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東川人。擢進士第。官新鄉(xiāng)尉。有詩集一卷。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唐詩匯評【生卒】:690?—754? 郡望趙郡(今河北趙縣),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登進士第,曾官新鄉(xiāng)尉。辛文房《唐才子傳》云是東川人,誤。近世承之,定其為四川三臺(一說,云南會澤)人,訛誤尤甚。參稽李頎詩歌,知為河南潁陽(今河南登封)一帶人。東川實指潁水一支流。頎有別業(yè)在其旁,入仕前后均久居于此。后人因多稱“李東川”。李頎早年出入兩京,結(jié)交貴游,希冀用世。不成,乃閉戶10年,折節(jié)讀書。及第、釋褐后,可能先任朝中卑職,繼授新鄉(xiāng)尉,因久不得調(diào),憤而歸隱,直至去世。隱居時于學佛讀經(jīng)、求仙煉丹頗為醉心。生平見《唐才子傳》卷二,今人譚優(yōu)學《李頎行年考》(見《唐詩人行年考》)、傅璇琮《李頎考》(見《唐代詩人叢考》)。李頎為盛唐著名詩人,其邊塞詩、人物素描詩、音樂詩、詠史懷古詩等均有佳作。尤擅七律、七古二體。七律7首,乃該體發(fā)展成熟時期之佳構(gòu),形式規(guī)范,聲調(diào)洪亮,風格朗暢,尤為明人所尊崇。高柄認為其體“聲調(diào)最遠,品格最高”,“足為萬世法程”(《唐詩品匯》卷二)。王世貞稱之為盛唐四位七律能手之一(《藝苑卮言》卷四)。前后“七子”無不摹擬仿作,故沈德潛云:“明嘉、隆諸子專尊李頎”(《說詩晬語》)。李頎七古氣勢奔放,跌宕多姿,“轉(zhuǎn)接奇橫”(《三唐詩品》),酣暢恣肆。胡應麟將其與高適、岑參、王維并稱,視為李、杜前盛唐之代表作家(《詩藪》內(nèi)編卷三)。清王闿運認為其七古兼具盧仝之奇峭,白居易之淺近,李、杜之宏贍(《湘綺樓說詩》卷六)。綜而言之,李頎詩歌麗而不縟,豪不失粗,“風骨高華”(《詩藪》內(nèi)編卷四),“骨秀神清”(《三唐詩品》卷二),無愧為盛唐名家。《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續(xù)拾》補詩2首,斷句2。
李頎(?—約751),籍貫不詳。開元二十三年(735)登進士第,授新鄉(xiāng)尉。去職,歸隱潁陽(今河南登封西南)之未川。天寶八載秋,高適授封丘尉,頎有詩送之。天寶十三、十四載殷璠編《河岳英靈集》,謂頎“只到黃綬”。頎工詩,尤以邊塞詩著稱。與王昌齡、崔顥、綦毋潛、岑參、王維、高適等交游,時輩咸重之。有《李頎詩》一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三卷。
作品評論
頎詩發(fā)調(diào)既清,修辭亦繡。雜歌咸善,玄理最長。至如《送暨道士》云“大道本無我,青春長與君”,又《聽彈胡笳聲》云“幽音變調(diào)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足可歔欷,震蕩心神。惜其偉才,只到黃緩,故論其數(shù)家,往往高于眾作。容齋隨筆
歐陽公好稱誦唐嚴維詩“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及楊衡“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句,以為不可及。予絕喜李頎詩云:“遠客坐長夜,雨聲孤寺秋。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鼻易骺蜕孢h,適當窮秋,暮投孤村古寺,中夜不能寐,起坐凄側(cè),而聞檐外雨聲,其為一時襟抱,不言可知。而此兩句十字中,盡其意態(tài),海水喻愁,非過語也。《唐詩品》
