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涉淮賦(1075年) 北宋 · 張耒
甲寅之秋,自正陽涉淮,作《涉淮賦》。
既至泗之臨淮,邑之東南皆淮也。
朝游夕濟,凡淮之驚畏風濤之變,無不歷之矣。
今秋又以事之東海,至漣水,入漣河。
舟人告予曰:「淮水自是入海矣」。
予生二十有二年,吳、楚、秦、蜀之國,來往殆遍。
竊悲其跡之不常,作《后涉淮賦》以自廣云。
浩淮流之湯湯兮,蕩余舟以沿洄。
嗟我居之不常兮,未期歲而再來。
進棹于正陽兮,睨下蔡之窮城。
界陳許之北壤兮,望荊涂之兩山。
緬川原之回復兮,思禹功而慨然。
爰系舟于徐邑兮,浸淮隅之兩壖。
駕長帆于朝風兮,凌星河于夜湍。
豈所覽之未周兮,恨未窮其本源。
忽行役而南去兮,稅吾楫于清漣。
指溟渤于西北兮,曰此淮流之所還。
彼百川之歸海兮,吾固知其必然。
惟循源而極末兮,哀予跡之未安。
當天時之晚秋兮,風露慘其既至。
山峭峭而瘦出兮,水紺潔而無滓。
曳孤輪而忽驚兮,出游鱸于短葦。
白鷺飛而下來兮,翩如避世之君子。
酒芳香而盈碗兮,吾陶陶而日醉。
方頹然而遺形兮,孰卑高而賤貴?
彼貴者樂其府兮,富者懷其資。
無二者之累予兮,何羈游之足悲?
窮天下之奇觀兮,極覆載之所藏。
膏吾車而勿反兮,畢吾世而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