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法勝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俗姓王,潼川人,號正覺。少為進士有聲,后出家昭覺寺。晚年從五祖演和尚學道,頗有聲譽。出主保福寺卒。
大明高僧傳·卷第七 習禪篇第三之三
釋宗顯號正覺。潼川王氏子也。少選為進士有聲。嘗晝掬溪水為戲。至夜思之遂見水泠然盈室。欲汲之不可得。忽爾塵境自空嘆曰。吾世網(wǎng)裂矣。往依昭覺白公得度。蕭然一衲隨眾咨參。一日白公問。高高峰頂立深深海底行作么生會。忽于言下頓悟曰。釘殺腳跟也。白拈起拂子曰。這個又作么生。顯一笑而出。服勤七祀。出游至京都淮浙遍歷叢林。晚登五祖見演和尚問。未知關(guān)棙子。難過趙州橋。如何是關(guān)棙子。祖曰。汝且在門外立。顯進步一踏而退。祖曰。許多時茶飯元來也有人知滋味。明日入室。祖見顯便問。是昨日問話僧否。我固知爾見處。秖未過得白云關(guān)在。顯珍重便出。時圓悟為侍者。乃以白云關(guān)意扣悟。悟曰。直下會取。顯笑曰。我不是不會。祇是未諳。待見這老漢共伊理會一上耳。次日祖往舒城。顯與悟繼往。適會于興化。祖問記得曾在那里相見來。顯曰。全火秖候。祖顧悟曰。這漢饒舌。后游廬山回舉高高峰頂立話所得之意。白五祖。祖曰。吾嘗以此事詰先師。先師曰。我曾問遠和尚。遠曰。貓有軟血之功?;⒂衅鹗隆7撬鬟_本源不能到也。顯侍之久。祖鐘愛之。辭返蜀祖為小參。復送之以頌曰。離鄉(xiāng)四十馀年。一時忘卻蜀語。禪人回到成都。切須記取魯語。顯歸昭覺。白公尚無恙。再侍之聲譽藹然。初出住長松。次主保福。大張爐鞴。煅煉四方學者。故龍象多出其輪下焉。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顯。
潼川王氏子。
少舉進士。
有聲。
嘗掬溪水為戲。
至夜思之。
見水。
泠然盈室。
欲汲不可。
而塵境自空。
悟曰。
吾世網(wǎng)裂矣。
往依白得度。
隨眾咨參。
一日白問。
高高峰頂立。
深深海底行。
子如何會。
顯于言下頓悟。
曰。
釘殺腳跟也。
白舉起拂子。
顯一笑而出。
服勤七祀。
南游見五祖演和尚。
久處侍寮。
澈法底蘊。
四十馀年始還。
時白尚無恙。
舉應(yīng)長松。
遷保福信相。
太常卿蘇元老。
序其語錄云。
頃者吾蜀。
但以講席律壇。
為無等等法。
未知祖道之高。
晚得真覺勝禪師。
自黃檗。
闡化成都昭覺寺。
初會易之廣大。
變動周流六虛者。
又原道之微妙。
混成先天地生者。
遂言曰。
吾法函蓋乾坤不為大。
銷殞虛空不為難。
當體現(xiàn)成。
隨用立具。
西南緇素。
驟聞?wù)叨唷?div id="htrobyg" class='inline' id='people_24659_2_50_comment'>
瞪瞢不入。
久各憮然。
莫不失喜落涕。
恨遭遇之晚。
勝禪師既歿。
紹禪師繼之。
其法猶勝禪師也(紹即白)。
而化度加眾。
紹禪師既歿。
顯禪師繼之。
其法猶紹禪師也。
而緣合加盛。
前住長松。
今居保福。
皈依之侶未可計。
濟拔之功未有艾也。
嗚呼。
釋迦別傳。
迦葉親授。
西天祖師所護念。
中華耆宿所承襲。
遐哉邈矣。
不圖今日及吾身親見之。
然師奧句微言。
某未敢窺測。
聊舉大略。
曉吾黨新發(fā)意者。
蘄與交臂作舞。
同趍師門云。
蓋其為時賢致嘆。
如此。
明河曰。
顯出蜀得東山。
磨淬最久。
始臻源奧。
及出世。
獨為紹覺燒香。
議者謂。
其以小技溷掩道望。
以故情謬紊師承。
叢林目為顯牛子云。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二
