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選項 精確匹配 只顯示相關(guān)詩句 位置 任意 詩題 詩句 上下句 律中聯(lián)句 第1句 第2句 第3句 第4句 第5句 第6句 第7句 第8句 第 任意 1 2 3 4 5 6 7 字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任何朝代 先秦 秦 漢 魏晉 南北朝 隋 唐 宋 遼、金、元 明 清 近現(xiàn)代 當代 體裁 所有 絕句 律詩 排律 五絕 七絕 五律 七律 五排 七排 五言律絕 七言律絕 詩 詞 散曲 古風 五言古風 七言古風 樂府 古風、樂府 騷 四言 五言 六言 七言 偈、頌 聯(lián) 其他 韻部 所有 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一先 二蕭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一董 二腫 三講 四紙 五尾 六語 七麌 八薺 九蟹 十賄 十一軫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銑 十七筱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二十一馬 二十二養(yǎng)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寢 二十七感 二十八儉 二十九豏 一送 二宋 三絳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霽 九泰 十卦 十一隊 十二震 十三問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諫 十七霰 十八嘯 十九效 二十號 二十一個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徑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艷 三十陷 一屋 二沃 三覺 四質(zhì)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藥 十一陌 十二錫 十三職 十四緝 十五合 十六葉 十七洽 東冬 董腫送宋 江陽 講養(yǎng)絳漾 支微齊灰(半) 紙尾薺賄(半)寘未霽泰(半)隊(半) 魚虞 語麌御遇 佳(半)灰(半) 蟹賄(半)泰(半)卦(半)隊(半) 真文元(半) 軫吻阮(半)震問愿(半) 元(半)寒刪先 阮(半)旱潸銑愿(半)翰諫霰 蕭肴豪 筱巧皓嘯效號 哿個 佳(半)麻 馬卦(半)祃 庚青蒸 梗迥敬徑 有宥 寢沁 覃鹽咸 感儉豏勘艷陷 屋沃 覺藥 質(zhì)陌錫職緝 物月曷黠屑葉 合洽 詩文庫唐李商隱(共 611 首) 五律 150七律 119五絕 35七絕 194五排 52七排 1古體 42詞 5四言 5其他 4樂府 2辭賦 2 作品不分行 李商隱 朝代:唐已收錄作品:611首相關(guān)詩詞 (1201)相關(guān)人物 (99)行跡地圖詞學圖錄人物簡介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813—858 【介紹】: 唐懷州河內(nèi)人。字義山,號玉溪生。登進士第。累官東川節(jié)度使判官、檢校工部員外郎。時牛僧孺、李德裕兩黨水火不相容,商隱本為牛黨令狐楚門客,后娶李黨王茂元女,雖始終與黨爭無關(guān),仍因此為楚子绹所惡。后绹為相,商隱長期被排擠。工詩文,曾從绹學章奏,因習駢體,與溫庭筠、段成式齊名,時號“三十六體”。詩與溫庭筠并稱溫李。庭筠多綺羅脂粉之調(diào),而商隱則感時傷事,頗得風人之旨。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行世。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812—858,有生于811、813等說 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排行十六。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自祖父起遷居鄭州(今屬河南)??ね]西成紀。文宗大和三年(829)謁令狐楚于洛陽,旋隨楚至鄆州,為天平節(jié)度使巡官。六年、八年分別佐楚太原幕及兗海觀察使崔戎幕。開成二年(837)登進士第。三年春應(yīng)博學宏辭試不取,入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娶其女。四年釋褐為秘書省校書郎,旋調(diào)補弘農(nóng)尉,以免除或減輕蒙冤犯人之刑獄觸忤觀察使孫簡,將罷去,會姚合代簡,諭使還官。五年冬,赴王茂元陳許幕。武宗會昌二年(842)以書判拔萃復入秘書省為正字,旋丁母憂居家。四年暮春,自關(guān)中移家永樂。五年冬,服闋入京,仍為秘省正字。宣宗大中元年(847),隨桂管觀察使鄭亞赴桂林,為支使掌表記。二年春,亞貶循州,商隱罷幕北歸。冬抵長安,補周至尉,旋為京兆尹留假參軍事,奏署掾曹,專章奏。三年十月,武寧軍節(jié)度使盧弘止奏充商隱為判官,得侍御銜,赴徐州。四年夏,隨盧弘止至汴州幕,曾奉使入關(guān)。五年春夏間罷汴幕歸京,妻王氏已卒。任太學博士。會柳仲郢鎮(zhèn)東川,辟為節(jié)度書記。十月商隱抵梓州,改節(jié)度判官。約七年末,曾回京探望兒女。十年春,隨內(nèi)征之仲郢還朝,任鹽鐵推官,其間或曾游江東。