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乘燈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俗姓胡,潤州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少出家,長于律學(xué),詩文書法俱工。高宗咸亨中,年二十五、六,欲往印度觀法,行至廣州,染風(fēng)疾而不得行。返歸吳越,旋卒。義凈在印度聞其死訊,作詩寄悼。義凈《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收其事跡,并錄其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a target='_blank'>全唐詩》誤收于義凈名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
玄逵律師者。
潤州江寧人也。
俗姓胡。
令族高宗。
兼文兼史。
尚仁貴義。
敬法敬僧。
枝葉蟬聯(lián)。
嘉聲靡墜。
律師則童子出家長而欽德。
及其進(jìn)具卓爾不群。
遍閑律部偏務(wù)禪寂。
戒行嚴(yán)峻誠罕其流。
聽諸大經(jīng)頗究玄義。
博玩文什草隸尤精。
空有三衣袒。
膊為飾。
不披覆膊衣角搭肩。
入寺徒跣行途著屢。
縱使時人見笑高節(jié)曾不間然。
不臥長坐。
詎脅安眠之席。
杜多乞食。
寧過酒肆之門。
善人皆愛草鞋巧知。
皮亦無過鑒者。
足不履地能閑露腳。
是儀嗟乎。
此子闇與理諧。
激揚(yáng)清波。
恥汩泥而從俗。
獨(dú)醒在旦。
豈共醉而居昏。
繞于丹陽一而遂即同契。
南上昆季留連愴矣。
三荊之析友于攀絕。
傷哉八翼之離。
以為傳法在懷無抑高節(jié)。
行至廣州遂染風(fēng)疾。
以斯嬰帶弗遂遠(yuǎn)懷。
于足悵恨而歸返錫吳楚。
年二十五六。
后僧哲師至西國云。
其人已亡。
有疚于懷。
嗟乎不幸。
勝途多難驗(yàn)非虛矣。
實(shí)冀還以法資空有郁藍(lán)之望。
復(fù)欲旋歸遺鍔。
徒懷隴樹之心。
乃嘆曰。
淑人斯去。
誰當(dāng)繼來。
不幸短命。
嗚呼哀哉。
九仞希岳。
一簣便摧。
秀而不實(shí)。
嗚呼哀哉。
解乎易得。
行也難求。
嗟爾幼年。
業(yè)德俱修。
傳燈念往。
嬰痼情收。
慨乎壯志。
哀哉去留庶傳爾之令節(jié)。
秉輝曜于長秋。
于時逵師言離廣府還望柱林。
去留愴然自述贈懷云爾。
五言。
標(biāo)心之梵宇。
運(yùn)想入仙洲。
嬰痼乖同好。
沈情阻若抽。
葉落乍難聚。
情離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
詳觀演法流。
凈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尋聽。
于時與并部處一法師。
萊州弘袆?wù)搸煛?div id="dgga7vd" class='inline' id='people_18209_1_81_comment'>
更有二三諸德。
同契鷲峰標(biāo)心覺樹。
然而一公屬母親之年老。
遂懷戀于并川。
袆師遇玄瞻于江寧。
乃敦情于安養(yǎng)。
玄逵既到廣府復(fù)阻先心。
唯與晉州小僧善行同去。
神州故友索爾分飛。
印度新知冥焉未會。
此時躑躅難以為懷。
戲擬四愁聊題兩絕而已。
五言。
我行之?dāng)?shù)萬。
