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僧副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僧智藏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5—814 【介紹】: 唐僧。虔州人,俗姓廖。事馬祖于臨川。卒謚大覺禪師。諫議大夫韋綬曾輯藏之言行,編入《圖經(jīng)》。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六 傳宗科(四)
姓廖氏。
虔化人。
生有奇表。
識者知其為偉器。
八歲即從師薙染。
及大寂移居龔公山。
往依之。
且為大寂。
奉書于忠國師。
國師問。
汝師說什么法。
藏從東過西立。
國師云。
只者個。
更有。
藏從西過東立。
國師云。
者個是馬師底。
仁者底作么生。
藏云。
早個呈似了也。
又奉書于徑山。
屬大寂受連率路嗣恭。
延居府治。
而授藏以衲袈裟。
使眾請益。
僧問大寂。
離四句絕百非。
請師直指。
寂云。
汝去問取智藏。
僧問藏。
藏云。
汝去問取海兄。
僧問海。
海云。
我到者里卻不會。
僧舉似寂。
寂云。
藏頭白海頭黑。
藏住西堂后。
有俗士問。
天堂地獄是有否。
佛法僧寶是有否。
藏皆以有答之。
士云
和尚錯了也。
藏云。
汝曾見何等尊宿來。
士云曾見徑山。
藏云。
徑山向汝道什么。
士云。
道一切總無。
藏云汝有妻子否。
士云有。
藏云徑山有妻否。
士云無。
藏云徑山和尚道無則得。
士禮謝。
時相國齊公映。
亞相李公兼尚書李公翔中郎裴公通皆禮敬。
元和九年四月八日終。
春秋八十。
夏臘五十五。
建塔葬全身。
長慶初。
追謚大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47—826 【介紹】: 唐僧。金陵人,俗姓范。年幼即有出家志,往雍京安國寺受具足戒。憲宗元和十三年止于毗陵義興芙蓉山,所居感化,自此江南多悟禪理者。敬宗寶歷元年至宛陵禪定寺,二年告歸齊云山,尋示寂。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六 傳宗科(四)
生金陵范氏。
年才一紀。
即事牛頭山慧忠禪師出家。
往雍京安國寺受具。
戒。
未幾謁太寂禪師于洪府。
而獲法印焉。
元和十三年。
止毗陵之義興芙蓉山。
感動悅隨。
戶屨盈萬。
居士龐蘊。
三到其地。
一日行食與居士。
居士接食次。
毓云生心受施。
凈名早呵。
去此一機。
居士還甘否。
居士云。
當時善現(xiàn)。
豈不作家。
毓云。
非關(guān)它事。
居士云食到口邊。
被它敚卻。
毓便下食。
居士云。
不消一句。
居士又問。
馬大師著實為人處。
還分付吾師否。
毓云某甲尚未見它。
作么知它著實處。
士云只者見知。
也無討處。
毓云居士也不得一向言說。
士云。
一向言說。
師又失宗。
若作兩向三向。
師還開得口否。
毓云。
直是開口不得。
可謂實也。
居士撫掌而出。
相國崔公群出鎮(zhèn)宣城。
以禪定請居之。
寶歷元年至禪定。
明年歸齊云山。
九月示滅于山院。
享年八十。
僧臘五十八。
十月塔葬院庭。
大和二年。
相國韋處厚以事聞上。
詔謚大寶禪師。
塔號楞伽。
越州刺史陸亙撰碑文。
宋高僧傳·卷第十一 習禪篇第三之四
釋太毓。姓范氏。金陵人也。年才一紀志在出家。乃禮牛頭山忠禪師而師事焉。于是勇猛精進求其玄旨。法器外朗神?內(nèi)融。雖明了一乘而具足萬行。往雍京安國寺進受具戒。袖然出眾。加復威儀整肅妙相殊特。如大海之不可測。如虛空之不可量。巡禮道場攝心凈域。雖智能通達不假因師。而印可證明必從先覺。遂謁洪井大寂禪師。睹相而了達法身。剎那而頓成大道。于時天下佛法極盛無過洪府。座下賢圣比肩得道者。其數(shù)頗眾。毓與天徹禪師大宣教禪師大智禪師。皆昆仲也。既而南北觀方曾無告憚。俾廣聞見閑養(yǎng)圣胎耳。元和十三年止于毗陵義興芙蓉山。故得名于山焉。毓為緣作因有應無著。故所居感化所至悅隨。道俗相望動盈萬數(shù)。自此江南之人悟禪理者多矣。時相國崔公群坐失守出分司。后為華州由三峰出鎮(zhèn)宣城。其地雖邇其人則遐。崔公深樂禮謁。致命誠請。毓以感念而現(xiàn)大悲為心莫不果欲隨緣游方。順命寶歷元年至于宛陵禪定寺。所以隨順而揚教也。至明年告歸齊云山。九月合朔色相不動而示滅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臘五十八。是日也天地如慘草木如摧。鳥獸悲啼云泉斷咽。緇徒士庶孺慕充窮。十月棲神于院之庭。從其宜也。弟子至孚契真清斡等??釒熓緶缍髮W徒存。太和二年。相國韋處厚素尚玄風道心惇篤。以事奏聞。天子爰降德音褒以殊禮。追謚號塔名。越州刺史陸亙摛翰論撰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壽光人,字子靜,號山泉。劉珝孫。正德三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累官山西布政司參議,以謗致仕歸卒。有《山泉集》。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四
澄甫字子靜,壽光人。大學士翔孫。正德戊辰進士,官山西參議。有《山泉集》。 (《漁洋詩話》:花林瞳在云門山南,益都山水佳處也。山泉翁持云:「山藏柳市無車馬,水隔桃源有子孫?!柜T宗伯北海、鐘司空龍淵皆屬和。)
維基
劉澄甫(1482年—?
),字子靜,號山泉,山東壽光縣人。
明代官員、詩人。
治《書經(jīng)》,行一,由國子生中式山東鄉(xiāng)試第四十三名舉人,年二十七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三十三名,第三甲第六十四名進士。
授行人,五年四月充副使,冊封沈府沁水王。
七年五月擢拔為廣西道御史。
以監(jiān)察御史巡視兩淮鹽政,十一年巡按山西宣大,本年十月升山西按察司僉事,又錄大同打魚王山及鎮(zhèn)西南山莊坪等處功,升一級,十二年五月官至山西右參議,皆有善政。
十三年十月被論劾,坐不謹冠帶閑住。
辭歸后,加入海岱詩社,與馮裕、石存禮、陳經(jīng)、藍田、劉淵甫、黃卿、楊應奎等有唱和,時稱海岱八子。
更與藍田結(jié)親家,長子劉士云娶藍田之女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