釋宗顯,字正覺,潼川王氏子也。少選為進士,有聲于時。嘗晝掬溪水為戲,至夜思之,遂見水泠然盈室,欲沒之不可得,忽爾塵境自空,嘆曰:“吾世網(wǎng)裂矣?!蓖勒延X白公得度,蕭然一衲,隨眾咨參。一日,白公問:“高高峰頂立,深深海底行,作么生會?”忽于言下頓悟,曰:“釘殺腳跟也?!卑啄槠鸱鹱釉唬骸斑@個又作么生?”顯一笑而出。服勤七祀,出游至京都淮浙,遍歷叢林,晚登五祖見演,問:“未知關(guān)捩子難過趙州橋,如何是關(guān)捩子?”演曰:“汝且在門外立?!憋@進步一踏而退。演曰:“許多時茶飯,原來也有人知味?!泵魅?,入室,演問:是昨日問話僧否?我固知爾見處,秪未過得白云關(guān)。顯珍重便出。時圓悟為侍者,乃以白云關(guān)意扣悟,悟曰:“直下會取?!憋@笑曰:“我不是不會,秪是未諳得耳?!贝稳?,演往舒城,顯與悟繼住,適會于興化,演問:“記得曾在何處相見?”顯曰:“全火秪候?!毖蓊櫸蛟唬骸笆怵埳?。”后游廬山,回舉“高高峰頂立”話所得之意白演,演曰:“吾嘗以此事詰先師,先師曰:‘我曾問遠和尚,遠曰貓有歃血之功,虎有起尸之德,非素達本源,不能到也。’”顯侍之久,演鐘愛之。辭返蜀,演為小參,復送之以頌曰:“離鄉(xiāng)四十馀年,一時忘郤蜀語。禪人回到成都,切須記取魯語?!憋@歸昭覺,白公尚無恙,再侍之,聲譽藹然。初出住長松,次主保福,大張爐鞴,煆煉學者,故龍象多出其門。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惟政(九八六~一○四九),一作惟正(《羅湖野錄》卷三),俗姓黃,字煥然,秀州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幼從臨安北山資壽本如肄業(yè),師惟素(《羅湖野錄》作居素)禪師。住馀杭功臣山凈土院,出入常跨黃牛,世稱政黃牛。皇祐元年卒,年六十四(《五燈會元》卷一○)。有《錦溪集》三十卷,已佚。事見《禪林僧寶傳》卷一九、《羅湖野錄》卷三。今錄詩四首。
禪林僧寶傳·卷第十九
政黃牛者。
錢塘人。
住馀杭功臣山。
幼孤為童子。
有卓識。
詞語皆出人意表。
其師稱于人。
有大檀越奇之。
以度牒施之。
跪奉謝而不受。
其師問故。
曰。
恩不可輕受。
彼非知我者。
特以師之言。
施百千于一童子。
保其終身。
能施物不責報乎。
如來世尊。
大愿度生。
則有慈蔭。
今妙法蓮華經(jīng)是也。
當折節(jié)誦持。
恩并歸一。
于義為安。
其師自是益奇之。
年十八。
果以其志。
為大僧。
游方問道三十年乃罷。
其居功臣山。
嘗跨一黃犢。
蔣侍郎堂。
出守杭州。
與政為方外友。
每來謁。
必巾持掛角上。
市人爭觀之。
政自若也。
至郡庭下犢。
而談笑終日而去。
一日郡有貴客至。
蔣公留政曰。
明日府有燕飲。
師固奉律。
能為我少留一日。
因款清話。
政諾之。
明日使人要之。
留一偈而去矣。
曰。
昨日曾將今日期。
出門倚杖又思惟。
為僧只合居嵓谷。
國士筵中甚不宜。
坐客皆仰其標致。
又作山中偈曰。
橋上山萬層。
橋下水千里。
唯有白鷺鷥。
見我嘗來此。
又作送僧偈曰。
山中何所有。
嶺上多白云。
秖可自怡悅。
不堪持贈君。
冬不擁爐。
以荻花作毬。
納足其中。
客至共之。
夏秋好玩月。
盤膝大盆中。
浮池上自旋其盆。
吟笑達旦。
率以為常。
工書筆法勝絕。
如晉宋間風流人。
嘗笑學者臨法帖曰。
彼皆知翰墨為貴者。
其工皆有意。
今童子書畫。
多純筆可法也。
秦少游見政字畫。
必收畜之。
有問者曰。
師以禪師名。
乃不談禪何也。
曰徒費言語吾懶。
寧假曲折。
但日夜煩萬象。
為敷演耳。
言語有間。
而此法無盡。
所謂造物。
無盡藏也。
九峰鑒韶禪師。
嘗客政。
韶坦率不事事。
每竊笑之。
一夕將臥。
政使人呼。
韶不得已。
顰頞而至。
政曰。
月色如此。
勞生擾擾。
對之者能幾人。
韶唯唯而已。
呼童子使熟炙。
韶方饑意作藥石。
久之。
乃橘皮湯一杯。
韶匿笑去。
曰無乃太清乎。
政風調(diào)高。
老益清癯。
嘗自贊其像曰。
貌古形疏倚杖梨。
分明??出須菩提。
解空不許離聲色。