頎詩意主渾成,遂無斫練,然情思清澹,每發(fā)羽調(diào)。七言古詩善寫邊朔氣象,其于玄理間出奇秀。七言律體如《送魏萬》、《盧司勛》、《浚公山池》等作,可謂翛然遠意者也。《批點唐音》
李頎不善五言,而善七言,故歌行與七言律皆有高處。藝圃擷馀
李頎七言律最響亮整肅。詩藪
李律僅七首,惟“物在人亡”不佳?!傲麂D月”,極雄渾而不笨;“花宮仙梵”,至工密而不纖。“遠公遁跡”之幽,“朝聞游子”之婉,皆可獨步千載。唐詩選
七言律體,諸家所難,王維、李頎頗致其妙,即子美篇什雖眾,憒焉自放矣。唐詩鏡
李頎七律,詩格清煉,復流利可誦,是摩詰以下第一人。唐音癸簽
盛唐名家稱王、孟、高、岑,獨七言律祧孟,進李頎,應稱王、李、岑、高云。《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新鄉(xiāng)七古,每于人不經(jīng)意處忽出異想,令人心賞其奇逸,而不知其所從來者。新鄉(xiāng)七律,篇篇機宕神遠,盛唐妙品也。《詩源辨體》
李頎五言古平韻者多雜用律體,仄韻者亦多忌鶴膝。七言古在達夫之亞,亦是唐人正宗。五七言律多入于圣矣。《詩源辨體》
王元美云:七言律,李有風調(diào)而不甚麗,岑才甚麗而情不足,王差備美。愚按……李較岑、王,語雖熔液,而氣稍劣。后人每多推之者,蓋由盛唐體多失粘,諷之則難諧協(xié),李篇什雖少,則篇篇合律矣。《唐詩評選》
盛唐之有李頎,猶制藝之有袁黃,古文詞之有李覯,朽木敗枝,區(qū)區(qū)以死律縛人。圍爐詩話
李頎五律高澹,大勝七律,可與祖詠相伯仲。詩筏
唐李頎詩雖近于幽細,然其氣骨則沉壯堅老,使讀者從沉壯堅老之內(nèi)領(lǐng)其幽細,而不能以幽細名之也。唯其如此,所以獨成一家。《唐七律選》
舊盛唐名家多以王孟、王岑并稱,雖襄陽、嘉州與輞川并肩而不并,然尚可并題。至嘉、隆諸子以李頎當之,則頎詩膚俗,不啻東家矣。明詩只存體面,總不生活,全是中是君惡習,不可不察也。師友詩傳錄
唐人七言律,以李東川、王右丞為正宗,杜工部為大家,劉文房為接武。《唐詩箋要》
東川詩典瞻風華,兼復音調(diào)句亮,盛唐能手。《歷代詩法》
新鄉(xiāng)長于七字,古詩、今體并是作家。其蘊氣調(diào)辭,含毫瀝思,緣源觸勝,別有會心。向來選家徒以音節(jié)高亮賞之,乃牝牡驪黃之見耳。《唐詩別裁》
東川七律,故難與少陵、右丞比肩,然自是安和正聲。自明代嘉、隆諸子奉為圭臬,又不善學之,只存膚面,宜招毛秋晴太史之譏也。然譏諸子而痛掃東川,毋乃因噎而廢食乎?《唐詩別裁》
東川比高、岑多和緩之響。石洲詩話
東川七律,自杜公而外,有唐詩人,莫之與京。徒以李滄溟揣摹格調(diào),幾嫌太熟。然東川之妙,自非滄溟所能襲也。石洲詩話
東川句法之妙,在高、岑二家上。高之渾厚,岑之奇峭,雖各自成家,然俱在少陵籠罩之中。至李東川,則不盡爾也。學者欲從精密中推宕伸縮,其必問津于東川乎!《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李頎賦筆輕新,以作七律,流麗婉潤,自覺勝人。所垂七篇,盡為濟南標錄。《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李東川摛詞典則,結(jié)響和平,固當在摩詰之下,高、岑之上。《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李東川七言古詩,只讀得《兩漢書》爛熟,故信手揮灑,無一俗料俗韻。昭昧詹言