十二年病廢還鄭州,未幾卒。新、舊《唐書》有傳。年譜以馮浩《玉溪生年譜》、張采田《玉黔生年譜會箋》較精審。商隱一生與牛、李兩黨重要成員均有交往,自兩《唐書》以來,史家與研究者對其黨屬頗多異說(大要有黨李、黨牛、出入牛李、無與黨局諸說)。自實際情況而言,其前期交往者固多牛黨,然多屬私誼,未必有黨牛意圖,后入王茂元幕,亦無所謂去牛就李(茂元非李黨)。然后期宣宗朝所歷幕主,則多為李德裕會昌為相時所倚重之人物,結(jié)合有關(guān)詩文,大體可見其后期較進步之政治傾向。商隱為晚唐大詩家與駢文名家,與杜牧并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并稱“溫李”。其詩頗多憂懷國運、慨諷時事之作,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曲江》等;亦多抒寫懷抱、感慨身世之篇,如《安定城樓》、《晚晴》等。其詠史、詠物、無題諸篇,及七律、七絕二體,成就尤高。前人評其詩“深情綿邈”(劉熙載《藝概》卷二《詩概》)、“沉博絕麗”(朱鶴齡《李義山詩集箋注》序引錢謙益語)、“寄托深而措辭婉”(葉燮《原詩》),大體均指其近體而言。而寄慨身世,情調(diào)感傷,多用象征暗示,情思意境朦朧,尤為其詩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風貌之顯著特征。其詩淵源頗廣,而宋玉之感傷、杜甫之沉郁、李賀之象征對商隱影響尤深。詩集重要注本有清朱鶴齡《李義山詩集箋注》、清馮浩《玉溪生詩箋注》、今人葉蔥奇《李商隱詩集疏注》、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王蒙、劉學鍇主編《李商隱研究論集(1949—1997)》?!?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4首,斷句5。唐詩匯評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大和中,令狐楚為天平節(jié)度使,愛其才,署為巡官,親授駢文。開成二年(837)登進士第。令狐楚卒,入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茂元以女妻之。時黨爭方熾,令狐父于屬牛黨,茂元屬李黨,牛黨以為背恩。故坎??終身。四年,授校書郎,調(diào)弘農(nóng)尉。會昌二年,登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正字。大中初,為桂管觀察使鄭亞掌書記。鄭亞貶循州,還京,補盩厔尉,攝京兆參軍,典章奏。又佐盧弘止徐州幕,為判官。府罷,入朝為太學博士。復佐柳仲郢東川幕。仲郢入朝,奏為鹽鐵推官。罷還鄭州,病卒。商隱工駢文及近體詩,尤長七律,與杜牧齊名,亦稱“李杜”,又與溫庭筠齊名,稱“溫李”。其詩構(gòu)思新巧,想象豐富,屬對精切,色彩綺麗,音律諧婉,精于用典,后人效之。有《玉溪生詩》三卷。又有《樊南甲集》、《乙集》各二十卷,《賦》、《文》各一卷,多佚。今有《李義山詩集》六卷及后人所輯《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行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三卷。詞學圖錄李商隱(約813-約858) 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遷居滎陽,晚居鄭州。有《楊柳枝》等詞。黃鶴樓志·人物篇李商隱(813—858) 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焦作沁陽) 出生于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唐文宗開成二年(837)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nóng)尉等職。因卷入“牛李黨爭”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詩歌成就極高,與杜牧合稱“小李杜”,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大中二年(848),李商隱離開桂州幕府途經(jīng)江夏北歸,作七律《無題》, 有“黃鶴沙邊亦少留”之句,紀昀稱該詩“絕好筆意”。全唐詩補逸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nèi)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據(jù)馮浩《玉溪生年譜》及岑仲勉《玉溪生年譜會箋平質(zhì)》所推定。)補詩一首。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一商隱字義山。懷州河內(nèi)人。少為令狐楚巡官。開成二年登進士第。會昌二年又以書判拔萃。王茂元鎮(zhèn)河陽。辟掌書記。為侍御史。久不調(diào)。會鄭亞廉察桂州。請為觀察判官。大中初。亞貶循州。商隱隨赴嶺表。三年入為京兆尹盧宏正掾曹。又從為掌書記。補太學博士。柳仲郢鎮(zhèn)東蜀。辟為節(jié)度判官檢校工部郎中。大中末卒。作品評論新唐書本傳商隱初為文,瑰邁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學。