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矣天道付畀之重不可失也秉彝義理之良心萬善從出人具有之良心之存莫大于仁也良心之發(fā)莫切于親也人以眇然之躬配天地三才而異于物者此也予雖不識李良夫聞其孝篤于親義周于族推其仁而有序其毋宮氏令德貞節(jié)類古烈女良夫幼失父長而造行不群毋訓(xùn)有素也予念夫孝義之實根于良心也孝義之名足以勵俗也故樂道其事傳曰仁者必有后㈠尚絅果以文學(xué)顯天將豐報于后人尚源源也嗚呼懿哉乃作詩曰
魯之為國多秀民,禮教遺俗醇乎醇。
中有孝子全性真,務(wù)學(xué)唯先厚天倫。
骨肉之愛始自親,厚我能施睦宗姻。
母氏派出虞公臣,秉節(jié)操心異于人。
夫也竟終閫幕賓,江東客途孤愴神。
歸家奉舅顏和訚,舅兮不知兒隕身。
不將臉照桃花春,柏舟為誓甘苦辛。
燈窗課讀勤績紉,漸見四子英甡甡⑴。
重闈鶴發(fā)馀九旬,孫枝滿眼皆儒珍。
盈門弦誦延縉紳,簦笈遠(yuǎn)至咸循循。
表厥宅里墨榜新,光映岱岳黃河津。
良也孝義蓋有因,積善有報禎祥頻。
注:㈠引蘇軾《三槐堂銘》。
⑴ 甡甡,《詩大雅桑柔》:“甡甡其鹿”, 傳:“甡甡,眾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