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曾先生百年冥誕紀念 現(xiàn)當代 · 成惕軒
對聯(lián)
有環(huán)才與薛鳳荀龍相伍,一門實萃諸英,匡時承名父遺徽,為邦國楨,為邦國干;
導革命于碧雞金馬之鄉(xiāng),萬死不更其守,犧己樹黨人清范,以布衣始,以布衣終。
注:《楚望樓聯(lián)語箋注(婁希安)》:李石曾(1881——1973),河北高陽人。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故宮博物院創(chuàng)建人之一,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學首席校董。早年曾發(fā)起和組織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貢獻。抗戰(zhàn)期間,李石曾在歐美從事外交活動。1948年他回國任總統(tǒng)府資政,1949年以后去瑞士。1956年,李石曾定居臺灣,1973年逝世,葬于臺北陽明山。
環(huán)才:全才。(明)范欽《天一閣集》卷十八:竹墟公以鴻學環(huán)才出際熙運一時目為景星。
薛鳳荀龍:表明子弟才俊。【荀龍】,用的是東漢時荀淑有子八人,皆享才名,人稱「八龍」,詳見《后漢書.卷六二.荀淑傳》。【薛鳳】河東三鳳之同典。
名父:李石曾之父李鴻藻(1820—1897年),字蘭蓀,號石孫、硯齋,河北保定人。同光年間的“清流領袖”,晚清主戰(zhàn)派重臣之一。逝后謚文正,贈太子太傅,入祀賢良祠。
遺徽:死者生前的美好德行。宋岳珂《愧郯錄·追冊后》:“是時,郭后正位中宮,仁宗追念遺徽,特崇位號?!?br />楨...干:筑墻時所用之木柱,豎于兩端的叫楨,豎于兩旁的叫干。出自《書?費誓》 :“峙乃楨干。”《傳》:“題曰楨,旁曰干?!?span id="8ph3jzp" class='bold'>引申為根本、骨干及能勝重任的人才。
碧雞金馬:此處指云南。
箋:以布衣始,以布衣終,足見清范。
環(huán)才:全才。(明)范欽《天一閣集》卷十八:竹墟公以鴻學環(huán)才出際熙運一時目為景星。
薛鳳荀龍:表明子弟才俊。【荀龍】,用的是東漢時荀淑有子八人,皆享才名,人稱「八龍」,詳見《后漢書.卷六二.荀淑傳》。【薛鳳】河東三鳳之同典。
名父:李石曾之父李鴻藻(1820—1897年),字蘭蓀,號石孫、硯齋,河北保定人。同光年間的“清流領袖”,晚清主戰(zhàn)派重臣之一。逝后謚文正,贈太子太傅,入祀賢良祠。
遺徽:死者生前的美好德行。宋岳珂《愧郯錄·追冊后》:“是時,郭后正位中宮,仁宗追念遺徽,特崇位號?!?br />楨...干:筑墻時所用之木柱,豎于兩端的叫楨,豎于兩旁的叫干。出自《書?費誓》 :“峙乃楨干。”《傳》:“題曰楨,旁曰干?!?span id="8ph3jzp" class='bold'>引申為根本、骨干及能勝重任的人才。
碧雞金馬:此處指云南。
箋:以布衣始,以布衣終,足見清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