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漁叔

相關人物:共 19 位。
共 1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金允植 朝代:清末民國初

人物簡介

簡介
金允植(朝鮮語:???,1835年—1922年),朝鮮近代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字洵卿,號云養(yǎng),本貫清風。
金允植從政早期親近中國,是“事大黨”的領袖。
甲午中日戰(zhàn)爭以后立場轉變,逐漸親日,并在朝鮮政府中擔任外部大臣等要職。
1898年后因牽連乙未事變而遭到流放,1907年才被釋放,1910年日韓合并后被日本封為子爵。
但他后來又呼吁日本給予朝鮮獨立地位,參加了三一運動。
金允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同時又接受了樸圭壽的開化思想和西方的科學技術,主張“東道西器”,被后世韓國史學家歸為穩(wěn)健開化派。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梁成楠(?
~?
),字子嘉,號鈍庵,清廣東三水諸生。
少懷才負氣,應制科時因得罪有司,離鄉(xiāng)出走;遍游長江中下游,曾于吳、楚一帶擔任幕客。
厭刑名、錢谷之俗,后東渡來臺。
居臺十馀年(約1885~1895),入巡撫劉銘傳幕下,并在中部統(tǒng)領林朝棟軍隊擔任書記,掌理開山撫番之相關文書,深得劉銘傳器重。
光緒十二年(1886)負責東勢角撫墾事宜,親自走訪各番社,詢問民眾疾苦,并納番女為妾,甚得當地住民愛戴。
光緒十三年(1887)安撫萬社番民,并有意開發(fā)卓蘭一帶,置產臺灣。
乙未(1895)割臺,委署彰化縣令;未幾,日軍至,攜妾從劉永福內渡,在臺之家產盡失。
日治后,再度來臺,寓居霧峰林家;曾走訪鹿港洪繻,以詩唱和,相談甚歡。
后因在臺不得志,郁郁離去,客死于香江。
洪繻《寄鶴齋詩話》評云:「鈍庵詩法,蓋由昌黎入手而上溯杜公,旁及蘇、黃也;故健而峭,宗派甚正。」。
近人李漁叔認為梁成楠詩,即境抒思,吐詞真切,能摒除浮詞偽語,有清明亢爽情致。
茲以連橫《臺灣詩薈》收錄梁氏六十八首詩為底本,參照洪繻《寄鶴齋詩話》、許鐵峰《鐵峰詩話》、鄭鵬云《師友風義錄》、賴子清《臺灣詩醇》、陳漢光《臺灣詩錄》等編校。

人物簡介

全臺詩
陳洛(1863~1911),字淑程,號菊町,福建泉州人。
光緒四年(1878)隨其父來臺寓居艋舺舊街。
陳洛性好公義,多參與賑災,為臺北士紳所推崇。
為晚清副貢生,受劉銘傳賞識,拔充西學堂教席。
割臺初期,曾任保良總局董事,兼任《臺灣日日新報》記者。
明治二十九年(1896)起,任總督府民政局事務囑托,服公職四年,多所建言,后協(xié)助舊慣調查。
明治三十年(1897)授配紳章,翌年經理艋舺鹽務支館,復擔任臺北首次舉辦饗老典之副委員長。
明治三十二年(1899)任臺北縣參事、臺北鹽務總管主任。
陳洛思想以儒家為主,曾任衛(wèi)生組合、士商公會、維新公會、天然足會、蕃情研究會、慈善音樂會發(fā)起人。
明治四十二年(1909)「瀛社」創(chuàng)社,陳洛為早期成員之一,常參與課題徵詩;亦曾參與日人所創(chuàng)之「玉山吟社」活動。
明治四十四年(1911)因病卒。
〖參考《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故陳洛氏之略歷」,1911年4月30日,第三版;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林正三《瀛社社史之整理纂修與研究》,九十三年度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藝文補助文學類研究計畫,2005年4月。
〗 今陳氏詩作乃自《臺灣新報》、《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南菜園唱和集》、《江瀕軒唱和集》、《竹風蘭雨集》、《瑞桃齋詩話》等輯錄編校。
(翁圣峰撰)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1864-1942,貴州務川縣人,仡佬族。
字尊吾,一字得庵,晚號聱園居士。
光緒甲午科(1894年)中舉。
第二年入京會試,參加“公車上書”簽名。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回到貴州,在貴陽與他人倡導組織“貴州不纏足會”,從事早期婦女解放運動。
1913年擔任興義縣知府時被舉為貴州全省清廉六官吏之一。
1915年,改任畢節(jié)縣知事,后任省公署秘書。
1919年任《貴州通志》分纂。
1920年他不愿卷入政治旋渦,辭職返鄉(xiāng),一心著書立說,編出《聱園詩剩》兩卷、《詞剩》一卷、《詩種》卷。
聱園詞剩·弁言
早歲泛覽諸名家詞,間有模擬,以音律難諧,漫不留稿。近讀辛劉長短句,覺詞之為道,狀難狀之景、繪難繪之情,實可以濟詩之窮而極其變。且既不付之管弦,即稍舛音律,抑有何害。膽遂一壯,涉筆漸多,略檢存之,藉志一時意興,非敢附專家之塵影也。 己巳仲冬尊吾識。
陳直卿 朝代:清末民國初

