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句因包含“玲瓏”,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玲瓏
花犯 現(xiàn)當代 · 饒宗頤
押詞韻第三部
山中無梅,夢想一枝,剪雪為之,綴句為蕊。和詞止于此。且借此調(diào)起句粉墻低為集名。
渺梅枝、揉春作雪,和愁甚滋味。
絳綃曾綴。
誰背立東風,相伴姝麗。
瑯玕十里堪扶倚。
紺藏悲又喜。
自不與杏花同夢,馀芬生翠被。
春魂未慳,做繁英玲瓏,緩飲影、依人憔悴。
思琢句、苔枝上、任風飄墜。
猶堪賞、冷熏泛蕊。
攜壁月、清吟寒浪里。
且認取、粉墻微暈,黃昏香動水。
按:右詞五十一首,自秋末徂春之作。以寫雪為多,故題曰粉墻詞。視清真平分四時,古今情景,迥不侔矣。自旅榆城,寓耶大研究院古塔第十一層之上。無流潦以妨車,鎮(zhèn)風雨之如晦,獨居深念,倚聲寫懷,清真中長調(diào),和之殆遍。而睡、影、神三闕,則鄰于形上之制,(可謂Metaphysical Tz’u)又稍與陶公異趣者也。曾謂詞之為物,仿佛今之抽象畫,八音繁會,五色相宣,融情于景,而出于迷離惝恍,要以格律為歸。舍聲律無以為詞,詞律莫細于清真,君特甲卷,依體步趨,方楊陳三家和韻,幾不紊起宮商,雖嚴于四聲,而通篇吻合者蓋寡。(冒鶴亭翁四聲勾沉已發(fā)之。)故今但和韻,而聲則大體依平仄,非能盡守規(guī)范,但期不失其鏗鏘。王湘綺曾謂宋人和韻,皆窘迫之極思。夫非窘迫之極,又安能致思之微,而盡辭之精也耶?惟縛之以律,庶得大解脫,詞雖小道,固亦如是也。是篇又命曰晞周集,取法言語正考父曾睎尹吉甫矣,示師清真而已,非敢效西麓之自稱繼周也。
選堂并識。一九七一年一月,時在耶魯大學研究院。
選堂并識。一九七一年一月,時在耶魯大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