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慨想韓蘇篇,上臺北斗光中天。
不知韓公何所歉,尚想少陵與謫仙。
賤子髫齡早釋褐,摩挲此已三十年。
熊熊但訝星墮地,歷歷敢詡胸捫躔。
岐陽之蒐炳經(jīng)傳,韓歌何似稱周宣。
其字兼該二篆體,其文儼并二雅編。
王內(nèi)史書師最早,馬定國評語不傳。
異哉或疑周即魏,昨秋我辨萬與全⑴。
前韓(洽。)后顧(絳。)各逞臆,反以古說為拘牽。
后代儒生敢侮圣,何傷日月輪高懸。
朱十作考不識字,誤信楊薛諸家箋。
滋陽牛氏作圖釋,又執(zhí)拓本訛相沿。
安得眾說出一貫,西廊向曉聽誦弦。
因進諸生為講解,十鼓向背東西偏。
丁鼓獨方馀橢異,初非一例如鼓圓。
已鼓作臼字完好,庚辛二鼓排倒顛。
圍六七尺高二尺,參差闊狹非齊肩。
深山大野氣磊落,渾金璞玉殊雕鐫。
河圖洛書圣人則,龜文馬背奇毛旋。
鳳凰一羽麟一角,珠貝?;锡堯暄选?div class="knbqjas" id='poem_sentence_19_1138797_comment'>
古文奇字大小篆,凡將蒼頡相后先。
今也一依許慎旨,僅留什百于九千。
竊因許書考同異,壬鼓雱字殊不然。
三十年中數(shù)字泐,愜山已嘆歲月遷。
后來剝蝕復(fù)何似,幸賴遮護深堂筵。
吾嘗手摹舊墨本,????詳審斷與連⑵。
其馀補正悉依石,非復(fù)著錄矜從前。
直以橫從準量鼎,更莫傅會援斤權(quán)。
方今圣人考文字,西清鑒古羅丹鉛。
周器琳瑯出內(nèi)府,殿庭寶氣陳豆籩。
夫子從周乃素志,古光階戺相接聯(lián)。
敬濡縑繒度款識,精神萬古來篆煙。
一空籀史金石史,不要鐵網(wǎng)珍珠船。
元氣淋漓在天地,筆勢融結(jié)從山川。
古今第一寶刻在,天下第一宮墻邊。
循廊再拜三嘆息,槐影綠動苔花磚。
⑴ 近日萬季野、全謝山皆祖馬定國后周之說,竊嘗作文正之。
⑵ 甲鼓「角」字下畫兩開,丙鼓「隮」字下從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