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是日停炊,預(yù)作乾糒,以冷水食之,謂之“禁火”。寒食的來源,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周禮》曰:“司烜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為季春將出火也?!?br />
《荊楚歲時記》曰:“去冬節(jié)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據(jù)歷合在清明前二日)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斗雞,鎪雞子,斗雞子,打毬。”
《琴操》曰:“晉文公與介子推俱亡,子推割腓股以啖文公,文公復(fù)國,子推獨無所得。子推作龍蛇之歌而隱,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舉火?!?晉 陸翙 《鄴中記》、《后漢書·周舉傳》皆云:“寒食斷火起于子推”。自此始附會為 介之推 事。另,子推被焚之事,《左傳》及《史記》皆無載。
又有以清明為寒食的。《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jié)。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jié),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br />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唐·韓翃 寒食
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元·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
欲隱尚違慚 介子 ,年年寒食臥江汀。 明·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
指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一說一百零六)天即為寒食,故名。又牡丹之一種,開于寒食節(jié),故稱。 宋 歐陽修 《洛陽牡丹記·花釋名》:“一百五者,多葉,白花。 洛陽 花以谷雨為開候,而此花常至一百五日開,最先?!?br />
今朝一百五,出戶雨初晴。 唐·姚合 寒食詩
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 唐·元稹 連昌宮詞
家乏兩千萬,時當一百五。 唐·溫庭筠 寒食節(jié)寄楚望
昨日一百五,老稚俱寒食。 宋·蘇轍 新火
秦人呼寒食為熟食,言不動煙火,辦熟食也。趙次公:“寒食日更不舉火而冷食其物,故謂之寒食,亦謂之熟食?!?br />
幾年逢熟食,萬里逼清明。 唐·杜甫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適當熟食節(jié),煖氣無已吝。 宋·葉適 靈巖
曉雨絲絲熟食時,泥深轍斷客行遲。 宋·陸游 寒食日九里平水道中
熟食例多潑火雨,江吐微云遍村塢。 清·厲鶚 寒食同少穆初觀城南
蕩秋千
《天寶遺事》曰:“天寶宮中至寒食節(jié),競筑秋千,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相與仿之?!?秋千相傳 春秋 時 齊桓公 自北方 山戎 傳入。一說本為 漢武帝 時宮中之戲,作千秋,為祝壽之辭,后倒讀為秋千,又轉(zhuǎn)為“鞦韆”。
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 唐·杜甫 清明
漏聲透入碧窗紗,人靜鞦韆影半斜。 宋·蘇軾 寒食夜
秋千與花影,并在月明中。 金·元好問 辛亥寒食
些事消魂,剩有鞦韆斷板存。 清·陳維嵩 減字木蘭花·過惠山九華庵
打毬、蹴鞠
宗懔 《歲時記》:“寒食有打毬、鞦韆、施鉤之戲?!?蹴鞠傳說始于 黃帝 ,初以練武士。 戰(zhàn)國 時已流行。鞠與毬同,古人蹋蹴以為戲。顏師古 注:“蹴,足蹴之也。鞠以韋為之,中實以物,蹴蹋為戲樂也?!?br />
