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以「用筆耕之祿在其中」為韻)。(書院月課,擬作)
擊壤老人問于子墨客卿曰:「天生萬民,粒食斯重。
中古圣人,教之耕種。
有隰有原,以租以俸。
北陌南阡,九百畝共。
今子之手此硯也,寸鐵尺石,窮年聚訟。
不稼不穡,竊莫知其所用」。
客卿曰:「嘻!
老人者所謂,但知其一者也,請宣諸筆。
茲硯也,日精月華,凝而成質。
結繩之前不及知,書契而還珍所出。
于是歙澗端溪,子石澄泥,遞相作述矣。
而猶未明其功之大也。
老人亦知仆自田間來,稱知名實乎?
昔者圣王無田,田以人情。
食不并耕,耕以禮耕。
布之文告,廣其生成。
非墨不華,非筆不精。
由斯用硯,乃經乃營。
冢宰之制國用,九職之任萬氓。
歲取十千,操硯以行。
此則硯之為大田也。
又如周公已去,孔子為師。
農圃不學,束脩在茲。
刪詩書即其耒耜,作春秋亦其耘耔。
絕糧僅見于陳國,接淅不泣于齊岐。
后有私淑,仁畬義菑。
亦復諸侯傳食,左右攜之。
此又硯之為良田也。
至如平子未歸,泉明竊祿。
空望鄉(xiāng)園,徒懷松菊。
墨且磨人,衣非初服。
夜點農書,朝驚布谷。
雖復善觸愁心,終未先生負腹。
亦或賣賦窮途,傭書累載。
壯志不酬,朱顏已改。
書劍伴其飄零,煙云失其光彩。
磨之不穿,焚乃固在。
幸吾腹猶果然,且抱殘以姑待。
而況吾家世業(yè),學士先資。
方圓咸適于用,大小亦隨其宜。
溉之以功德之水,養(yǎng)之以龍鳳之池。
時也善禾正暢,性米方滋。
是穮是蓘,朝斯夕斯。
筆非秋而垂露,書有倉而如坻。
復何羨乎?
取廛三百,漫蕓人而舍己」。
其語未終,老人拱手而贊曰:「美哉田乎!
乃今而知硯之膏腴在中也。
其神農時教稼所琢,持而贈公乎?
抑黃帝畫井分疆,再磨而又礱乎?
堯年之水,不足為其患。
湯年之旱,不能廢其功。
子之從事于茲也,地不務廣,業(yè)必求崇。
仁心谷種,味甘德充。
春華秋實,膏沃香融。
固宜一樹而百穫,亦不可不召客以賽其豐矣」。
客卿曰:「唯唯」。
有桓榮之稽古,誰書客之飄蓬?
按:大滾片寫來,一往雄直之氣,不屑描頭畫角,而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文心賦心,須知此意,乃得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