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祖銘(共 11 首) 七律 2七絕 2古體 7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80—1358 【介紹】: 元僧。慶元奉化人,字古鼎,俗姓應。年五十四始出主隆教寺,遷杭州徑山,賜號慧性宏覺普濟大師。有《古鼎外集》。
元詩選
祖銘,字古鼎,奉花應氏子。年十八,從金峨橫山錫公學出世法,二十五得度。竺西坦公主天童,使掌書記,后遍參諸尊宿,聞元叟在靈隱,往謁焉。言下豁然開悟,元統(tǒng)元年,始自徑山出住昌國之隆教,遷普陀,復遷中天竺。至正七年,還主徑山,錫號慧性文敏宏學普濟禪師。十七年,退居妙明庵。十九年書偈而逝,有《四會語錄》暨外集若干卷,古鼎洞徹玄微,踔厲縱橫,袁伯長、胡汲仲、黃晉卿、虞伯生、歐陽原功皆稱慕之。原功贈詩,有「上人能舉龍文鼎,坐斷淩霄第一關(guān)」之句。初在中竺時,有童子仇姓者,從師荷包笠。夜宿蘇之承天寺,見空中有一寶鼎。左右翼衛(wèi)皆天神,曰:「天帝以此鼎還賜徑山?!乖懙┮允沦|(zhì)其僧,曰:「此必古鼎師還遷徑山也。」俄而徑山命下,聞?wù)弋愔?/blockquote>
皇明名僧輯略
師諱銘。臨濟十五世孫。四坐道場。將示寂。謂其徒曰。觀世音持蓮華至矣。安坐而逝。火化。舌根齒牙數(shù)珠不壞。五色舍利無數(shù)。國史危先生為之碑。有四會語錄行世。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祖銘。字古鼎。奉化應氏子。幼穎悟。不近葷食。稍長學通百氏書。而尤嗜佛典。年十八厭處塵俗。從金峨錫公。學出世法。二十五得度受具戒。出游諸方。首依竺西坦公。掌記室。復走閩浙。多所參訪。莫有契者。時元叟在靈隱。師往謁焉。一語之下。遂坦然無疑滯。久之。臻其閫奧。一時德譽藹著。所與交游。皆雅望之士。去留為叢林重輕。而師愈謙抑自持。有以輿從為相迎者。悉謝絕之。唯杖履而已。順帝元統(tǒng)元年。師五十有四。始自徑山出。住昌國之隆教。學者不憚步險。爭愿趨往座下。后八年。遷普陀。浙東都元帥完者都公。威震海上。而于師至禮甚恭。日本商航。數(shù)奉國命。盛赍金幣來聘。師每避去。未幾。遷中天竺。至正七年。還主徑山。師在中竺時。有童子仇姓者。從師荷包笠。夜宿蘇之承天寺。見空中有一寶鼎。左右翼衛(wèi)皆天神。若有所告曰。天帝以此鼎。還賜徑山。詰旦以事質(zhì)。其僧曰。此必古鼎師。還遷徑山也。因與之俱來。為求給役。俄而徑山命下。聞?wù)弋愔?。朝廷以師法席之盛。錫號慧性文敏宏學普濟禪師。十一年。穎豪亂作。師治妙明庵于放生池上。曰。吾將老于是。十七年。杭再受兵。師退而庵居。又數(shù)月。苗獠焚掠徑山。丞相達識帖木邇。延師入云居庵。暇則詣師問道。請禮彌篤。一日請看經(jīng)次。師惟默坐。公問。長老何不看經(jīng)。師云。尋行數(shù)墨為看經(jīng)耶。公無語。師翻經(jīng)云。老僧看經(jīng)??唇?jīng)去也。公以手覆經(jīng)云。請與說破。師云。伊尹周公阿誰做。公遂領(lǐng)悟。已而示微疾。更衣危坐。致書丞相。囑以外護佛法之意。俄而指語其徒曰。觀世音金臺至矣。吾平生兼修之功。有驗也。乃大書偈曰。生死純真。太虛純滿。七十九年。搖籃繩斷。書已擲筆而逝。留七日。顏貌如生。行院概郡府官僚。設(shè)俎奠于道。茶毗。舌根數(shù)珠不壞。得五色光舍利無算。建塔于徑山及隆教普陀青山。有四會語錄。暨外集若干卷。傳于世。師意度直率。不為緣飾。居處物用。清苦淡泊。晨興盥颒以至浣濯。未嘗役童仆。自幼至耆年。未嘗少休。修凈業(yè)禮觀音像。日必千拜。而于大法。洞徹玄微。開示直截。踔厲縱橫。應變無窮。雖門庭峻拔。若不可少殺。隨其夙器。慈悲誘掖成就為多。至于文學。乃師之世業(yè)。里中袁文清公桷。金華胡公長孺。黃公溍。蜀郡虞文靖公集。長沙歐陽公玄。咸稱慕之。見諸文字者。舉可徵已。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一
古鼎禪師。諱祖銘。出于四明應氏。風骨軒昂。談?wù)摮艘獗怼5玫烙谠哦斯?。出世。談禪之會有四。皆名山廣澤之中。四眾圍繞。其升堂入室之鼓。日不停聲。當是時。六宗之徒?;ハ喾刚姟c懼鴷О傺砸越庵?。聲達朝廷。朝廷賜銘號。曰慧性文敏弘學普濟禪師。叢林共美其功。楚石琦有語曰。具眼宗師。超方哲匠。傳列祖之燈。息六宗之抗。身非身相非相。天教擎在千峰上。蓋銘初與楚石。同參元叟端。端公喜怒不測。所舉者皆流俗鄙事。所訶者皆賢圣章句。銘大疑之。乃詣端公之室。端呵呵大笑。銘曰。自遠趨風。師何謔耶。端公驀起頓足曰。山僧罪過不少。銘瞠愕而卻。會書記寮虛職。林首座知銘。欲舉銘補之。端曰。見彈而求鸮炙。不亦早乎。林曰。何謂也。曰。待渠識得西來意方可耳。不然流成文字蠹魚。何益哉。銘聞大慚隕涕。自誓求決大事。一日參罷。銘復進曰。黃龍南傾心。請益于慈明。慈明屢詬罵之。何也。端曰。趙州道。臺山婆子。被我勘破。與慈明笑曰。是罵耶。為復肝膽相似。為復鼻孔不同。銘曰。一對無孔鐵錘。曰。南立悟去。又且如何。銘曰。病眼見空花。端曰。金沙混雜。政未得在。銘又擬進語。端震聲喝之。銘失聲笑曰。祖銘此回做得書記也。端公亦笑而許之。住后僧問。如何是佛。銘曰。秤錘蘸醋。又曰。如何是佛向上事。銘曰。仰面不見天。僧曰。云門乾矢橛。又作么生。曰。不是好心。僧曰。乾矢橛與秤錘蘸醋。相去多少。曰。鑊湯里??跳。僧又擬問。銘便喝。銘言行平易。不以繩墨制學者。嘗曰。滄海有擇流之心。則成牛跡。春日有偏炤之意。仍似螢光。所以大冶烹金。不須九轉(zhuǎn)。眾生成佛。只在剎那。分之別之。遠之棄之。豈大慈長者之心哉。晚住徑山。禪流益心歸之。恕中慍。早受業(yè)于元叟。既出游方。聞銘繼徑山之席。乃歸訪銘。銘請慍歸蒙堂。間與商確古今。于是二公互相肯可焉。及慍出世靈巖。法嗣紫籜道公。銘復稱之?;蛟弧C公向親先老人。今其背德承紹無名老衲。師反獎之。何也。銘曰。不然。當今吾老人之望。故重天下矣。裨販之徒。往往承虛接響。慍公得意于紫籜。不以聲名而忘其本。節(jié)操如此。豈可及哉。銘年垂耄。愛攜衲子山游。不計遠近。意得即到。歸便高枕。鼻息如雷。一日命侍者遍插香。聲鐘告寂。眾趨繞之。銘則宴然側(cè)身長往矣。有遺偈曰。生死純真。太虛純滿。七十九年。搖籃繩斷。其門下繼居徑山者。象源淑也。居徑山。百爾躬先率之。勤奮乃言。先老人。弗以絮務(wù)勞賢者。淑曰。安有賢者。而弗勞乎。于是。冰風四峻。廉士大集。一日趨出門。大叫曰。殺來了。殺來了。眾驚集。淑乃莊立蛻去。其次門人力金者。主持天界。
七言律詩
五月雨聲連六月,南屏云氣擁柴扉。
林巒有穴山精出,巖谷無人石燕飛。
詩句偶從行處得,家鄉(xiāng)多在夢中歸。
曉來杖策湖頭去,春水溶溶沒釣磯。