遙聞?chuàng)艄穆?,蹴鞠軍中樂?/span> 唐·韋應(yīng)物 寒食后北樓作
殿前鋪設(shè)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毬。 前蜀·花蕊夫人 宮詞
寒食梁州十萬家,鞦韆蹴鞠尚豪華。 宋·陸游 春晚感事
蹴鞠漸知寒食近,鞦韆將立小鬟雙。 宋·梅堯臣 依韻和孫都官河上寫望
蹀堶(dié tuó)、拋堶
宋 明 時寒食節(jié)兒童拋瓦石的一種游戲。后世易瓦石為銅錢,遂變游戲為賭博。 清 錢謙益 《徐武靜生日賦贈八百字》詩:“拔河群作隊,蹀堶巧相當。”自注:“拋磚戲也?!?錢曾 注引 楊慎 曰:“ 宋 世寒食有拋堶之戲,兒童飛瓦石,若今之打瓦也。或云起于 堯 民之擊壤?!?br />
五五三三拋堶忙,柳絲深處映陂塘。 宋·張侃 代吳兒作小至后九九詩八解
才看拋堶過冷節(jié),落花飛絮滾成團。 清·金農(nóng) 懷人絕句
自笑童心除未盡,拔河拋垛尚能嬉。 清·趙翼 春興
柳宗元書云:“近世禮重,拜埽今闕者,四年每遇寒食,北向長號,以首頓地。想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庸丐,皆得上父母丘壟,馬醫(yī)夏畦之鬼,無不受子孫追養(yǎng)者?!?br />
《五代史》曰:“寒食野祭焚紙錢?!?br />
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 唐·王建 寒食行
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鳶作窠銜上樹。 唐·張籍 北邙行
鄰冢已澆寒食酒,野風分送紙錢來。 宋·許及之 廢冢
餳粥、杏酪、桃花粥
甜粥;糖粥。舊舊俗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麥煮粥,研杏仁為酪,以餳沃之,謂之寒食粥。因呈桃花色,又稱“桃花粥”。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三:“寒食則有假花雞毬、鏤雞子、子推蒸餅、餳粥。”
雞毬餳粥屢開筵,談笑謳吟間管弦。一月三回寒食會,春光應(yīng)不負今年。 唐·白居易 會昌元年春五絕句贈舉之仆射
紙錢灰入松楸夢,餳粥香隨榆柳煙。 宋·朱弁 寒食
新火發(fā)茶乳,溫風散粥餳。 宋·蘇軾 趙德麟餞飲湖上舟中對月
潑火雨晴餳粥冷,落花風暖筍輿輕。 元·馬臻 途中寒食
綿 上火攻山鬼哭,霜華夜入桃花粥。 元·陳樵 寒食詞
舊俗寒食節(jié)禁火,其時所下的雨叫“潑火雨”,也叫“清明雨”。亦省作“潑火”。
微微潑火雨,草草踏青人。 唐·唐彥謙 上巳
東風潑火雨新休,舁盡春泥掃雪溝。 唐·王建 宮詞
年年潑火雨,苦作清明寒。 宋·梅堯臣 依韻和長文紫微春雨
潑火初收,鞦韆外,輕煙漠漠。 宋·毛幵 滿江紅
《歲時記》:“江淮間寒食,家家折柳插門?!?br />
寂寞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紀年華。 宋·趙鼎 寒食書事
寒食孤村路,春風萬樹花。藉蘭臨水曲,折柳到山家。 明·何景明 三月七日同諸生出游
插柳停搊素手箏,燒燈罷擊花奴鼓。 清·吳偉業(yè) 琵琶行
舊時寒食節(jié)禁煙后重行舉火。古代宮中取火以賜近臣,再傳遞民家,故稱。
傳火樓臺,妒花風雨。 宋·周邦彥 水龍吟·梨花
風俗久虛傳火事,郊原又負踏青行。 明·葉彌廣 雨中清明
暖隨榆柳初傳火,象衍魚龍漸泮水。 清·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恭記
雕刻成 介子推 形象的裝飾物。 唐 時應(yīng)寒食節(jié)令用。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三:“ 唐 歲時節(jié)物……寒食則有假花,雞毬,鏤子推,蒸餅。”掃松
《古謠諺·〈寒食占雨諺〉序》:“《四時占候》:寒食系清明前一日,人家墓祭,謂之‘掃松’。”炊熟