商隱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時溫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號“三十六體”。彥周詩話李義山詩,字字鍛煉,用事婉約,仍多近體,唯有《韓碑》詩一首是古體。《潛溪詩眼》義山詩世人但稱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只見其皮膚,其高情遠意,皆不識也。《蔡寬夫詩話》王荊公晚年亦喜稱義山詩,以為唐人知學老杜而得其藩籬,唯義山一人而已?!x山詩合處信有過人,若其用事深僻,語工而意不及,自是其短。石林詩話唐人學老杜,唯商隱一人而已,雖未盡造其妙,然精密華麗,亦自得其仿佛。歲寒堂詩話李義山、劉夢得、杜牧之三人,筆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詩而不工古詩,七言尤工,五言微弱,雖有佳句,然不能如韋、柳、王、孟之高致也。韻語陽秋公(按指楊億)嘗論義山詩,以謂包蘊密致,演繹平暢,味無窮而炙愈出,鎮(zhèn)彌堅而酌不竭,使學者少窺其一斑,若滌腸而洗骨。《臞翁詩評》李義山如百寶流蘇,千絲鐵網(wǎng),綺密瑰妍,要非適用。瀛奎律髓義山詩感事托諷,運意深曲,佳處往往逼杜,非飛卿所可比肩。元好問《論詩三十首》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袁桷《書湯西樓詩后》玉溪生往學草堂詩,久而知其力不能逮,遂別為一體,然命意深切,用事精遠,非止于浮聲切響而已。唐才子傳商隱工詩,為文瑰邁奇古,辭難事隱,及從楚學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每屬綴多檢閱書冊,左右鱗次,號“獺祭魚”。而旨能感人,人謂其橫絕前后。木天禁語李商隱家數(shù)微密閑艷,學者不察,失于細碎。唐詩品匯元和后,律體屢變,其間有卓然成家者,皆自鳴所長。若李商隱之長于詠史……其造意幽深,律切精密,有出常情之外者。詩鏡總論李商隱七言律,氣韻香甘。唐季得此,所謂枇杷晚翠。詩鏡總論李商隱麗色閑情,雅道雖漓,亦一時之勝。《詩源辨體》商隱七言古,聲調(diào)婉媚,大半入詩馀矣。《詩源辨體》商隱律詩較古詩稍顯易,而七言為勝。《詩源辨體》商隱七言絕……較古、律艷情尤麗。《唐詩評選》義山詩寓意俱遠,以麗句影出,實自楚辭來。宋初諸人,得其衣被,遂使西昆與香奩并目。錢謙益《注李義山詩集序》義山之詩,宋初為詞館所宗,優(yōu)人內(nèi)燕,至于“挦扯商隱”之謔。元季作者懲西江學杜之弊,往往躋義山,祧少陵,流風迨國初未變?!倭戤旊s種作逆,藩鎮(zhèn)不庭,疾聲怒號,如人之疾病而呼天呼父母也,其志直,其詞危。義山當南北水火,中外鉗結(jié),若喑而欲言也,若饜而求寤也,不得不紆曲其指,誕謾其辭,婉孌托寄,讔謎連比,此亦風人之遐思,《小雅》之寄位也。《漫堂說詩》世之稱詩者,易言律,尤易言七言律。義山造意幽邃,感人尤深,學者皆宜尋味。義門讀書記義山五言出于庾開府,七言出于杜工部,不深究本源,未易領(lǐng)其佳處也。七言句法兼學夢得。義門讀書記晚唐中,牧之與義山俱學子美。然牧之豪健跌宕,而不免過于放……不如義山頓挫曲折,有聲有色,有情有味,所得為多。吳喬《西昆發(fā)微序》義山始雖取法少陵,而晚能規(guī)模屈、宋,優(yōu)柔敦厚,為此道瑤草琪花。凡諸篇什,莫不深遠幽折,不易淺窺。圍爐詩話于李、杜、韓后,能別開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義山一人。既欲自立,勢不得不行其心之所喜深奧之路。義山思路既自深奧,而其造句也,又不必使人知其意,故其詩七百年來知之者尚鮮也。高柄以為隱辭,又以為屬對精切,陸游輩謂《無題》為艷情,楊孟載亦以艷情和之,能不使義山失笑九原乎?才調(diào)集補注引馮班語:王荊公言學杜當自義山入。余初得荊公此論,心不謂然,后讀《山谷集》,粗硬槎牙,殊不耐看,始知荊公此言正以救江兩派之病也。若從義山入,便都無此病。山谷用事瑣碎,更甚于昆體;然溫、李、楊、劉用事,皆有古法,比物連類,妥貼深穩(wěn)。山谷疏硬,如食生物未化,如吳人作漢語,讀書不熟之病也。昆體諸人甚有壯偉可敬處,沈、宋不可也。《古歡堂集雜著》義山七律逐首擅場,特須鄭箋耳。蓋義山諸體之工,唐人實無出其右者,不獨七律也,又不獨香奩也。《古歡堂集雜著》義山(七絕)佳處不可思議,實為唐人之冠,一唱三弄,馀音裊裊,絕句之神境也。《詩辯坻》義山七絕,使事尖新,設(shè)色濃至,亦是能手。間作議論處,似胡曾《詠史》之類,開宋惡道。《唐詩觀瀾集》玉溪詠物,妙能體貼,時有佳句,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朱鶴齡《箋注李義山詩集序》唐至太和以后,閹人暴橫,黨禍蔓延。義山阨塞當涂,沉淪記室。其身危,則顯言不可而曲言之;其思苦,則莊語不可而謾語之。莫若瑤臺璚宇、歌筵舞榭之間,言之可無罪,而聞之足以動。其《梓州吟》曰:“楚雨含情皆有托”,早已自下箋解矣。吾故為之說曰:義山之詩,乃風人之緒音,屈、宋之遺響,蓋得子美之深而變出之者也。豈徒以征事奧博、擷采妍華,與飛卿、柯古爭霸一時哉!柳亭詩話李義山、陸渭南皆祖述少陵者。李之蘊藉,陸之排奡,皆能寓變化于規(guī)矩之中。李去其靡、陸汰其粗,其于大歷、元和也何有?葉燮原詩李商隱七絕,寄托深而措詞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也。《唐詩別裁》義山近體,襞績重重,長于諷諭,中有頓挫沉著可接武少陵者,故應(yīng)為一大宗。后人以溫、李并稱,只取其秾麗相似,其實風骨各殊也。《唐詩別裁》義山長于風諭,工于征引,唐人中另開一境。顧其中譏刺太深,往往失于輕薄。野鴻詩的人皆謂杜陵歿后,義山可為肖子。吁!