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05—1755 【介紹】: 清浙江鄞縣人,字紹衣,號謝山。乾隆元年進士,選庶吉士。借讀《永樂大典》,鈔難得之書。散館后以知縣用,不就。后曾主蕺山及廣東端溪書院講席。生平欽佩黃宗羲,學問長于史學,對明末忠烈及清初學者事跡,最為留意,所撰《鮚埼亭集》,收此類人士碑、表、傳、志極多。又續(xù)補黃宗羲《宋元學案》。另有《經(jīng)史問答》、《勾馀土音》、《漢書地理志稽疑》,并?!?a target='_blank'>水經(jīng)注》,箋《困學紀聞》,輯《甬上耆舊詩》。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四
全祖望,字紹衣,號謝山,鄞縣人。乾隆丙辰舉博學鴻詞。成進士,改庶吉士,授知縣。有《鮚埼亭詩集》。
詞學圖錄
全祖望(1705-1755) 字紹衣,號謝山、鮚埼亭長,學者稱謝山先生,室名雙韭山房。清鄞縣洞橋鄉(xiāng)沙港口村人。乾隆元年1736年中進士,入庶常館,授翰林院庶吉士。后絕意仕途,家境漸貧,竟至三餐難繼。1742年與同縣蔣拭之等成立"真率社",賦詩唱和。1748年應聘至紹興主講蕺山書院。后因郡守失禮,拂然辭歸。貧病繼迫,為學益力。1751年往廣東主端溪書院講席,次年因病歸里。1754年寓居揚州,病中仍校著不輟,冬返里。次年,子昭德病夭,悲慟至極卒。家人售雙韭山房藏書萬卷,獲銀200兩始予安葬。墓在南郊王家橋畔。研治宋末及南明史事最精。著《鮚埼亭文集》、《鮚埼亭文集外編》、《鮚埼亭詩集》。以10年功夫續(xù)成黃宗羲、黃百家父子僅完成約十之三四之《宋元學案》,又有《七校水經(jīng)注》,《三箋困學紀聞》。另有《經(jīng)史問答》、《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尤有功于寧波地方文獻,搜求、抄錄宋《乾道四明圖經(jīng)》、《寶慶四明志》、《開慶四明志》、《甬上耆舊詩》,編《句余唱和集》,撰《句余土音》等。
維基
全祖望(清末寧波話:,;當代寧波話:,,(1705年1月29日—1755年8月9日),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沙港口人(今寧波市洞橋鎮(zhèn)沙港村),清朝史學家、文學家??滴跛氖哪辏?705年)正月初五日亥時,全祖望生于鄞縣白壇里月湖之西岸先世宮詹公故宅。其四歲能解《四書》、《五經(jīng)》,七歲能讀《資治通鑒》,人稱神童,師從董次歐。十九歲由督學王蘭生推選入京,見當時侍郎方苞。雍正十年(1732年)中順天鄉(xiāng)試,臨川翰林李紱看到全祖望的考卷,嘆曰:“此深寧、東發(fā)后一人也!”是年八月其妻張氏因難產(chǎn)而死。雍正十三年(1735年)續(xù)娶滿洲學士春臺之女曹孺人為妻,家貧,典當二萬卷書于仁和黃堅倉。乾隆元年(1736年)中三甲第三十六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時年三十二歲。初為庶吉士,不久受權(quán)貴排斥,散館歸班,乾隆二年九月回鄉(xiāng),專心著述,授徒為業(yè)。應紹興太守杜甲之請,任蕺山書院山長,因杜甲傲慢,不久辭去,又主講過廣東高要端溪書院。為謝山學派創(chuàng)始者,弟子有董秉純、盧鎬、蔣學鏞等。其遺作由董秉純整理。乾隆二十年(1755年),六月底,全祖望不復能言,日夜作鼾聲如睡,七月二日,聲漸微,卒年五十一歲。全祖望既逝,董秉純、蔣學鏞又請杭世駿校訂《鮚埼亭集》書稿,并代為作序。杭世駿的原稿后來不知所終,但董秉純還保存著副本,嘉慶六年(1801年)刊印。
共817,分4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五言律詩
地以歐劉重,情緣僑札殷。
風流推夙老,濩落感同群(謂南軒)。
楊枊春風杳,芙蓉夕照曛。
一堂賓主勝,三沐誦雄文(是日讀孺廬題嶰谷燕堂小記)。

其二
五言律詩
姿地原無輩,家風好共夸(孺廬三郎霽山)
石蓮花接葉(萬光祿思嘿講易地),玉茗樹駢葩(孺廬言其家園玉茗之盛)
良會思前哲,高才賦落霞。
吾衰期掉首,歸理舊漁槎。

