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七言律詩
庭院陰陰覆薜蘿,尚書祠墓此巖阿。
長才只合從簪筆,晚節(jié)猶教學(xué)枕戈。
畢竟圣明持法恕,空聞門館受恩多。
平泉花木渾無恙,幾輩西州掣淚過。
何必騷人嗅落英,攀條擷葉試新烹。
鴻園拂石秋還暖,燕寢凝香晚更清。
插帽不妨開笑口,持螯端足了浮生。
為君醉草天隨賦,合占滄洲吏隱名(施懿琳編校)。
① 此詩又載黃得時〈胡承珙與東瀛集〉、陳漢光《臺灣詩錄》。
觚棱昨夜夢瀛洲,蹤跡無端出九州。
歷歷風(fēng)煙諸島碎,茫茫星斗四天浮。
題詩剩欲誇奇觀,報國⑴何曾效細(xì)流。
回首中原青一發(fā),祇應(yīng)西北倚高樓(施懿琳編校)。
⑴ 編者按:「國」,黃得時〈胡承拱與東瀛集〉作「圖」,誤。
跕跕飛鳶墮海煙,天涯只在片帆前。
勞生尚欠當(dāng)歸藥,浮世原如不系船。
偶學(xué)泥鴻留爪印⑴,仍隨櫪馬聽牙弦。
故人珍重臨歧意,香火尋盟更幾年(施懿琳編校)。
⑴ 作者注:「君齋中小雪浪石,予曾題名其上?!?/div>
① 此詩又載黃得時〈胡承珙與東瀛集〉、陳漢光《臺灣詩錄》。
千騎東方且莫論,牧童迎我海邊村。
新麰雨足須尤茁,老樹風(fēng)多頂盡髡。
地下有懷輸蟣虱,天涯無興寄鵬鯤。
去年今日車箱夢,瘦馬頻嘶出國門(施懿琳編校)。
① 此詩又載黃得時〈胡承珙與東瀛集〉、陳漢光《臺灣詩錄》。
平生好在紫髯翁,此別無因執(zhí)盞同。
去路月明千里外,交情雨散一年中。
甘棠舊港依然綠,荔子連山不斷紅。
試上朝臺定回首,故人猶滯沃焦東(施懿琳編校)。
君才似海常宜近,我計歸山苦未能。
王式不來應(yīng)有以,淮陽非臥所能勝。
偶看芳草思蛩駏,漫向秋風(fēng)較鴳鵬。
留取懷中書數(shù)紙,相思時與剪青燈(施懿琳編校)。
① 此詩又載黃得時〈胡承珙與東瀛集〉、陳漢光《臺灣詩錄》。
荒城斗大賦山囚,卻有洼尊似道州。
砌畔花開羅漢面⑴,窗前果結(jié)釋迦頭⑵。
何人為下常懸榻,此屋原如不系舟。
歸去茅檐閑炙背,煙濤還與話瀛洲(施懿琳編校)。
⑴ 作者注:「曇花一本抽十八莖,人以為當(dāng)十八應(yīng)真之?dāng)?shù)?!?/div>
⑵ 作者注:「果磊塊如佛頂,故名?!?/div>
① 此詩又載黃得時〈胡承珙與東瀛集〉、陳漢光《臺灣詩錄》。
山雨頻催梅子熟,海風(fēng)新送荔枝香。
試看神女肌如雪,休問麻姑鬢欲霜。
窮發(fā)加餐聊自慰,攢眉勸客且須嘗⑴。
天涯豈易逢尤物,未害風(fēng)流在瘴鄉(xiāng)(施懿琳編校)。
⑴ 作者注:「時未甚熟,味尚微酸。」
恨無玉版謁尊師(作者注:「臺地筍殊不佳。」),常笑金盤薦穆之。
但劈輕紅搖食指,還浮大白沁詩脾。
閑來種樹能通術(shù),果欲歸山豈待貲。
信是南游專為口,滯留江海已多時(施懿琳編校)。
① 此詩又載黃得時〈胡承珙與東瀛集〉。
一編入手百憂空,讀罷追涼小苑風(fēng)。
芳草意隨行處綠,離支顏勝去年紅⑴。
爭田漸解聽蠻訟,伐木閒思課隸功。
更上澄臺聊極目,懶將身世問飛鴻(施懿琳編校)。
⑴ 作者注:「今歲臺郡荔實大盛,其佳者不減內(nèi)地?!?/div>
① 此詩又載黃得時〈胡承珙與東瀛集〉。
十年人海任沉浮,漫浪無端出九州。
正合與官充水手,未妨呼我作遨頭。
生涯擬托莊周瓠,歸計猶虛范蠡舟。
枉說癡兒能了事,不知身世尚悠悠(施懿琳編校)。
① 此詩又載黃得時〈胡承珙與東瀛集〉、陳漢光《臺灣詩錄》、許成章《高雄市古今詩詞選》。
云海光中絕點埃,衙齋山色半屏開。
傳家唐律詩千首⑴,作吏蠻方水一杯。
香稻剩留鸚鵡啄⑵,高枝應(yīng)待鳳皇來。
筑城敢道非吾事,且覓瑯玕萬個哉⑶。
⑴ 作者注:「君家《叩彈集》原版尚存?!?/div>
⑵ 作者注:「縣出香米,番人所種?!?/div>
⑶ (作者注:「時方與君議筑城事,君先令栽竹為圍,捐俸為之?!梗?。(施懿琳編校)
① 此詩又載黃得時〈胡承珙與東瀛集〉、陳漢光《臺灣詩錄》。
紞鼓連聲接曙鐘,西郊未別且從容。
溪流夜?jié)q潮痕在,沙路朝晴草色濃。
歸興黿鼉殊可駕,曠懷魑魅慣相逢。
飽看藏壑頻遭徙,一笑虛舟任所沖(施懿琳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