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句因包含“如賓”,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如賓
第 7 句因包含“泣血”,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泣血
第 13 句因包含“邙山”,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邙山
第 16 句因包含“袞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袞衣
唐故東光縣神道碑 唐 · 李華
四言詩 出處:全唐文卷三百十九
先朝宗室之望曰紀王太宗十子也。惟帝族母師東光縣。紀王第三女也。自天降祐。生有令德。年八歲。王不豫。循環(huán)左右。不食累日。王撫首諭焉。為之進膳縣主起居未復。憂色如初。動于神祗。王疾用間。周文樂正之養(yǎng)不過焉。至若天人之秀。元氣之純。積于中。文于外。其容可知也。孝以奉親。慈以臨下尊師傅。服浣濯。其德可知也。禮傳簪珥。詩書為佩王。原心顧身。體訓而成教。其言可知也。降尊而處下。推泰而從約。詣繡繪之妙。適飲膳之和。其功可知也。年十六。(一作十八)受封邑。王擇聞喜公以妻之。聞喜王佐之才。委會藩邸。縣主皇孫之貴。和鳴侯家。陰德莫違。煇動邦教。養(yǎng)先姑如寧膝下。奉君子如見大賓。以徽柔娣姒。以莊敬端幼賤。鵲巢之化存焉。太后臨朝。諸武專政。魯衛(wèi)之國。剪焉邱墟。紀王流竄巴濮。薨于道路。縣主承訊。崩心嘔血。每一發(fā)聲。飛鳥哀鳴。草木無色外除之后。衣裳無純采。杯棬甘食。耳不聽聲。首不加飾。自朝廷達于宇內(nèi)。罔不哀之。太后復辟。中宗出震。升日旸谷。天下文明雷破偫陰。品物咸遂。以王懿盛德。詔有司備禮物。陪葬昭陵聞喜時為孝義。詔書縣主聞之。嘔血而絕。絕而復蘇。告諸子曰。家國再造冤酷獲申。為我中外親親。下見先王。瞑目無恨。言未畢而薨。春秋五十有四。時神龍元年二月二十二日。有司以聞。中宗震悼。召聞喜公問。公悉以對。上歔欷久之。殿省垂泣。六宮悽愴。乃下詔褒美。史官撰德。吊祭赗贈禮遇備矣。深于春秋者嘆曰。孝之至。不忘其親。忠之至。乃心王室自古士大夫。莫能備舉。惟縣主有焉。紀王之陷非罪也。泣血以終哀。中宗之撫興運也。則感深而殞絕。忠孝兩極。首其人倫。使百代之下。聞其風者。有以勸焉。其為不匱遠矣。嗚呼天輔善人。宜其有后。男十人。女十人。四子至大夫。曰遇。曰遘。曰邁。邁仁踐修。孝惟明發(fā)。少子德位兼盛曰迥。今河南尹東都留守上柱國。祿益厚而慕益深。不逮劬勞之報。故也銜涕投簡。而命下吏。敬銘三章。式表幽宅。其文曰。
雍王門,天帝之孫。
因心則孝,懷盛敬尊。
配美良士,如賓禮存。
泣血終身,豈惟霜露。
慶集國家,魂清冢墓。
壽絕哀歡,事高緗素
天作邙山,萬化攸歸。
地閉金印泉深袞衣。
國風悽愴彤管無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