宋 代稱寒食節(jié)前一日為炊熟。因寒食禁火,節(jié)前一日必須燒好食物,故稱。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jié)》:“尋常京師以冬至后一百五日為大寒食,前一日謂之炊熟。”火前
謂寒食節(jié)禁火之前。 唐 薛能 《晚春》詩:“征東留滯一年年,又向軍前遇火前?!?br />
又火前茶,指寒食節(jié)禁火以前采制的新茶。 唐 韓偓 《己巳年正月為閩相相召卻請赴沙縣郊外泊船》詩:“數(shù)盞綠醅桑落酒,一甌香沫火前茶?!?br />火前花
指寒食節(jié)前開放的牡丹花。 宋 陸游 《天彭牡丹譜·風俗記》:“﹝牡丹花﹞最盛于清明寒食時。在寒食前者,謂之火前花,其開稍久?;鸷蠡▌t易落。”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云白山清萬馀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船如天上,花似霧中,娟娟戲蝶,片片輕鷗,極其閑適。忽望及長安,驀然生愁,故結(jié)云:“愁看直北是長安?!贝思词律幸?。然人第知前七句皆即事,惟此句撥轉(zhuǎn),而不知此句之上,先有“云白山青萬馀里”七字,說得世界開擴盡情,而后接是句,則目極神傷,通體生動,言想望如許地也。唐七律選
結(jié)出舟中望長安七字,以為從此望去也,然而山青云白,一萬馀里,目驚神痛,說得盡情。增訂唐詩摘鈔
起二句便是愁之深,故結(jié)用“愁”字點破應(yīng)轉(zhuǎn)。……前六句輕俊流利,七句實接“云白山青”四字振起。章法之佳甚者也。
寒食 (唐·韓翃)
題注:一作寒食日即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君平以《寒食》詩得名,宋亡而天下不復(fù)禁煙,今人不知鉆燧,又不深習唐事,因不解此詩立言之妙。如“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二語,猶只淡寫。至“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上句言新火,下句言賜火也。此詩作于天寶中,其時揚氏擅寵,國忠、铦與秦、虢、韓三姨號為五家,豪貴榮盛,莫之能比,故借漢王氏五侯喻之。即賜火一事,而恩澤先沾于戚畹,非他人可望,其馀錫予之濫,又不待言矣。寓意遠,托興微,真得風人之遺。圍爐詩話
唐之亡國,由于宦官握兵,實代宗授之以柄。此詩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見意,唐詩之通于《春秋》者也。唐詩別裁
“五侯”或指王氏五侯,或指宦官滅梁冀之五侯,總之先及貴近家也。本事詩
韓已遲暮,……邑邑殊不得意,多辭疾在家。唯末職韋巡官者,亦知名士,與韓獨善。一日,夜將半,韋叩門急,韓出見之,賀曰:“員外除駕部郎中,知制誥?!表n大愕然,曰:“必無此事,定誤矣?!表f就座,曰:“留邸狀報制誥闕人,中書兩進名,御筆不點出。又請之,且求圣旨所與。德宗批曰:‘與韓翃’。時有與翃同姓名者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進,御筆復(fù)批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泖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峙唬骸c此韓栩’”韋又賀曰:“此非員外詩耶?”韓曰:“是也”。是知不誤也。唐詩箋注
首句逗出寒食,次句以“御柳斜”三字引線,下“漢宮傳蠟燭”便不突?!吧⑷胛搴罴摇保^近幸者先得之,有托諷意。詩境淺說續(xù)編
二十八字中,想見五劇春濃,八荒無事,宮廷之閑暇,貴族之沾恩,皆在詩境之內(nèi)。以輕麗之筆,寫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時傳誦也。
寒食汜上作 (唐·王維)
題注:一作途中口號
廣武城邊逢暮春,汶陽歸客淚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
此春暮歸途感時之作。落花寂寂,楊柳青青,傷春事之己闌,而歸人之尚滯。末二句神致黯然。
一百五日夜對月 (唐·杜甫)
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yīng)更多。
