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駿

相關人物:共 138 位。
共 13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史失其氏族。善講法華。與王導孔敷友善。興寧中還江左。止于始寧之保山。弟子常百馀。供事觀世音像。咸安二年。忽患心氣。夜夢一人破腹洗腸。覺即愈。太元五年歿。詔塔之。弟子曇爽廬于旁。因建寺。名新亭精舍。
名僧傳抄
沙門曇宗寺記云?;萘x不知何許人。年九歲。遇竺法深。法義問曰。仁利是君子所行??浊鸷喂屎毖?。深答曰。緣物鮮能行。故希言之耳。年十三。伏膺道門。修治戒行。標秀之稱。與日而升。好大乘學。尤精法華。住瓦官寺。王導孔敷并通風契。后居始寧之保山。徒眾四十馀人。皆是高勝道士。領會玄微。四時不替。咸安二年。遇篤病。針石不差。唯專念觀世音。久忽夢。一沙門出其腸胃。去其垢疾。清水洗濯。還內腸中。既窹豁然頓愈。晉孝武即位。以其名德延出京華。常所師咨。供給甚厚。春秋七十四。太元五年卒。帝以錢十萬。買新亭崗為墓。起塔三層。時有釋普隨釋惠鑒升卒中居于臨海。并有德素(云云)。
高僧傳·卷第四 義解一
竺法義。
未詳何許人。
年十三遇深公便問。
仁利是君子所行。
孔丘何故罕言。
深曰。
物鮮能行是故罕言。
深見其幼而穎悟。
勸令出家。
于是棲志法門從深受學。
游刃眾典尤善法華。
后辭深出京。
復大開講席。
王導孔敷并承風敬友。
至晉興寧中。
更還江左憩于始寧之保山。
受業(yè)弟子常有百馀。
至咸安二年。
忽感心氣疾病。
常存念觀音。
乃夢見一人破腹洗腸。
覺便病愈。
傅亮每云。
吾先君與義公游處。
每聞說觀音神異莫不大小肅然。
晉寧康三年孝武皇帝遣使徵請出都講說。
晉太元五年卒于都。
春秋七十有四矣。
帝以錢十萬買新亭崗為墓。
起塔三級。
義弟子曇爽。
于墓所立寺。
因名新亭精舍。
宋孝武南下伐兇。
鑾旆至止式宮此寺。
及登禪復幸禪堂。
因為開拓。
改曰中興。
故元嘉末童謠云。
錢唐出天子。
乃禪堂之謂。
故中興禪房猶有龍飛殿焉。
今之天安是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71—464 【介紹】: 南朝宋泰山南城人。
起家楚臺太常博士。
歷官武帝鎮(zhèn)軍參軍。
善弈,棋品第三,文帝曾與賭郡戲,勝,以補宣城太守。
累遷丹陽尹、會稽太守。
為政寬和,雖無殊績,去后令人思念。
孝武帝即位,為散騎常侍,遷金紫光祿大夫。
卒謚定。
僧徹 朝代:南朝宋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一 義解科
出王氏。太原人。初客寄襄陽。年十六。造廬山遠公。公異之。問曰。寧有出家志邪。對曰。遠塵離俗。是其本心。成就法器。當煩匠者。遠笑曰。種性已能無畏。它日其可量哉。于是落發(fā)。以精究經論。文學有稱于時。嘗至山南。拊寒松而舒嘯。谷風遠至。山鳥和鳴。超然自得。因而問遠。律禁絲管。絕歌舞。固也。若乃一吟一嘯。可得為乎。遠曰。以散亂言之。皆謂違法。于是終身不妄談笑。遠使講小品。辨傾輩流。難者不能折。南游止江陵五層寺。為彭城王義康所敬。元嘉二十九年沒。壽七十。
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四
釋僧徹。
姓王。
本太原晉陽人。
少孤兄弟二人寓居襄陽。
徹年十六入廬山造遠公。
遠見而異之。
問曰。
寧有出家意耶。
對曰。
遠塵離俗固其本心。
繩墨镕鈞更唯匠者。
遠曰。
君能入道當得無畏法門。
于是投簪委質從遠受業(yè)。
遍學眾經尤精波若。
