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梅曾亮(共 21 首) 五律 1七律 12古體 8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86—1856 【介紹】: 清江蘇上元人,字伯言。道光三年進(jìn)士,官戶部郎中。師事桐城派姚鼐,專力古文,居京師二十余年,有盛名。詩亦清秀。晚年主講揚(yáng)州書院。有《柏枧山房文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
梅曾亮,字伯言,上元人。道光壬午進(jìn)士,歷官戶部郎中。有《柏枧山房集》。
維基
梅曾亮(1786年—1856年),原名曾蔭,字伯言,又字葛君,江寧府上元縣(今南京市)人,祖籍寧國府宣城縣。曾祖時移籍江蘇。出身詩書家庭,由母親候芝啟蒙。十八歲時,梅曾亮在鐘山書院拜姚鼐為師,與管同、方東樹、劉開及姚瑩,并稱姚門高第弟子。二十九歲時入?yún)屈埖膿P(yáng)州唐文館。道光二年(1822年)進(jìn)士三甲八十九名,授知縣,因考慮到贍養(yǎng)父母不便,沒有赴任。先后為鄧廷楨、陶澍幕僚。援例為戶部郎中。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告歸,主講于揚(yáng)州梅花書院。咸豐二年冬,回到家鄉(xiāng)上元。不久太平軍禍起,避難于王墅村,再移居淮安,晚年投靠河道總督楊以增,被安頓在河督節(jié)署之清晏園。咸豐五年(1855年)十二月十八日,楊以增積勞成疾,卒于南河節(jié)署,梅曾亮痛苦萬分,“撫尸慟而無淚”。二十四天后,咸豐六年正月十二日,梅曾亮去世。梅曾亮是桐城派承上啟下的人物。他在北京二十馀年間逐漸成為了桐城派唯一常駐京城的人,許多人都登門向他求教作文之法。曾國藩亦深受其影響了。著有《柏枧山房集》31卷。
共21,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五言律詩
戲書 清 · 梅曾亮
五言律詩
未可稱居士,頹然已放翁。
詩惟標(biāo)腳氣,文不愈頭風(fēng)。
雄任來嘲客,褒無待約僮。
雞毛三寸筆,何事反匆匆。

七言律詩
贈鈕非石 清 · 梅曾亮
七言律詩
散盡黃金鬢改玄,獨余翰墨得留連。
時追苦縣光和體,不奏《甘泉》泰時篇。
欲借方言行問字,更從《齊物》證忘筌。
世途何限烏焉馬,鳥跡那禁有變遷。

題容靜止詩集 清 · 梅曾亮
七言律詩
先師功業(yè)爛卿云,燕許常楊接世芬。
萬里天山新樂府,三年人海故將軍。
慚余西笑重投跡,喜子南歸得論文。
終是丹青圖畫客,管城休策腐儒勛。

贈潘咨少伯 清 · 梅曾亮
七言律詩
當(dāng)年豪士客扶風(fēng),曾以鄉(xiāng)兵占首功。
談笑尚驚黃鷂子,行藏欲問白鳧翁。
雨中裹飯勤深友,日下翻經(jīng)折鉅公。
莫訝元文難索解,應(yīng)知并世有揚(yáng)雄。

讀東坡集有感 清 · 梅曾亮
七言律詩
七載黃州已似家,又從儋耳度年華。
東坡有地聊栽竹,南海無人且看花。
白發(fā)瞿塘悲劍器,青衫湓浦泣琵琶。
飄零詞客多哀怨,學(xué)道如公信有涯。