仳離放紅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李太白云:“鏟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杜子美云:“斫卻月中桂,清光應(yīng)更多”,二公所以為詩人冠冕者,胸襟闊大故也。此皆自然流出,不假安排。杜臆
此詩須溪評不中窾,……余謂“無家”二字,乃一篇之骨,故先提出。唯無家而對寒食之月,月如金波而淚亦如之;此時直欲斫卻月中之桂,令清光更多。何也?吾婦孤居,是謂“有女仳離”,而桂放紅蕊,想像此際,能無顰眉?所以欲斫月中之桂也?!鸩?、斫桂,不必符其本來;而牛、女渡河,不必目前所有也。起語十字作一句讀,才是對月,不然是對寒食,不合詩題矣。讀杜心解
“寒食”字只一借徑,通營不粘,意只趨向?qū)υ氯ヒ??!叭缃鸩ā?,本說淚,卻便搭上月光。愁眼對月,纖翳盡屬可憎,故有“斫桂”、“光多”之想;實則此二句正為五、六生根。蓋不斫則“紅蕊”撩人,在“仳離”之撒娥,厭看久矣?!傆呻x愁所激耳,故末又借有離必合之“牛女”托醒,曰“漫愁”,曰“猶渡”,若羨之,若妒之,妙不可言。此首詠月,從月中黑翳落想。
寒食 (唐·李山甫)
柳帶東風一向斜,春陰澹澹蔽人家。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
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
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
周敬曰:唐人寒食詩多矣,余最愛李山甫“有時三點二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與來鵬“侵階草色連朝雨,滿地梨花昨夜風”,為寒食時景傳神。《詩旨》云:詩有喜怒哀樂,四時之詞,喜而得之,其詞麗,如“有時”、“到處”一聯(lián)是也。蓋時至寒食,天色乍晴乍雨,花枝或疏或密,城市繁華如織,丘陵樹木郁然,風景物候原與四時不同。此詩妙境在“有時”、“到處”與“疑”字、“似”字。曰“疑”曰“似”,見目前榮華,倏成空寂,何等含蓄!結(jié)嘆已無知己慰問,年年獨有歲華之泣。旅思無聊,感慨中情,可謂怨而不怒者也。詩境淺說
此二句以輕活之筆,寫眼前之景。全以不著力處見工。宋人集中每有此派。在駢文中,“一寸二寸之魚,三竿二竿之竹”,其意境相似。此詩因寒食而作,上句以清明為多雨之際,故時有數(shù)點沾衣;下句言其時春花已放,而未繁盛,故時見數(shù)枝逗色,皆切寒食時令而發(fā)。
寒食寄京師諸弟 (唐·韋應(yīng)物)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寄興閑遠,絕句尤有風。此木軒論詩匯編
比右丞似高一格。唐詩箋注
此詩情味不減“遍插茱萸少一人”詩也。王詩粘,韋詩脫,各極其致。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唐·杜甫)
題注:秦人呼寒食為熟食
消渴游江漢,羈棲尚甲兵。
幾年逢熟食,萬里逼清明。
松柏邛山路,風花白帝城。
汝曹催我老,回首淚縱橫。
兒漸長,身漸老,分明是“汝曹”催之。杜詩解
起十字,對得錯落之極。出他人手,便費筆墨無數(shù)矣。三句,我亦能道;四句,非人所及也。熟讀細思,便能自造奇句。老人忽忽無樂,只向松柏一路,縱復(fù)風花滿眼,與之全沒交涉。見諸少年及時行樂,不勝厭惡,真有“催老”之恨也。從“清明”字中,分出“松柏”、“風花”二項,松柏漸與老人親,風花徒屬少年事。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xiāng)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孟《寒食》詩最佳,“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正可與韓栩詩參看。網(wǎng)師園唐詩箋
翻新見妙(末句下)。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唐·宋之問)