何弗思之甚耶?彼之渾厚在作氣,此之渾厚在填事,彼之諷必指實,此之諷諭動涉虛;彼則意無不正,此則思無不邪。風馬之形,大相徑庭,奚待一一量較,而后知其偽哉!《小澥草堂雜論詩》李商隱詩,明暗參半。然欲取一人備晚唐之數(shù),定在此君。姚培謙《李義山七律會意例言》唐自元和以后,五七言古體靡然不振,即義山亦非所長。至其七言律體,瓣香少陵,獨探秘鑰,晚唐人罕有其敵,讀者無僅與牧之、飛卿諸公同類而并觀之也。姚培謙《李義山七律會意例言》少陵七律,格法精深,而取勢最多奇變,此秘唯義山得之。其脫胎得髓處,開出后賢多少門戶!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發(fā)凡:義山遠追漢魏,近仿六朝,而后詣力所成,直于浣花翁可稱具體,細玩全集自見,毋專以七律為言。其終不如杜者,十之三學為之,十之七時為之也。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序:晚唐以李義山為巨擘,余取而誦之,愛其設(shè)采繁艷,吐韻鏗鏘,結(jié)體森密,而旨趣之遙、深者未窺焉。《歷代詩法》玉溪詩綺密瑰妍,然首首生動,絕無板重之嫌,故令讀者不厭。陳明善《唐八家詩鈔》例言:義山詩高華典麗,音韻纏綿,宜荊公嘆其善學老杜也。八叉同時,瞠乎后矣。《四庫全書總目》商隱詩與溫庭筠齊名,詞皆縟麗。然庭筠多綺羅脂粉之詞,而商隱感時傷事,尚頗得風人之旨?!运螚顑|、劉子儀等沿其流波,作《西昆酬唱集》,詩家遂有“西昆體”,致伶官有挦扯之譏,劉攽載之《中山詩話》,以為口實。元祐諸人起而矯之,終宋之世,作詩者不以為宗,胡仔《漁隱從話》至摘其《馬嵬》詩、《渾河中》詩詆為淺近。后江西一派漸流于生硬粗鄙,詩家又返而講溫、李。《五七言今體詩鈔》玉溪生雖晚出,而才力實為卓絕。七律佳者幾欲遠追拾遺,其次者猶足近掩劉、白。第以矯敝滑易,用思太過,而僻晦之敝又生。要不可不謂之詩中豪杰士矣。石洲詩話微婉頓挫,使人蕩氣回腸者,李義山也。自劉隨州而后,漸就平坦,無從睹此豐韻。七律則遠合杜陵,五律、七絕之妙則更深探樂府。晚唐自小杜而外,唯有玉溪耳,溫岐、韓偓何足比哉!《讀雪山房唐詩序例》善學少陵七言律,終唐之世,唯義山一人,胎息在神骨之間,不在形貌,《蜀中離席》一篇,轉(zhuǎn)非其至也。義山當朋黨傾危之際,獨能乃心王室,便是作詩根源。其《哭劉蕡》、《重有感》、《曲江》等詩,不減老杜憂時之作。組織太工,或為挦扯家藉口。然意理完足,神韻悠長,異時西毗諸公,未有能學而至者也。《讀雪山房唐詩序例》李義山用意深微,使事穩(wěn)愜,直欲于前賢之外,另辟一奇。絕句秘藏,至是盡泄,后人更無可以展拓處也。射鷹樓詩話余極喜義山詩,非愛其用事繁縟,蓋其詩外有詩,寓意深而托興遠,其隱奧幽艷,于詩家別開一洞天,非時賢所能摸索也。《東目館詩見》玉溪專工近體,清峭中含感愴,用事婉約,學少陵得其藩籬者。后人近體必先從之入手。五言長律亦以溫麗芊綿勝。昭昧詹言愚謂七律除杜公、輞川兩正宗外,大歷十子、劉文房及由傅亦足稱宗,尚皆不及義山。義山別為一派,不可不精擇明辯。《藝概?詩概》詩有借色而無真色,雖藻繢實死灰耳。李義山卻是絢中有素。敖器之謂其“綺密瑰妍,要非適用”,豈盡然哉!至或因其《韓碑》一篇,遂疑氣骨與退之無二,則又非其質(zhì)矣。《峴傭說詩》義山七律,得于少陵者深。故秾麗之中,時帶沉郁?!w卿華而不實,牧之俊而不雄,皆非此公敵手。《峴傭說詩》義山七絕以議論驅(qū)駕書卷,而神韻不乏,卓然有以自立,此體于詠史最宜。三唐詩品其源導漾吳、何,討瀾徐、庾。煉藻溫腴,寄情婉約,拾其香草,仍有內(nèi)心。諸體相宣,七言專勝。本陳宮之新體,而離合生奇,自成高格。律詩纏綿頑艷,陸士衡所謂緣情綺麗,斯足當之。共611,分31頁顯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2 3 4 5 下一頁五言律詩寄羅劭興(一作輿)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引用典故:習家棠棣黃花發(fā),忘憂碧葉齊。人閑微病酒,燕重遠兼泥。混沌何由鑿,青冥未有梯。高陽舊徒侶,時復一相攜。令狐舍人說昨夜西掖玩月因戲贈(849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引用典故:綿竹頌 子虛昨夜玉輪明,傳聞近太清。涼波沖碧瓦,曉暈落金莖。露索秦宮井(一作阱),風弦漢殿箏。幾時綿竹頌,擬薦子虛名。崔處士(845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引用典故:東郭履 投竿真人塞其內(nèi),夫子入于機。未肯投竿起,惟歡負米歸。雪中東郭履,堂上老萊衣。讀遍先賢傳,如君事者稀。自喜(844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引用典故:蝸牛舍自喜蝸牛舍,兼容燕子巢。綠筠遺粉籜,紅藥綻香苞。虎過遙知阱,魚來且佐庖。慢行成酩酊,鄰壁有松醪。異俗二首(原注:時從事嶺南。) 其一 (848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引用典故:驚雷破柱 鳥言鬼瘧朝朝避,春寒夜夜添。未驚雷破柱,不報水齊檐。虎箭侵膚毒,魚鉤刺骨铦。鳥言成諜訴(一作詐),多是恨彤幨(一作襜)。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其二 (848年)五言律詩引用典故:洪爐 連鰲戶盡懸秦網(wǎng),家多事越巫。未曾容獺祭,只是縱豬都。點對連鰲餌,搜求縛虎符。賈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爐。