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漢民

相關人物:共 9 位。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挽盛康聯(lián) 清 · 待考
對聯(lián)
富貴壽考集一身,衍鴻范九疇篇,倏無端玉薤歌來,滿地霜華驚大覺;
文苑循良堪合傳,聽鹿鳴重賦罷,竟不待瓊林春暖,百年云衲反前塵。
展堂用至味韻(乙亥) 清末至民國 · 陳衍
我為游羅浮,嶺南始一至。
舊識嶺南人,曾遍飲文字。
諸君皆清才,君獨富才思。
別來廿馀載,老我似林類。
昌黎與荊公,訓纂詳本事。
維摩雖示疾,尚擊竹如意。
為君續(xù)七發(fā),穩(wěn)拔枚乘幟。
未敢多和詩,如食不重味。
⑴ 更生、節(jié)庵、蟄庵、掞東兄弟、譽虎、晦聞輩,更仆未可終。
胡漢民聯(lián) 清末 · 章炳麟
對聯(lián)
君真是介甫后身,舉世誰知新法便;
我但學茂弘彈指,九泉應笑老儒迂。
書憤五首 其二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楊賡笙
七言律詩
誤盡蒼生信若人,非袁莫屬復非陳。
寸為贅婿檳榔嶼,毒及盟兄胡漢民。
滿腔經(jīng)綸在權利,全身柔媚表精神。
時而合作時分裂,荒謬如君世絕倫。
五十自述詩之一 其一 (1923年) 清末至民國 · 羅庶丹
七言律詩
癸亥十月,余亦五十初度,但小于平山半歲耳。再迭前韻,為五十自述詩,兼柬平山。
不續(xù)離騷不問天,書懷自寫雁頭箋。
初懸蓬矢剛重慶,再踏槐花正壯年(癸卯、甲辰兩次赴禮部試;)。
入幕每參高士坐,袒衣常得主人賢(甲辰、乙巳間,嘗客陳德耀太守、朱喬生觀察、李直繩軍門幕府,皆處賓師之位;⑷丙午夏,承岑云階制軍命,偕劉盧士考察臺灣政治,由臺北周歷臺南,閱二月回粵。壬子冬,承胡漢民都督命,偕古、李諸君率師五營渡海平定瓊崖匪亂,余專司民政,曾派炮艦環(huán)瓊島巡視一周。)。
東南大島閑游遍⑷,任我徐驅漫著鞭。
注:
⑴ 余生后三日即先祖母五十三歲壽辰,又十馀日為先父二十二歲初度;
五十自述詩之二 其三 (1923年) 清末至民國 · 羅庶丹
七言律詩
湖海殘生虎口馀(壬子復返粵,客瓊州,辦理瓊崖民政。癸丑復由瓊返粵,在省署長內(nèi)務。都督兼民政長胡漢民為袁世凱所忌,解職,由陳炯明繼任,即興師討袁。袁嗾龍濟光率師攻粵。粵軍有內(nèi)應者,發(fā)巨炮遙擊督署,余亦逃出,避居粵友陳景堂家。陳軍與龍軍爭奪城北觀音山,激戰(zhàn)兩晝夜,槍聲如連珠不絕。陳宅距山不半里,屋后窗鏡中流彈皆洞穿。席地而臥者歷三日,脫身乘廣九火車走香港。車抵九龍,海關已先得龍濟光電,請派警嚴查由廣至九之客。有形跡可疑者百數(shù)十人,皆驅至海關署,余亦與焉。稅司逐一詢問,分別去留。留者仍由原車送回廣州。最后至余,疑為粵東官吏。余力辯其非,出名刺示之,印有廣東法政學堂字樣,且搜提筐中除單夾衣兩襲、紙幣數(shù)十張、銀毫十馀元、佛教圣典一冊,外無他物,身上亦只紙煙、火柴、名刺等件,乃許其往港,然已受半日拘留刑矣。后聞由原車送回廣州者,被龍督捕殺十馀人,同志諸君皆陸續(xù)來港,集議收復省城。香港總督因龍督之請,有允將民黨引渡之說,諸同志遂分投海外,余與徐楊君變姓名,逃滬上。后徐楊君返甘肅,余獨回湘。冬十一月漫游澧州,途中小輪舟觸石破,幾沉沒。甲寅夏回省時,舟又遇險,得一帆船來獲救。十月至滬上,將往廣東謀進取,探知粵事未可圖,乃訪友人黃笥腴于福建,郁居連江縣署,六閱月而后返;),黃巾又擾野人居。