東川纏綿,情韻自然深至,然往往有痕。于鱗以東川配輞川,姚先生以為不允。東川視輞川,氣體渾厚微不及之,而意興超遠則固相近。《海天琴思錄》
李東川五七古俱卓然成家,滄溟獨取其七律,非作者知己者。《批唐賢三昧集》
李東川七律為明代七子之祖,究其容貌相似,神理猶隔一黍。《唐詩三百首續(xù)選》
東川七律風骨凝重,聲韻安和,足與少陵、右丞抗行,明代李于鱗深得其妙。三唐詩品
五言其源出于鮑明遠,發(fā)言清雋,骨秀神清,雖偶泛弦中,仍復自然合奏。七言變離,開闔轉(zhuǎn)接奇橫,沉郁之思,出以明秀,運少陵之堅重,合高、岑之渾脫,高音古色,冠絕后來。《詩學淵源》
(欣)古詩猶是齊梁一體,獨七言樂府雄渾雅潔,一片神行,與崔顥同一機杼,而使事寫懷,或且過之矣。
人物簡介
【介紹】: 清四川成都人,字友生。舉人,納資為郎中。少為張之洞所拔,肄業(yè)于尊經(jīng)書院。曾入劉秉璋幕。后主芙蓉書院。家本富有,喜延納文士,搜采圖書,遂中落,困頓以終。曾從王闿運治經(jīng)史,兼善賦及駢文。
人物簡介
精一,名思參,長沙張氏子。天資聰穎,幼從塾課,便解文義,淡于科第,而好佛書。見庭中桃花,因風飄落,悟世無常,乃從剃度、具足,復還長沙,置慈云精舍于城南,迎母養(yǎng)之,與人論說,詞簡易明,引導后學,當機立判,故于安(釋敬安)前激后勸,卒玉其成。然安自以為讀書少,用力尤苦,一字未愜,如負重累,至忘寢食,有一詩至數(shù)年始成者。念生死事切,時以禪定為正業(yè)。一日靜坐,參父母未生前語,冥然入定,內(nèi)忘身心,外遺世界,坐一日如彈指頃,猝聞溪聲有悟。嗣后遍游吳越,凡海市秋潮,見未曾有。遇岳谷幽邃,輒嘯詠,其中饑渴,時飲泉和柏葉下之。喜以《楞嚴》、《圓覺》雜《莊》、《騷》以歌,人目為狂。嘗冒雪登天臺華頂峰,云海蕩胸,振衣長嘯,睡虎驚立,咆哮攫前,以慈心視之,虎威亦解。又曾于深山,遇一巨?,御風行,頭大如斗,舌電尺馀,因念佛,亦無怖。旋養(yǎng)疴皋亭山中,中夜聞剝啄聲甚急,啟關(guān),月明如晝,四顧無人,如是者數(shù)數(shù)。次夕,伺叩門聲急,開戶見一黑眚若圓球,滾滾而去,安嗾群犬逐之,窮追至山腰,厲聲曰:“擾我何為?我豈汝怖,茍有所求,當為汝度之。”遂號佛達旦,怪尋滅,病亦尋瘉。其住四明最久,窺天童、雪竇,窮攬霞嶼、月湖之勝。郡中文學呂文舟、徐酡仙、胡魯封、馬文齋、沈問梅,皆相與酬唱。生平好善疾惡,觸境而生。嘗渡曹峨江,謁孝女廟,叩頭流血。同行者曰:“奈何以比丘禮女鬼?”安曰:“汝不聞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諸佛、圣人,皆從孝始,吾觀此女與佛身等,禮拜亦何過焉。”甲申八月,返棹長沙。年三十有四,行腳已閱十霜。明年還石潭,省先瑩宿莽,縱橫不可復識,望窮山慟哭,村老聞之,為指其葬處,始復憶識。蓋去鄉(xiāng)里,己二十馀年。積思幽潛,故悲不自勝也。自是往來衡湘,時有著述,同縣王湘綺先生為當代詩人,見安所作,未嘗不稱善。有陳伯嚴、羅順循,皆擅詞翰,曾綜其詩十卷刻之,乞湘綺先生為之序。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三【生卒】:1818—1893 【介紹】: 清湖南武岡人,字彌之。咸豐元年副貢。曾入南昌圍城中省父,一度率兵鎮(zhèn)壓太平軍。以曾國藩薦擢至道員。少與王壬秋交好,壬秋遍研群學,輔綸專治文史,后俱以詩名。鄧詩全學《選》體,多擬古之作。有《白香亭詩文集》。