人物簡介

全臺詩
陳直卿(1868~1926),字讓六,臺北廳大龍峒人。
「瀛社」早期社員。
夙志于醫(yī),師事黃玉階先生;后亦從商,經營樟腦制油生意及漕運業(yè)。
公職方面,曾任地方稅調查委員。
明治卅三年(1900)授佩紳章,明治四十三年(1910)任臺北市北區(qū)町保正。
后因經商不利而敗家。
〖參考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巖崎潔治《臺灣實業(yè)家名鑒》,臺北:臺灣雜志社,1912年。
〗無詩集行世,詩散見《壽星集》、《南菜園唱和集》、《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等詩選報刊。

人物簡介

全臺詩
王學潛(1868~1927),字卿淇,號畏庵。
臺中清水三塊厝人。
祖籍福建安溪,其祖先王植瑚于乾隆年間渡臺。
二十歲補臺灣縣廩生,與堂兄王文章、王卿敏俱有聲于時。
乙未(1895)日軍侵臺,與林文欽、施仁思、莊士哲、許肇清、林朝選、吳鴻藻等地方紳士輪流負責彰化地區(qū)防務。
明治卅年(1897)被任為莊長,未幾辭職。
曾旅居北平,戊戌(1898)維新失敗,返歸臺灣。
明治卅四年(1901)受任臺中地方法院囑托,調查舊慣;次年(1902)八月獲授紳章;明治卅九年(1906)加入櫟社。
大正十年(1921)「臺灣文化協(xié)會」成立后,被推為評議員。
曾與蔡惠如、林瑞騰等創(chuàng)協(xié)和制糖株式會社,也曾組織竹材會社,并創(chuàng)立牛罵頭信用組合。
工書法,草書、隸書皆挺拔勁秀,尤精八分書,臺中不少題匾皆出其手。
〖參考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丹青憶舊:臺灣早期先賢書畫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年12月;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頁64。
〗有《卿淇詩草》六首收入《櫟社第一集》,其他詩作散見《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文藝叢志》、《鳥松閣集》、《壽星集》、《東寧擊缽吟后集》等報刊詩集中,茲據以輯錄編校。
〖王學潛之生年有二說:一說1854年(見賴子清《臺海詩珠》),一說1868年(見《臺灣列紳傳》)。
因王氏有〈敬步則修宗兄六十自壽原韻〉詩,據詩題知王則修年紀長于王學潛,王則修生于1867年,因推知王學潛生年為1868年。