又以問道之暇亦厝懷篇牘。
至若一賦一詠輒落筆成章。
嘗至山南攀松而嘯。
于是清風遠集眾鳥和鳴。
超然有勝氣。
退還咨遠。
律制管弦戒絕歌舞。
一吟一嘯可得為乎。
遠曰。
以散亂言之皆為違法。
由是乃止。
至年二十四遠令講小品。
時輩未之許。
及登座詞旨明析。
聽者無以折其鋒。
遠謂之曰。
向者勍敵并無遺力。
汝城隍嚴固攻者喪師。
反軫能爾。
良為未易。
由是門人推服焉。
遠亡后南游荊州止江陵城內五層寺。
晚移琵琶寺。
彭城王義康儀同蕭思話等。
并從受戒法。
筵請設齋。
窮自下饌。
宋元嘉二十九年卒。
春秋七十。
刺史南譙王劉義宣為造墳壙。
時荊州上明有釋僧莊者。
亦善涅槃及數論。
宋孝武初被敕下都。
稱疾不赴。
僧曇遷 朝代:南朝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84—482 【介紹】: 南朝宋僧。
月支國人。
本姓支,寓居建康。
游心佛義,善談老莊。
工楷書,常布施題經。
與范曄、王曇首等友善。
住烏衣寺。
及范曄被誅,知交無敢近。
遷乃貨衣物,悉力營葬。
宋孝武帝聞而嘆賞。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建康支氏。
少出家。
游心竺義。
兼通孔老。
善辭章。
研究十地。
嘗注之。
以行世。
巧于轉讀。
梵聲清婉。
特拔終古。
與彭城王義康。
范曄王曇首游。
初居祗洹寺。
后徙烏衣寺。
終始一節(jié)。
不為世俗變也。
范曄既被誅。
合門十二。
喪莫敢舉。
遷貨衣缽。
營葬焉。
孝武聞而義之。
謂徐爰曰。
卿著宋書。
慎勿遺此士也。
建元四年卒。
壽九十九。
高僧傳·卷第十三 經師
釋曇遷。
姓支。
本月支人。
寓居建康。
篤好玄儒。
游心佛義。
善談莊老。
并注十地。
又工正書。
常布施題經。
巧于轉讀有無窮聲韻。
梵制新奇特拔終古。
彭城王義康范曄王曇首。
并皆游狎。
遷初止祇洹寺。
后移烏依寺。
及范曄被誅。
門有十二喪。
無敢近者。
遷抽貨衣物悉營葬送。
孝武聞而嘆賞。
謂徐爰曰。
卿著宋書勿遺此士。
王僧虔為湘州及三吳。
并攜共同游。
齊建元四年卒。
年九十九。
時有道場寺釋法暢。
瓦官寺釋道琰。
并富聲哀婉。
雖不競遷等。
抑亦次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45 【介紹】: 名或作廣。
南朝宋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人。
范曄弟。
善屬文,任武陵王劉駿咨議參軍領記室。
后坐兄曄參與謀逆嫌疑,被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86—465 【介紹】: 南朝宋吳興武康人,字弘先。不識字,少以勇聞,有謀略,善用兵。文帝、孝武帝年間,參與鎮(zhèn)壓江沔蠻族起事,平定宋皇室內部叛亂。歷任建威將軍、南兗州刺史、鎮(zhèn)北大將軍、侍中、太尉等職,封始興郡公。在婁湖廣置室宇田產,奴僮千計。前廢帝永光元年,請開錢禁,許民私鑄。致錢質更劣,千錢長不滿三寸,有“鵝眼錢”、“綖環(huán)錢”等名目,斗米竟值萬錢。后為前廢帝所殺。
全宋文·卷四十一
慶之字弘先,吳興武康人,永初初,竟陵太守趙伯符版為寧遠中兵參軍,除殿中員外將軍。
元嘉中領淮陵太守,轉正員將軍,遷始興王浚后軍參軍員外散騎侍郎,進建威將軍,遷廣陵王誕北中郎中兵參軍,領南東平太守。
又為世祖撫軍中兵參軍,復為廣陵王誕參軍南濟陰太守,遷太子步兵校尉。
元兇弒立,世祖假征虜將軍,武昌內史,領府司馬。
及踐阼,以為領軍將軍,加散騎常侍。