傷心折肋罹徽索,避地移家奉板輿⑷。
月上櫻桃悲白傅,風摧樁樹泣皋魚
居喪講學原非禮,勉為諸生詔讀書⑺。
注:
⑴ 乙卯六月初,余自閩歸,甫月馀,又遭盜劫一次;
⑵ 是夕,聞東廂打門聲,余即驚起,先將老小安置一室,并呼仆人起,親開大門,令由菜園逃出呼救。旋將室中箱柜啟鑰,燃燈以待。盜始破門蜂擁入,余方手水煙管,立中庭,從容謂群盜曰:“爾等不過為錢而來,我并非有錢人,不信請入室搜查,隨意持去可也?!睍r盜入室者僅十馀人,默不答一言,惟各持竹木棍,向余圍撲。突有一棍直戮余左眼內(nèi)角,始仆,復叢毆之,時已血流被體不能聲。盜始奔入內(nèi)室,而猶有一盜以繩縛余手,曳置桌下。盜去后,始知丙弟因為余解圍,亦被重傷;父母家小幸無恙。余已嘔血升許,舁至床上,不能轉側,得鄉(xiāng)老陳君華山覓草藥和酒搗汁啖之,以馀渣為余按摩遍身,始知痛不可耐。次晨便血數(shù)升,皮肉墳起作紫黑色,而咳血時最為痛苦。姜詠洪、楊誠庵、李石渠諸親友在城聞耗,特延紅十字會西醫(yī)至排山為余施治,醫(yī)言左肋骨已折二條,須舁至醫(yī)院或其附近,以便隨時診視。乃輿至誠庵寓中就醫(yī),二月馀始全愈;⑷余家世居望城坡,辛丑遷居排山白石山房,安居十馀年,地極幽靜,頗有山林之樂。民初連被盜劫二次,不能安其居,乃于乙卯冬與炳弟奉堂上二老仍遷居望城坡市;
⑶ 白居易有感月悲逝者詩,即悼亡之作也。內(nèi)子楊杰,字叔珊,以戊午六月初十卒于排山白石山房,時值張敬堯督湘,驛路被兵騷擾,先母率婦孺避居排山,先父及余兄弟等尚居望城坡市;
⑷ 庚申春正月十八,先父聽翁府君在望城坡住宅無疾而終,壽六十有八。時全家老小及李氏妹咸在側,獨余是日在省城福湘學校開課,午后馳歸,已不及見矣,痛哉;⑺丙辰以后,原充本省議會秘書長,戊午春,張敬堯入湘,議會播遷,余亦辭職。為菽水計,勉任商會、師范、福湘各學校國文、歷史教習。
本奇章典范,振天祿家聲,飫聞教子有方,種洛社繁花,堂上鳴琴垂縣譜;
登大耋遐齡,應上元詔命,只恨留仙無術,悵墓門宿草,柬中哀挽服心喪。
注:第一聯(lián)代黔軍二十五師少將師長劉繼炎撰,第二聯(lián)代貴州省政府主席王家烈撰,第四聯(lián)代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于右任撰,第五聯(lián)代國民黨元老胡漢民撰,其余不詳,待考。
痼疾繁憂兩不支。
余霞空似夏云奇。
由來騷怨雜然疑。

匪石心情堅孰語,呼天殘淚老猶詩。
此情倘許故人知。
平生重意氣,恩怨未擬酬。
忽以九京訊,而令雙涕流。
相逢驚誤活,失喜破端憂。
卻話當年事,渾判料虎頭。
過洛猶懷刺,臨山廢勒移。
孤蛩愁失距,良會更傷離。
幕燕棲難定,鞲鷹下有時。
東南應日出,可照最高枝。
身似何無忌,哀吟未忍聞。
鹓鴟爭互嚇,雁木偶成紛。
黃絹留新唱,青冥失故群。
結茆先有約,他日望停云。
蛾眉七絕百首 其十一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吳研因
七言絕句
① 取入門見嫉,娥眉不肯讓人意。
胡姬長袖舞風云,傲睨多才姊妹群。
容物敢違夫子教,紅塵一騎出昭君(藉口違反遺教,摒逐胡漢民。)。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