徵君未死日,破戒受兼金。
為葬鐘山骨,馀投瀨水陰。
清芬猶未泯,高誼更誰尋。
一諸來孤鳳,微生慰素心。
⑴ 耕宕不受達人之饋以葬故人乃收一今百金用其半而所馀者投之蕪湖水中

天上玉堂夢,羈愁五載殷。
相逢大江北,重與話離群。
老屋連甍住,醇醪永夕醺。
士安如見外,誰復定吾文(孺廬許為予序拙集)。

其二
五言律詩
探得遺經(jīng)緒,寧將曹李夸。
祗應憐末學,亦復愧繁葩。
元氣收秋實,榮光爛早霞。
一壺回逝水,津逮有星槎(座中語及江都世擅文選之學)。

宗姓真磷角,公孫亦鳳毛。
相尋白蘋渚,握手話風騷。
我亦勾馀客,清才愧二豪。
一枝何處是,七觀已蕭寥。

一甕離支酒,迢迢自粵中。
誰憐成粹白,幾費擘輕紅。
味以淡彌旨,香緣清若空(清若空禾中酒名也)。
乍疑錯著水(坡公稱羅家白為錯著水),牽率譜詩筒。

其二
五言律詩
聞道三年后,芳膏變墨香。
風塵感緇素,物態(tài)反蒼黃。
守白應難久,通元別有方。
勞君且封閉,莫漫倒樽嘗。

夾漈好孫子,平生喜著書。
桑田志虎豹,漳海紀蟲魚。
以此消春晝,兼之慰索居。
沈周是何物,俗吏足軒渠(昔蘇州守有問吏人者曰沈周是何物)。
⑴ 居仲遂志錄予曾見之虎豹謂鄭芝虎芝豹也

哭萬編修丈九沙 清 · 全祖望
五言律詩
日昨吳回厄,非關(guān)隱慝招。
痛心遂莫挽,老淚竟難消。
宿德嗟淪喪,知音嘆寂寥。
秦亭古梅下,風雨泣蕭蕭。
⑴ 去年九沙家大火盡焚其尊人充宗先生經(jīng)學未刊之書九沙援夷伯廟震故事以為已咎朝夕涕洟遂以不起亦可傷止

深柳堂中彥,蕭疏最絕塵。
苦心啖薇蕨,高致擬松筼。
一束鼠須筆,數(shù)枝閩嶠春。
王香不著地,郎主亦傷神。

魏其夜治具,苗藿亦殷然。
豈有催租客,能回訪戴船。
秋云暗荒徑,潦水淡遙天。
為想蝸廬下,連甍三百廛(蝸廬甘谷齋名也)。

其二
五言律詩
浹歲吾門巷,無君曳履聲。
既驅(qū)雙豎去,合作四窗行。
來日須憐少,秋光正放清。
人生幾兩屐,一切且忘情(時甘谷久病初愈而又有游剡原之約)。

屯訝仲翔骨,剛憐叔夜腸。
是誰知肺腑,何以療膏肓。
之子通元化,談經(jīng)配太倉。
豈容任肥瘠,秦越兩相忘。

其二
五言律詩
觀潮曲江上,吳越事堪傷。
讀檄鄴都下,袁曹跡已荒。
肱從三折熟,艾未七年藏。
痼疾愁難治,憑君一倒倉。

其三
五言律詩
聞道軒農(nóng)際,諸公遍廟堂。
功原參六相,道足輔諸皇。
世晚民生薄,書成藝術(shù)良。
最憐此七尺,我輩總茫茫。

戊子三前輩,先生晚得從。
清談真似鶴,重聽有如龍。
百粵懷文教,千秋重禮宗(先生所著禮說最佳)。
憐予去國日,握手淚淙淙。
⑴ 謂李閣學穆堂謝副使石林及先生也戊于三解頭之名聞于天下

驚濤何處來,萬籟正蕭瑟。
孤嘯薄穹天,空行穿緹室。
詩魂古澗清,客思寒山冽。
開戶更噌吰,西崦晦落日。

半查索賦烘梅詩 清 · 全祖望
五言律詩
山中方傲雪,日下已催香。
我愛冰心凍,誰夸陽燧良。
春應隨臘轉(zhuǎn),人更較天忙。
從此唐花墅,迎暄次第芳。

寒竹 清 · 全祖望
五言律詩
消夏亦神清,凌冬更有情。
凍云添碧色,白雪寫疏聲。
落落青瑤屑,臞臞太瘦生。
黃公壚下客,歲晚莫寒盟。


共817,分4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