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賦 南宋 · 汪莘
余少時(shí)讀謝希逸《月賦》,見其徵引陳熟,比興寒窘,大抵拙于文而乏于理,竊嘗以為恨。
至今取而再三觀之,皆不能易少時(shí)所見。
因搜其平生所得于月者,假唐太宗、房玄齡對(duì)問而為之賦云。
太宗與秦府十八學(xué)士講道于瀛州之上,于時(shí)宮壸漏稀,月色如晝,憑欄四顧,河山若繡,太宗慨然謂玄齡曰:「夫月何自生哉」?
玄齡稽首而對(duì)曰:「臣聞月生于坎,水主內(nèi)光,在坎則隱,因離則彰。
其闔處陰,其辟隨陽(yáng)。
魂生震始,魄露巽旁。
二少分上下之弦,兩純括晦望之囊。
八卦相禪,為月紀(jì)綱,觀于卦畫,其義可詳。
青者月魂,黑者月魄。
出扶桑而五彩,暨中天而迥白。
此月之變也,皆陰陽(yáng)之相客」。
太宗曰:「月之義既聞之矣,然則月之運(yùn)行何如」?
玄齡曰:「其始也,一氣茫然,有物潛珍,兩儀洞開,望之如神。
于是清風(fēng)龍翔而啟途,丹霞鳳翥而扶輪,提白晝于既溟,俟東皇于未晨,按行于二十八舍,周流于三百六旬。
出天入地,自秋徂春,橫碧落而孰禦,歷黃道而常新。
斗車為之低昂,列宿為之逡巡。
此月之行也。
臣又嘗縱觀焉,大何天之不罩,廣何地之不籠,高何崖之不掛,幽何谷之不通。
使夫山海之間,共此燈而發(fā)蒙,霍然如攬白霓之駕,恍然如泛驪龍之宮。
若乃襯珠閣而泫露,鎮(zhèn)貝闕而含風(fēng)。
藹玉圃之生煙,郁瑤林之?dāng)d虹。
亂芙蕖之萬(wàn)頃,繪松柏之千重。
馀輝半抹于城樓,曉色欲拂于天東。
紛金章而玉佩,雜天馬而云驄。
咸謁帝而待漏,殷殷乎長(zhǎng)樂之鐘。
雖然,此陛下之月也,臣請(qǐng)為陛下言士民之月。
始臣為布衣之時(shí),只劍孤琴,出游四方,歸憩家林,其觀于月也,有不知所以獨(dú)舞與不知所以長(zhǎng)吟者矣。
方其射西山而散彩,委曲浦而遺陰,過(guò)銀沙而瑟瑟,渡金礫而骎骎,逐行舟而上下,與高浪而浮沈,因蒲帆而舒卷,隨桂楫而淺深。
入霜雪而英華秀發(fā),混蘆荻而蹤跡難尋。
散千林而無(wú)定影,鎮(zhèn)九淵而有常心。
或出晚霽而疑于清曉,或當(dāng)晨現(xiàn)而訝于黃昏。
或顛倒于山光水影,或披豁于地窟天根。
或坐臣于偃竹之窗,或挽臣于落梅之村。
或送臣于小橋,或迎臣于柴門。
或帶苔紋而粘屐齒,或移花影而泛清樽」。
太宗曰:「噫,士民之月不亦樂哉!
然則月之德性何如」?
玄齡避席而辭曰:「大哉,陛下之問!
臣不足以與此」。
太宗曰:「卿其勿辭」。
玄齡乃言曰:「月之德性,至矣妙矣,惜乎賦家者流未有能聲條振理者也。
夫太極肇判,天一生水。
天一之精,凝為月體,仰射天外,下徹水底,洞照八荒,晃不知其首尾。
碎之自圓,撓之自止,執(zhí)之若遠(yuǎn),睨之復(fù)邇。
體有盈虛,性無(wú)生死,胡為而虧,胡為而盈。
臣以是知生死之故,鬼神之情,然猶不足以言知月。
臣愛月者也,疇昔之夜嘗夢(mèng)焉。
弄月于云葉之表,釣月于浪花之端,種月于林泉之下,布月于天地之間,臣有其志而未遂也」。
太宗乃掀虬須,躍龍顏,大笑而曰:「卿之志朕知之矣」。
酌以樽罍,食以鼎鼐,牽牛正中,再拜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