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113七絶 38五律 1 460四言 224六言 32古體 3557樂府 131 1 242 144辭賦 25 72其他 175聯(lián) 29
四衣
上聲  [幾許] [彭蠡] [水名] [更多…]

[徵羽] 使 [更多…]

去聲  [拘泥] [契約] [渡水] 羿 [有庳,國名] [更多…]

質(zhì) [記也]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漢語字典繁體或異體字:謚諡
拼音:shì  韻部:
謚、諡
〈名〉
    (形聲。從言,益聲。用言論給予褒貶,故從言。本作“諡”。本義:古代皇帝、貴族、大臣、杰出官員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 同本義又如:謚法(由主祭者將名號贈給死者,以表彰他一生的功業(yè));謚寶(古代帝王寢墓中,刻有帝后謚號的璽印);謚譜(記載謚號的譜牒);謚名(謚號)

〈動〉
  • 授與,加封;尤指死后追封
    • 幸德謚為洞簫兮?!?span id="t9zftxj" class='label'>王褒《洞簫賦》
    • 身死無名,謚為至愚,恥及父母,為天下笑?!?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336728'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 又如:謚告(贈謚的文告);謚典(贈謚的典禮)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伊昔切,音益。 (陌韻)
  • 說文》笑貌。
  • 又《集韻》馨激切,音鬩。 (錫韻)
  • 笑聲?;蜃髭T。
  • 正字通》俗用爲誄行之諡,非。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行之跡也。周書謚法解、檀弓樂記表記注皆云。謚者、行之跡也。謚跡曡韻。從言。益聲。按各本作從言兮皿闕。此後人妄改也。攷玄應(yīng)書引說文。謚、行之跡也。從言益聲。五經(jīng)文字曰。謚、說文也。謚、字林也。字林以謚爲??聲。音呼益反。廣韻曰。諡說文作謚、六書故曰。唐本說文無諡。但有謚。行之跡也。據(jù)此四者。說文從言益無疑矣。自呂忱改爲謚。唐宋之閒又或改爲諡。遂有改說文而依字林羼入謚笑皃於部末者。然唐開成石經(jīng)、宋一代書版皆作謚不作諡。知徐鉉之書不能易天下是非之公也。近宗說文者。不能攷知說文之舊。如汲古閣刊經(jīng)典依宋作謚矣。而覆改爲諡。可歎也。今正諡爲謚。而刪部末之謚??皃。學(xué)者可以撥雲(yún)霧而覩青天矣。神至切。古音在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