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118七絶 14五律 2七律 1 8四言 9六言 3古體 290樂府 9 22 8 7其他 5
共290,分10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下一頁
(續(xù)上)
杭世駿 1696 - 1772 一首
弘歷 1711 - 1799 十五首
黃任 一首
金和 1818 - 1885 一首
李鼎元 一首
李玄錫 1647 - 1703 一首
劉大觀 1753 - 1834 二首
劉大櫆 1698 - 1779 一首
盧世? 1588 - 1653 一首
呂高培 一首
馬一浮 1883 - 1967 一首
南有容 1698 - 1773 一首
彭孫遹 1631 - 1700 一首
祁寯藻 1793 - 1866 三首
讀書緬前修,夙昔蘊(yùn)嘉眺。
帆遲路轉(zhuǎn)紆,景入山逾峭。
絕代揖孤潛,荒涂隱客曜。
魚銜墮葉沈,鴟倚叢竹嘯。
披裘既沈冥,晞發(fā)亦宏妙。
共葆遺世情,庶遠(yuǎn)攢峰誚。
高臺(tái)蔓荒煙,千古仰垂釣。
手無竹如意,叩舷未殊調(diào)。
題張雨森摹沈石田山水幅(乾隆癸亥) 清 · 弘歷
吳中沈周清狂客,雨森筆似人亦肖。
幾暇恒欣觀繪事,生綃命寫秋山照。
盤薄全無意匠營,兔毫直掃凌云嶠。
黃葉紅葉鏤丹峰,松梢錯(cuò)出空王廟。
榮杖幽人步板橋,扁舟獨(dú)弄任公釣。
六角溪亭俯碧流,誰歟坐愛清江眺。
讀書萬卷下筆神,不獨(dú)詩然畫同調(diào)。
雨森勉參詩畫禪,會(huì)當(dāng)示汝無形妙(雨森頗能詩故云)
釣魚(乾隆癸亥) 清 · 弘歷
一川金紫明斜照,清溪翠壁天然妙。
竿絲偶弄非夢羆,瀺灂游鱗俯可眺。
今來古往釣魚人,不知卻被魚兒釣。
疏林噪歸鴉,遠(yuǎn)峰銜落照。
平溪渺煙靄,千里歸一眺。
板橋接茅店,歷歷皆詩料。
是地豈富春,誰弄嚴(yán)公釣。
泠然閣(乾隆壬申) 清 · 弘歷
石詭松益奇,山峻風(fēng)偏峭。
披襟坐虛閣,天籟動(dòng)萬竅。
偶此方外方,究其妙中妙。
弧矢少所御,尚未盡其妙。
況乎治理微,更宿因頒詔。
文皇善絜矩,萬古垂政要。
紫翠房(乾隆庚辰) 清 · 弘歷
漪瀾堂畔室,假山圍茜峭。
偨池互羅落,嶙峋入窅窱。
紫翠幻萬狀,朗朗延曦照。
生色畫屏張,誰能觀徼妙。
含峭居(乾隆壬午) 清 · 弘歷
小憩玉泉山,山居號(hào)含峭。
馀興試回望,萬峰都在照。
東陽升溫暾,西嶺輝?窱。
昨近所游歷,一一觀其竅。
向題亦偶然,今朝識(shí)真妙。
含峭居(乾隆丁亥) 清 · 弘歷
眾峭含此居,此居復(fù)含峭。
一二二而一,如鏡光相照。
有欲與無欲,觀徼及觀妙。
是皆為絮言,達(dá)者不禁笑。
松簧館(乾隆戊子) 清 · 弘歷
不竹而為簧,非虛而為竅。
吹萬風(fēng)入之,落落吟古調(diào)。
素琴或可寫,和笙奚能肖。
于古有師曠,解會(huì)聲前妙。
晚晴落照(乾隆戊子) 清 · 弘歷
急雨清煩暑,晚晴輝返照。
似此晴雨時(shí),誠非意所料。
意愜在宜農(nóng),馀暇聊吟眺。
林葉低翻明,水風(fēng)爽含峭。
便可放輕舟,弦月天中耀。
泛月四首 其三 (乾隆辛卯) 清 · 弘歷