尋出為使持節(jié),督南兗、豫、徐、兗四州諸軍事、鎮(zhèn)軍將軍、南兗州刺史,鎮(zhèn)盱眙。
尋還鎮(zhèn)廣陵。
孝建初進鎮(zhèn)北大將軍,督青冀幽三州,封始興郡公。
尋以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罷就第。
大明中,復為使持節(jié)督南兗、徐、兗三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南兗州刺史,進司空,固讓。
前廢帝即位,以為侍中太尉,尋赍赍藥賜死,年八十,謚曰忠武公。
明帝即位,追贈侍中司空,謚曰襄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88—468 【介紹】: 南朝宋太原祁人,字彥德。
東晉末,劉裕辟為從事史。
宋文帝元嘉中,為汝陰太守。
屢請北伐。
元嘉二十七年,率主力軍,圍攻滑臺,數月不下,乘機搜刮,大失人心,為魏所敗。
劉劭殺文帝自立,劉駿起兵討之,玄謨將兵應駿。
駿稱帝,除徐州刺史。
預討劉義宣、臧質,封曲江縣侯。
孝武帝大明元年,為雍州刺史,不顧豪族反對,力行土斷。
將僑置三郡并為一郡,流寓之人都編入戶籍。
孝武帝死,受顧命。
以嚴直不容,徙青、冀二州刺史。
少帝狂悖,玄謨屢表諫諍。
明帝時官至南豫州刺史。
卒謚莊。
全宋文·卷三十九
玄謨字彥德,太原祁人。義熙中,武帝臨徐州,辟為從事史。景平末,謝晦為荊州,請為南蠻參軍、武昌太守。元嘉中補長沙王義欣鎮(zhèn)軍中兵參軍,領汝陰太守。后為興安侯義賓輔國司馬彭城太守,加寧朔將軍。元兇弒立,以為益州刺史。孝武即位,除徐州刺史,加都督,假輔國將軍,拜豫州刺史前將軍,封曲江縣。免,尋復為豫州刺史,遷寧蠻校尉旌州刺史,后為金紫光祿大夫,領太常。尋領起部尚書。又領北選,遷平北將軍徐州刺史,轉領軍將軍。前廢帝即位,徙青冀二州刺史。明帝即位,除大將軍江州刺史,尋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軍,遷南豫州刺史,卒年八十一,謚曰莊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50 【介紹】: 南朝宋彭城呂人。
劉虔之子,襲封,為長沙王劉義欣鎮(zhèn)軍參軍。
善弓馬,膂力過人。
以蒲酒為事,每犯法,文帝以勛臣子寬恕之。
為員外郎十年,坐摴蒲免。
劉駿鎮(zhèn)歷陽,以康祖為征虜中兵參軍。
北魏攻汝南,康祖為文帝諸軍前驅。
以功轉左軍將軍。
后于尉武遇魏軍,以八千人戰(zhàn)魏軍八萬騎,無不以一當百,魏軍死者大半。
康祖亦中矢死。
謚壯。
全宋文·卷五十
康祖,彭城呂人,世居京口,襲父虔之爵新康縣男。元嘉中為征虜中兵參軍。歷安蠻府司馬,轉左軍將軍,與魏戰(zhàn)死,贈益州刺史,謚曰壯。
董元嗣 朝代:南朝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53 【介紹】: 南朝宋人。
武陵王劉駿典簽,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奉使至都,值太子劉劭殺文帝自立。
劭遣元嗣以徐湛之叛還報,元嗣卻言劭殺帝狀。
劉駿又遣元嗣奉表于劭,而后即舉兵討劭。
劭殺元嗣。
劉朗 朝代:南朝宋

人物簡介

維基
劉朗(?—453年),南豐哀王,字元明,彭城郡蕭縣人,南朝宋武帝之孫,江夏文獻王劉義恭長子,營陽王劉義符繼子。
共 13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