鄧輔綸,字彌之,武岡人。咸豐辛亥副貢,浙江補用道。有《白香亭集》。全臺詩
鄧輔綸(1828~1893),字彌之,清湖南武岡人。咸豐元年(1851)副貢生,官浙江候補道。早年與王闿運結(jié)識,相互唱和。陳衍《近代詩鈔》評其詩:「彌之詩全學選體,多擬古之作,湘潭王壬秋以為一時罕有其匹,蓋與之笙磬同音也,但微覺千篇一律耳。」 著有《白香亭詩文集》。
人物簡介
【生卒】:1835—1883 【介紹】: 清江西湖口人,字伯足,又字陶堂,原名夢漢。咸豐九年進士。以知州兩權(quán)吳縣知縣。曾毀高景山寺,親投泥像于湖,取締寺僧斂財之舉。后以治娼過激去職。詩文峻刻幽澀。有《陶堂志微錄》。晚晴簃詩匯·卷一五六
高心夔,字伯足,號碧湄,湖口人。咸豐己未進士,官吳縣知縣。有《陶堂志微錄》。詞學圖錄
高心夔(1835-1883) 字伯足,號碧湄、陶堂、東蠡,平生喜陶詩,號陶堂。江西湖口人。咸豐九年進士,官江蘇知縣。曾入肅順府為幕僚,深為倚重,成為其謀士。與王闿運、龍汝霖、李壽蓉、黃錫燾稱"肅門五君子",位列其首。學識淵博,精研小學。自謂 "弱而好詩,尤好淵明,溯焉而上,游焉而下,不恥其不似也。"精篆刻,別開生面。工書法,臨顏帖,可亂真,現(xiàn)存江蘇宜興"東坡書院"匾額,即其手筆。 肅順死,仕運式微,長期郁悶,光緒九年逝,年僅48。有《陶堂志微錄》。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護法篇第五之三號笠云,久居岳麓,工詩善書,名重東南。曾云游蘇浙杭,人為營寺湖上,榜曰“留云”,意欲留笠云于杭也。所著《聽香禪室詩集》,王湘綺序謂其詩初學蘇陸,律格高深,澈悟大乘,不滯言跡。近作大改格律,尤長五言。王逸梧祭酒題詞,亦有“一編自擁江山氣”之譽。其為當代所推重如此。
釋芳圃,字笠云,江寧陳氏子。幼即披薙于長沙黎仙庵。性聰穎過人,讀書妙解義理,尤工書法,喜賦詩以暢禪機。復有志名山,負擔跋涉,雖歷險阻亦無懼怯。光緒初元,繼席虎岑,與山長徐樹鈞相往還。結(jié)麓山蓮杜,唱和無虛夕,由是聲稱,嘖嘖公卿間。已而復主上林杲山。會曾太傅祠成,召僧居之,僉曰非笠云不可。既處省垣,文宴日盛。湘中名宿,若王湘綺、郭筠仙皆與酬答,詞翰?然。庚申更游上杭姑蘇,歷覽名勝,吊古遣懷,間有述作。仁和徐太史花農(nóng),素欽高望,雅企芳躅,甫聞其至,走簡迎之,相見甚驩,為卜西湖孤山,修復寶成寺以處之。乃工作方興,而笠云還湘。太史因??其室曰“留云”以寄意焉。笠云亦感念。己丑重至江南,頗尋舊約。扶筇緩步,拾級登臨,名藍勝跡,多有題詠,具見詩集。壬辰夏,始還故居。發(fā)篋遙吟,檢拾馀稿,藉愉晚歲。及戊戌政變,事言龐雜,新說盛行,競立學堂,強侵寺院,摧殘教宗,以奪僧產(chǎn),將無所不至,笠云甚憂之。值倭僧水野梅曉,尋法南岳,道出長沙,久慕道聲,徑來參叩。咨詢之馀,為述日本佛乘,隨潮流之轉(zhuǎn)移,與國運以俱新,種種業(yè)力,不外興學。欲謀保護教綱,暢弘佛旨,無出此者。笠云頗為之動。明年遂假開福寺創(chuàng)立僧學,并設(shè)佛會,推笠云董之,而奪攘之風稍息。乙巳春,又以水野之言,興浮海之嘆,率門人筏喻道香航瀛東渡,著有《東游記》。凡所經(jīng)見東西兩京,佛寺僧學,及扶桑風景,政教習俗,莫不言之甚悉。而與倭人題跋詩篇甚富,索書者紙素滿前,日不暇給。方訉歸期,而倭僧百十相留不舍。及將別時,請其敝履存為遺跡,景慕之殷,于斯可見。既歸,了知教之隆替,在乎繼起有人。于是培植后生,宏獎新進,以為己任。而麓峰蔭禪諸子,扇其馀風,聯(lián)翩東渡,為僧侶游倭之漸云。笠云以光緒戊申年示寂,壽七十有二,戒臘六十,所著有《聽香禪室詩集》若干卷。
