三跪九惟朝鮮使臣羅德憲李廓不拜國王太宗諭曰朝鮮使臣無禮處難以枚舉是皆朝鮮有意搆怨欲朕先啟釁端戮其使臣加朕以背棄盟誓之名耳朕從不肯逞一時之小忿如此瑣屑即兩國已成仇敵爭戰(zhàn)之際以事遣人亦無即戮其來使之理況朝會乎其勿問尋使遣其使臣歸以書詰責(zé)朝鮮王復(fù)諭其臣曰爾王若自知悔罪當(dāng)送子弟為質(zhì)不然朕即舉大軍以臨爾境雖悔何及乎)。
丙子遂親征,惟揚我武恢。
南漢肉袒降,稱臣永服哉。
立碑三田渡,沐德紀無涯(崇德元年十二月等率太宗親統(tǒng)師征朝鮮先遣大臣馬福塔兵三百為賈人裝往圍其國都李倧遣副將等率精兵六十馀人拒戰(zhàn)悉斬之李倧遣其妻子入江華島自遁入南漢山城太宗統(tǒng)大軍徑渡漠江直抵南漢城西駐營二年正月等赍敕太宗環(huán)視南漢山城形勢遣戶部承政英固爾岱往諭李倧復(fù)書請和其巡撫總兵合兵赴援我軍追及乘其未覺擊敗之時我護送火炮等車將至臨津江渡口水已盡解忽陰緊雨雪交作寒甚冰復(fù)合縱車既至臨津數(shù)萬眾坦然徑渡太宗曰此天意也之李諭書往復(fù)再四李倧稱臣乞降島獲太宗憐而許倧逡巡不敢出迨我軍克江華其王妃及王子二閣臣侍郎各一并群臣眷屬等復(fù)以人民敕往諭之李倧知妻子被俘南漢受困旦夕垂破四散各道援兵皆敗乃率文武群臣獻明國所給敕印于漢江東岸三田渡筑壇太宗親臨受降宥其前罪厚加撫慰遣其諭以一心盡忠李倧感悅叩拜如禮乃并第賜宴歸國止留其長子□次子淏為質(zhì)其妃三子及群臣眷口等悉遣還遂班師李倧乃于三田渡立碑以紀恩德馬)。
肇啟景運皇,丕基萬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