歸墅(848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行李踰南極,旬時到舊鄉(xiāng)。楚芝應(yīng)遍紫,鄧橘未全黃。渠濁村舂急,旗高社酒香。故山歸夢喜,先入讀書堂。楚澤(848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引用典故:劉楨沈痼夕陽歸路后,霜野物聲乾。集鳥翻漁艇,殘虹(一作紅)拂馬鞍。劉楨元抱病,虞寄數(shù)辭官。白袷經(jīng)年卷,西來及(一作又)早寒。蟬(851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引用典故:土偶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汎,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江亭散席循柳路吟(歸官舍)(853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引用典故:二毛 寡和春詠敢輕裁,銜辭入半杯。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寡和真徒爾,殷憂動即來。從詩得何報,惟感(一作看)二毛催。哭劉司戶二首 其一 (849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離居星歲易,失望死生分。酒甕凝馀桂,書簽冷舊蕓。江風吹雁急,山木帶蟬曛。一叫千回首,天高不為聞。 其二 (849年)五言律詩引用典故:秦逐客有美扶皇運,無誰薦直言。已為秦逐客,復作楚冤魂。湓浦應(yīng)分派,荊江有會源。并將添恨淚,一灑問乾坤。街西池館(849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引用典故:三刀夢 玉山禾白閣他年別,朱門此夜過。疏簾留月魄,珍簟接煙波。太守三刀夢,將軍一箭歌。國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鄠杜馬上念漢書(一云五陵懷古)(856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引用典故:龍種世上蒼龍種,人間武帝孫。小來惟射獵,興罷得乾坤。渭水天開苑,咸陽地獻原。英靈殊未已,丁傅漸華軒。柳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動春何限葉,撼曉幾多枝。解有相思否,應(yīng)無不舞時。絮飛藏皓蝶,帶弱露黃鸝。傾國宜通體,誰來(一作家)獨賞眉。聞著明兇問哭寄飛卿(854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引用典故:傷心庾開府 讒銷骨昔嘆讒銷骨,今傷淚滿膺。空馀雙玉劍,無復一壺冰。江勢翻銀礫(一作漢),天文露玉繩。何因攜庾信,同去哭徐陵。桂林(847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城窄山將壓,江寬地共浮。東南通絕域,西北有高樓。神護青楓岸,龍移白石湫。殊鄉(xiāng)竟何禱,簫鼓不曾休。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陳后宮(826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茂苑城如畫,閶門瓦欲流。還依水光殿,更起月華樓。侵夜鸞開鏡,迎冬雉獻裘。從臣皆半(一作伴)醉,天子正無愁。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屬疾(853年)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引用典故:安仁悼亡 許靖許靖猶羈宦,安仁復悼亡。茲辰聊屬疾,何日免殊方。秋蝶無端麗,寒花只暫(一作更不)香。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腸。明日 唐 · 李商隱五言律詩天上參旗過,人間燭燄銷。誰言整雙履,便是隔三橋。知處黃金鎖,曾來(一作求)碧綺寮。憑欄明日意,池闊雨蕭蕭。 共611,分31頁顯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2 3 4 5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粵ICP備17077571號關(guān)于本站聯(lián)系我們客服:+86 136 0901 3320
人物簡介
【生卒】:813—858 【介紹】: 唐懷州河內(nèi)人。字義山,號玉溪生。登進士第。累官東川節(jié)度使判官、檢校工部員外郎。時牛僧孺、李德裕兩黨水火不相容,商隱本為牛黨令狐楚門客,后娶李黨王茂元女,雖始終與黨爭無關(guān),仍因此為楚子绹所惡。后绹為相,商隱長期被排擠。工詩文,曾從绹學章奏,因習駢體,與溫庭筠、段成式齊名,時號“三十六體”。詩與溫庭筠并稱溫李。庭筠多綺羅脂粉之調(diào),而商隱則感時傷事,頗得風人之旨。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行世。