人物簡介
胡從簡(1844年—1895年),字敬亭,四川省成都府新津縣人,清代著名經(jīng)師大家,著名禮學大師、進士。新津胡氏祖籍安徽績溪,后遷江西廬陵。綜合吳克讓的《新津縣鄉(xiāng)土志》及新津胡氏族譜載,新津胡氏一世祖為宋末元初胡受,從湖北麻城遷入川西。四世祖為胡通海,元末進士,四川昌州知州,后定居永川九龍灘。 時昌州轄大足、榮昌、永川等地。五世祖為胡復初,元末庠生,不仕后充任蜀之榮縣東川書院教授。六世祖為明初刑部侍郎,兵部左侍郎胡子昭,與方孝孺同日殉難。明朝傳至胡應這一代始遷新津。清初胡氏另一脈相傳到十六代胡大斌。又一支傳到二十一代胡文魁。這兩支也遷到新津。清初至清末,胡氏又相傳約十代。胡從簡1844年出生于新津。由于明末清初四川的連續(xù)兵災,當時胡家已經(jīng)式微。胡從簡人窮志不窮,“編屨得錢為活。年十九,始讀書,刻苦自勵。”吳克讓《新津縣鄉(xiāng)土志》說, “胡從簡亦岳公再傳子弟,邃于古義。” 這里所說的岳公即岳逢陽,字丹崖,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1832)進士。 岳逢陽是清代新津縣四位進士中的第二位。岳逢陽家在新津縣安西鎮(zhèn)月花村,是岳飛第二十三世嫡孫。后來胡從簡考上錦江書院邑庠生(秀才)。1874年胡從簡肄業(yè)錦江書院,時年三十。1875年,四川學政張之洞建立尊經(jīng)書院,在全蜀學生三萬人中選拔百名入學,錄取率0.003。張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和洋務(wù)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計劃通過尊經(jīng)書院,以“一人學戰(zhàn),教成十人。萬人學戰(zhàn),教成三軍”的方式為蜀中培養(yǎng)“通博之士,致用之才。” 為給尊經(jīng)書院選拔高才生,張之洞在蜀中主持考試,題為周禮社制考。試畢,胡從簡被張之洞選拔為第一,入選為尊經(jīng)書院上舍生,即今天的高年級研究生。據(jù)記載,胡從簡“融貫禮經(jīng),《周禮》、《大小戴記》并注疏皆成誦。”當時參加考試的學生中,有與胡從簡同時第一批考入尊經(jīng)書院的楊銳,宋育仁,廖平等人。他們雖比胡從簡小五到十歲上下,但即使在學術(shù)上他們?nèi)巳私苑堑乳e之輩。胡從簡能在考試中從這批人中脫穎而出,可見其學力之深厚。1879年,王闿運應四川總督丁寶楨之邀來到成都,擔任尊經(jīng)書院山長 (校長)。王闿運學問深厚,尤注重通經(jīng)致用。他擔任尊經(jīng)書院山長期間,重振了著名的“蜀學”,使蜀學派一躍成為當時中國學術(shù)的頂峰,因而在晚清及近代學術(shù)思想史上名垂千古。錢基博曾指出“疑古非圣,五十年來,學風之變,其機發(fā)自湘之王闿運;由湘而蜀,由蜀而粵(康有為、梁啟超),而皖(胡適、陳獨秀); 其所由來者漸矣,非一朝一夕之故也。”足見王闿運在清末民初的歷史地位。王闿運來到尊經(jīng)書院后立即考試學生,題目是“玄端,冠端所用。”學生們答題大多依據(jù)乾嘉學派大師阮元的《十三經(jīng)注疏??庇?/a>》等流行著作。唯獨胡從簡“取證經(jīng)記,曲折旁通,”立即受到王闿運的器重,提拔為齋長。古代的學院分院齋兩級管理,相當于現(xiàn)在的校院兩級。按國子監(jiān)的傳統(tǒng),齋長在日常教學管理甚至是寢室管理中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齋長既起著維持正常秩序的作用, 也發(fā)揮著課后協(xié)助教官監(jiān)督學生言行的作用。