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xiàng)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23 【介紹】: 明宗室,太祖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蜀王,十八年命駐鳳陽,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博綜典籍,容止都雅,帝嘗呼為蜀秀才。在蜀聘方孝孺為世子師傅,表其居曰正學(xué),以風(fēng)蜀人。卒謚獻(xiàn)。著有《獻(xiàn)園集》。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二(上)
王太祖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二十三年就藩成都。永樂二十一年薨。有獻(xiàn)園集。 田按:獻(xiàn)王儒雅好學(xué),孝陵呼為蜀秀才。嘗奉命講武中都,辟西堂,延名士李叔荊、蘇舊衡等商榷文史。叔荊名鎬,以字行,臨川人。洪武戊辰與伯衡同主會試。伯衡為叔荊作先考北廬墓志,甚致推挹。余甄其詩錄別卷。王之國后;聘漢中教授方孝孺為世子傅,傾懷下接,嘗與孝孺書云:「公西州之冠冕,有識者無不心悅誠服,而新學(xué)晚生亦有所依歸也。余一日不見,有如三秋。」又云:「懿文清節(jié),有東漢之風(fēng);尚志立言,為當(dāng)代之重?!乖~旨雅令如此,借獻(xiàn)園集不傳。
五言律詩
伊昔開東閣,相看眼獨(dú)青。
文章奏金石,衿佩睹儀刑。
應(yīng)世游三輔,焉能困一經(jīng)。
前星垂炳耀,染翰侍彤庭。

七言律詩
聞?wù)f眼空天下士,只疑身是洛陽人。
少年有學(xué)談仁義,高論無慚問鬼神。
九載之官看教育,萬言詣闕聽敷陳。
曳裾巳在長沙日,知己相逢此志信。

其三
七言律詩
四十雖聞不動心,平生富貴豈能淫。
屢蒙論薦來天祿,自負(fù)文章入翰林。
養(yǎng)望也須添白發(fā),觀光仍遣教青衿。
河間好古嗟予慕,多士從游愛子深。

古風(fēng)
趣裝何處去,驅(qū)車赴漢中。
欣然游大郡,況復(fù)依方公。
問學(xué)日盜博,道德日益隆。
丈夫志遠(yuǎn)大,那肯局樊籠。
他年居館閣,步武接夔龍。

胡子蜀中士,受公知更深。
不憚三巴路,欲成仁者心。
伊昔韓門士,籍湜蒙賞音。
勖哉今胡子,愿無愧鄭林(鄭公智林良顯)。

孝孺詩序云:"臣近述《基命錄》,粗載三代帝王寬厚之政,以寓忠愛之私。幸徹睿覽過,蒙賜詩寵褒,詞高旨遠(yuǎn),復(fù)增慚荷,謹(jǐn)依韻略陳情,以謝萬一云。
武皇稱汲黯,近古社稷臣。
卓乎天地間,百世有馀芬。
宋公廊廟姿,志慮殊精純。
由來慕前烈,愿學(xué)在斯人。
雖處江湖遠(yuǎn),擬欲踐臣鄰。
茍非堯舜道,肯向黼扆陳。
嘗笑賈太傅,前席對鬼神。
著述累萬言,所言皆歸仁。
為君觀此書,四海屬經(jīng)綸。
為臣觀此書,有術(shù)能致君。
圣賢友多聞,我亦忝嘉賓。
持此以贈我,讀之至夜分。
撫卷再三嘆,良可媲典墳。

四言詩
嵋山峨峨,江水泱泱。
我疆我理,俾民以康。
靡言匪衣,靡善匪得。
閱士孔多,我敬希直。
謙以自牧,卑以自持。
雍容儒雅,鸞鳳之儀。
有學(xué)有識,乃作乃述。
追之琢之,金玉之質(zhì)。
侍我經(jīng)筵,不倦以勤。
非德不言,非道不陳。
職思其歸,義不可奪。
采采者芹,伺教如渴。
爰秣其馬,爰振其衣。
拜手稽首,載辭而歸。
昔之來也,春日遲遲。
今之歸也,涼風(fēng)凄凄。
悠悠我心,念子良苦。
爰命辭臣,飲餞江滸。
王道如砥,既歌且詠。
八月初吉,抵于南鄭。
沔彼江漢,亦合而流。
瞻彼岷峨,郁其相繆。
心之知矣,臨別繾綣。
子如我思,道豈云遠(yuǎn)。
歲行在子,文闈秋開。
較藝至公,遲子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