似聽孤猿月下啼。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惟政。字渙然。華亭黃氏。幼有卓識。十八具戒。即游方問道。凡三十年。罷參。居功臣山凈土院。出入??缫稽S牛。慶歷中。侍郎蔣公堂與師契密。嘗贈詩云。禪客尋常入舊都。黃牛角上掛瓶盂。有時帶笠穿云去。便好和云作畫圖。蓋實錄也?;騿枎熀尾徽劧U。曰。徒費言語。吾懶。寧暇曲折。但日夜煩萬象敷演耳。性簡率。冬不附爐。惟以荻花作毬。納足其中。客至共之。特好玩月。每盤膝坐大盆浮池中。自施轉(zhuǎn)之。吟嘯達旦。率以為常。詩峭拔。思致甚高。一日蔣公曰。明日府中宴客。別設(shè)素饌延師。愿同清話。師諾之。明日留一偈而去。偈曰。昨日曾將今日期。出門倚杖又思惟。為僧只合居巖谷。國士筵中甚不宜。又山中偈曰。橋上山萬重。橋下水千里。惟有白鷺鷥。見我常來此。又送僧偈曰。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常自贊其像曰。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畫出須菩提。解空不許離聲色。似聽孤猿月下啼。人皆傳誦焉。筆法有晉人風。秦少游尤所愛玩。凡見其筆跡。必取蓄之。世稱為政黃牛。 贊曰。 高韻超俗  清吟絕塵  一笠牛背  林間水濱 貌癯趣淡  莫得而親  何以自怡  嶺有白云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惟政。
秀州華亭黃氏子。
幼從錢塘資圣院本如肄業(yè)。
且將校藝有司如。
使禱觀音求陰相。
師謝曰。
豈忍獨私于己哉。
郡人朱紹安。
聞而嘉嘆。
欲啟帑度之。
師慨然曰。
古之度人。
以清機密旨。
今反是。
去古遠矣。
吾墮三寶。
數(shù)當有其時。
已遇祥符覃恩。
得諧素志。
獨擁毳袍且弊。
同列慢之。
師曰。
佛乎佛乎。
儀相云乎哉。
僧乎僧乎。
盛服云乎哉。
后有愿輸奉歲時用度。
俾繼如之院務(wù)。
亦復謝曰。
聞托缽乞食。
未聞安坐以享。
聞歷謁諸祖。
未聞廢學自任。
況我齒茂氣完正在筋力為禮。
非從事屋廬之秋也。
于是提策東引。
學三觀于天臺。
復旋徑山。
咨單傳旨于老宿惟素。
素董臨安功臣山凈土院。
師輔相之久。
而繼其席。
然為人高簡。
律身精嚴。
名卿巨公。
多所推尊。
時蔣侍郎堂守錢塘。
與師為方外友。
師每謁之。
則跨一黃牛。
以軍持掛角上。
市人爭觀之。
師自若也。
至郡庭。
始下牛。
笑談終日。
一日蔣公留師曰。
適有過客。
明日府中。
當有會。
吾師固奉律。
為我少留一日。
因[款-士+止]清話。
師諾之。
明日使人要之。
留一偈而去矣。
曰。
昨日曾將今日期。
出門倚杖又思惟。
為僧只合居巖谷。
國土筵中甚不宜。
坐客皆嘆其標致。
又作山中偈曰。
橋上山萬重。
橋下水千里。
惟有白鷺鷥。
見我常來此。
平生制作三十卷。
曰錦涇集。
且工書筆法勝絕。
秦少游。
見必收畜之。
師冬不擁爐。
以荻花作毬。
納足其中。
客至共之。
清論無窮。
秀氣逼人。
夏秋好玩月。
盤膝大盆中浮水上。
自旋其盆吟笑。
達旦以為常。
九峰韶禪師。
嘗客于院將臥。
師挽之曰。
月色如此。
勞生擾擾。
對者幾人。
韶唯唯。
而已久之。
呼童子使熱炙。
韶方饑。
意作藥石。
既乃橘皮湯一杯。
韶笑曰無乃太清乎。
或問曰。
師以禪師名。
而不談禪。
何也。
師曰。
徒費言語吾懶。
寧假曲折。
但煩萬象敷演耳。
言語有間。
造物無盡藏也。
皇祐元年孟夏八日。
語眾曰。
夫動以對靜。
未始有極。
吾一動歷年六十有四。
今靜矣。
然動靜本何有哉。
遂泊然而逝。
禪客尋常入舊都。
黃牛角上掛瓶盂。
有時帶雪穿云去。
便好和云畫作圖。
此蔣侍郎贈師詩也。
師自有詩曰。
貌古形疏倚杖藜。
分明畫出須菩提。
解空不許離聲色。
似聽孤猿月下啼。
二作佳韶致。
正相對會。
一時禪悅之盛。
可想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