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句因包含“淵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元亮
第 18 句因包含“陸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陸沈
第 27 句因包含“季子”,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季子
第 27 句因包含“季子”,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季子
第 27 句因包含“季子六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六印
第 33 句因包含“覆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覆車
第 37 句因包含“不平,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不平鳴
第 38 句因包含“揚雄,解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解嘲
第 39 句因包含“屈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屈原
第 40 句因包含“韓非,孤憤”,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韓非孤憤
第 41 句因包含“梁鴻”,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梁鴻
第 48、49 句因包含“鳧短,鶴長”,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鳧短鶴長
第 48、49 句因包含“鶴長,鳧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鶴長鳧短
第 52 句因包含“鷦鷯,一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鷦鷯一枝
第 18 句因包含“陸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陸沈
第 27 句因包含“季子”,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季子
第 27 句因包含“季子”,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季子
第 27 句因包含“季子六印”,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六印
第 33 句因包含“覆車”,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覆車
第 37 句因包含“不平,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不平鳴
第 38 句因包含“揚雄,解嘲”,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解嘲
第 39 句因包含“屈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屈原
第 40 句因包含“韓非,孤憤”,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韓非孤憤
第 41 句因包含“梁鴻”,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梁鴻
第 48、49 句因包含“鳧短,鶴長”,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鳧短鶴長
第 48、49 句因包含“鶴長,鳧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鶴長鳧短
第 52 句因包含“鷦鷯,一枝”,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鷦鷯一枝
感士不遇后賦(并敘)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處:全宋文卷三五一二、《太倉稊米集》卷四一
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賦》,司馬子長作《悲士不遇賦》,其后,陶元亮仿二士之意而作《感士不遇賦》,其略云:「寓形宇內,而瞬息已盡;立行之難,而一城莫賞。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屢伸而不能已也」。嗚呼!淵明知人生之如夢,而未能均窮達于一理。故遇不遇猶有分也。乃作《感士不遇后賦》,以廣其意云。
士固有抱負偉器而陸沈于阨窮無聊者,十常八九。余嘗較成敗于適然,齊死生于頃久。然后知達者未必以智而得,窮者未必以愚而取也。故回蚤死而蹠壽,雄終窮而莽達。何侯萬錢而陳平糠籺,季子六印而原思百結。陽貨當國而孔子環(huán)轍,萬石朱轓而馮唐白發(fā)。歷方冊之所載,雖不可以數(shù)計,而周知大抵皆賢智之不遇,例顛沛于覆車之轍也。士不自悟,怵然而驚。作為斯文,以鳴不平。故揚雄嫉世而《解嘲》,屈原見斥而作《經》。韓非《孤憤》而卒死,梁鴻《五噫》以示情。是猶在可笑之域,而未足以均昭氏之虧成也。彼殊不知皇天之平分,較錙銖于反覆。似賦予之殊偏,究所用而皆足。鶴長不足斷,鳧短不可續(xù)。烏黑不日黔,鵠白不日浴。鷦鷯巢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期在滿腹。蓋窘于壽者馀于仁,薄于利者富于德。貴不在其身者,其裔必昌;志不施于時者,其名必馥。安蓬樞者不應有愧于華廈,穿敗裘者不必多羨于蒼玉。昔人有牧羊而寢者,因羊而念馬,因馬而念車,因車而念蓋。遂夢曲蓋鼓吹,身為王公。晝松風之聒寢,忽驚悟而無蹤。付浮生于夢境,倏萬化之掃空。亮無往而不遇,靡有困而不通。倘領會于斯意,聽造物之攸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