【生卒】:812—858,有生于811、813等說 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排行十六。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自祖父起遷居鄭州(今屬河南)??ね]西成紀。文宗大和三年(829)謁令狐楚于洛陽,旋隨楚至鄆州,為天平節(jié)度使巡官。六年、八年分別佐楚太原幕及兗海觀察使崔戎幕。開成二年(837)登進士第。三年春應(yīng)博學宏辭試不取,入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娶其女。四年釋褐為秘書省校書郎,旋調(diào)補弘農(nóng)尉,以免除或減輕蒙冤犯人之刑獄觸忤觀察使孫簡,將罷去,會姚合代簡,諭使還官。五年冬,赴王茂元陳許幕。武宗會昌二年(842)以書判拔萃復入秘書省為正字,旋丁母憂居家。四年暮春,自關(guān)中移家永樂。五年冬,服闋入京,仍為秘省正字。宣宗大中元年(847),隨桂管觀察使鄭亞赴桂林,為支使掌表記。二年春,亞貶循州,商隱罷幕北歸。冬抵長安,補周至尉,旋為京兆尹留假參軍事,奏署掾曹,專章奏。三年十月,武寧軍節(jié)度使盧弘止奏充商隱為判官,得侍御銜,赴徐州。四年夏,隨盧弘止至汴州幕,曾奉使入關(guān)。五年春夏間罷汴幕歸京,妻王氏已卒。任太學博士。會柳仲郢鎮(zhèn)東川,辟為節(jié)度書記。十月商隱抵梓州,改節(jié)度判官。約七年末,曾回京探望兒女。十年春,隨內(nèi)征之仲郢還朝,任鹽鐵推官,其間或曾游江東。十二年病廢還鄭州,未幾卒。新、舊《唐書》有傳。年譜以馮浩《玉溪生年譜》、張采田《玉黔生年譜會箋》較精審。商隱一生與牛、李兩黨重要成員均有交往,自兩《唐書》以來,史家與研究者對其黨屬頗多異說(大要有黨李、黨牛、出入牛李、無與黨局諸說)。自實際情況而言,其前期交往者固多牛黨,然多屬私誼,未必有黨牛意圖,后入王茂元幕,亦無所謂去牛就李(茂元非李黨)。然后期宣宗朝所歷幕主,則多為李德裕會昌為相時所倚重之人物,結(jié)合有關(guān)詩文,大體可見其后期較進步之政治傾向。商隱為晚唐大詩家與駢文名家,與杜牧并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并稱“溫李”。其詩頗多憂懷國運、慨諷時事之作,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曲江》等;亦多抒寫懷抱、感慨身世之篇,如《安定城樓》、《晚晴》等。其詠史、詠物、無題諸篇,及七律、七絕二體,成就尤高。前人評其詩“深情綿邈”(劉熙載《藝概》卷二《詩概》)、“沉博絕麗”(朱鶴齡《李義山詩集箋注》序引錢謙益語)、“寄托深而措辭婉”(葉燮《原詩》),大體均指其近體而言。而寄慨身世,情調(diào)感傷,多用象征暗示,情思意境朦朧,尤為其詩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風貌之顯著特征。其詩淵源頗廣,而宋玉之感傷、杜甫之沉郁、李賀之象征對商隱影響尤深。詩集重要注本有清朱鶴齡《李義山詩集箋注》、清馮浩《玉溪生詩箋注》、今人葉蔥奇《李商隱詩集疏注》、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王蒙、劉學鍇主編《李商隱研究論集(1949—1997)》?!?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4首,斷句5。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大和中,令狐楚為天平節(jié)度使,愛其才,署為巡官,親授駢文。開成二年(837)登進士第。令狐楚卒,入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茂元以女妻之。時黨爭方熾,令狐父于屬牛黨,茂元屬李黨,牛黨以為背恩。故坎??終身。四年,授校書郎,調(diào)弘農(nóng)尉。會昌二年,登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正字。大中初,為桂管觀察使鄭亞掌書記。鄭亞貶循州,還京,補盩厔尉,攝京兆參軍,典章奏。又佐盧弘止徐州幕,為判官。府罷,入朝為太學博士。復佐柳仲郢東川幕。仲郢入朝,奏為鹽鐵推官。罷還鄭州,病卒。商隱工駢文及近體詩,尤長七律,與杜牧齊名,亦稱“李杜”,又與溫庭筠齊名,稱“溫李”。其詩構(gòu)思新巧,想象豐富,屬對精切,色彩綺麗,音律諧婉,精于用典,后人效之。有《玉溪生詩》三卷。又有《樊南甲集》、《乙集》各二十卷,《賦》、《文》各一卷,多佚。今有《李義山詩集》六卷及后人所輯《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行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三卷。
李商隱(約813-約858) 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遷居滎陽,晚居鄭州。有《楊柳枝》等詞。
李商隱(813—858) 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焦作沁陽) 出生于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唐文宗開成二年(837)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nóng)尉等職。因卷入“牛李黨爭”而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詩歌成就極高,與杜牧合稱“小李杜”,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大中二年(848),李商隱離開桂州幕府途經(jīng)江夏北歸,作七律《無題》, 有“黃鶴沙邊亦少留”之句,紀昀稱該詩“絕好筆意”。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nèi)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據(jù)馮浩《玉溪生年譜》及岑仲勉《玉溪生年譜會箋平質(zhì)》所推定。)補詩一首。
