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虬

相關(guān)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簡介

比丘尼傳·卷第二
道綜。
未詳何許人也。
住江陵三層寺。
少不以出眾居心。
長不以同物為污。
賢愚之際從通而已。
跡雖混成所度潛廣。
以宋大明七年三日十五日夜。
自練油火。
關(guān)顙既然。
耳目就毀。
誦詠不輟。
道俗咨嗟魔正同駭。
率土聞風(fēng)皆發(fā)菩提心。
宋徵士劉虬雅相宗敬。
為制偈贊云。
僧慧 朝代:南齊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一 義解科
生皇甫氏。
安定朝那人。
移居襄陽。
世為衣冠。
少師事荊州竹林曇順。
年二十五。
講涅槃法華十住凈名雜心等。
又善莊老。
每說釋不用都講。
吐詞如云。
高士宗炳劉虬張暢等。
皆事之。
齊高祖下詔曰。
荊州僧主。
風(fēng)韻高簡。
恊道輔世。
有功于國。
年運已往。
特聽肩輿赴都。
人聚觀以為榮。
與玄暢俱被知遇。
稱黑衣二杰。
永明四年沒。
壽七十九。
高僧傳·卷第八 義解五
釋僧慧。
姓皇甫。
本安定朝那人。
高士謐之苗裔。
先人避難寓居襄陽。
世為冠族。
慧少出家。
止荊州竹林寺事曇順為師。
順廬山慧遠弟子。
素有高譽。
慧伏膺以后專心義學(xué)。
至年二十五能講涅槃法華十住凈名雜心等。
性強記不煩都講。
而文句辯折宣暢如流。
又善莊老為西學(xué)所師。
與高士南陽宗炳劉虬等。
并皆友善。
炳每嘆曰。
西夏法輪不絕者其在慧公乎。
吳國張暢經(jīng)游西土。
乃造慧而請交焉。
齊初敕為荊州僧主。
風(fēng)韻秀然協(xié)道匡世。
補益之功有譽遐邇。
年衰常乘輿赴講。
觀者號為禿頭官家。
與玄暢同時。
時謂黑衣二杰。
齊永明四年卒。
春秋七十有九。
后有釋慧敞者。
亦志素貞正。
代慧為僧主。
續(xù)有功效焉。
慧弟子僧岫。
亦以學(xué)顯。
力精致血疾而終。
釋梵敏 朝代:南朝宋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一 義解科
李氏子。
河?xùn)|人。
少游關(guān)隴為沙門。
往來彭泗間。
博通內(nèi)外經(jīng)書。
有美名。
留丹陽講授。
謝莊張。
劉虬
呂道惠。
皆相友善。
得法華要旨。
沒于丹陽。
壽七十許。
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四
釋梵敏。
姓李。
河?xùn)|人。
少游學(xué)關(guān)壟長歷彭泗。
內(nèi)外經(jīng)書皆闇游心曲。
晚憩丹陽頻建講說。
謝莊張永劉虬呂道慧皆承風(fēng)欣悅雅相嘆重。
數(shù)講法華成實。
又序要義百科略標綱網(wǎng)。
故文止一卷。
屬辭省詣見重當時。
后卒于丹陽。
春秋七十馀矣。
時又有釋僧籥者。
本上黨人。
善涅槃經(jīng)。
為張暢所重。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不知何許人。
少為人虜。
賣于荊州富家。
作役謹甚。
主人愛之。
年十八。
聽出家為沙彌。
止江陵琵琶寺。
風(fēng)貌庸率。
眾頗輕之。
然當僧齋坐時。
輒起行水。
自上至下。
水用不竭。
眾訝其異。
及受具靈跡益著。
嘗與沙門慧濟。
上堂布薩。
堂戶未開。
綰濟手指從壁隙入。
出亦如之。
濟甚駭懼不敢言。
安謂濟曰。
我當遠行。
今與君訣別。
仰見空中。
皆好華有絲竹聲。
天香郁然。
濟愈懼不得語。
安曰。
吾與子游所見。
慎勿妄言。
言即有咎。
唯西南有一白衣新發(fā)意菩薩。
可與之言。
于是辭去。
附巨商之舟。
入湘中。
路患痢將死。
謂商曰。