緩緩移桂棹,葛衫披風(fēng)峭。
轉(zhuǎn)欲換袷衣,炎蒸避如摽。
舉頭望天中,素娥已揚(yáng)曜。
圓景雖未滿,其間趣尤妙。
曉發(fā)(乾隆戊戌) 清 · 弘歷
一夜西北風(fēng),曉發(fā)新涼峭。
萬里凈片云,朱鳥東方照。
眾意各舍然,登程不待詔。
設(shè)匪昨之悶,安有今之笑。
莫謂無恒心,無恒即恒調(diào)。
接要樓(乾隆壬寅) 清 · 弘歷
萬景自紛投,巖樓稱接要。
事理每如斯,宜惟中(去聲)窾竅。
鴻鈞私覆無,日月容光照。
切已有進(jìn)焉,毋作聰明耀。
子曰為君難,一語中心劭。
登妙高寺(乾隆癸卯) 清 · 弘歷
寺?lián)狈逅棺罡?,高無可稱稱以妙。
因憶老聃五千言,無欲以觀揭其要。
東坡浮玉已糟粕,其可再乎益堪笑。
下視昆明鏡影呈,付與光光自相照。
妙高堂(乾隆丙午) 清 · 弘歷
妙則無不高,高益增厥妙。
相資相得彰,斯堂薈其要。
千峰濯雨足,萬林朗曦照。
有欲無欲乎,大塊文章竅。
靜晤合忘言,那更觀其徼。
河海不擇流,日月不偏照。
安能私一方,光被獨(dú)嶺嶠。
至人鼓洪壚,賦形鑄各肖。
有如秉橐籥,吹萬歸一竅。
大哉斡運(yùn)力,彌綸在握要。
我公出砥柱,不遑坐廊廟。
九德隆三師,即兼分陜?cè)t。
造化無停機(jī),女牛有連曜。
小儒何拘墟,乃貽秦越笑。
熱塵十里驕,紅日如火照。
道旁扶杖翁,吃吃仰天笑。
長揖前致詞,炎官威棱峭。
苦者乃人情,笑豈意所料。
將無欲獻(xiàn)曝,寶此神山曜。
老翁為我言,此鄉(xiāng)水田繞。
比來廿馀年,七次水災(zāi)吊。
歲歉大無禾,官符缺租調(diào)。
餓夫路相屬,稿葬雜老少。
民居多傾頹,瓦木飄且搖。
昔時(shí)金屋花,半作野原燎。
江東夙繁富,長貧忽難療。
今年山泉急,蛟龍怒尾掉。
江流從東來,瓜蔓潮更剽。
濤頭萬丈高,登城駭臨眺。
況兼淫雨傷,朝朝拙鳩叫。
天低晝亦昏,?漫無一竅。
欲撥云網(wǎng)開,風(fēng)伯不可召。
惟有雷車聲,時(shí)隨電火爝。
大助陽侯虐,水波愈狂嘯。
頗聞市中賈,新價(jià)已昂糶。
倘再三日雨,屋角將擊漂。
倘再五日雨,長街將垂釣。
倘再十日雨,廣野將飛艞。
峻壤潰堤防,高樹沒蘿蔦。
嗟彼荷鋤人,術(shù)講齊民要。
秋疇粒粟無,草食覓藜藋。
乞米沿門行,市義誰焚約。
坐此累欷歔,霽色望云嶠。
何幸青天青,一旦發(fā)光耀。
檐鳥都?xì)g聲,能無喜欲跳。
不則迎涼時(shí),新雨來亦妙。
畏日翻愛之,真宜褦襶誚。
奧山不重游,恐被山靈笑。
策步上峰頂,遂得極高妙。
東窺首里城,辨岳出云嶠。
西望姑米洋,海氣鑿泉竅。
南北昨所歷,形勢攬其要。
萬松回日光,眾籟激風(fēng)調(diào)。
漱流狎郭舟,踞石垂任釣。
晚汐不我欺,明月早相照。
白魚射波飛,紫燕掠船叫。
木石陰森沈,星斗光震掉。
此間無酒肴,何以助吟嘯。
一杯酹海若,遺跡枉憑吊。
人家露鐙火,亭際集庭燎。
莫漫醉言歸,來日事難料。
通溝大川次(壬申) 清 · 李玄錫
我自蓬萊還,山海極遐眺。
譬如賞月眼,不數(shù)眾星照。
清川帶石流,茲境亦幽妙。
吾方意興遠(yuǎn),托想只靈嶠。
夷然不回顧,過聽松風(fēng)嘯。
丹青吾不識(shí),近始覺其妙。
茍未入精微,虛譽(yù)那可釣?
