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345七絶 2696五律 312七律 358五排 3 733四言 19六言 274古體 10262樂府 92 1 178 83辭賦 5琴操 1 12其他 189聯(lián) 210
一啊
陰平  發(fā) [差錯] 髿 趿 [更多…]

陽平  [同拿] [劃船]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拼音:bá  韻部:
〈動〉
    (形聲。從足,犮(bó)聲。本義:草中行走,越山過嶺)
  • 同本義
    •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蹲髠鳌こ晒辍?/li>
    • 跋涉山川,蒙犯霜露?!蹲髠鳌は骞四辍?/li>
    • 大夫跋涉,我心則憮?!?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322' target='_blank'>《詩·鄘風 ·載馳》
  • 又如:跋援(猶攀登);跋履(登山涉水)
  • 扭轉(zhuǎn)
    • 跋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勝悲—嚴武《巴嶺答杜二見憶》
  • 又如:跋馬(勒緊馬繩,使馬回轉(zhuǎn))
  • 踏,踩
  • 又如:跋浪(踏浪;破浪);跋足(踮起腳跟)
  • 見“跋扈”
〈名〉
  • 火炬,火把 。如:跋燭(快要點完的蠟燭)
  • 通“茇”。 [草燭的]根部。泛指東西的底下部
    • 燭不見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讓食不唾。——《禮記·曲禮上》
    • 燭盡見跋。——《聊齋志異·邵女》
  • 文體的一種。附在正文之后。即后序
    • 后人題跋多盈巨軸矣?!秹粝P談》
  • 又如:跋尾(題寫文字于書卷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