題注:一作初到黃梅臨江驛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此詩淡雅中有奇氣,看他次聯(lián)與結(jié)語,何等感悲動人!唐律消夏錄
三四直是拙筆,如云:“可憐燕市望,不見虎丘人”,豈不可笑?其妙卻在上二句,所謂點鐵成金手。蓋三四句是鐵,而上句之“逢”字、“屬”字,為點金之丹也。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起四流便,承以五六穩(wěn)質(zhì)之句,方不輕薄。結(jié)亦凄婉可人,足成完構(gòu)。五六白話恰是整老,結(jié)乃緊承之耳。胡宸詔曰:三四意流語對,凄其欲絕;五六亦是分承。唐宋詩舉要
纏綿悱惻。
避地寒食 (唐·韓偓)
避地淹留已自悲,況逢寒食欲沾衣。
濃春孤館人愁坐,斜日空園花亂飛。
路遠漸憂知己少,時危又與賞心違。
一名所系無窮事,爭敢當年便息機。
此避地竟不知何事,總是竄伏既久,急不得出,因觸佳節(jié),滴淚為詩也。一二“已自”、“況逢”,曲折寫出。三、四,“人愁坐”,悲在一“坐”字;“花亂飛”,悲在一“亂”字。言天步方艱,那容閑坐;寸陰是寶,奈何急馳!寫一日、二日關(guān)系無數(shù)失得,人卻走入更不得出頭之處,真欲血淚迸流也(首四句下)。五、六,轉(zhuǎn)筆。然則我今日之哭,自為避地,初不為寒食也。不然,而世有息機之人,靜對眾芳,閑觀零落,盡委大化,我豈不能!無奈一時大事,盡屬此身;況在青年,胡不戮力?固不能與早眠晏起、飽飯徐行老翁,較量“賞心”二字也(末四句下)。韓翰林集
吳汝綸曰:此謂己之進退、系唐室安危也(末二句下)。
和上巳連寒食有懷京洛 (唐·沈佺期)
題注:一作孫逖詩
天津御柳碧遙遙,軒騎相從半下朝。
行樂光輝寒食借,太平歌舞晚春饒。
紅妝樓下東回輦,青草洲邊南渡橋。
坐見司空掃西第,看君侍從落花朝。
本色風光。云卿詩得此,脫去自家蹊徑盡矣。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
看他故用“東”字、“南”字、“西”字作章法,使讀皆心頭眼頭,便有爭流競秀之觀,真為奇絕筆墨也。只此“饒”、“借”二字,便伍殺他人無數(shù)拖筆沓墨,想見先生手法之高妙(“行樂光輝”二句下)。唐詩箋注
此等詩、句句清新,字字秾麗,細讀一過,便當令人口香十日。
寒食城東即事 (唐·王維)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
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周啟琦曰:香艷簡致。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丘墟郭門外,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離別處。
冥寞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東坡云:與郭生游,寒溪主簿吳亮置酒,郭生善作挽歌,酒酣發(fā)聲,坐為凄然。郭生言:恨無佳詞。因改樂天《寒食》詩,歌之,坐客有泣者。其詞(木蘭花令)曰:“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路,盡是死生離別處。冥寞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泵烤潆s以散聲。
寒食山館書情 (唐·來鵬)
獨把一杯山館中,每經(jīng)時節(jié)恨飄蓬。
侵階草色連朝雨,滿地梨花昨夜風。
蜀魄啼來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朧。
分明記得還家夢,徐孺宅前湖水東。
為經(jīng)時節(jié),故把一杯;為飄蓬,故獨在山館中。然則起句中,已盡有次句,而今又必重作一句者,只為欲加“每”字、“恨”字。猶言年年凡遇寒食,則無以自遣,必把一杯;年年凡把一杯,則無有好懷,必在逆旅,蓋言不獨今日之把一杯在此山館中也。三、四,畫時節(jié)亦盡此十四字,畫飄蓬亦盡此十四字,更不須別動筆也(首四句下)。此五六,正先與七句寫夢回之時也。末句句法,言“徐孺宅前湖水”六字,是將到家下,路之所經(jīng),只得“東”一字,是其家下也。金雍補注:看唐人五六,其輕如此(末句下)。唐詩貫珠
