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圓璣(一○三六~一一一八),俗姓林,福州(今屬福建)人。年十六得度,游東吳,依天衣懷禪師。懷歿,師事黃檗南禪師,與俱遷黃龍寺。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南歿,辭去。年四十八住洪州翠巖寺,又十年住金陵圓通寺?;兆诔鐚幎辏ㄒ灰弧鹑?,移住保寧寺。政和五年(一一一五),易保寧為神霄宮,即日退,庵于城南。政和八年卒,年八十三。事見《禪林僧寶傳》卷三。今錄詩三首。禪林僧寶傳·卷第三十
禪師名圓璣。福州林氏。子生方晬而孤。舅收毓之。年十六。視瞻精彩。福清應(yīng)天僧傳捧見之。異焉曰。若從我游乎。璣仰視欣然。為負(fù)杖笠去歸。俄試所習(xí)得度。游東吳。依天衣懷。懷歿。師事黃檗南禪師。密授記莂。璣天姿精勤。荷擔(dān)叢林。不知寒暑。墾荒地為良田。蒔松杉為美干。守一職。十年不易。南公稱以為本色出家兒。及遷黃龍。攜璣與俱。熙寧二年。南公歿。建塔畢。辭去。東林總公。命為堂中第一座。人望益峻。信之龜峰。潭之大溈。爭迎致。而璣堅臥不答。寶覺禪師。欲以繼黃龍法席。璣掉頭掣肘徑去。寶覺不強(qiáng)也。人問其故。對曰。先師誡我。未登五十。不可為人。璣客于歸宗。時年四十八矣。佛印元公。勸之以應(yīng)翠巖之命。從南昌帥謝景溫師直請也。又十年。移住圓通。從金陵帥朱彥世英請也。崇寧二年。世英復(fù)守金陵。會保寧虛席。移璣自近。江淮縉紳。都會休沐。車騎填門。奕棋煮茗。如蘭叢。如玉樹。而璣俎豆其中。兀如枯株。然談劇有味。睢陽許顗彥周。銳于參道。見璣作禮。璣曰。莫將閑事掛心頭。彥周曰。如何是閑事。答曰。參禪學(xué)道是。于是彥周開悟。良久曰。大道甚坦夷。何用許多言句葛藤乎。璣呼侍者。理前語問之。侍者瞠而卻。璣謂彥周曰。言句葛藤。又不可廢也。疾學(xué)者味著文字。作偈曰。不學(xué)文章不讀書。頹然終日自如愚。雖然百事不通曉。是馬何曾喚作驢。政和五年。易保寧為神霄。即日退庵于城南。八年九月示微病。二十二日浴罷。說偈而逝。閱世八十有三。坐六十三夏。阇維有終不壞者二。而糝以五色舍利。塔于雨華臺之左。 贊曰。璣雅自號無學(xué)老。而書偈于所居之壁。曰。無學(xué)庵中老。平生百不能。忖思多幸處。至老得為僧。宣和元年正月。 詔下。發(fā)天下僧尼。為德士女德。而璣化去。已逾年矣。夫豈茍然哉。
七言絕句
野僧窿(一作迎)客下煙嵐,試問如何是翠巖(張商英)。
門近洪崖千尺井,石橋分水繞松杉(璣)。
宋曉瑩《羅湖野錄》卷三:保寧璣道者,元祐間住洪州翠巖時,無盡居士張公漕江西,絕江訪之。璣逆于途,公遽問如何是翠巖境,對曰:門近洪崖千尺井,石橋分水繞松杉。公笑而長哦云云。遂題于妙高臺。
偈頌
無學(xué)庵中老,平生百不能。
忖思多幸處,至老得為僧(宋惠洪《禪林僧寶傳》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