商隱字義山。懷州河內(nèi)人。少為令狐楚巡官。開成二年登進士第。會昌二年又以書判拔萃。王茂元鎮(zhèn)河陽。辟掌書記。為侍御史。久不調(diào)。會鄭亞廉察桂州。請為觀察判官。大中初。亞貶循州。商隱隨赴嶺表。三年入為京兆尹盧宏正掾曹。又從為掌書記。補太學博士。柳仲郢鎮(zhèn)東蜀。辟為節(jié)度判官檢校工部郎中。大中末卒。
作品評論
商隱初為文,瑰邁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學。商隱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時溫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號“三十六體”。
李義山詩,字字鍛煉,用事婉約,仍多近體,唯有《韓碑》詩一首是古體。
義山詩世人但稱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只見其皮膚,其高情遠意,皆不識也。
王荊公晚年亦喜稱義山詩,以為唐人知學老杜而得其藩籬,唯義山一人而已?!x山詩合處信有過人,若其用事深僻,語工而意不及,自是其短。
唐人學老杜,唯商隱一人而已,雖未盡造其妙,然精密華麗,亦自得其仿佛。
李義山、劉夢得、杜牧之三人,筆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詩而不工古詩,七言尤工,五言微弱,雖有佳句,然不能如韋、柳、王、孟之高致也。
公(按指楊億)嘗論義山詩,以謂包蘊密致,演繹平暢,味無窮而炙愈出,鎮(zhèn)彌堅而酌不竭,使學者少窺其一斑,若滌腸而洗骨。
李義山如百寶流蘇,千絲鐵網(wǎng),綺密瑰妍,要非適用。
義山詩感事托諷,運意深曲,佳處往往逼杜,非飛卿所可比肩。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玉溪生往學草堂詩,久而知其力不能逮,遂別為一體,然命意深切,用事精遠,非止于浮聲切響而已。
商隱工詩,為文瑰邁奇古,辭難事隱,及從楚學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每屬綴多檢閱書冊,左右鱗次,號“獺祭魚”。而旨能感人,人謂其橫絕前后。
李商隱家數(shù)微密閑艷,學者不察,失于細碎。
元和后,律體屢變,其間有卓然成家者,皆自鳴所長。若李商隱之長于詠史……其造意幽深,律切精密,有出常情之外者。
李商隱七言律,氣韻香甘。唐季得此,所謂枇杷晚翠。
李商隱麗色閑情,雅道雖漓,亦一時之勝。
商隱七言古,聲調(diào)婉媚,大半入詩馀矣。
商隱律詩較古詩稍顯易,而七言為勝。
商隱七言絕……較古、律艷情尤麗。
義山詩寓意俱遠,以麗句影出,實自楚辭來。宋初諸人,得其衣被,遂使西昆與香奩并目。
義山之詩,宋初為詞館所宗,優(yōu)人內(nèi)燕,至于“挦扯商隱”之謔。元季作者懲西江學杜之弊,往往躋義山,祧少陵,流風迨國初未變?!倭戤旊s種作逆,藩鎮(zhèn)不庭,疾聲怒號,如人之疾病而呼天呼父母也,其志直,其詞危。義山當南北水火,中外鉗結(jié),若喑而欲言也,若饜而求寤也,不得不紆曲其指,誕謾其辭,婉孌托寄,讔謎連比,此亦風人之遐思,《小雅》之寄位也。
世之稱詩者,易言律,尤易言七言律。義山造意幽邃,感人尤深,學者皆宜尋味。
義山五言出于庾開府,七言出于杜工部,不深究本源,未易領(lǐng)其佳處也。七言句法兼學夢得。
晚唐中,牧之與義山俱學子美。然牧之豪健跌宕,而不免過于放……不如義山頓挫曲折,有聲有色,有情有味,所得為多。
義山始雖取法少陵,而晚能規(guī)模屈、宋,優(yōu)柔敦厚,為此道瑤草琪花。凡諸篇什,莫不深遠幽折,不易淺窺。
于李、杜、韓后,能別開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義山一人。既欲自立,勢不得不行其心之所喜深奧之路。義山思路既自深奧,而其造句也,又不必使人知其意,故其詩七百年來知之者尚鮮也。高柄以為隱辭,又以為屬對精切,陸游輩謂《無題》為艷情,楊孟載亦以艷情和之,能不使義山失笑九原乎?
引馮班語:王荊公言學杜當自義山入。余初得荊公此論,心不謂然,后讀《山谷集》,粗硬槎牙,殊不耐看,始知荊公此言正以救江兩派之病也。若從義山入,便都無此病。山谷用事瑣碎,更甚于昆體;然溫、李、楊、劉用事,皆有古法,比物連類,妥貼深穩(wěn)。山谷疏硬,如食生物未化,如吳人作漢語,讀書不熟之病也。昆體諸人甚有壯偉可敬處,沈、宋不可也。
義山七律逐首擅場,特須鄭箋耳。蓋義山諸體之工,唐人實無出其右者,不獨七律也,又不獨香奩也。
義山(七絕)佳處不可思議,實為唐人之冠,一唱三弄,馀音裊裊,絕句之神境也。
義山七絕,使事尖新,設(shè)色濃至,亦是能手。間作議論處,似胡曾《詠史》之類,開宋惡道。
玉溪詠物,妙能體貼,時有佳句,在可解不可解之間。
唐至太和以后,閹人暴橫,黨禍蔓延。義山阨塞當涂,沉淪記室。其身危,則顯言不可而曲言之;其思苦,則莊語不可而謾語之。莫若瑤臺璚宇、歌筵舞榭之間,言之可無罪,而聞之足以動。其《梓州吟》曰:“楚雨含情皆有托”,早已自下箋解矣。吾故為之說曰:義山之詩,乃風人之緒音,屈、宋之遺響,蓋得子美之深而變出之者也。豈徒以征事奧博、擷采妍華,與飛卿、柯古爭霸一時哉!
