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8 句因包含“解衣,推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解衣推食
第 43 句因包含“天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塹
第 51 句因包含“太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太白
第 52 句因包含“天狼”,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狼
第 64 句因包含“鎩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鎩羽
第 90 句因包含“來蘇”,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來蘇
第 43 句因包含“天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塹
第 51 句因包含“太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太白
第 52 句因包含“天狼”,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狼
第 64 句因包含“鎩羽”,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鎩羽
第 90 句因包含“來蘇”,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來蘇
平滇雅三篇 其一 岳湖(逐寇也) 清 · 陳廷敬
四言詩 出處:午亭文編卷一
(臣)廷敬嘗誦詩見大小雅六月采芑江漢常武皆言周宣王南征北伐興治撥亂以定四方平天下之功(臣)嘗竊嘆以為如詩所載可謂盛哉后讀柳宗元平淮雅表言宣王之形容與其輔佐由今望之若神人然直以雅之故也(臣)按宗元意以謂宣王定四方平天下茍非其臣尹吉甫召穆公輩作為雅詩傳之于今今雖欲望宣王之形容及其輔佐之盛其道無從而宣王定四方平天下之功亦不能赫赫必傳于后世烏虖宣王之功后罕匹矣乃推較往古驗之方今功德盛隆邁于周雅而適無有尹吉甫召穆公其人播為聲詩彰大其道其何以昭宣治績丕揚成功傳之于后然則雅之作厥義重矣哉(臣)伏見皇上文武神圣天錫智勇光宅天下奠安八荒仁威所加率土內(nèi)外罔不詟服乃有孽臣潛伏伺釁煽搆禍亂震搖我疆圉俶擾我人民皇上赫然一怒命將授鉞頃年以來定秦隴降閩海平兩粵收巴蜀天兵所向次第告捷而滇逆竊據(jù)南楚實為亂首皇上神機(jī)中斷指授規(guī)略埽清湖湘進(jìn)克黔南破堅摧險直薄滇城之下師久不解朝旨督進(jìn)軍麾一動氛祲消滅皆由廟堂動罔遺策是以疆場舉必有功海外怖駭臣黎歡躍太平之會實當(dāng)今日(臣)嘗計滇逆之興亂干誅也耗糜帑賦私籍甲兵招納亡命擅行威福尾大不掉反勢已成正如漢削七國唐縱藩鎮(zhèn)蚤發(fā)則易圖優(yōu)容則難拔故三藩之事圣慮先覺不辭大創(chuàng)之勞永奠萬年之治(臣)所謂功德過于宣王而大雅不作不勝惑焉顧朝臣至多豈無尹吉甫召穆公其人者以飏大清之盛美于無窮(臣)獨何人敢專斯事然(臣)備員法從尤以文章為職業(yè)不得以能薄材谫不足以自效為解謹(jǐn)撰平滇雅三篇再拜以獻(xiàn)(臣)廷敬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謹(jǐn)言
岳湖洋洋,我武洸洸。
謂南有藩,無敢撼我疆。
岳湖滔滔,我武囂囂。
謂南有藩,無敢闞我郊(一章)。
我疆大矣,我圉溢矣。
牙蘗其間,竦棘合猬。
昔我南藩,化為異類(二章)。
帝曰大君,以覆以載。
推食以食,解衣以衣。
遷之善地,勿剪勿拔(三章)。
彼惟狂昏,狡焉生心。
肆為誅首,啟戎于南。
如螳奮臂,如蚋決眥。
首仰臆張,如豕斯鷙(四章)。
惟帝咨嗟,惠威是崇。
薄往禽之,孰佐予功。
予矜下民,救此一方。
取其殘兇,是類是造。
祃于臨沖,楛矢敦弓(五章)。
我弓我矢,靡旌摩壘。
兵無遺鏃,耕無失耜。
天塹茫茫,限此江水。
既斷其趾,且斬其頍(六章)。
盜負(fù)險阻,距趯躍踉。
翾飛饑嘯,羽翅以張。
候在太白,占于天狼。
我涇我隴,是震是驚(七章)。
維彼閩粵,波蕩海垠。
帝屢下顧,哀此墊昏。
盜往連結(jié),倚以父母。
乃餌乃誘,乃為盜守(八章)。
帝援天矛,鎩羽截鱗。
嶺海革面,蒙羞來臣。
禽??于威,柔肌于恩。
盜失厥助,飛魄殞命(九章)。
老雄野死,梟雛棲棲。
巢湖飲江,傾搖于波。
爾居臲卼,我步逶遲。
大袒高驤,賊焉遁逃(十章)。
洞庭湯湯,岳陽峨峨。
載驅(qū)載馳,爰拔厥家(十一章)。
惟人歸德,惟帝之謨。
窮經(jīng)窟宅,是剪是屠。
我武燀耀,式廓鬼區(qū)。
百蠻萬國,傒我來蘇(十二章)。
按:第八章謂耿尚二逆助吳逆反也。第九章謂三桂既死,賊勢漸衰,而我?guī)?/span>以神武臨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