來鵬屢舉進士不中而客死,則其潦倒可知,故詩多失意之語,發(fā)之于節(jié)序,非正賦寒食也。
之任武陵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劉員外禹錫 (唐·竇常)
杏花榆莢曉風前,云際離離上峽船。
江轉(zhuǎn)數(shù)程淹驛騎,楚曾三戶少人煙。
看春又過清明節(jié),算老重經(jīng)癸巳年(憲宗元和八年)。
幸得柱山當郡舍,在朝長詠卜居篇(湘州柱山,在郡東十七里,即今德山)。
(竇)常歷武陵、夔、江、撫四州刺史,所謂“看春又過清明節(jié),算老重經(jīng)癸巳年”者,將之武陵到松滋渡之所作也。
寒食還陸渾別業(yè) (唐·宋之問)
洛陽城里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fā)。
旦別河橋楊柳風,夕臥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fù)春。
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此山居燕飲之詩。言城中花落如雪,而此地始開者,山深故耳。于是別河橋而歸臥伊川,則桃李含英,春酒方熟,熙游圣化之中,酣飲而歌擊壤之曲。非太平何以能此?其開元致治之時乎!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此篇語意轉(zhuǎn)折,亦唐初七古佳調(diào)。唐陳彝曰:次兩句趣極。唐孟莊曰:“春”字說酒好,末二句辭則佳矣,時恐未然。
寒食都門作 (唐·胡曾)
二年寒食住京華,寓目春風萬萬家。
金絡(luò)馬銜原上草,玉顏(一作釵)人折路傍花。
軒車競出紅塵合,冠蓋爭回白日斜。
誰念都門兩行淚,故園寥落在長沙。
前解“寓目”字苦?!霸⒛俊敝疄檠?,身立道旁,饞眼飽看,而于我全無分也?!叭f萬家”,妙!便是萬萬“金絡(luò)馬”,萬萬“玉顏人”。再如“春風”,妙!人亦春風,馬亦春風,便是萬萬春風。此自是寫今年寒食,然于初動筆,便寫“二年”字者,蓋去年初至都門,或是挨插不入,今既遙遙又經(jīng)三百有六十日,而再一寒食矣,猶然只得“寓目”,此為失路之至苦也(首四句下)。此“軒車”、“冠蓋”,即七句之“誰”字也。朝則“競出”,不見人面上有兩行淚也;暮則“爭回”,又不見人面上有兩行淚也。“紅塵外”,寫其“競出”之勢;“白日斜”,寫其“爭回”之勢。末句,妙,妙!設(shè)不得此語,幾謂“兩行淚”是切望其殘羹冷汁矣(末四句下)。金雍補注:兩行淚仍為故園落,然則二年前一段高興,豈堪復(fù)問哉!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 (唐·韋莊)
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鞦韆。
“畫出”二字妙。下二句玩“隔簾”及“撩亂”字意,還是跟“楊柳綠絲煙”寫照,分明于柳絲蕩漾中形出??芍湃擞霉P,實景中皆用虛情描繪,上下必相關(guān)動也。
寒食雨 (宋·蘇軾)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zāi)乖谌f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點絳唇 紫陽寒食 (宋·陳與義)
寒食今年,紫陽山下蠻江左。
竹籬煙鎖。何處求新火。
不解鄉(xiāng)音,只怕人嫌我。
愁無那。短歌誰和。風動梨花朵。
鎖窗寒 聞子規(guī)用周美成寒食韻 (清·龔鼎孳)
幔卷紅樓,蘭缸寫影,玉蟾窺戶。
枝頭一派,送到落花風雨。
對青山、淚珠暗拋。
斷魂說向天涯語。
為個人憔悴,絲絲蓬鬢,十年軍旅。
春暮。牽衣處。有柳外鸝雙,桑間馬五。
湖光瀲滟,供奉鶯儔鴛侶。
憶故園、寒食清明,紫騮碧草依舊否。
怕人歸、滿眼斜陽,畫角圍芳俎。
寒食 (當代·陳永正)
萬戶煙微日又新,長安雖大肯容身。
搶榆莫問三千里,冷炙難消雨霧春。
鏡里留頭非故我,禁中傳火待何人。
平居已了山河事,且任英年酒入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