慰客車多似水流,左遷君自百無憂。
同官何意遭閻奉,直疏曾聞繼道州。
若訪石牛猶早計,且歌金馬亦良謀。
書銜從此稱光祿,謝鮑詩聲讓一頭。

柏枧村中有故墓,吾宗苦約返茅茨。
黃精藥好愁難遇,蒼耳林深恐見欺。
北阮家憐門戶改,南陽阡冀子孫知。
飛橋一水千峰抱,記取他年謁墓時。

其二
七言律詩
百年寄圃冶城旁,舊德猶存綠野堂。
祖父艱難留樹石,弟兄奔走隔壺觴。
極知飽啄宜山澤,又恐鳴號望稻粱。
空憶故園春色返,半千閣下又青楊。

贈邵位西移居 清 · 梅曾亮
七言律詩
君別臨安山水來,精廬應(yīng)覺厭囂埃。
偶然移宅當(dāng)金碗,鎮(zhèn)可藏書著玉杯。
深院無風(fēng)能媚竹,小窗如畫忽橫梅。
漫言此是倪迂閣,卻許詩人踏破苔。

寄姚春木 清 · 梅曾亮
七言律詩
曾訪夷門客大梁,更尋耆舊溯襄陽。
秋風(fēng)昨已歸張翰,前輩今誰過孝章。
家食若為三畝計,國聞曾備五車藏。
陳編亦有平生志,愧子逍遙一草堂。

君竟翩然返故居,題橋應(yīng)笑擬高車。
寧編《荊楚歲時記》,不讀司空城旦書。
詞賦飛騰聊自喜,江山遼落興何如。
懷人若問吳門卒,尚有詩狂未掃除。

懷余小坡 清 · 梅曾亮
七言律詩
成都有客返江城,謫宦知君別后情。
向闕遲眠金雁驛,留川間賦《石犀行》。
論文每憶今無輩,避地應(yīng)聞我更生。
回首京華多樂事,酒槍茗枕話深更。

悼姚春木 清 · 梅曾亮
七言律詩
君卒逾年我未知,渡江猶寄贈君詩。
夢乖元伯真慚負(fù),書達(dá)劉侯已悔遲。
伊洛淵源周士貴,國朝文獻(xiàn)《漢宮儀》。
一編曾為《商遺集》,他日訂吾更倚誰。

古風(fēng)
方君植之能說子,古貌雄情無與比。
偶然折券散千金,三冬無褐心不恥。
蒙眬世事若無意,要最千年看如咫。
五勝新推十六家,一日曾行三百里。
朅來為客至江南,憔悴儒冠尚如此。
馬生與君意氣親,得錢沽酒為佳賓。
酒酣嘆息新知樂,客子逢人喜任真。
當(dāng)途之子多羞貧,熟視自循頭上巾。
不如南畝還收身,青鞋布襪誰能馴。
方君方君亦偪泰,千言不如十斛麥。
等是東西南北人,送爾江頭獨歸客。

十日不踏興勝寺,張子訝我何深藏。
謂疑幽憂屬末疾,豈知發(fā)興搜詩腸。
我初學(xué)此無檢束,虞初九百恣荒唐。
稍參涪翁變詩派,意趣結(jié)約無飛揚(yáng)。
十年棄置久不事,解散韜帙從忀徉。
含毫叩景偶一試,忽覺泥井生寒漿。
濃書細(xì)字急不擇,螻蚓詰曲肥鴉旁。
到口有物當(dāng)一吐,安能吶舌如周昌。
古人精嚴(yán)有真放,下手得快天機(jī)張。
六朝文士不解此,散葉駿馬驅(qū)跛羊。
三辰分光精氣薄,語言縮畜如羸尪。
雖然此中有涇渭,豈得蕪穢夸汪洋。
句律稍悟嗟已晚,嗜好多可無專場。
千金狐裘飾羔袖,漢冠晉制兼唐裝。
吾文所病亦在此,自成一家今未嘗。
當(dāng)年猛志壓崔蔡,翻恐汪魏相低昂。
先生不嗔后生笑,所慮惟此余尋常。
誰與吾黨二三子,妙解知我非猖狂。

東坡昔作騎鯨游,斯文冥冥若長夜。
傳流片紙萬牛回,想見揮毫一鳥下。
細(xì)看濃抹如眉闊,肯使奇才任胸瀉。
謫宦雖成蜀黨魁,悲歌不作湘累亞。
廟堂無地能爾容,風(fēng)月在天從我借。
經(jīng)冬山竹碧初老,駐春海棠紅未謝。
典竄豈因模禊帖,敖游自喜依僧舍。
往事真成牛角花,余甘幸比虎頭蔗。
眼前清景過始知,身后高名生可怕。
作詩一笑公應(yīng)聞,當(dāng)日好官誰復(fù)罵。