齋長有權(quán)對違規(guī)的學生進行懲處。清末薛福成《庸庵筆記》說,在王闿運指導下,胡從簡治《禮》,戴光治《書》,廖平治《公羊》、《榖梁》、《春秋》,劉子雄、岳森通諸經(jīng),“皆有師法,”成為蜀學派在清代學術(shù)史上的杰出代表。廖平的學說也為后來的變法奠定了學術(shù)基礎(chǔ)。而楊銳,宋育仁則成為戊戌變法運動的政治領(lǐng)袖人物。胡從簡終成清代禮學大師。清史資料《清代樸學大師列傳》特別將胡從簡傳附于王闿運傳之后,顯然是視他為王闿運之得意門生。1892年胡從簡考取進士。按梁啟超的說法來算,清代的一個童生歷經(jīng)逐次科舉考試,最后取得進士功名的幾率小于萬分之一。社會和朝廷對進士都很重視。按朝廷慣例,胡從簡被授予知縣即用。七品知縣,年俸45到60兩白銀,祿米45斛(一斛等于五斗或50 升或約為現(xiàn)在200斤),養(yǎng)廉銀1200兩白銀。相比之下,一戶農(nóng)家一年的收入平均才40兩白銀。胡從簡被授予知縣,也就是說,憑正常合法收入,他一年的經(jīng)濟收入可以是一般人的十幾倍。對于曾在青年時期經(jīng)歷過貧困的胡從簡來說,做官無疑是改善家庭物質(zhì)生活的機會。清史資料《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胡從簡傳》,《清代學人列傳·胡從簡傳》記載胡從簡棄官不做,“乞病歸,家居治學,竟不復出。” 胡從簡治學極為刻苦,“恒以夜分就燈下纂錄,五十而瞽。 ”“所著書有《禮經(jīng)考》,《禮經(jīng)釋例》,《周禮句讀》,《大戴禮記箋》,《讀禮管窺》,累六百余萬言,蔚若繼曲臺之后。” 只可惜這些著作今天恐怕已經(jīng)毀損。查遍四川大學圖書館,四川省圖書館,除《四川省城尊經(jīng)書院記》,《尊經(jīng)書院初集》,《尊經(jīng)書院二集》和《尊經(jīng)書院三集》以外,有關(guān)尊經(jīng)書院的檔案和資料現(xiàn)在全部不知所終,其中包括胡從簡的巨著。就連尊經(jīng)書院各位進士的朱卷也都在文獻中沒有了蹤影,只有宋育仁的還在。鑒于尊經(jīng)書院與戊戍變法的密切關(guān)系,這個現(xiàn)象與戊戍變法失敗直接有關(guān)。西漢學者后蒼開創(chuàng)《禮》學以后,兩千年以降,研究《禮》學的大家為數(shù)眾多,其中還包括朱熹等人。由于上古歷史文獻流傳下來的很少,文義考據(jù)及其艱難,歷代學者在《禮》學研究領(lǐng)域中的成果多為論文,專著較少,而胡從簡的禮學卻有五部專著,六百余萬言之巨。通盤比較《清代學人列傳》對各位入傳學者的學術(shù)地位評價,“蔚若繼曲臺之后”之語的確是極高贊譽。其意為,胡從簡是繼西漢經(jīng)學大家后蒼著《后氏曲臺記》,開創(chuàng)《禮》學以后,兩千年來成就最是蔚為大觀的《禮》學大師。《清代樸學大師列傳》和《清代學人列傳》王闿運傳一文中還指出,胡從簡“蔚為經(jīng)師,咸守家法,較之詁經(jīng)、學海所造就者殆有過無不及焉。” 這句評語也是對胡從簡的很高評價。清代是歷史文獻研究考證學的黃金時代和頂峰。清代這方面的大家有許多。光是乾隆到嘉慶年間形成的乾嘉學派就有惠棟、戴震、段玉裁、王引之、王念孫,等等。乾嘉學派奠基人大致可以追溯到清初學者黃宗羲、顧炎武、方以智、閻若璩、胡渭和毛奇齡等人。一些達官貴人如阮元、畢沅等,也出而倡導經(jīng)學,著述豐富。