人物簡介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
字槐庭,又字心水,號沁園,彰化鹿港人,生員。
光緒三年六月十四日(1877年7月24日)生。
祖克勸,以拓墾貿易起家,系開發(fā)臺灣中部鉅賈。
父為廩生宗華,早世。
兄弟四人,懷澄居末,賴母吳氏撫養(yǎng)成人。
性聰敏,喜讀書,善詩詞古文,復工小楷,知音律,能篆刻,對攝影亦頗有興趣,可謂多才多藝。
弱冠交游江湖名士及海內諸大家。
早期詩作浮靡艷麗,情意纏綿;迨割臺后,因閱歷興亡,感懷家國,一變?yōu)榧こ嗌n。
1902年與臺中士紳林癡仙(朝崧)、林幼春(資修)、賴悔之(紹堯)等詩友組織櫟社,以琴書詩酒自娛,被社中推為巨擘。
同時為鹿苑吟社、鹿江詩會、大冶吟社主要社員,騷壇咸稱健將。
平居喜獎掖后進,且深研陽明學,于學界著有勞績。
1919年九月,繼莊士哲之后為鹿港區(qū)長,翌年十月轉任街長及臺中州協(xié)議會會員,先后主持街政十二年,對于維護漢學,校勘文字,解決乞丐問題,改良婚喪社會風俗,籌建公會堂,創(chuàng)辦學校,開設道路,計畫「市區(qū)改正」等地方建設與公益事業(yè),莫不悉力以赴。
然為建公會堂而拆除萬春宮,為「市區(qū)改正」而拆三山國王廟,造成文物莫大損失。
1932年九月,街長任期屆滿退職。
三年后宿疾復發(fā),輾轉至1940年七月十九日去世,年六十四。
著有《沁園詩草》(1921),又選七言絕句成《媼解集》(1934)等。
(張子文)
林拱辰 朝代:清末至民國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林拱辰(1872~1932)〖林拱辰生年,依據傅錫祺〈櫟社社友題名錄〉(毛筆撰寫,家屬保存之原始史料):「林拱辰,住嘉義廳斗六堡斗六街,第557番地,明治五年(1872)壬申七月十五日生。
」卒年昭和7年(1932)7月12日,依據斗六市戶政事務所提供戶籍資料。
〗 ,清嘉義廳斗六堡(今云林縣斗六市)人,「櫟社」早期社員〖林拱辰為櫟社社員。
根據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1907年10月26日,該社在彰化賴紹堯家舉行詩會,共有社員13人及斗六吟友林濱石、黃丕承、黃服五、林拱辰4人出席,「斗六四友不正式加盟,不認為社友。
」該書其后各年之記載,林拱辰等人未見出席該社內部集會。
又據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1910年4月24日記載櫟社「庚戌春會」出席者名單,將林拱辰列入社員,內容如下:「我社友蔡啟運、陳基六、王卿淇、賴紹堯、林拱辰、傅錫祺、陳滄玉、袁炳修、林癡仙、林仲衡、林□堂、林幼春、陳槐庭、連雅堂、莊伊若、鄭汝南、黃旭東、張棟梁、林載昭與予等,贊襄社員陳織云,馀不付(赴)會社員蔡惠如、葉篤軒、陳聯玉、林文華、莊云從,馀數名忘記。
」可見當時張麗俊也認為林拱辰是社員。
推測可能林拱辰等人,后來未參加該社內部活動,《櫟社沿革志略》出版時(1931)才補上這句:「斗六四友不正式加盟,不認為社友。
」(此條考證廖振富提供。
) 〗 ,「斗山吟社」社員,曾任東洋協(xié)會講師,并參與發(fā)起成立大稻埕「鯤溟會館」〖參考賴美燕《斗六地區(qū)文學發(fā)展之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
〗 。
詩作散見《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教育會雜志》等報刊雜志,今據以輯錄。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陳獨秀(1879-1942) 字仲甫,安徽省懷寧縣十里鋪人。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
黃鶴樓志·人物篇
陳獨秀(1879—1942) 政治家、學者。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人。早年留學日本。曾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系《新青年》創(chuàng)辦人,參與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黨并擔任總書記。1919年8月,來到武昌,曾與林育南、潘定安等人同游黃鶴樓故址,徘徊良久,共議國事。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胡漢民(1879-1936) 原名衍鴻,字展堂。番禺人。同盟會員,曾任南京臨時政府總統(tǒng)副秘書長、交通部長、外交部長、立法院長。有《不匱室詩鈔》。
人物簡介
1879.12.9-1936.5.12,原名衍鴻,字展堂,號不匱室主,廣東番禺人。
祖籍江西吉安,中國國民黨元老和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也是國民黨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1901年中舉人。
1902年、1904年兩度赴日本留學,入弘文學院師范科、法政大學速成法政科。
1905年9月加入中國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稍后又由孫中山指定任本部秘書,從此成為孫中山主要助手之一。
1936年5月12日突發(fā)腦溢血病逝。
共 1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