寫物物情出,怪變生奇峭。
時(shí)用一兩揮,出我意所料。
誰謂此區(qū)區(qū)?無裨于廊廟。
一幀《輞川圖》,人間疾可療。
所讀是何書?園林如此妙!
書鏡磨復(fù)磨,慧心能自照。
伐竹作漁竿,臨淵可垂釣。
照見波中影,聽然一微笑。
君今發(fā)已白,圖中昔年少。
分明又一我,絕然不同調(diào)。
今我還是誰?故我難忖料。
姑作如是觀,有舌亦空掉。
為君下轉(zhuǎn)語,貌殊心則肖。
禪機(jī)動(dòng)何許?春樹黃鸝叫。
已欣野色寬,復(fù)值秋容耀。
芳林藹馀陰,積水含殘照。
下戶無深轍,前山有遠(yuǎn)燒。
對(duì)月發(fā)悲吟,臨風(fēng)振高嘯。
或共牧人言,常依童子釣。
昔君本共棲,今余不同調(diào)。
群嶺盡新妝,淡冶宛欲笑。
輕藹逗其懷,往來若微調(diào)。
日靜煙逾滋,黛光發(fā)幽照。
友聲鳥歡喜,潭影上遐嶠。
游客惜峰巒,頻頻觀其徼。
愛山亦愛湖,停策展孤眺。
晴光媚川渚,層波蕩巖峭。
上下抱清輝,空澗盡回曜。
一覽三萬頃,詎謂盡其妙。
遠(yuǎn)峰七十二,峰峰可長嘯。
恨無垂天翼,沖舉歷云嶠。
心目兩棄捐,冥觀得大要。
激發(fā)既無名,因依俱免誚。
所嗟進(jìn)德難,未敢習(xí)漁釣。
古今亦已殊,曠懷庶同調(diào)。
按:梁溪詩鈔卷二十五
晚鐘 清末至現(xiàn)當(dāng)代 · 馬一浮
古木有自焚,古鏡不自照。
一翳障九天,神人不能療。
彈琴(己卯) 清 · 南有容
吾不學(xué)新聲,動(dòng)指皆古調(diào)。
獨(dú)彈以自娛,不恨知音少。
巖底幽泉滴,松間月孤照。
妙處與誰言,曲罷復(fù)一嘯。
暮雨泛輕橈,落日收遠(yuǎn)嶠。
如何齋中樹,明月重相照。
夕天散暮陰,澄霽舒秋眺。
孤懷展轉(zhuǎn)深,風(fēng)雨生幽峭。
為勸惜芳辰,撫景悲同調(diào)。
待留金波光,共遲白日耀。
蘇齋好古探嶺嶠,獨(dú)喜藥洲之九曜。
八年手拓廿八紙,苔蘚不敢藏墨妙。
猶惜米詩目未見,英光兩字收馀耀。
翠榕根大抱石臥,下有驪珠沈海竅。
邇來相望六十載,北翁已老南翁少。
軺車小憩訪前躅,仙掌通靈疑暗召。
嘉熙片碣已完璧,海岳遺詩尤絕調(diào)。
年深木石互胎骨,力盡斧斤開窅窱。
口鉗手畫辨疑似,細(xì)讀沈思忽狂叫。
海氣瑰奇夏云起,乾文錯(cuò)落星芒照。
想當(dāng)興酣落筆際,再拜呼兄顛可笑。
留將年月補(bǔ)志乘,收入畫圖資詠嘯。
王禽隸古羽皇字,異境往往辟幽峭。
獨(dú)怪此石君家物,搜采不許旁人剽。
若使蘇齋得見此,始愿頓償夫豈料。
玉堂珠殿事奢靡,柱礎(chǔ)爐香付憑吊。
蠻邦遺跡那足數(shù),賴有斯文重邊徼。
看君用意在沈滯,肯使泥涂尾終掉。