整個清代考據(jù)學學海中有造就者光是出現(xiàn)在《清代樸學大師列傳》一書中的著名學者就有370余人。胡從簡能得到“有過無不及”的蓋棺定論,絕對是極大的榮譽。胡從簡無嗣,收侄兒胡念祖為子,傳其學。胡念祖在學術(shù)上得胡從簡真?zhèn)?,在尊?jīng)書院就讀時也是廩生,后又任書院東齋齋長。現(xiàn)存于四川大學圖書館的尊經(jīng)書局出版物《尊經(jīng)書院初集》,《尊經(jīng)書院二集》和《尊經(jīng)書院三集》中刊有胡從簡,胡念祖他們兩人的論文共15篇。其中胡從簡七篇,胡念祖八篇。這三部珍貴典籍是尊經(jīng)書院留傳下來的現(xiàn)存唯一學術(shù)書籍。不幸中的萬幸,這15篇論文就成了今人了解胡氏禮學的窺豹之管。1895年胡從簡逝世,享年54歲。
人物簡介
廖平(1852年—1932年),初名登廷,字旭陔,光緒五年(1879年)中舉后改名廖平,字季平。晚號六譯。四川井研縣青陽鄉(xiāng)鹽井灣人。清末至民國時期學者、思想家。廖平一生治經(jīng)學,融合古今中外多種學說,形成一套獨特的經(jīng)學理論體系,在中國學術(shù)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廖平出身于貧困之家,父親曾為地主放牧,后靠賣茶水為生。廖平早年學習宋學和八股文,晝夜苦讀,成年后,仍勤學不倦。同治十年(1873年),補縣學生(秀才),三年后參加科試,受到四川學政張之洞獎掖,以學識拔之,入尊經(jīng)書院,自經(jīng)解與經(jīng)學歷史省思經(jīng)今古學。光緒五年(1879年),師從王闿運治今文經(jīng)學,常就王闿運請業(yè),每至深夜,尤重《春秋》,光緒七年(1881年),注《谷梁春秋》。光緒十一年(1885年)著《何氏公羊春秋續(xù)十論》,次年又著《何氏公羊春秋再續(xù)十論》。光緒十二年(1886年),刊印《古學考》(本名《辟劉篇》)與《知圣篇》,康有為的作品《新學偽經(jīng)考》、《孔子改制考》皆受其影響,廖平多次指責康抄襲自己,康始終諱言莫深,不予表態(tài)。梁啟超承認其師受廖平影響為“不可誣”。皮錫瑞也指出:“康學出于廖”。張之洞甚至認為康有為為廖平的嫡傳弟子。錢穆以為康有為剽竊廖平的著作,《中國近三百年學術(shù)史》寫道:“蓋長素《偽經(jīng)考》一書,亦非自創(chuàng),而特剽竊之于川人廖平。”甚至說“康門學說,尚是廖季平范圍”。但也有學者指出兩人是同時發(fā)明,沒有抄襲問題。光緒十五年(1889年),廖平赴京應禮部春闈,中貢士。次年補殿試,名列二甲,賜進士出身。朝考三等,授知縣。以高堂親老,不欲遠出,改為龍安府儒學教授。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在成都創(chuàng)辦《蜀學報》。宣統(tǒng)三年(1911年)擔任《鐵路月刊》主筆。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赴成都洽談出版事業(yè),至樂山時,忽發(fā)大病,其子廖成勵將之抬回,半途卒于河坎場。章太炎撰寫《清故龍安府教授廖君墓志銘》。廖平之女廖幼平編有《廖季平年譜》。
人物簡介
曾彥,字季碩,華陽人。太仆卿詠女,漢州光緒甲午進士、改庶吉士、大荔知縣張祥齡室。有《桐鳳集》、《虔共室遺集》。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
曾彥,字季碩,四川成都人。左錫嘉第五女,適廣漢張祥齡。年未三十,殞于吳門。有《桐鳳集》傳世,王闿運為之作序,詩名為時所重,其作多擬古。