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江匯而赴峽,勢迫抑而騰掀。
當(dāng)江之沖,有堆屹然。
爰停我橈,徘徊覽觀,有會(huì)余心。
乃知大禹所以浚川而不去此者,匪特以殺水之怒。
而四瀆之長,江存滟滪,河存砥柱,則圣人之意亦將有所寓焉。
夫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器者物之物,道者物之先。
先乎物者,在人則存乎心者也。
所以宰制乎萬物,豈一物所得而肩!
彼堆斯江,彼柱斯河,在物之石而器之下也,然洪水滔天不為之移,狂濤卷空不為之動(dòng),潦盡漲涸,岌乎峭堅(jiān),亙宇宙而長存,閱陵谷之變遷。
而人之所以先乎物者,乃誘于知,乃逐于物,利之趨如水斯下,欲之熾如火斯燃,曾莫得以止遏者,反茲石之不若,又安可不推其原!
縱而忘反,茲固弗道;
制之無方,愈蕩而偏。
禁而絕之者昧乎倫類,空而妙之者荒無徑躔。
嗚呼!
無廬而居,無畔而田,卒窮露而奚歸,寧耕獲而有年。
曷不觀于茲堆乎!
彼惟居其所者屹而固也,然后可以障狂隤之流川;
茍失其所而昧其居,吾知此心之不傳。
其居伊何,曰則自天。
理雖微而難明,實(shí)天命之固然。
自視聽言動(dòng)之間,以及于君臣父子之懿,物必有則,理不可遷。
切而思之,講而明之,習(xí)而察之,謝無根之潢潦,挹有本之源泉。
眇乎其微,深乎其淵。
物有萬變,事有萬理,察乎其微者卓然而不可易,然后可以蔽乎天地而關(guān)乎圣賢。
必真知也而后其行也果,必力行也而后其知也全。
敬恭朝夕,奉而折旋,茲孔、孟之所以不倦、不慍、不怍者,豈蹈白刃之勇者所可得而言?
嗚呼!
人心之危匪石,而人欲之勝甚于水,吾觀茲堆,而有感于天則之嚴(yán),是以憂講學(xué)之怠,而述之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