遂盦跋云:羊城試院東偏有池一泓,南漢藥洲遺跡也。池中有九曜石,其一在藩署,上刻「藥洲」二字,左行書「米黻元章題」,不著年月。在學(xué)署者僅存其八,宋元人銘刻。池東一石最大,高可二丈許,上有掌跡長尺二寸,不知何時(shí)僵臥水涯,老榕踞之,廣蔭數(shù)畝。舊傳石背有米詩,然榕根纏絡(luò)不可尋矣。蘇齋老人視學(xué)茲土,凡三任八年,搜剔石上題名,拓得二十八紙,都為一卷,附《粵東金石略》后,辨論最精,獨(dú)以未見米詩為憾,有句云「不知米老詩句刻何處,想在老榕巨根內(nèi)」,又云「未知老榕腳下字,后來誰則代我摹」。然《藥洲摹米石歌》則又謂「或云題名即詩處,或云斫竹親見之」,蓋亦得之傳聞,未能測實(shí)也。余以道光乙酉冬來持使節(jié),丙戌嘉平試惠循歸,軺塵甫息,乘池水方涸,爰疏淤剔石,凡蘇齋所品題者一一摹拓。惟仙掌石上陳九仙隸書一段,舊止拓得三行有奇,其兩半行尚為榕根所掩,因竭力洗刷,始得全文。又思九仙題名有「摩挲蘚刻誦米南宮詩」之語,意米詩必在其旁,乃復(fù)東規(guī)數(shù)尺,鑿去榕根,石骨既呈,字跡可摸,濯而出之,則元章五絕全首在焉。其文云:「九口石(第一行),碧海出蜃閣,青空(第二行)起夏云。瑰奇冂怪(第三行)石,錯(cuò)落動(dòng)乾文(第四行),米黻(第五行),熙寧六年七月(第六行)。」凡六行三十一字。蘇齋浚池時(shí)在乾隆丙戌,迄今甲子一周,上距米題詩時(shí),蓋七百七十有五年矣。蘇齋為余大父行,石殆與余家有緣也。又按,米題「藥洲」二字,蘇齋誤連時(shí)仲公詡等名讀之,定為元祐元年。近阮蕓臺(tái)尚書新輯通志,力辨其誤,謂米熙寧八年以前在廣南,八年以后寓跡長沙江淮間,無復(fù)南來之理,然未見此刻,故亦不能定其為何年。今此詩年月具在,足資互證,則知「藥洲」二字必同時(shí)所題,而蘇齋所訂《海岳年譜》,考據(jù)尚未精碻矣。信乎古刻之可寶也。道光丁亥中秋日。(附錄)
按石刻第一行「石」字下有八分「植」字,與詩無涉,翁跋語中亦未及。細(xì)觀詩內(nèi)「怪」字上一字有「冂」痕跡,似「植」字。當(dāng)時(shí)或因石質(zhì)有損,別補(bǔ)一「植」字于題下耶?(自記。)
翠屏渺難覿,綠鏡行自照。
斜籬擁危磯,清淺可垂釣。
我來秋冬交,枯荷雜叢藋。
水深無一尺,魚勞尾不掉。
連日江風(fēng)大,寒潮漱石竅。
溶溶池萍破,軋軋水車叫。
雪意化為雨,草痕不待燒。
池北亭榭靜,老梅忽含笑。
魚樂吾未知,一竿且坐嘯。
君看淮陰士,托彼水中漂。
讀書(己未) 清 · 祁寯藻
讀書不求解,偶解亦非要。
高談出榛蕪,微義墮奧窔。
空抱詠懷詩,不聞蘇門嘯。
君看沈醉人,醉語先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