李義山、陸渭南皆祖述少陵者。李之蘊藉,陸之排奡,皆能寓變化于規(guī)矩之中。李去其靡、陸汰其粗,其于大歷、元和也何有?
李商隱七絕,寄托深而措詞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也。
義山近體,襞績重重,長于諷諭,中有頓挫沉著可接武少陵者,故應(yīng)為一大宗。后人以溫、李并稱,只取其秾麗相似,其實風骨各殊也。
義山長于風諭,工于征引,唐人中另開一境。顧其中譏刺太深,往往失于輕薄。
人皆謂杜陵歿后,義山可為肖子。吁!何弗思之甚耶?彼之渾厚在作氣,此之渾厚在填事,彼之諷必指實,此之諷諭動涉虛;彼則意無不正,此則思無不邪。風馬之形,大相徑庭,奚待一一量較,而后知其偽哉!
李商隱詩,明暗參半。然欲取一人備晚唐之數(shù),定在此君。
唐自元和以后,五七言古體靡然不振,即義山亦非所長。至其七言律體,瓣香少陵,獨探秘鑰,晚唐人罕有其敵,讀者無僅與牧之、飛卿諸公同類而并觀之也。
少陵七律,格法精深,而取勢最多奇變,此秘唯義山得之。其脫胎得髓處,開出后賢多少門戶!
發(fā)凡:義山遠追漢魏,近仿六朝,而后詣力所成,直于浣花翁可稱具體,細玩全集自見,毋專以七律為言。其終不如杜者,十之三學為之,十之七時為之也。
序:晚唐以李義山為巨擘,余取而誦之,愛其設(shè)采繁艷,吐韻鏗鏘,結(jié)體森密,而旨趣之遙、深者未窺焉。
玉溪詩綺密瑰妍,然首首生動,絕無板重之嫌,故令讀者不厭。
例言:義山詩高華典麗,音韻纏綿,宜荊公嘆其善學老杜也。八叉同時,瞠乎后矣。
商隱詩與溫庭筠齊名,詞皆縟麗。然庭筠多綺羅脂粉之詞,而商隱感時傷事,尚頗得風人之旨?!运螚顑|、劉子儀等沿其流波,作《西昆酬唱集》,詩家遂有“西昆體”,致伶官有挦扯之譏,劉攽載之《中山詩話》,以為口實。元祐諸人起而矯之,終宋之世,作詩者不以為宗,胡仔《漁隱從話》至摘其《馬嵬》詩、《渾河中》詩詆為淺近。后江西一派漸流于生硬粗鄙,詩家又返而講溫、李。
玉溪生雖晚出,而才力實為卓絕。七律佳者幾欲遠追拾遺,其次者猶足近掩劉、白。第以矯敝滑易,用思太過,而僻晦之敝又生。要不可不謂之詩中豪杰士矣。
微婉頓挫,使人蕩氣回腸者,李義山也。自劉隨州而后,漸就平坦,無從睹此豐韻。七律則遠合杜陵,五律、七絕之妙則更深探樂府。晚唐自小杜而外,唯有玉溪耳,溫岐、韓偓何足比哉!
善學少陵七言律,終唐之世,唯義山一人,胎息在神骨之間,不在形貌,《蜀中離席》一篇,轉(zhuǎn)非其至也。義山當朋黨傾危之際,獨能乃心王室,便是作詩根源。其《哭劉蕡》、《重有感》、《曲江》等詩,不減老杜憂時之作。組織太工,或為挦扯家藉口。然意理完足,神韻悠長,異時西毗諸公,未有能學而至者也。
李義山用意深微,使事穩(wěn)愜,直欲于前賢之外,另辟一奇。絕句秘藏,至是盡泄,后人更無可以展拓處也。
余極喜義山詩,非愛其用事繁縟,蓋其詩外有詩,寓意深而托興遠,其隱奧幽艷,于詩家別開一洞天,非時賢所能摸索也。
玉溪專工近體,清峭中含感愴,用事婉約,學少陵得其藩籬者。后人近體必先從之入手。五言長律亦以溫麗芊綿勝。
愚謂七律除杜公、輞川兩正宗外,大歷十子、劉文房及由傅亦足稱宗,尚皆不及義山。義山別為一派,不可不精擇明辯。
詩有借色而無真色,雖藻繢實死灰耳。李義山卻是絢中有素。敖器之謂其“綺密瑰妍,要非適用”,豈盡然哉!至或因其《韓碑》一篇,遂疑氣骨與退之無二,則又非其質(zhì)矣。
義山七律,得于少陵者深。故秾麗之中,時帶沉郁?!w卿華而不實,牧之俊而不雄,皆非此公敵手。
義山七絕以議論驅(qū)駕書卷,而神韻不乏,卓然有以自立,此體于詠史最宜。
其源導漾吳、何,討瀾徐、庾。煉藻溫腴,寄情婉約,拾其香草,仍有內(nèi)心。諸體相宣,七言專勝。本陳宮之新體,而離合生奇,自成高格。律詩纏綿頑艷,陸士衡所謂緣情綺麗,斯足當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粵ICP備17077571號關(guān)于本站聯(lián)系我們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