蘇公手跡十四書,張丑藏經(jīng)幾晨夜。
蠟箋久作煙云空,粉澤誰看風(fēng)雨下。
先生真放本精微,后人偽體徒奔瀉。
一寶何期得雙絕,四家頓使成三亞。
小乙鉤疑漢女藏,大橫箸向留侯借。
幾行補(bǔ)作肥鴉棲,半角殘隨隙駒謝。
蠅頭細(xì)跋得蒙叟,驥尾附名甘避舍。
況余書手同芽姜,使我品題慚杖蔗。
催詩閑受古人忙,得句喜過難韻怕。
汪君汪君慎守寶,富人若求君可罵。

我年未及十,我祖授書時。
襟裾戒牛馬,解授城南詩。
覆醢悲子路,讀記淚綆縻。
謂我有文性,祖亦為噓唏。
先子留上都,我母課中閨。
《文選》苦難字,背誦行遲遲。
十九始出游,雜覽如亂絲。
攬取得尺寸,首尾終迷離。
吳門遇王渭,交我顧廣圻。
語我六書學(xué),訓(xùn)詁宜兼之。
凡校古人書,不以他書資。
古書各義例,熟玩窺其嚱。
慚非性所好,負(fù)此良友規(guī)。
頗獨好文詞,俳偶自娛嬉。
異之管君同,謂此不足為。
此猶冠玉耳,不見骨與皮。
皮骨且不見,安能為妍媸。
是時文派多,獨契桐城師。
洪鐘未殫叩,閟響忽我遺。
言往理稍出,徐徐會其機(jī)。
讀書如養(yǎng)生,薰蕕不同脾。
豈食大官羊,腥膢離蟛蜞。
三史范已孱,陳壽無華詞。
五代事簡略,詞義獨恢恢。
《老》《莊》《荀》《管》《韓》,《國策》逮《楚詞》。
《淮南》《呂春秋》,譎詭而倡披。
六經(jīng)為稻粱,此亦膏與脂。
不可一日無,使人發(fā)華滋。
適口莫如約,拙養(yǎng)聊自怡。
劉君稱漢圣,董生書玉杯。
謝力有未能,吾知固有涯。
吾子天骨高,古風(fēng)還可追。
鵠卵在啄抱,庚桑慚魯雞。
儻欲師古人,為子誦所宜。

佳節(jié)歡友生,良夜念孤客。
叩門適不遇,惆悵緩歸屐。
天街月舒波,萬戶閉一白。
誰家酒兵閧,艷艷燭翻隙。
歸來兒女嘩,對月學(xué)扣額。
祭拜未云已,瓜果競分擘。
此樂諒無與,只可近書策。
夜深奈明何,相對惟脈脈。

春紅已退夏綠疏,黃花未來人意孤。
誰歟發(fā)艷回春腴,游龍作花紅扶蘇。
髲??八尺堆珊瑚,蕩搖秋空如畫圖。
世人但夸顏色姝,豈知直干中不枯。
忍使花落隨犁鋤,我?guī)熝财詾轷剀X。
試以為杖輕若無,刊落枝葉除根須。
以鐵為距漆作膚,策之穩(wěn)步如安車。
子美桃竹能給扶,昌黎赤藤杖自娛。
風(fēng)流文彩二子都,惜哉遷謫隨江湖。
豈若此杖忘崎嶇,侍師緩步留天衢。
七十謝政神蘧蘧,春光澹沱梨云鋪。
昆明芙蓉能白朱,與爾同佩花間壺。
園官十客相友于,乃知草木遇各殊。
赤藤桃竹愧不如,豈惟赤藤桃竹愧,不如孔光乃使靈壽污。


共21,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