我死必露尸岸上。
不須設(shè)棺也。
問其意。
曰吾欲以施蟲鳥耳。
商人如其旨。
以尸投岸側(cè)。
夜輒有火??從身出。
商大怖。
刺舟至湘中。
而安已先在。
欲就語又不得。
濟后至陟屺寺。
詣隱士劉虬夜語。
以及之。
即遙禮曰。
此得火光三昧者也。
時蜀又有僧覽法衛(wèi)。
俱神異。
世疑其得道云。
高僧傳·卷第十 神異下
釋慧安。
未詳何許人。
少經(jīng)被虜。
屬荊州人為奴。
執(zhí)役勤緊。
主甚愛之。
年十八聽出家。
止江陵琵琶寺。
風(fēng)貌庸率頗共輕之。
時為沙彌。
眾僧列坐。
輒使行水。
安恒執(zhí)空瓶從上至下水常不竭。
時咸以異焉。
及受具戒稍顯靈跡。
嘗月晦夕共同學(xué)慧濟上堂布薩。
堂戶未開安乃綰濟指從壁隙而入。
出亦如之。
濟甚駭懼不敢發(fā)言。
后乃與濟共坐塔下。
便語濟云。
吾當遠行。
今與君別。
頃之便見天人伎樂香花布滿空中。
濟唯驚懼竟不得語。
安又謂曰。
吾前后事跡慎勿妄說。
說必有咎。
唯西南有一白衣。
是新發(fā)意菩薩。
可具為說之。
于是辭去。
便附商人入湘川。
中路患痢極篤。
謂船主曰。
貧道命必應(yīng)盡。
但出置岸邊不須器木。
氣絕之后即施蟲鳥。
商人依其言出臥岸側(cè)。
夜見火炎從身而出。
商人怪懼就往觀之。
已氣絕矣。
商人行至湘東見安。
亦已先至。
俄又不知所之。
濟后至陟屺寺詣隱士南陽劉虬
具言其事。
即起遙禮之。
謂濟曰。
此得道之人。
入火光三昧也。
時蜀中又有僧覽法衛(wèi)。
并有異跡。
時人亦疑得圣果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95 【介紹】: 南朝齊南陽涅陽人,字敬微,一字茂深。
宗炳孫。
少靜退,屢徵召不就。
母喪,身負土植松柏,付子家事,隨帶《老子》、《莊子》往廬山。
唯與庾易、劉虬、宗尚之等往來講說。
善畫,好音律。
有《續(xù)高士傳》、《衡山》、《廬山記》等,已佚。
全齊文·卷二十二
測字敬微,一字茂深,南陽人,宋征士炳孫。州舉秀才、主簿,豫章王再辟參軍,永明中征太子舍人,建武中征司徒主簿,并不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2—531 【介紹】: 南朝梁潁川鄢陵人,字子通。
受學(xué)于南陽劉虬,玄經(jīng)釋典,九流《七略》,咸所精練。
辟功曹,不就,與道士王僧鎮(zhèn)同游衡岳。
晚居土臺山,鄱陽王蕭恢延講《老子》,遠近名僧,咸來赴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77—548 【介紹】: 南朝梁南陽涅陽人,字思貞。
劉虬子。
少能屬文,為沈約、任昉所重。
起家寧朔主簿,辟為太學(xué)博士。
博覽群書,曾校《漢書》,釋《左傳》。
歷都官尚書、太常卿。
侯景亂,避難還鄉(xiāng),湘東王蕭繹嫉其才學(xué),密送藥殺之。
有文集五十卷。
全梁文·卷五十六
之遴字思貞,小字僧伽,南陽涅陽人,宋當陽令虬子。齊永明不舉秀才,除寧朔主簿。入梁,歷太學(xué)博士、平南行參軍、尚書起部即、延陵令、荊州治中、宣惠記室、通直散騎侍郎兼中書通事舍人。遷正員郎、尚書右丞、荊州大中正、中書侍郎、鴻臚卿,出為征西長史南郡大守。轉(zhuǎn)西中郎長史,徵秘書監(jiān),領(lǐng)步兵校尉,歷太府卿、都官尚書、太常卿。太清二年,避侯景之難還鄉(xiāng),未至卒,年七十二。有前集十一卷,后集二十一卷。
庾震 朝代:南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齊新野人,字彥文。
喪父母,家貧無以葬,乃貨書以營,至于手掌穿然后葬事獲濟。
南陽劉虬因此為撰《孝子傳》。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生松滋。