次韻免原懷徑山 元 · 祖銘
七言律詩
蒼蒼喬木五峰齊,十載江湖憶舊棲。
丘壑芝蘭香霧上,金銀樓閣彩云低。
秋風悵望遼天鶻,夜雨悲涼冢上雞。
但得閒身各安健,會尋石壁灑新題。

七言絕句
題熨襁圖 元 · 祖銘
七言絕句
練光帖帖雪光開,倩得鄰姑熨未裁。
郎在征途兒在眼,十分寒向意中來。

二靈山 元 · 祖銘
七言絕句
為愛山靈與水靈,一庵高占白云層。
風光只在闌干外,半屬漁樵半屬僧。

古風
天勢下凌霄,坐使萬壑趨。
元氣結(jié)巒岫,獻此大寶珠。
翊殿護釋梵,鼓鐘殷人區(qū)。

五髻生云雨,鎮(zhèn)踞何舂容
具此大人相,題為大人峰。
偉哉天地間,萬象同擴充。

峰勢來大鵬,鼓此垂天翼。
培風本無待,適茲造化力。
何須問天池,在在六月息。

杉松太古色,不別春與冬。
道人此宴坐,一念萬劫融。
不特座燈王,等了諸法空。

二儀開幽漠,日月臨下土。
萬物麗高明,此峰正當午。
堂堂大圣人,兩眼空寰宇。
注:山中五峰,傳之久矣。然指者不一,今各賦一詩,庶來者不待問而知也。至正庚寅七月,徑山釋銘書。

高齋宿層巒,無眠振衣起。
歷歷夜方悄,婉婉情自美。
濃露灌桂花,清香襲庭幾。
林曠鳴籟隱,空凈停云徙。
萬事坐若遺,靜極到天理。
舉目注秋江,涼月薄如水。

閒宵散積抱,澹然得心妙。
蛩冷暗響流,燈靜寒光掉。
星河累明滅,崖溜落淵奧。
林風來朋朋,吹我形影吊。
浩歌弄明月,高樓入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