愁緒百重思。
那教六尺影。
獨(dú)步五天陲。
五言(重自解憂曰)。
上將可凌師。
疋士志難移。
如論惜短命。
何得滿長祇。
于時咸亨三年坐夏楊府。
初秋忽遇龔州使君馮孝詮。
隨至廣府。
與波斯舶主期會南行。
復(fù)蒙使君命往崗州。
重為檀主及弟孝誕使君孝軫使君郡君寧氏郡君彭氏等。
合門眷屬。
咸見資贈。
爭抽上賄各舍奇餐。
庶無乏于海途。
恐有勞于險地。
篤如親之惠。
順給孤之心。
共作歸依同緣勝境。
所以得成禮謁者。
蓋馮家之力也。
又嶺南法俗。
共鯁去留之心。
北土英儒。
俱懷生別之恨。
至十一月。
遂乃面翼軫背番禺。
指鹿園而遐想。
望雞峰而太息。
于時廣莫初飆。
向朱方而百丈雙掛。
離箕創(chuàng)節(jié)。
棄玄朔而五兩單飛。
長截洪溟。
似山之濤橫海。
斜通巨壑。
如云之浪滔天。
未隔兩旬果之佛逝。
經(jīng)停六月漸學(xué)聲明。
王贈支持送往末羅瑜國(今改為室利佛逝也)復(fù)停兩月轉(zhuǎn)向羯荼。
至十二月舉帆還乘王舶漸向東天矣。
從羯荼北行十日馀至裸人國向東望岸可一二里許。
但見??子樹檳榔林森然可愛。
彼見舶至爭乘小艇有盈百數(shù)。
皆將??子芭蕉及虅竹器來求市易。
其所愛者但唯鐵焉大如兩指。
得??子或五或十。
丈夫悉皆露體。
婦女以片葉遮形。
商人戲授其衣。
即便搖手不用。
傳聞斯國當(dāng)蜀川西南界矣。
此國既不出鐵亦寡金銀。
但食??子藷根無多稻谷。
是以盧呵最為珍貴(此國名鐵為盧呵)其人容色不黑量等中形。
巧織團(tuán)藤箱。
馀處莫能及。
若不共交易便放毒箭。
一中之者無復(fù)再生。
從茲更半月許望西北行。
遂達(dá)耽摩立底國。
即東印度之南界也。
去莫訶菩提及那爛陀可六十馀驛。
于此創(chuàng)與大乘燈師相見。
留住一載。
學(xué)梵語習(xí)聲聞?wù)摗?div id="hxcftyw" class='inline' id='people_18209_1_164_comment'>
遂與燈師同行取正西路。
商人數(shù)百詣中天矣。
去莫訶菩提有十日在。
過大山澤路險難通。
要藉多人必?zé)o孤進(jìn)。
于時凈染時患身體疲羸。
求趁商旅因不能建。
雖可勵己求進(jìn)五里終須百息。
其時有那爛陀寺二十許僧。
并燈上人并皆前去。
唯馀單己孤步險隘。
日晚晡時山賊便至。
援弓大喚來見相陵。
先撮上衣次抽下服。
空有絳帶亦并奪將。
當(dāng)是時也。
實(shí)謂長辭人代。
無諧禮謁之心。
體散鋒端。
不遂本求之望。
又彼國相傳。
若得白色之人殺充天祭。
既思此說更軫于懷。
乃入泥坑遍涂形體。
以葉遮蔽扶杖徐行。
日云暮矣營處尚遠(yuǎn)。
至夜兩更方及徒侶。
聞燈上人村外長叫。
既其相見令授一衣。
池內(nèi)洗身方入村矣。
從此行數(shù)日。
先到那爛陀敬根本塔。
次上耆阇崛見氎衣處。
后往大覺寺禮真容像。
山東道俗所贈紽絹。
持作如來等量袈裟。
親奉披服。
濮州玄律師附羅蓋數(shù)萬為持奉上曹州安道禪師寄拜禮菩提像亦為禮訖。
于時五體布地一想虔誠。
先為東夏四恩。
普及法界含識。
愿龍華初會遇慈氏尊。
并契真宗獲無生智。
次乃遍禮圣跡過方丈。
而屆拘尸。
所在欽誠。
入鹿園而跨雞嶺。
住那爛陀寺十載求經(jīng)。
方始旋踵言歸還耽摩立底。
未至之間遭大劫賊。
僅免剚刃之禍。
得存朝夕之命。
于此升舶過羯荼國。
所將梵本三藏五十萬馀頌。
唐譯可成千卷。
?居佛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