性愛泉石。
入荊州神山以隱。
而忽迅雷烈風(fēng)。
發(fā)石拔木。
蛇虎縱橫左右。
穆殊泰然不少懼懾。
而禪定者。
七日間。
嘗發(fā)高眺遠。
見其地。
東依浚壑。
西俯深流。
慨然有終焉志。
于是山神現(xiàn)形。
自稱田伯玉以謝過。
且請受戒法。
自爾里社絕葷膻之祭。
旱澇應(yīng)雨晹之禱矣。
居之三十年。
而賓友之過從者。
無遠弗屆。
沙門則僧展僧安。
高士則劉虬車綴。
湘東王繹。
欽其德素。
建臺立碑。
以著游契。
簡文作頌。
以敘其風(fēng)度。
而碑于絕頂。
晚陟曾巔而后逝。
則其志之終始不變?nèi)绱恕?div id="qovnfn0" class='inline' id='people_102065_0_32_comment'>
壽七十。
續(xù)高僧傳·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釋道穆。
松滋人。
性愛山林。
初入荊州神山。
將事巖隱。
感迅雷烈風(fēng)震山折木神蛇繞床群虎縱吼。
穆心安泰然都無外想。
七日一定蛇虎方隱。
方登山遠眺。
其山東依浚壑。
西顧深流。
有終焉之志。
山神變形謝過云。
是田伯玉也。
來請受戒。
及施法式。
諸毒潛亡。
祭祀絕于膻辛。
祈澤應(yīng)時云雨。
如此衛(wèi)候不一。
例可知也。
居山三十馀載。
名聲及遠。
游遁之賓咸歸向請。
沙門則僧展僧安。
高士則劉虬車綴。
敘言命的無爽風(fēng)聲。
梁湘東王蕭繹。
欽德經(jīng)過。
于掛錫之所建臺一區(qū)。
立碑敘胤。
簡文為頌。
立碑在于山頂。
及穆將終。
欣于觀遠。
乃行至山峰而卒。
春秋七十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僧。枝江人。俗姓田。風(fēng)神俊逸,見稱于時。住荊州等界寺。有《廣初章》及《鹿角章》等。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枝江田氏。
幼出家。
年十八。
游金陵。
初聽成實。
后依興皇朗公。
究中論。
于學(xué)侶中。
標名三絕。
蓋謂其風(fēng)儀頎秀。
義解優(yōu)深。
精進潔己也。
每以涅槃異指。
令眾攻擊。
雖雄辨莫之屈。
其于朗公問領(lǐng)如響。
既而朗曰義窮乎。
對曰。
義若恒沙。
何可窮也。
時學(xué)者多以安自名。
于是獨以沙安別異焉。
三論四經(jīng)。
皆唱演不替。
且制廣初鹿角等章。
流播江漢。
俄而從成禪師習(xí)定。
不啖僧食。
不飲濁漿。
琢磨心性。
有如此者。
春秋六十七。
終于等界寺。
寺西望沙州。
即處士劉虬注法華經(jīng)之地。
今經(jīng)臺馀址尚存。
續(xù)高僧傳·卷第九 義解篇五
釋法安。
姓田。
枝江人。
神彩俊越見稱僮幼。
年十八游學(xué)金陵。
初聽成實。
后學(xué)中觀于興皇座下。
十有馀年庶乎屢空智乎特秀。
三千學(xué)侶獨標三絕之名。
形長八尺風(fēng)儀挺特一也。
解義窮深二也。
精進潔己三也。
時聽涅槃每立異義。
令眾難之。
人雖巨眾無能屈者。
由是聲聞楚越。
一時朗公知其穎拔令論義。
應(yīng)命搆擊問領(lǐng)如向。
往復(fù)既久便止。
朗曰。
爾義窮乎。
對曰。
義若恒沙何可盡也。
時學(xué)門名安者多。
目之為沙安。
三論四經(jīng)皆講制廣初章及鹿角章等。
理致宏遠流傳江漢。
年過不惑。
回情在定更不談?wù)f。
時往成禪師所共論定道。
琢磨心性。
動經(jīng)晨夕。
而不啖僧食。
不飲濁漿。
春秋六十五終于等界寺。
寺在私洲之上。
西望沙洲。
劉虬注法華之地。
今經(jīng)臺馀基尚在。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