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趙元安(共 12 首) 五律 3七律 8 古體 1 作品不分行

七言律詩
四老詩 清末民國初 · 趙元安
七言律詩
① (作者注:「時荊妻殂謝,有感而作?!梗?。(老僧)
色空空色色空空,老衲無心禿已童。
身外雨花都舊障,禪家歲月任飄蓬。
須眉面壁渾經(jīng)里,衣缽隨緣出定中。
修到幾生情種在,長教歡喜妙無窮。
⑴ 編者按:「禪家」,〈趙一山先生與劍樓吟社〉作「禪心」,《瀛海詩集》作「仙家」。

四老詩 清末民國初 · 趙元安
七言律詩
① (作者注:「時荊妻殂謝,有感而作。」)。(老鰥)
凄然羞聽鳳求凰,白發(fā)思家悵老郎。
歲歲憐人花燭艷,悠悠無夢蝶蜂狂。
魂銷鴛浦清猿淚,心怯蠶房病驥僵。
長羨孤山遲鶴者,梅妻奚自擁寒香。
⑴ 編者按:「鶴」,〈趙一山先生劍樓吟稿輯逸〉誤作「歡」。又:「遲鶴」,〈趙一山先生與劍樓吟社〉作「避鶴」。
⑵ 編者按:「奚自」,〈趙一山先生與劍樓吟社〉作「自笑」。

杰士胸襟郁勃哉,狂歌嘯起釣龍臺。
君王已遂騎鯨去,神鬼群驚破壁來。
舊事興亡麋鹿感,長篇歌泣鳳凰才。
登臨無限云雷愿,橫恣翁山筆陣開。
⑴ 編者按:「泣」,《劍樓先生吟稿》作「悲」,據(jù)《瀛海詩集》、〈趙一山先生劍樓吟稿輯逸〉、《臺灣詩錄》改。
⑵ 編者按:「云」,《劍樓先生吟稿》誤作「雷」,據(jù)《瀛海詩集》、〈趙一山先生劍樓吟稿輯逸〉、《臺灣詩錄》改。
⑶ 作者注:「梁師爺讀《屈翁山詩集》,大服其筆力?!?/div>

贈芝蘭女校書阿英(發(fā)表于1890年) 清末民國初 · 趙元安
七言律詩
① 作者注:「時庚寅(1890)七月作?!?/div>
一雙俊眼一彎眉,一點靈犀一種癡。
秋水精神冰作骨,玉山溫潤雪侵肌。
金樽綠酒春生頰,紅袖青燈夜誦詩。
最好曲終琴罷后,芙蓉煙里話相思。
⑴ 編者按:「侵」,〈趙一山先生劍樓吟稿輯逸〉、《臺灣詩錄》均誤作「浸」。
⑵ 編者按:「誦」,《劍樓先生吟稿》、〈趙一山先生劍樓吟稿輯逸〉,《臺灣風物》、《臺灣詩錄》均作「講」。

憶阿英 清末民國初 · 趙元安
七言律詩
芝蘭女史喚阿英,皓齒明眸最有情。
吹竹彈絲饒嫵媚,攜云握雨大寧馨。
憐他癡絕顛鸞鳳,顧我緣慳隔死生。
底事音容尚如昨,奈何回溯不分明。

四老詩 清末民國初 · 趙元安
七言律詩
① (作者注:「時荊妻殂謝,有感而作?!梗#ɡ狭妫?/div>
少入名場倜儻哉,笙簫上鳳凰才。
自從文武衣冠改,閱盡悲歡離合哀。
兩鬢星霜驚鼓角,卅年歌舞艷樓臺。
落花芳草梨園暮,猶唱開元舊曲來。
⑴ 編者按:「簫」,《瀛洲詩集》、《臺灣詩醇》、《臺海詩珠》均作「歌」。
⑵ 編者按:「催」,〈趙一山先生與劍樓吟社〉作「吹」。
⑶ 編者按:「猶」,《東寧擊缽吟后集》作「又」。

四老詩 清末民國初 · 趙元安
七言律詩
① (作者注:「時荊妻殂謝,有感而作?!梗?。(老妓)
珍重香馀舊舞衣,雛鬟聲價憶依依。
京華色藝當時冠,身世風流覺昨非。
眉語半含春緒冷,琴心一曲古歡違。
躊躇歸鳳求凰意,翠幕低垂又夕暉。
⑴ 編者按:「風」,李騰岳〈趙一山先生與劍樓吟社〉作「飄」。

游劍潭寺(丙申(1896) 清末民國初 · 趙元安
七言律詩
① 注文:作者注:「寺在芝蘭,丙申(1896)避亂往士林,偕友人登游因作?!?/div>
一麾云水叩禪關,古寺修篁泊艇間。
鷗夢定知滄海變,桃源能避幾家閒。
入門忍讀前時句,對面重看舊識山。
為問龍泉緣底事,潭心不改碧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