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政弛,萑苻麻起。
鮑氏二賢,父挈其子。
夜行晝伏,父為賊縛(一解。)
縛置樹頭,磨刀霍霍舂其喉。
誰知草間尚有兒,叫號泣拜不肯休。
愿殺兒,毋殺爺。
兒代爺死無怨嗟(二解。)。
爺曰不可,我老不足惜。
留我兒,為我祖宗綿血食(三解。)。
父子爭死如爭財(cái),爭奪賊刀將自裁。
風(fēng)云為慘悽,禽鳥為悲哀(四解。)
群賊大驚,淚下沾纓。
道我輩亦有爺,虎豹寧無情,何不撒手縱之行。
登時(shí)白頭黃口,儃儃抱走得重生(五解。)。
事聞?dòng)诔?,萬口褒揚(yáng)。
傳至景曾,龍山建堂。
曰孝曰慈,經(jīng)兩朝帝王,寵錫龍章(六解。)。
六百年來,風(fēng)撓雨淫,堂不可尋。
十三世孫宜瑗過之,奭然傷心。
顧語其子,汝他日再為建造。
庶幾慈后有慈,孝后有孝(七解。)。
其子志道,再拜受言。
取肯堂之義,自號肯園。
殫精竭誠,積三十年而厥愿始成(八解。)。
匪徒建堂,兼勒石記之。
匪徒記之,又從而圖繪之。
堂前樹二,枝已飄零。
妙手丹青,為補(bǔ)其形。
其一捲曲郁怒,如受縛樣。
其一傴僂鞠躬,如哀乞狀。
至今若有聲響,可呼之于紙上(九解。)。
嗚呼,君不見武梁祠上圖群賢,慈容古貌傳千年。
男兒生世間,得傳孝義名。
又何必身標(biāo)麟閣,貌畫凌煙(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